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溪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2章 生活方式(有一套啊赏+),真的不是重生,宁溪南,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垃圾可以和当地环卫配合,水电分表入户,防火的话,杜绝明火就行了,防盗最简单,全监控就搞定。”
“杜绝明火?你不让人煮饭啊?”
“你没见过电磁炉?那东西早普及了呀,用电的。”
“没见过。什么样儿?”
张彦明感觉自家媳妇儿这会儿像个小傻子似的,还挺可爱的。
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越是好事儿,但也在某些方面束缚了很多东西。
就像孩子不认识庄稼,不认识野菜,这都是小事儿,但确确实实的是脱离了普通人的阶层,少了许多生活常识上的认知。
“微波炉你知道吧?”
“废话。你什么意思?笑我傻是不?”
“不是。”张彦明一脸的你就是的表情让孙红叶牙根直咬。
微波炉国内92年就有了,但价格有点不太亲民,一直到九十年代末才真正普及开来,到了03年前后基本上就成了家庭必备工具了。
这其中格兰士功不可没。
做为上层社会的成员,孙红叶家里是早早就有了微波炉的,方便卫生。
但做为底层比较流行的电炒锅,电炖锅,电磁炉这些她就真的不知道了。也接触不到。
张彦明一下子就想到了孩子身上。等张小愉张小悦他们这一代长大,是不是连电饭锅都不认识了?这个有点可怕了。
看来得改变一些生活模式,让孩子们接触一下生活。老百姓的生活。
那边孙红叶拿起电话打给助理:“去帮我买个电磁炉回来。什么牌子都行,你看着买吧。嗯。”
“要买配套的锅,那东西不是所有的锅都能用。”张彦明提醒了一下。
等孙红叶放下电话,张彦明说:“红叶,我感觉咱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有问题。”
“什么问题?”
“脱离生活了。我指的是老百姓那种生活,真实的生活。”
“什么意思?”孙红叶没听明白。
“我是指孩子。咱们从小到大是从穷,从苦日子一点一点过来的,包括你,虽然孙姨啊不不不,咱妈,咱妈是领导,但是那会儿过的也就是普通日子,顶多就是吃的好点。
但是现在,你看,咱们的孩子,就已经接触不到原来咱们那种生活了,是不是?你感觉这是好事儿吗?小悦连姑娘都没见过没玩过。”
“怎么了?没见过就没见过,有什么?她们还需要上山挖野菜呀?买不就行了,卖什么的没有?”
“不是,我觉得这不正常,对孩子的成长也没什么好处。”
“你直接说想干什么。”
“以后,暑假的时候,咱们带孩子回回老家,去农村待一段时间,行不?冬天有点冷就算了。哦冬天可以往南走,反正,我就是想让孩子接触一下真正的那种,老百姓的生活。”
“用得着吗?为什么呀?”
“你知道何不食肉糜的故事吧?我耽心孩子将来长大了会成为那个样子,目空一切高高在上,完全脱离了普通人的生活什么也不知道也不懂。”
孙红叶看着张彦明想了想,点了点头:“行,学着吃点苦也挺好。爸妈那边你自己去说啊,肯定不乐意。”七八中文78
“不会,这个工作好做,我相信爸妈也不会让孩子长成那样。”
“欸,那咱们是不是可以上山下河了呀?我跟你说,我小时候抓蛤蟆,掏鸟窝都可厉害了,还采过蘑菇。”
“行,只要保证安全,这些都体验体验是好事儿,包括种种菜,收收庄稼,住住火炕,过那种真正的普通人家的日子,即使时间短,也会有个记忆。”
“我到是想,那这成天一堆事儿怎么弄?下面还能放假,我这北边没事了南边还有。就赖你。”
“不耽误,谁家老板忙的连放个假的时间都没有?咱们又不缺机会不缺钱的。”
“我想回我老家看看,好些好些年都没回过了,我爷爷奶奶早都不在了,姥姥姥爷也没了。有时候想想,我妈也真不容易,就剩我了。还叫你拐的这么老远。”
“家里没什么亲戚啦?”
“直系的没了,拐弯的估计肯定有,在早年谁家没几个孩子啊?就我爸我妈,你说巧不?都是单拎。我也是。其实我不太理解计划生育这事儿,越长越孤独了。”
张彦明点点头:“小时候,一大群孩子天天一起玩儿,打架惹祸,现在想想都是乐趣。现在的孩子享受不到喽,大门一关谁都不接触。”
“那可不,你们家哥三个,你都想不到我原来,成天大部分时间就是一个人在家,我妈忙。”
“那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吧,以后,夏天带孩子找个地方折腾一个月,让她们体验一下上山下河烧土豆的日子。你问问咱妈亲戚的事儿,好问不?”
“那还不如问咱妈,我家里那点事儿估计妈都知道。”
“也对。一会儿我问问。”
“爸爸,你,你在这和妈妈聊天都,都不去接我。”张小悦背着书包冲进来,唐豆豆跟在后面。
张彦明把扑上来的张小悦抱在怀里亲了一下:“这么近还要天天接呀?我天天送你就行了呗。”伸手把她和豆豆的书包从身上解下来。还挺重的。
“你们在偷偷说什么?”
“我们啊?在偷偷商量哪天就不要你了,太能吃,快养不起了。”
哈哈哈哈,张小悦大声笑起来,唐豆豆就温柔了很多,笑不露齿说的就是她。
“那要把我弄哪儿去?”
“没想好地方,要不,你琢磨琢磨?”
“就把我扔在奶奶家吧,要不,大爷家也行。”
“快写作业吧,写完作业再玩儿。”孙红叶重新拿起签字笔,说了一声。
“二婶儿,今天没有作业了,在学校写完了的。”
“没作业?”
“有,今天在学校写完了,老师看着写的。”
九十年代末这会儿,小学生还没被作业淹没,由其是三年级以下的,作业都不多,而且下午会有专门写作业的课堂,课常上没写完的才回家接着写。
就算是初中这会儿作业也没那么多,不过科目多,总要写一两个小时。
后来不知道怎么弄的,作业就越来越多了,根本不考虑孩子的休息时间,写到半夜后半夜都是正常了。
再往后,连教育孩子辅导作业也成了家长的事情了,天天要签字。还要老师来做什么呢?
然后就是各种补习班,弄的正经上课没什么意义了,学不着东西,得上补习班。
还有各种兴趣班,爱好班,开发班,加强班,反正所有想发财的都盯上了孩子,从早到晚从月初到月末,孩子真的是熬啊,没有一丁点儿自由时间了。
所以也就难怪后来的孩子形成那样的性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