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老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关中(三),大燕公子,山中老犬,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韦见厅内如此情景,脸部抽动了两下,朝众人言道:
“我大秦自孝公开始至今,已历六代君王,将士们无不闻战而喜。此番四国合纵,魏、楚、韩三国大军皆退,如今我大秦只是面对一个燕国,大家在此却愁眉不展,一言不发,这是何意?”
厅内众将皆相互观望了一下,还是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站在厅内角落的李斯见此,则是暗叹了一声。
相邦啊!情势不同了啊!
想起以前和韩非二人在荀子门下求学的时候,有一次两人谈起过天下大势。
自己认为秦国是最有可能一统天下之国,从而留在了咸阳;而韩非则认可燕王康的所做所为,选择投奔了燕国。
从目前来看,无疑,还是自己的那位同窗韩非,他的选择是对的。
正当李斯胡思乱想之际,却听到了身旁有人出列,对吕不韦言道:
“相国,末将以为,燕国此番兵分三路伐我秦国,军势强壮,非同寻常。乃是像以前吞并齐、赵两国一般,妄想一举攻入关中,覆我秦国。
目前,我秦国先王刚刚殂逝,我王新立。加之我军在经历了垣雍和河东大战之后,损失惨重,士卒和民众皆惊惧不安,不知所措。
此等状况下,我秦国若应对不利,则国有倾覆之危。
故此,末将以为,我军应收缩兵力,布防于河西长城,集中一切力量,将燕军阻挡在关中腹地之外,让其不能西进而攻我都城咸阳。
同时,派遣使者携带重金,前往魏、楚、韩三国,陈述厉害,劝其三国援我秦国。至此局面下,三国肯定不希望燕国再灭我秦国,从而使其一家独大。
魏、楚、韩三国,既然能同燕国合纵伐我秦国,也必然能会同我秦国连横伐燕。只要我秦国将燕军阻挡于河西长城之外,不让其进入我关中腹心。时日一长,燕军必退。”
李斯抬头看去,发现刚才出言之人,正是率领上党之军全身而退的王翦。
这次四国合纵伐秦,蒙武所部垣雍大败,王龁所部更是在河东全军覆没。诸多战事中,王翦率领的上党之军,可以说是在秦军当中,是难得的一抹“亮色”。
战时初期,不但将数倍于己的刘胜所部阻挡在了端氏城下,让其不能向西而进入河东;战时的末期,更是将上党五万精锐之师,全须全尾地带回了关内。
至于王翦口中所说的河西长城,则是魏文候时期,魏国在占据了秦国河西之地后修筑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秦国收复河西。
这条长城,南起阴晋的华山北麓,顺门水河(今陕西长涧河)西岸延伸至渭河,过渭河西北走向,折而向东,直抵夏阳南边的大河西岸。
王翦说完之后,厅内众人包括秦相吕不韦,皆低头思考了起来。
李斯稍一琢磨,就反应了过来。
….
当下燕军士卒精锐,兵力众多;加上燕王康亲临前阵,燕军将士士气高昂,可谓是气势汹汹。秦国就如王翦刚才所谈那样:很是危险。一个应对不好,就会被燕军攻入关中,兵临咸阳城下。
这个时候收缩全部军力,防守长城,让燕军不能攻入关中腹地,确实是上上之选。
“王翦将军,你所说的收缩兵力,如果老夫没有理解错的话,是指让我军放弃上郡,全军皆退守关中之地防御燕军么?”
刚被秦王任命为两位上将军之一的麃公,在厅内前方转身朝王翦问道。
“启禀上将军,末将正是此意。”王翦出列答道。
“王翦将军,我军刚放弃了函谷关以东之地,又被燕国占据了河东。现如今在未战之状况下,就放弃我秦国的上郡,拱手让于燕国。你考虑过没有,如此的还,对我秦国军心、民心影响有多大么?不妥,极为不妥!”
上将军麃公摇头言道。
“确实不妥。如果我秦国全军收缩,就算我军守住了河西长城,没有让燕军攻入咸阳。但燕国已据有河东,又再占据我上郡之地,咸阳就会处于燕军自北和东部的夹击之下。
何况河西长城全长四百余里,多为夯土建筑,平川,险地甚多。我军若选择据守,兵力必然分散,反而会被燕军各个击破。到那时,我军则必会极为被动!”
王翦虽然这次在河东之战中表现突出,但在秦将当中,仍是一个“小辈”人物。
麃公和蒙武这两位上将军,皆反对王翦的主张,李斯也不敢出列随便表态了。
坐在主位上的吕不韦,则是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摆手对王翦道:
“王翦将军,我军未战而退,何以向王上和我秦国民众交待!此策断然不行。但刚才你所言派使者前往魏、楚、韩三国之事,却与朝堂众臣不谋而合。”
看到王上的仲父,也出言反对王翦,厅内秦将也七嘴八舌地发表起意见来了:
“王翦将军一舍上党,二舍端氏,看来这是“舍惯”了啊!是不是让我军把函谷关,乃至阴晋之地也舍弃算了……”
“哈哈,人家王翦将军已被燕军称之为“王跑跑”将军,打仗时自然是一跑了之!”
“哦!河东大战,王龁老将军以身殉国,而人家能全身而退,原来如此啊!”
