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23章 有人要看王小涛的笑话,捡宝,布凡,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样一幅张大千仿八大山人的《荷塘双禽图》,笔力雄健、墨色淋漓,得八大神韵。但画工过于精巧,缺乏八大山人特有的那种荒凉冷寂之气。
这点是和八大山人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毕竟这位可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立下规矩,凡是皇族后代,所有一切开支,皆有国库承担。拥有此等背景出身的八大山人朱耷,本应该是皇家世孙,从出生起就荣华富贵加身,一辈子有享用不尽的锦衣玉食。
但朱耷并没有利用自己皇室后人的背景,去享受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实现心中理想抱负,主动放弃爵位,以平民的身份参加科举。
朱耷是应考的临时用名,被登记在册,所以朱耷这个名字,便流传了下来,以至于直到现在,都没有人知道朱耷的真名。
可惜朱耷生不逢时,出生在了明朝最后的时期,十九岁大明帝国灭亡,出家削发为僧。但是在书画界崭露头角,成为清朝时期,著名的清四僧之一。
另外张大千虽然用笔讲究,但不如八大山人那般有力中又蕴集灵气,两者画作,但从技艺上来说,张大千要更胜一筹,但是在意境上,只有到了晚年时期的张大千,才能够与之媲美。
但也正是如此,这种容易分辨出仿作,才更有价值。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
没有丝毫犹豫,王小涛开启讨价还价模式。
然后,在看似被摊主忽悠到的情况下,以三万九州币的价格,把这幅画张大千仿八大山人的《荷塘双禽图》给买了下来。
“老板,画您收好。”
“您现在,也算是老顾客了,我这里还有很多你们九州的字画,有看上的尽管挑,保证最低价!”
摊主只以为,是遇到了一个有钱的冤大头,兴致勃勃的介绍起了,摊位上的其它字画。
“不用,这幅就够了。”
王小涛说着,收好绢花就要离开。
可就在此时,一道不屑的声音响起。
“身为堂堂九州人,居然连自己国家,清四僧之一八大山人作品的真假都分不出,真是垃圾!”
这是是一位棒子国人,年纪不大,只有不到三十岁的样子。
带着金丝边眼睛,模样文质彬彬,隐约之间,竟是给人一种老学究的感觉。
能够一语道出八大山人,还知道是清四僧之一,看得出来,这个棒子国人,对于九州还是挺了解的,而在九州的古董文物这块,肯定也有相当的了解。
王小涛其实,早早就的注意到了这位棒子国人,从他的注意力,停留在这幅仿作的《荷塘双禽图》上,这位棒子国人就在盯着他打量个不停,然后全程目睹了他买下这幅画的整个过程。
两人并非朋友,而是互不相识,这种情况下,看出问题不指证很正常,毕竟任谁也不会去管一个陌生人的事情,换做他也是一样。
但这家伙吗,偏偏等到他把东西买下来之后,却又站出来冷言嘲讽。最重要的是,还直接开启了地图炮的饱和攻击,将整个九州人都给拖下水。
这就不是事不关己局外人的心态了,而是存心要看他的笑话。
对于九州人而言,如果说有哪两个国家的人,最最不受人待见,排名第一的一定是东瀛人,接着便是棒子国。
一个米利坚的狗腿子,却经常站在九州的对立面,然后还恬不知耻的,想要把属于九州的传统节日,作为自己国家的节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就憋着满腹火气的王小涛,“嗖”的一下就爆发了,然后还不等他发飙反驳,这位棒子国人,就又开始了趾高气扬的表演。
“不乐意,行,那我就拿出证据给你看。”
“八大山人,是你们九州清四僧之一,作为明朝王国的皇室后人,他的作品充满了对清政府的恨意。”
“在作品中,画禽类喜欢用白眼向天,以此来展示内心,不甘心向清政府屈服的倔强之气。画山水,则喜欢取剩山残水,荒寒萧疏之景,将仰塞之情溢于纸素。”
“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些宋山河,八大山人朱耷寄情于画,以书画表达对旧王朝的卷帘!”
“而你这幅,虽然单从画工的技艺来说,确实达到了八大山人的水准,但是却过于强调技艺,少了一种八大山人的荒凉冷寂、萧索之气。”
不得不说,这个棒子国人,也确实是个行家。
一句接着一句的这番话,完全将这样一幅仿作的特点,和八大山人的特点,全都做了清晰无误的讲述。
所讲的一切,涉及到十分专业的知识,行家一听便能了解到一切。而对于那些非行家而言,听不听得懂无所谓,只要听上去足够专业就行了。
文玩市场里面,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有人在这里面发生争执,自然很快就吸引了,不少人的驻足观看。
当这些人听着棒子国人,一句接着一句听上去很专业的用语分析后,立马就都一边倒的,认为这位棒子国人,所说无误。
“没曾想到,一个棒子国人,竟然对于九州的古代文人画作,有着如此之深的了解,连九州人自己都不如!”
“这个年轻人,可真是有够给九州人丢脸的,被一个棒子国人,在国外当众嘲讽不识货,简直是把九州人的脸面,都给丢尽了!”
迎着众人对自己的吹捧和对王小涛的嘲笑声,这名棒子国人笑得更得意了。
继续落在王小涛身上的轻蔑目光,那种挑衅的意味更加浓厚,就连嘴角都挑起了一抹不屑的弧度。
王小涛没有理会众人嘲讽的议论纷纷声,这些都是墙头草随风倒的家伙,根本不需要理会。
现在这些人,对他的嘲讽有多猛烈,待会他证明了这幅仿作的价值后,反过去对那名棒子国人的取笑,就会有多疯狂。
目光向着这名棒子国人直逼了过去,一字一句咄咄逼人道:“没错,这幅画作,确实并非八大山人的真迹。”
“但……又有谁规定了,仿作就一定不值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