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横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 第二百一十章 万寿道藏(第三更),万界武侠大冒险,江海横流,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行舟无论如何没有想到,自己盗取的《易筋经》竟然没有注释,只有最原本的一篇原文,而这经文却又深奥难解到了这个地步。
这经文里面所描述的种种呼吸、运气、吐纳、搬运之法,与九阳神功中的法门有极大的相似之处,而与九阴真经中的内功心法却有很大的不同,甚至与《神照经》中的运气法门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关键这篇经文之中,不单单阐述了武道修行之法,本身竟然还包含了佛门禅宗智慧修行的解脱法门,杨行舟在武道修为上已经到了极高的境界,但是在佛法认知上却差了很多,现在不能领会经文真意,其实不足为怪。
要知道这部《易筋经》乃是当初达摩老祖寂灭之后所留,二祖慧可从他蒲团旁捡到。
这卷经文义理深奥,二祖苦读钻研,不可得解,于是遍历名山,访寻高僧,求解妙谛。
但二祖其时己是得道高僧,连他都苦思深虑而不可解,世上欲求智慧深湛更胜于他的大德,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因此一直求解了二十多年,到了二十年后,在在四川峨嵋山得晤梵僧般刺密谛,讲谈佛学,大相投机。
二祖取出《易筋经》来,和般刺密谛共同研读。二位高僧在峨嵋金顶互相启发,经七七四十九日,终于豁然贯通。但和那般刺密谛大师所阐发的,只是《易筋经》中的禅宗佛学,并不是修行的武功心法。
直到十二年后,慧可在长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轻人,谈论三日三晚,才将《易筋经》中的武学秘奥,尽数领悟,那位年轻人,便是唐朝开国大功臣,后来辅佐太宗,平定突厥,出将入相,爵封卫公的李靖。
这部经文,连二祖慧可都花费了几十年心血,又经过了几场大机缘,方才真正的解开,杨行舟即便是再聪明,想要短时间内将这篇经文理解透彻,那也完全不可能。
杨行舟自家人知自家事,他虽然从不妄自菲薄,但也从不把自己当成一个绝世奇才来看待,这《易筋经》的样式在金书中其实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其实是天龙世界中,被游坦之修行的版本,在天龙世界中,《易筋经》却是梵文写就,以草药汁液在书页上绘画出了修炼经文的姿势和内息运行的箭头,这些图画遇水而显,因此即便是不懂梵文之人,也可以依照练功图形来修行易筋经上山功法。
游坦之就是因为机缘巧合以口涎浸湿了易筋经书册,才看到了书中的练功图形,由此练成了佛门了不起的内功,成为了一个浑浑噩噩的高手。
而第二个版本的《易筋经》,则是笑傲江湖世界中的版本,笑傲世界中的易筋经,根本就没有什么图形,也没有什么梵文一说,就只是寥寥一千来字,但是微言大义,一般人难以索解,整个少林寺内,有资格修行这门心法的高僧不超过一掌之数。
少林高僧方生大师是方证大师的师弟,持戒精严,武功高明,却也没有被传授这门心法。
本来按照杨行舟的思路,这神雕世界与天龙世界的时间段其实也就百年时间的差距而已,自己来少林寺内盗经,盗取的经文怎么说也得是天龙版本的才是,没想到拿到手中抄录却是笑傲版本。
不过仔细想了想,这也不错,虽然笑傲版本的《易筋经》极为深奥难解,但只要解开之后,按部就班进行修炼,就一定练成此功。
天龙版本的《易筋经》可就难练多了,因为修炼这门武功,须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能存有修习武功之念。
但修习此上乘武学之僧侣,必定勇猛精进,以期有成,哪一个不想尽快从修习中得到好处?
要“心无所住”,当真是千难万难。
少林寺过去数百年来,修习《易筋经》的高僧着实不少,但穷年累月的用功,往往一无所得。
杨行舟本人更是山贼的性子,想让他勘破“我相、人相”这等佛门大境界,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若是他盗取的是天龙版本的易筋经,杨行舟根本就懒得多看,最多扔进明教的藏经阁内,供后人观阅,他本人是决计不会修行的。
要知道当初大轮明王鸠摩智,那是何等的绝顶人物?连这种佛法精湛的家伙都无法修行这门功法,强行修炼之下,反而搞的走火入魔,差点挂掉,可见强行修炼不可取。
杨行舟可不觉的自己就一定比鸠摩智聪明,为了小命着想,自然不会奢望自己是一个例外。
好在这次盗取的经文是笑傲版本,还有修行的可能,但也有极大的困难在其中,光是参悟这篇经文,就不知要耗费杨行舟多大的精力。
“我是不是被天鸣禅师给骗了?”
杨行舟将这篇心法参悟几日之后,忽然心中一动:“难道是这老和尚猜出我就在旁边窥视,因此故意暴露了这篇经文所藏之地,目的就是让我盗取这篇经文,由此牵扯我的精力?”
他越想越觉得是这样:“这易筋经应该不假,但是没有注释,即便是二祖慧可都难以参悟明白,我一个魔教的大魔头,自然更无法解开其中的道理,万一强行修炼走火入魔的话,那也与少林寺无关,只能怪我太贪心所致。卧槽,这老和尚阴险的很呐!”
杨行舟本来就是喜欢阴人之辈,将这段时间的事情从头到尾的捋了一遍,就发现其中果然有很大的不对劲,这少林和尚或许真的特意阴了自己一把也说不定。
“这部经文还是暂且不练了,等老子积累到了,在佛法上有了提升之后,再重新修炼也不迟,反正经文在我已经记在心里,肯定忘不了。”
杨行舟做事果断,拿得起放得下,既然发现这《易筋经》一时间难以修炼,也就不过于纠结此事,干脆不再揣摩经文的意思,心道:“我偷你们的经文,你们来阴我,这原也应该,可是我为什么要给你们讲道理?本来不想做的太过,现在倒是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了!”
当下在少室山下盘桓了十多天,终于找到了后山的藏经洞,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将藏经洞内的武学典籍全都抄录了一遍,最后喊来了韦边绝,找了一辆马车,将这些经文装进马车里,一路直奔昆仑山。
等他到了昆仑山时,就发现自己之前让明教弟子收集的《万寿道藏》已经收集完毕,为了摆放这些经文,明教弟子特意在附近开凿了一个山洞,做了书架,将这些道门典籍一一分门别类,放在了架子上,以供杨行舟随时查找翻阅。
杨行舟在自己武道修为进入瓶颈之后,便想要效仿古人,准备从寻常经文大道中寻找突破。
当初黄裳刊定《万寿道藏》时,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寻常读书人,在短时间内便一跃成为绝世高手,甚至还创写出了《九阴真经》,这固然与黄裳的聪明才智有关,但也与他阅读的道藏典籍有着很大关系。
既然这黄裳能从道家典籍中有如此大的收获,杨行舟便想着效仿黄裳,看自己要是遍阅道藏经文的话,是不是也会有极大的收获。
他返回昆仑山光明顶之后,除了偶尔处理教内事情,在大方向上把控明教弟子的举动之外,剩余的时间就是通读道家经典,从中梳理中土武学的来龙去脉,以及体察自身武道修为上的不足。
而就在他揣摩道家经义的时候,明教弟子发展的越来越多,声势越来越大,终于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当今理宗皇帝震怒,特意下旨,要各地捉拿明教教众,剿灭魔头。
眼看着就要与朝廷对上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