秋来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9章 109在座的没有一个好人呐(求订阅),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秋来2,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09章109在座的没有一个好人呐(求订阅)

王布犁面露疑色,他问这个做什么?

难不成想要给我说门亲事!

不妥。

“回太子殿下,家父已经在筹备当中。”

王布犁的回答让李景隆十分不满意。

你就直接说没成亲呢,扯那些个有什么用处?

万一太子给你指婚,纵然是哪家勋贵庶女,也是你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不过李景隆转念一想王布犁是个胸怀大志,将来要当丞相的人,娶个庶女怕是不妥帖。

朱标颔首,并没有沿着这个话题道:

“王布犁,方才听李九江说伱熟读大明律,若是抓到这些假钞案之人,该当如何判罚?”

“按大明律,当斩。”

王布犁倒是没有丝毫迟疑,这种事遇到老朱判罚,那就是个死。

“可是方才听他言,你想要为那造假钞的工匠求情?”

太子朱标挥舞了一下手臂,身体微微向前靠拢:

“你的意思是就算咱处理了这一批假钞案的罪人,还无法止住造假钞的势头?”

李景隆心里一个卧槽,刚才就该说是我说的,如何能把这些话都算在王布犁的头上。

按照大明律当斩,可王布犁又想要为造假钞的人求情。

这下子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可就麻烦了。

“敢问太子殿下平日里花钱吗?”

王布犁却是不理会这茬,主打一个你问你的,我问我的。

朱标被王布犁一问,明显愣了一下。

咱跟他说这个,他怎么跟我说那个了?

“不花。”

王布犁又侧头询问:“二位平日里有亲自花钱的机会吗?”

蓝玉轻微摇头,他一直都在军中打仗,就算回了家,也是自己的妻子操持钱财,他根本就不管。

就算是这两日在外面饮茶吃饭,也都是身边的亲卫掏的钱,回家报销。

李景隆目前还没有在军中历练过。

花钱的事,嘴一动,就有许多人帮他办妥当了。

哪个勋贵二代用得着自己带钱呐?

“太子殿下,大明自从去年宝钞,到了今年,咱们就不说什么洗衣服、雨淋以及不慎撕毁一角毁坏了宝钞。

正常的纸币在这一年当花费当中,也会变旧,对吧?”

“对。”

朱标颔首。

“小公爷,若是我有两张宝钞,一张新的,一张旧的,在夜秦淮消费,你觉得账房愿意我给他新钞,还是旧钞?”

“自然是新钞。”

李景隆也盘过账,也防着有人贪污他的利润,这可都是陛下的钱。

旧钞不容易辨认,也容易作假。

“不对,应该两张都要才行。”

蓝玉硬抬杠了一嘴,他也听过夜秦淮的名头,一张宝钞根本就不够花的。

“啊,对对对。”李景隆连连颔首。

“大将军,我这是打比喻,就跟漂流瓶联系一个样。”

蓝玉嘴角勾起,脑瓜子继续上扬,不理会王布犁的话。

王布犁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怎么就遇到蓝玉这个钢筋呢,他适合去工地干活。

“太子殿下自己也可以判断出来,民间百姓对于宝钞也是喜新厌旧。”

“你说的对。”

王布犁两手一摊:“时间久了,旧钞上写的是一百文,可我凭什么要认啊?

就算我认了一百文,我再拿去花,下一个人会不会认?

再往深了说,太子殿下,旧钞连官府都不认。

我一个寻常老百姓本来就没有多少钱,凭什么要吃这个亏!

这他娘的,不是欺负千千万万的老实人吗?

民怨一旦加深,后果不堪设想。

纵然百姓知道手上的是假钞,可只要新的,能花出去,那就是真钞。

况且我大明百姓有几个能识字的,会认识写在宝钞上的话啊?”

在后面坐着的朱元璋此时脑瓜子也嗡嗡的。

他倒是没想到宝钞新旧,在老百姓眼里价值不一样的事情。

蓝玉不懂王布犁说这些无关案情话的意思,只是站在那里酷酷的神游天外。

对于这些事情,他根本就不感兴趣,要是讨论战争走向,以及推演战事,他很喜欢。

至于李景隆则完全不明白王布犁举这个例子在说什么。

方才完全是太子要赏赐你,怎么就搞到这个话题上面去了?

朱标收回审视的动作,靠在宽大的椅子上。

虽然话题被王布犁给歪了,可他说的相当有道理。

朱标对于经济学不怎么熟悉。

他爹朱元璋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自己都被说懵逼了,更不用说教他的好大儿了。

宋濂是著名的学者不假。

可他一个之乎者也的,写写劝学还行。

当朱标的老师,那是完全够用。

但他懂经济学吗?

在大明,根本就没有人教太子这个关乎大明经济学的知识!

