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彻二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96章南诏,大唐再起,兰彻二世,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到了这一步,李嘉的每一个指令,再也无法像岭南时期那样随意了,
数千万人,数十万军队,数万官吏,一言以兴。一言以亡,诚不是假话。
所以,关于秀才试的内容删减,则直接从洛阳府开始试行。
这些暂且不论。
却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还是银装素裹时,成都,依旧是一片阴雨连绵。
一直来自于大理国的商队,千里迢迢而来,受到了成都商贾的欢迎。
自从南诏王国覆灭后新生的政权吸取了其穷兵黩武的教训,一直休养生息,积极贸易,甚至由于信仰佛教的缘故,越发的和平起来。
当然,为其撑腰的吐蕃帝国覆灭,也是重要的原因。
这队商贾虽然交易货物,但实际上,却是来向大唐皇帝朝贡的。
西川府军都司总兵府。
校场极为宽大,十八般的武器样样俱全,可惜,因为成都多年来的阴雨天气,让校场颇为荒废。
“嚓——”
高彦俦擦了擦腰间的宝刀,不由得眉头紧皱。
多年以来,他的腰刀,已经生锈了。
这对于他来说,又何尝不是这般?
多年不曾动武,他的身骨颇有些僵硬了,身体都有些沉重。
作为后蜀的大将,高彦俦一开始就归属于潘崇彻,追随他平定蜀地,然后又北伐赵宋。
旋即到了大唐定都洛阳,他也积累功勋,封为亳州伯,食邑两千户。
在整个蜀地,他高家,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户子弟,更何况还有勋爵傍身。
只是,骤然听闻,那后来才加入的郭守文,资历极轻,就已经成了洮州侯,真可谓是让他恶心到了极点。
“某神武四年,就追随鲁国公,平定蜀地,镇压宋军,更是携蜀军北上,立下功勋,如此历经七载,才只是伯。”
说着,高彦俦不由得愤愤不平:“而他郭守文,不过数载功夫,从防御使,再到朔方节度使,如今平定了吐蕃,镇守一方,赢得了偌大的名声,成了侯。”
“啊呀呀,真是气啊!”
在这般的阴雨连绵之下,高彦俦格外的气恼。
年近四十他,大半辈子都过去了,难道真的要在伯爵这一门槛上,无法得尺寸之进吗?
“父亲——”这个时候,他的长子高守业急忙走了过来,言语道:“知府那里让您过去,听闻大理国使臣朝贡。”
“知道了!”高彦俦点点头,叹了口气,这才收拾好而去。
虽然说在地方上,知府一官独大,但毕竟是文武殊途,尤其是涉及到了大理国,更是小心谨慎。
前唐时期,若不是因为南诏,耗尽最后一滴财政,以及军队,遇到黄巢时,也不会那么狼狈。
话说,西川的边患,要么是那些肮脏的吐蕃部落,要么就是大理部落了。
不过,这两地势弱,无法中央集权,自然只是一些散兵游勇,不值得一提。
高彦俦穿戴好衣裳,来到了更加宏伟的知府府邸。
至于后蜀的皇宫,早就被已经保存起来,那些栋梁,珠宝等等,基本上都拆卸出去,充斥洛阳的皇宫了。
在路上扫了一眼只剩下空壳的皇宫,高彦俦不由得感慨万千,蜀国,已经灭了六七年了。
即使是孟昶,也死去了数年,听闻当年艳盖成都的花蕊夫人,都已经成了皇帝的情人。
时间过去的真是太快了。
“话说,我在西川待了两三年了,也该挪挪窝了,去西北好?还是去东北?”
琢磨了一番,不一会儿,他就来到了府衙。
“张知府!”拱了拱手,高彦俦好奇道:“大理国在这寒冬腊月的,无故的朝贡作甚?”
“我也不知!”张知府五十来岁,在西川养老颇为舒适,今次遇到这件事,也感觉颇为麻烦。
“听闻,在夏日,郭将军拿下来吐蕃本部,怕不是威名震慑了大理,后者不安吧!”
要知道,大理可是当了一百多年的吐蕃属国,受到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很有可能!”
想到这里,高彦俦眼前一亮,他急忙道:“从高原而下,在西川而出,两面夹击,大理国定然不保。”
“边患上百年的西南,也将重现安稳。”
“这岂不是捅了马蜂窝吗?”张知府连忙摆手,一副吃不消地模样:“即使在盛唐时,也连败数次,前前前后后死了数十万人,比对战吐蕃还要残酷,还是罢了。”
“擅起边衅,着实不该!”
从唐太宗,到唐玄宗之前,无论是西南,亦或者东北,基本上都是以羁糜为主,战争为辅。
因为这两个地方,一个崇山峻岭,一个寒冷刺骨,都不是绝佳的用兵之地。
结果到了唐玄宗时期,国力大盛,边疆狼烟四起,将领们热衷于开疆拓土,赚取功勋,国力大为消耗。
别的不提,光是南诏国,杨国忠一人,就送掉了十几万精锐,整个西南的边军,全部亏空。
所以,大理国这样比岭南还要不如的烟瘴之地,统治的成本太大了。“我也不知!”张知府五十来岁,在西川养老颇为舒适,今次遇到这件事,也感觉颇为麻烦。
“听闻,在夏日,郭将军拿下来吐蕃本部,怕不是威名震慑了大理,后者不安吧!”
要知道,大理可是当了一百多年的吐蕃属国,受到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很有可能!”
想到这里,高彦俦眼前一亮,他急忙道:“从高原而下,在西川而出,两面夹击,大理国定然不保。”
“边患上百年的西南,也将重现安稳。”
“这岂不是捅了马蜂窝吗?”张知府连忙摆手,一副吃不消地模样:“即使在盛唐时,也连败数次,前前前后后死了数十万人,比对战吐蕃还要残酷,还是罢了。”
“擅起边衅,着实不该!”
从唐太宗,到唐玄宗之前,无论是西南,亦或者东北,基本上都是以羁糜为主,战争为辅。
因为这两个地方,一个崇山峻岭,一个寒冷刺骨,都不是绝佳的用兵之地。
结果到了唐玄宗时期,国力大盛,边疆狼烟四起,将领们热衷于开疆拓土,赚取功勋,国力大为消耗。
别的不提,光是南诏国,杨国忠一人,就送掉了十几万精锐,整个西南的边军,全部亏空。
所以,大理国这样比岭南还要不如的烟瘴之地,统治的成本太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