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4章 宋军舟师下南洋,霸王!,杨氏良家子,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得不说,张昭的提问很有水平。
孙策也是目光炯炯,环视所有人,说道:“这正是朕要与诸卿所言之事,诸卿皆以为自己是天朝上国,以为天下四方皆弗如中原。”
“但就目前的航海技术而言,我中原显然落后于西方大秦。因为秦论能从大秦乘船劈波斩浪而至中原,中原却无一人能抵达大秦。朕极为失望!”
天子极为失望,所有人就只能拱手认罪。
哪怕原因并不是中原航海技术有差,所有人亦只能顺从天子之意。
天子显然是有意把秦论带到这里,敲打重臣,给朝廷一个震撼的。
这个时候拂逆天子,不论怎么说都不是一个明智的抉择。
果然就听天子接着说道:“诸卿也都听一听,秦论在这商路上都做些什么交易。”
秦论闻言,连忙以不太流利的汉话开口,说道:“我……从宋国,买入丝绸、瓷器!卖出的货物主要是珊瑚、琥珀、珠玑、琅玕这些珠宝和玻璃工艺品和!各种香料!”
虽然这个蛮夷的语调怪怪的,但诸位士大夫还是听的清楚,他往中原带来了不少物资,赚取了海量的财富。
而且听起来都是一些奢侈之物,价值连城。
等秦论说完,孙策就接着开口,说道:“海外贸易兴盛一时,这么多船只往来,做的是中原的生意,赚取的是中原朝贡体系下的财富,而朝廷却对此从无过问,从不征税管理,何其鄙哉?”
“秦论能从大秦而至中原,沿途各国蛮夷又何尝不能兴贸易?”
“只是各国不知中原之富尔!”
步骘为计相,立即就听明白了天子的言下之意。
他任计相十余年,为天子理财如此之久,对天子的想法已经能揣测的八九不离十。
因而立即说道:“臣以为,当借此良机,将市舶司推行至域外,管理航路要道,征收车船税,打击海上盗寇。”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孙策平静的说道:“在海外设宣慰司,管理航路要隘,为商队修理船只,提供补给,既能彰显我朝仁义,又能宣大宋之威。”
“但朕以为如此则远远不足!朝廷当派至少两万海军巡抚南洋,宣威于异域!”
海船对中原而言并非不熟悉的船只。
历代只要打辽东,打交趾,就会令青州、扬州等地大造海船,运送军队远征。
所以孙策说完,官员们也没有觉得有什么诧异,他们只以为孙策要把舰队开赴到日南郡以南几百里的位置上逛一圈。
但他们实在是太小觑孙策的雄心壮志了!
他这次组织舰队远征,至少要向南开拓两千里!
也就是舰队的首次下南洋,会从日南郡出发,直抵马六甲海峡。
在当地留下军队和官员,设置宣慰司,威服四方,管理商业航道。
当然这次出门也不仅仅是为了宣扬宋室国威,也是为了与各国达成贸易往来,舰队会携带各种中原特产,让沿途的各国见识到中原之富。
许多蛮夷小国,在当下还不知道中原这个强盛的国度,不知道这里有精美的瓷器和丝绸。
那就需要宋室的舰队,让他们知道北方的中原上国,知道中原的繁华富庶。
然后当地就会派遣商队主动前往中原,交流增加之后,就会出现南洋蛮夷的国王甚至搬到中原,老死在中原之地,也不愿回国。
这个雄心壮志,孙策没有跟大臣们细说。
因为孙策确信,这是可以达成的。
孙权的水师能运送两万军队向北穿越敌国抵达辽东,没道理宋朝的水师不能向南开拓到马六甲。
现在宋室疆域的日南郡就已经在越南的中部地区了,往马六甲方向的道路甚至比往辽东还要近。
而且也没必要妄自菲薄,秦论这可是比马可波罗来的更早的商人,历史上他在中原呆了整整十年,比马可波罗的时间还要长。
只可惜他是一个商人,不会写精采的游记,所以没有马可波罗那么出名。
可是孙策又不追求虚名,他需要的正是秦论这种务实的商人,帮帝国开拓对外的商路、航线。
秦论都已经能从几万里之外的的大秦驾着商船抵达中原了,中原难道连两千里的南洋都下不去?