这一片领域上,一片空白。

明初的纸币经济学一塌糊涂。

还不如外来的文盲蒙古鞑子,元朝搞的好呢。

元朝治理地方上,很多事都办的相当操蛋。

但单拿出纸币这个事而言,制定这个政策的人,还是有着相当好的经济学水平。

至少符合经济规律,从大宋拿来主义并且好好的应用下去。

元朝发行纸币,是以丝、银为准备金的。

如果没有金银就不发行纸币,而且发行有定额。

持有纸币者可以随时向朝廷换领金银,属于可兑换纸币,但是在大明根本就不允许兑换。

这也是朱元璋没有受过这种教育,只看到了大元发纸币,他也选择性的拿来主义了。

当然元朝也是从大宋身上继承来的纸币(交子)制度的核心,根本就没有传到朱元璋手里。

元朝禁止使用铜钱,规定名为“交钞”的纸币为流通货币。

因此,当时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全面使用纸币的国家。

为防止造假,元朝的纸币上明确地写着“伪造者处死”的字样。

身为游牧民族的蒙古人,没有控制土地征收税金的传统。

反而对在流通过程中的“税收”非常重视。

这也是包税制在大元极为流行!

当然元朝也是因为从商业繁荣的大宋继承下来的“买扑”。

在元朝,包天下河泊、桥梁、渡口、酒税的,更有甚者,还有人想以上百万两白银包天下之盐税的。

这些人几乎都是地方豪强才能垄断的。

随着元朝覆灭,包税制宣告破灭。

但是元朝大量地发行纸币,是一个从民众手中攫取财富的非常便利的好方法。

位于西亚的伊利汗国(1258——1411)也想采用这种便利的纸币体制,于是从元朝邀请了工匠并尝试发行纸币。

但当地商人不认可纸币的价值,遂以失败告终。

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对商业非常重视,从波斯湾到中国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连接到了一起,创造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商业路线。

马可波罗在游记当中写到不管走到哪,都可以用纸币进行支付。

因为在在马可·波罗看来,元朝人用几张纸片就能买到非常贵重的物品,实在是不可思议。

这项手段直到英国学过去,打破银本位,使用金本位,提高了英镑纸币的信用度使其成为流通货币。

大明的宝钞提举司,有着相当完备的官僚体系,但是在印宝钞时,皆是没有任何准备金。

在形式上,元明两代宝钞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在性质上,有着本质区别。

大明宝钞自从洪武八年开始制造,就没有建立任何形式的准备金制度。

它的印刷、发行、流通、使用,完全依赖国家的政权强制推行,属于不可兑换货币。

明与宋交钞立定三年一界,进行更换,大明宝钞初造时不立界。

然而纸币的倒换非常重要,但是明代宝钞倒换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的制度。

即使后来实行倒换法,也是时开时闭,并未形成长期有效的制度,而且是单向度兑换,只放不收。

随着王布犁的话落下,大殿内并没有人在说话。

过了许久,朱标想不明白,才开口问:“王布犁,你给咱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太子殿下,我是在我为自己个担心。”

“担心何事?”朱标倒是有些奇怪。

王布犁也不知道如何跟朱标解释膨胀,只是开口道:

“我是领朝廷俸禄的,而且是朝廷下发宝钞,我拿一贯宝钞,将来怕是买不了一石米了。”

朱标皱着眉头一直都在思考,这是他处理政务以前不曾研究过的。

属实的第一次见面,王布犁就给他出了个大难题。

至于后面的朱元璋也是眉头紧皱,思考着解决办法。

甭说小朱不会,老朱他也不会啊!

父子俩齐齐尬住了。

可以说朱标对于王布犁的第一次见面,属实是有些难堪。

王布犁看了朱标一眼,我这可是之忠言逆耳。

任你这个当朝太子也得吃我的屁。

就算是蓝玉强行把自己拉过来面圣,想让我成为太子党。

那我就充分发挥“小内”的本领。

既然无法躲过去,索性顺着假钞案给你挖坑,你自己想解决办法去。

如果恼羞成怒最好把我按在小吏的位置上不动窝,顺便让太子忙起来,把老子给忘的爪干毛净。

李景隆看着太子朱标的脸色,就觉得十分的不对劲。

王布犁的话是有几分道理,可是他想不出来是哪有问题。

“你是说朝廷发给你的一贯的宝钞,等你花出去就不值一贯钱了?”

蓝玉侧头瞥了王布犁一眼。

王布犁同样瞥了眼蓝玉,他这不是挺聪明的吗?

怎么到后期,他愣是看不清楚形势?

朱元璋不单单是坑老百姓,连手底下的臣子都坑。

大明的俸禄是出了名的低,一个七品知县每月工资在七石半米。

他不仅仅是要拿着去养全家老小,还要养手底下的人。

吴卫这个京官县令,可谓是身兼数职,法院、财政、税务、工商、施工等等。

他手底下有不少的长随,看门的(这很重要),发审、值堂、用印、师爷、厨子。

再税收那块还得放上自己带来的人,避免被底下的小吏给哄骗。

这些人要靠着他养,还得时不时打赏王布犁这种本地吏员,为他驱使。

更不用说当官的还得迎(结)来(党)送(营)往(私),逢年过节走动一二,这点俸禄真不够使。

而且到了发工资的时间,吴卫就差人去领工资,除了发点米扛回来之外,就是发纸钞。

纸钞一旦贬值,给你一堆废纸,官员俸禄就更低了。

他们贪污的概率也会极大的增加。

别以为你大小是个官,发工资的人就会给你新钞,比你品级高的人多的是,你算老几?

