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老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五章 大战将起(上),大燕公子,山中老犬,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月下旬,蓟宫,亲和殿内。

姬康正对情报局局长黄勇问道:“黄勇局长,汝说说李牧家族的具体情况吧。”

黄勇躬身禀报道:“启禀王上,李牧家族嬴姓,李氏,祖居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是当地最大的家族。”

“李牧祖父李昙生四子,其子与众多家族一样,皆分于中原诸国,其长子李崇甚至迁居到秦国陇西(今甘肃东南一带),开枝散叶。”

这个时代大的家族,面对战乱人祸,为了自己家族血脉的延续,都会把子孙分布于各地,以此来避免家族的覆灭。

燕国许多大家族,也是如此。故此,姬康没有感到什么奇怪之处。

黄勇继续对姬康言道:“李牧的父亲李玑,是其祖父李昙最小的儿子,则携家人留守柏仁。李牧现在有三子,其父病亡后,其母尚在,去年其长子刚给李牧添一长孙。”

姬康打断了黄勇的话,对其道:“李牧其孙,是不是起名李左车。”

黄勇呆了一呆,不知自家君王从何得知的。

不过,这也是情报局人员不能疏忽,必须打探清楚内容之一。

黄勇拱手道:“王上,其孙确实起名为李左车。”

姬康心里暗暗想到:“李牧的这个孙子也是个厉害角色,韩信就曾问计于他,其名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可是流传千古呀。”

“王上,据我情报局人员打探,李牧对其母甚孝,家人皆在柏仁。因为李牧性格耿直,在赵国仕途很不顺畅,屡屡受赵国朝堂的排挤。”

“李牧爱护手下的将士,这些将士们对李牧的话也言听计从,每当匈奴来犯的时候,李牧想到的就把手下的将士们,集合起来防守,而不是出去对抗。”

“李牧反复如此,许多年下来,赵国边郡的将士们,并没有什么很大的损失。赵国朝堂多次让李牧主动出击,李牧就是不听。”

“这让镇守边郡的将士们,很为李牧担心。果不其然,在李牧大败匈奴大军之前,赵王丹听从了朝堂众臣的意见,把李牧召了回来,委派他人代理李牧。”

“可惜的是,李牧一回来后,匈奴侵犯赵军,赵军每次必战,战战必败,让赵国损失很大。赵王没办法,便亲自请任李牧再次驻守边郡,李牧称自己有病不肯前去。”

“赵王一再邀请让李牧领兵,李牧回道:“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无奈之下,赵王丹被迫答应了这个条件,李牧这才又去了边郡,指挥赵军作战。”

“李牧到达边境后,依旧按照之前的规章制度来带领士兵,使得这些士兵十分的想要和匈奴一战。于是,李牧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

“匈奴派出小量士兵来犯之时,李牧就让他们俘虏几千人。匈奴首领单于得知后,派出大量的军队攻打赵军,李牧布下众多奇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抄匈奴,匈奴大败,赵军取得了实质性的胜利,击败匈奴数万人,俘虏匈奴将领数人。”

黄勇说到这里的时候,停了下来,发现自家的君王是听得津津有味。

看到黄勇停了下来,就对黄勇言道:

“黄勇局长,你喝口水,继续说。”

“诺。”黄勇接过侍官令王从递过来的水杯,咕咚咕咚大口喝了几口茶水。

抿了抿嘴,继续言道:

“王上,李牧大败匈奴之后,赵王丹几番去书,让李牧乘胜追击,李牧仍不听从赵王丹的诏令,只是收复了被匈奴人占据的疆域之后,随即按兵不动。”

“这还罢了,李牧还上书赵王丹,言赵王不懂兵事,冬季北上草原,大军必败。当时赵王丹接到李牧的上书后,在朝堂之内是大发雷霆,痛骂李牧。”

“如果不是老将廉颇等人的阻拦,赵王丹可能又把李牧给免职了。自此以后,李牧更加被赵王丹不喜,被勒令率军驻守北疆,不得返回邯郸。”

黄勇最后对姬康禀奏道。

听罢黄勇的陈述之后,姬康是哈哈大笑起来,对黄勇道:

“我这个舅舅不喜欢李牧,寡人喜欢。”

想了想,姬康又问黄勇道:“黄勇局长,可取得了李牧的亲笔文书?”