双方文明或许会因为地理的关系,侧重点有所不同。
这是无法避免的,至少在工业社会之前,任何文明都要依托于本地的地理形势而形成。
就像东方建筑多以木制为主,西方多以石材为主,根本没有任何文明技术方面的优劣,完全是因为双方所处的地理形势导致的。
西方玻璃更先进,东方瓷器更先进,也都是因为所处地方的地质所导致的。
但有些文明是共通的,那就是航海技术。
在这个时代,双方航海技术就算有差别,也不会太大。
都是把木材组装起来,人类的聪明才智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西方能够发展出来的海船,东方就一定能发展出来。
绝对不至于,西方的造船术能在海上漂泊两万里,东方连两千里都漂泊不了。
之所以双方的航海技术看起来差距有点大,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双方地理形势的原因导致的。
东方有广袤的大陆,而且基本上把能占的肥沃地形全占了,所以在陆上发展农耕就足以创造出海量的财富。
而西方则不行,西方当下地形破碎,北面的土地还不适宜农耕,居住的全是蛮族。
罗马只能占据破碎的地中海沿线,而且四面受敌,必须要依托航海业才能壮大帝国。
有些破碎的地形下,根本无法扩大农耕,必须要有人站出来,出海贸易,才能带回来足够的粮食。
他们的航运技术,其实对应东方的应该是漕运技术。
哪怕是中原,大一统的朝代内,也是有的疆域产出丰厚,比如东南,所以需要漕运把粮食运送到关中和北方去。
当然,比较双方文明的优劣,那不是孙策需要做的事情,是学者才需要的。
他需要的只是将文明壮大,强盛一时。
自我强盛之后,自有敌方大儒为我辩经。
曾经有师夷长技以制夷。后世也一样出现了师华长计以制华。
这是自古以来的共性,对方强大了,就把对方的优点学过来。
这才是文明交融壮大的正确方式。
而有了孙策的强力主张,宋室重点自然就转到了航海上,意图一举开拓出海上香料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并将这两条要路完全掌控在宋室手中。
经过一年的筹备,开元十七年,宋室水师在扬州会稽郡正式出海,行军抵达日南郡补充了粮草之后,开始了向南的征程。
水师以将军吕岱为统帅,以鸿胪寺少卿崔林为使节,率军两万人开始南下宣威。
事实上,这个时代南方并非如中原所想象的一般贫瘠。
恰恰相反,由于气候渐寒,南方正适合发展。
宋室水师离开日南郡,第一个宣威的目标林邑就很不顺利。
林邑这是在日南郡南面的大国,疆域即马援铸柱之处也,去南海三千里。
马援铸柱是一个典故,说的是东汉时,交趾女子征侧、征贰姐妹起兵造反,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平定了交趾,并在其地立铜柱,作为汉朝最南方的边界。
当时马援将楼船大小二千余艘,战士二万余人,进击九真贼徵侧余党都羊等,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余人,峤南悉平。立铜柱,为汉之极界也。
其柱铭文曰:“铜柱折,交趾灭”(越南语:ng Ct chit,Giao Ch dit)。越人每过其下,以瓦石掷之,遂成丘。
事实上到了汉末,中原大乱以后,朝廷就已经很长时间对这里无暇关注了。
这使得林邑国大肆扩张,由于其民人性凶悍,果于战斗,又四时暄暖,无霜无雪,故而他们在这个时代扩张的极快,曾攻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屈都、乾鲁、扶单等诸国,并之,有众四五万人。其王服天冠,被缨络,每听政,子弟侍臣皆不得近之。
更曾经率其众攻陷日南,害太守,杀五六千人。
宋室立国之后,尝徼文发于海外诸国,令各赍宝物自海路来贸货。
林邑则伐船调枹,劫掠商队、贡物,诸国无不恚愤。
要不是他们的造船技术不行,几乎就是丝绸之路上类似于高昌一样劫掠、横断的国家。
甚至影响的恶劣程度尤在其上。