“……”
王翦面色通红,欲出列申辩,却发觉自己的身体被人拽住。
转身看了下,看到自己的副将杨端和,对自己微微摇头。
“唉!”王翦仰天叹了一声,闭目站立,再不出声了。
吕不韦咳嗽了两声,厅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麃公、蒙武,你两位是我秦国上将军。以你二人之见,此战如何打?”
吕不韦主动发问道。
麃公和蒙武二人相互对望了下,还是麃公率先发言;
….
“相国,面对如此局面,我军绝对不能再像河东之战时,那样被动挨打了,而应主动出击。燕军看似兵力众多,但却分为三处,中路众而两侧寡。
尤其是我函谷关当面的王石所部,兵力只有区区二十万。而我函谷关内大军就不下于三十五万,如果再加上我阴晋蒙武将军的十五万大军,总计兵力不下于五十万。
我军可集中函谷、阴晋两地大军,出函谷对王石所部发起围攻。待击溃燕军南路大军之后,再转而北上,反击燕国中路和北路大军。”
厅内众人皆“嘶”了一声,上将军麃公此建议太“刺激”了!
吕不韦脸部又抽动了一下,看向了厅内左侧的蒙武。
“太冒险了,太冒险了啊!”蒙武微微摇了摇头道。
“不说我军能否击溃王石所部?一旦我函谷关和阴晋大军尽出,则夏阳和阴晋一线我军兵力就空虚了。如果燕军迅速,我军反而会被燕军包抄了后路,后果不堪设想!”
“蒙将军,以你之见,我秦军又该如何做为?”
对于蒙武的意见,吕不韦则是相当重视的。
“相国、麃公,此次我秦国同燕交战,事关我秦国生死,来不得半点侥幸和冒险。本将以为,还是我军之前的部署较为稳妥。
上郡我秦军只有樊於期所部五万大军,可从函谷关抽调王翦所部北上,增援上郡;
我函谷关地势险要,留守十万精锐之军,足以对付燕军南路王石所部;其余部众由麃公统领,进驻阴晋之地,与我阴晋之军会和,迎击李牧中路大军。”
蒙武的这个建议,可以说是四平八稳,朴实无华,没有任何人能挑出毛病来。
吕不韦思索了片刻之后,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我军就按蒙武将军所言,照此尽快部署吧!”
正月十五,汾城行宫所在。
在一处偏殿之内,姬康对前来的情报局局长黄勇道:
“咸阳城内,我情报人员已全面发动了么?”
黄勇看着自家的君王,躬身回道:
“启禀王上,不但是我咸阳城内的情报人员已全面发动,就是秦国各处,我情报人员皆已发动。属下向王上保证:不出数日,秦国各处皆会传出:秦王嬴政,乃是吕不韦同秦太后赵氏二人之子”
两国交兵,本就是无所不用其极。
用间,本是军事行动中重要的一环。秦国是如此,燕国更是如此!
“信陵君返回大梁之后,状况如何?”姬康问道。
“王上,四国伐秦之时,秦相吕不韦派人持重金前往大梁,行贿魏国大将晋随。让其门客和亲随在城内散布谣言,言信陵君要谋夺魏王之位。魏王圉闻听之后,很是忌惮信陵君。
信陵君返回大梁之后,就被魏王圉收回了虎符,剥夺了兵权。据内探回报,信陵君如今天天在府内花天酒地,酩酊不醒,再也不理会魏国政事了。”黄勇回禀道。
….
姬康笑了起来,朝黄勇道:
“魏王圉简直了,如此简单的一个计策,居然能够让他自毁“长城”。如此也好,这对我燕国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
秦国用间用惯了。长平之战时,如此;信陵君之事,也是如此。这次我们也让秦国上下,饱尝一下这种滋味。”
听到自家君王如此打趣,黄勇笑了起来。
“上次炸毁咸阳的军火库,我情报人员损伤大么?”姬康又问道。
“启禀王上,上次为炸毁秦国少府储存手火雷的库房,乃至城外生产工坊,我派驻在咸阳情报处的三个行动小组,共计六十六人,全部出动。
事后,仅有十二人返回。其余四十二个兄弟,没有一个人落入到秦国手里,即使是带伤之人,也全部选择与敌同归于尽。他们……他们全部为国捐躯了!”
黄勇向姬康禀报着,说到最后,已眼眶泛红,语带哽咽。
姬康默默地站在窗前,没有说话。
许久之后,转身对黄勇道:
“要安置好这些人的亲人,尤其是为国牺牲的情报人员。还是寡人的那句话:绝对不能让我们的战士,流血的同时还要流泪。
待到我华夏一统之后,寡人要在蓟都的西山,给这些为国献身的情报人员,修筑一座陵园,让我们的后人,世世代代祭祀他们。”
说到这里,姬康又抬头看向了窗外道:
“明天,我军就要全面对秦国发起攻击了。有很多将士会染血疆场,也有很多民众再也见不到他们的儿子、父亲、兄弟。
有时候寡人也在问自己,这样做值不值得?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会不会在地下埋怨寡人?”
见姬康如此,黄勇匆忙道:“王上,值得。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是不会埋怨王上的。”
“为了我华夏一统,为了我们的后代,寡人知道这些将士们不会埋怨寡人。但是,黄勇啊!寡人就是心痛,很痛!”
姬康指着自己的心口,对黄勇言道。
燕王康十年,正月十六。
燕国三路大军,八十多万军队,按照之前的部署,从北部的蔺城,一直到南部的函谷关,同时对秦国发起了攻击。
燕秦这两个当世最强的国家,终于进入到了最后的“摊牌”阶段。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