“启禀王上,我情报人员已从赵国朝堂,乃至李牧家中取得了李牧的亲笔文书。”

姬康听完黄勇此话之后,低头沉思了片刻,对黄勇吩咐道:

“在赵国的情报人员,要加大对李牧家族的监视。”

说到这里,语气顿了一顿,继续对黄勇道:

“要提早制定,协助李牧家人逃往我燕国的行动计划,沿途要做好一切接应准备。”

黄勇赶忙躬身应道:“王上,臣明白了。臣这就下去,马上制定该行动计划。”

在派往蓟都的使者郑朱,返回到邯郸之后,姬康的舅舅赵王丹,仔细询问过郑朱的出行经过,心中知道,赵国与燕国之间的战事,已经无法避免。

这个时期的赵国,是国力、军力最为虚弱的时候,面对即将到来的两国大战,赵国被迫开始征兵备战,并下令各郡县做好一切军事准备。

二月初,赵国北疆,云中城(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在赵武灵王时期,赵国推行了“胡服骑射”军事改革,军力强盛。

赵武灵王趁势开拓北面疆域,把原住居在赵国北部的匈奴、林胡、楼烦等少数游牧部落,驱赶到大河西面。赵国势力沿大青山、乌拉山南麓向西推进,扩展疆域到河套边沿。

随后,赵武灵王下令,在这片新开拓的土地上设置了云中、雁门(今山西朔州一带)两郡,并开始修筑赵国的北部长城,以此来抵御北方草原部落的侵袭。

当时年青的李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赵国北疆。从军中的一个小校做起,凭借战功,一步一步才成为了,统管赵国云中、雁门两郡的边疆大吏。

当下正在云中城视察边城的李牧,这天,回到城内自己居所,看罢朝堂发来的备战文书之后,不仅低头沉思起来。

李牧的副将司马尚见此,上前问道:

“将军,朝堂是不是让我北疆大军,南下护卫邯郸?”

身材魁梧的李牧,听罢副将司马尚的话后,摇了摇头。

也不回答,把赵国朝堂发来的文书绢帛,递给了副将司马尚。

司马尚展开绢帛,很快看完,不仅纳闷道:

“将军,末将真不知道王上与朝堂众臣是怎么想的?长平之战不让我大军南下,邯郸之战也不让我大军南下,到了现在,居然还没有让我大军南下,这……”

李牧站了起来,摆了摆手,没有再让副将司马尚说了下去。

“司马将军,既然吾王不让我军南下,我军就好好地驻守在此,不必多言。”

司马尚看了看李牧的脸色,不由长叹一声,退了下去。

此时的李牧自己,根本没想到姬康已经盯上了他,也开始谋算起了他。

现在的李牧虽然因大败匈奴,而有了点名气。但是中原各国包括赵国上下,都仍然没有充分认识到李牧的军事指挥才能,是多么的杰出。

在这个时代华夏民众看来,大败匈奴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做到的。

秦、赵、燕三国面对北方草原之国,每次都是屡屡大胜,根本不是什么稀奇之事。如果你率军战败不了匈奴,反而是稀奇的了。

李牧知道副将司马尚郁闷,其实,他心中何尝不感到压抑!

做为驻守赵国北疆的大将,李牧对于中原当下的形式,了如指掌。

但是他也知道,赵王丹与平原君赵胜等人,对自己并不欣赏。

在长平之战时,李牧当时已经做好了率军南下的军事准备。但直到长平之战结束,李牧都没有接到赵国朝堂,让自己率军增援长平的文书。

眼看着几十万的赵国精锐,最终让白起率军坑杀,致使赵国国力大衰。

邯郸之战打响,李牧心急若焚,数次上书请求率部南下。三年过去了,李牧在边郡望眼欲穿,直到邯郸之战结束,李牧仍没有接到朝堂,让自己率军南下的诏书。

面对这一次燕国的来势汹汹,李牧已经彻底麻木了,也不想再上书南下了。

自己不管那么多了,只要能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

但一想到自己家乡的老母及家人,心情还是不能平静下来。

“王上,你就这么不待见李牧么?”

李牧面朝邯郸的方向,大声疾呼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隐婚老公:离婚请签字

却下层楼

天降横财(都市弃少)

爱吃萝卜和芹菜

暴君如此多娇

步月浅妆

重生娱乐圈:HI,帝国总裁!顾烨之白轻颜

姚若衫

神帝无敌

邪羊

法术真理

奇迹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