新钞不得紧着一二三品大员发俸禄啊?

大抵就是钱都向不缺钱的人流去了。

朱标经过蓝玉的提醒,开口道:

“如此晚了,你们三人还没吃饭,今夜还得忙个通晓,等那群犯人都压过来之后,就由王布犁你主审,先去吃饭吧。”

随即朱标就吩咐宦官,给他们赐宴,去隔壁吃饭。

等二人走了之后,朱元璋也现身了。

“爹,王布犁说的事情很严重。”

朱标语气有些激动,一年的时间,大明宝钞司近六百名工匠,十个月的时间,造了五百五十万锭。

待到洪武二十年后,每年大概在一千五百万锭左右的时候,宝钞就开始急剧贬值了。

洪武八年是大明统一战争当中的阶段性分水岭,主要是大明顺利实现平定四川,还有同北元打了几次小仗。

军事行动与物质赏赐是密不可分的,士气的振作,胜利者的犒劳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尚未完成的统一战争将难以为继。

没钱打个屁的仗啊!

没赏赐,士卒如何有动力啊?

本来士卒的收入也不高,全等着赏赐小发一笔呢。

大明初期每年也就二、三万两银子的收入,远远不够许多支出,直到朱棣上位后,财政收入才勉强突破十万两白银。

同时大明的铸造铜钱能力也极为有限,首先便是铜矿原材料短缺。

总而言之,洪武八年以前大明金属货币存量最多是20万两白银左右。

这一财政货币收入储备能力,根本无法维持国家正常财政开支和各类临时性财政支出。

尤其是还要提供保障统一战争顺利进行的庞大军事财政支出。

明初统一战争从一开始,国家就面临严重财政赤字的严峻形势。

洪武元年中书省臣的奏对中,也能晓得大明财政不足这一事实。

在这种形势下,朱元璋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发行不兑换性纸币,以满足财政开支需求,缓解财政压力。

洪武八年发行大明宝钞就是明初军事财政需要,直接推动的产物。

当然了宝钞支出数量巨大的另外一个时期,便是永乐朝。

因为朱棣要郑和六下西洋、五征漠北、征讨安南以及营建北京城。

这一系列的支出用天文数字也不为过。

要不然朱胖胖怎么一个劲的说,没钱,没钱,真没钱。

因为是朱老四从来不管钱。

登基以前跟王妃伸手要,登基以后跟大胖儿子伸手要。

本来洪武朝疯狂印宝钞,说句不好听的,滞留了上亿的宝钞。

永乐又印了很多,进一步增加了宝钞的数量,故而大明宝钞贬值是显而易见的。

在过两代君主,大明宝钞就跟金圆券差不多了,擦屁股都嫌弃。

在扩张型财政政策下,货币贬值是不可避免的。

马歇尔说过,如果一国的通货数量增加,而其它情况不变,则将相应地降低每一单位通货的价值。

如果通货的数量仍有可能增加的话,则每一单位通货的价值将以更大的幅度下降。

经济学本来就晦涩难懂,朱元璋父子俩大眼瞪小眼。

他们只晓得印钱能办许多事,至于宝钞带来的危害,他们都没有想过。

“爹,王布犁是不是在危言耸听?”

朱元璋从大元灭亡的教训当中,对于宝钞而言,只得到了大臣和百姓都一起造假钞的认知。

所以才会强烈的打击制造假钞的人。

而且朱元璋认为忽必烈为了四处征战,也是不断的印钞,取得了较为不错的结果。

至于元朝进行换钞的办法,朱元璋认为才发行宝钞一年,用不着这个后续法子呢。

“不是。”

朱元璋摸着胡须:“咱也没有头绪,立即叫户部的人来,咱要研究研究,不解决这个法子,都别睡了。”

“好。”

朱元璋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

至于皇城内的臣子这个点都下班回家吃饭去了,那也得叫回来。

王布犁三人被宦官带着前往一处偏殿。

作为破获假钞案的主要三人组,坐在一章桌子上。

王布犁右手边坐的是猪队友李景隆(大明初代战神),左手边坐的是钢筋蓝玉(大明二代名将,作死小能手)。

他们两个都是坚定的太子党,围绕着一个假扮太子党的小内。

总之。

在座的没有一个是好人。

李景隆坐在椅子上,忍不住询问:

“王布犁,刚才太子问你给造假之人求情的事,你为什么要拐到宝钞不值钱的事情上去?”

“我不理解,你给我讲讲到底怎么想的?”

蓝玉坐在一旁闭目养神,并不打算参与进来,主要是他也没想明白之前,不会轻易开口。

免得被身边的小迷弟看破了虚实,咱也得维持好自己的形象。

王布犁面对李景隆的追问,侧头道:“闲得无聊。”

“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这当然是娱乐

威武富贵贫贱

网游之开局获得成长天赋

禅心道骨

杀手陆鱼塘

法号一更

大婚当天,假千金改嫁世界首富了

君言玲

都市:修仙五年,下山就无敌

一半夜色

武侠江湖里的刀客

毒手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