因为宋室有推广于天下的诏文制度: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于民!能招诱舶舟、抽解物货累价及五万贯十万缗者,补官有差。
也就是招来一批货船,缴纳五万缗至十万缗税收的,可以赐官(散官)。
在这种情况下,林邑敢于劫掠,那就是在火线上不断反复横跳。
之所以朝廷一直忍着他,还没有兴兵,是因为这个小国其实也很有几分小聪明。
其国主本是一名奴隶,曾随商贾往来中原,见上国制度,学之而用,还至林邑之后,横扫四方,遂教国内作宫室、城邑及器械。
又积极遣使朝贡,于开元四年,十二、十五、十六、十七年,频遣贡献,而寇盗不已,所贡亦陋薄。
虽说他贡奉陋薄,但是遣使朝贡的频率也是越来越频繁了,很显然他也是观察到了宋室现在开元盛世下越来越强大,府库积攒下了足够的财富,又收拾了辽东,极有可能在近期南向清理他这个不安小国,所以近年来年年朝贡,以期改善自己在中原天子眼中的形象。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林邑也的确是在天子眼中格外高看一眼。因为他就是大宋藩国中学习宋室文明、制度的二十几个国家之一!
换言之,他是儒家文明圈中的一员。
如果不是他非常的不安分,其实孙策根本不想打他。
孙策是期望藩国学习中原文明后,有格外安全保证的。从而引得四方,皆主动移风易俗,尽用中原文明、宫室、服饰、文字、语言、律法等等。
但是没办法,林邑实在是太跳脱了。
任何理想都不能凌驾于现实的利益之上,他劫掠了海上丝绸之路,又攻灭了那么多小国,使得自身强盛一时,仅军队就高达五六万人!
这已经严重威胁了中原的安全,其强盛甚至堪比高句丽了。
于是吕岱自日南郡开拔之后,果断向林邑发起了进攻,两万水师于卢容县南部的岘港湾登陆,又征调了占城、扶南等国五千余人的军队,围攻林邑。
林邑国王在这片南方之地也算是一位枭雄了,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率军主动向宋军发起了反击,意图在其他国家的仆从军合围之前,击败宋军的主力。
他还是有这方面优势的,因为林邑国国都就在国家北方,挨着日南郡。
宋军从日南郡最南方的卢容县而来,双方距离其实很近,只要林邑国军队主动发起攻击,会立即进入交战,宋军根本来不及等仆从军的到来。
然而林邑国却失算了,他不知道吕岱正是期望如此。
他就是想引诱林邑国主力尽出,以堂堂之阵一举击破林邑国的军队主力。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显然是林邑国王一介商旅奴隶没有接触过的高端兵法。
面对中原的王师天兵,主动决战绝对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最明智的办法毫无疑问就是预弃城而走,如此虽然国都被焚,但仍不失君王之贵。
毕竟,林邑这里距离中原实在是太远、太远了。
中原也没有兴趣一直把部队留在这里,跟他追杀下去。
吕岱也不是周瑜那种绝世名将,可以带着军队追杀几千里,让对手和军队逃都逃不掉,逃亡路中就被追上全部砍杀。
结果林邑国度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他们把仓促间能抽调的三万主力军队全部派到了北方接近日南郡边境的平原上,跟宋军两万精锐打了一场正面的堂皇决战。
虽然仓促间,林邑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集结了三万部队,已经非常的出众。
可惜这三万身材瘦弱矮小,甚至绝大部分还袒露着上身,只拿一把木矛的蛮夷士兵,根本就不可能敌得过武装到牙齿的宋室精兵。
尤其林邑国在滨海的方向,全是狭长的平原。
他们逃都无处可逃,宋军五百精锐铁骑反复横冲,让没有见过这种精锐打法的林邑蛮夷全军奔溃,被追杀四十余里,死者枕籍。(本章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