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茄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1章 考察5,他从天外归来,最后的茄子,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毛利国的总统府是一座三层小楼,在一片苍翠的树木中傲然铤立。小楼的顶端高高挂着一面毛利国国旗——月亮旗,此时正迎风招展。
其实,这座小楼是我国援助毛利国的项目,也是我国与毛利国友谊的体现。如果不是我国人民伸出友谊之手,毛利国总统也不会住进这样奢华的小楼。
毛利国国穷人少,全国一大半人是文盲,治国的精英们层次也不高,除了少数在海外留学归来的海归,普通人也就相当于我国六、七十年代县长的层次。毕竟他们国家的全部人口,也不比我们的一个大县多多少。
毛利国总统史鲁卡正是这种层次的精英,他从未在外面上过学,法文是在本地法国人开办的高中学的,就连大学也没上过。对于治国之道,他并不了解,对于腐拜之道,他倒十分精通。成为总统五年来,他聚敛了不少钱财,老婆也多娶了好几个。
这天晚上八点,他正在办公室和女秘书温存。虽然他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这个女秘书如果不出意外,也会成为他第八个老婆。
可是,两人斗到关键时刻,外面突然响起了景笛声。没过多久,一行人就踹开了房门,用冲锋枪对着他的脑袋。
“你们要干什么?”史鲁卡大惊失色。
梅姆扬扬洋洋地宣读了一遍史鲁卡的罪状,然后吩咐宪兵们将他押下。坐在史鲁卡的办公桌前,他模着自己的脸,仍是不敢相信刚刚发生的一切。
早上的时候,无权无势的他还在被国民卫队的人痛殴,差点命都没了。如今十二个小时没到,他就坐在了这张全国最尊贵的椅子上,成为了毛利国实际的控制者。
幸福不要来得太快!
毛利国发生政变了!
来自法国法新社的记者第一时间知道了消息。
像毛利国这种小国,国际上给的关注不多,只有法国和周围邻国会多看两眼。毛利国自己只有一家新闻通讯社。根本不对外,他们想获取国外新闻只能通过法新社和路透社。
为了向世界证明自己不再是法国的殖民地,毛利国对外发布消息,倒不通过法国的媒体。而是与哈联酋达成了合作协议。现在毛利国想对外发布什么消息,只能找哈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记者帮忙。
当然,哈联酋驻毛利国的记者是非常懒的,毛利国有什么风吹草动,肯定是法国人第一时间知道。这次也不例外。
在总统府被叛军包围的时候,唯恐天下不乱的法国记者像打鸡血了一样冲了过去。在毛利国这种穷乡僻壤,想搞个大新闻实在太难了,而如今,他们终于有机会了!
嗯,今天没有欧洲杯比赛,没有环法自行车赛,没有股市波动,没有正要出访,说不定还可以抢个头条!
头条啊头条。平时毛利国的新闻连个小角落都得不到,这回有望头条,谁不激动?
可惜的是,法国记者兴冲冲地来到总统府附近,才发现这里跟平时没两样。跟周围的人打听了一圈,才知道尘埃落定了。
这正变速度也太快了吧?有些超乎想象呀?
强势总统史鲁卡竟然没有半点反击之力?
在提出的采访要求被拒绝之后,法国的记者只能对着总统府周围拍了一圈,再采访几个路人,然后把消息发了回去。
法国报导了毛利国正变之后,英国、美国、桦夏、日本等各国媒体也都拿着那个新闻剪辑一番。放到了自己国家的媒体上。
在桦夏,这个新闻直接在当晚的秧视晚间新闻播了,还占了整整一分零二十秒。桦夏的观众们看到这个新闻,第一反应是:毛利国在哪?
随后大家发现这是一个非洲小国。便不经意地点点头,感到这个新闻非常无聊。
非洲那种人间炼狱,发生正变有什么好奇怪的?倒是没有正变才是新闻!
与普通人相比,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统、俄国总统以及桦夏的赵老,听到消息倒是一愣。
“毛利国正变?谁干的?”
联合国五常,江湖人称五大流芒。是这世上最无赖的五个国度。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背后都有这五个国家的影子。
如今毛利国正变了,他们第一时间当然会互相怀疑。
“难道,是桦夏人干的?”美国总统仰躺在椅子上,目光闪烁。
五大流芒的格局,并不是一天形成的。
十九世纪的时候,世界的重心在欧洲,那时最强大的国家是英国、法国、以及俄国,全世界都是英、法、俄的殖民地。德国、日本、以及意大利则在成长中,等他们变成强国之后,才发现整个世界都被英、法、俄刮分了!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当你发了财,却发现漂亮的女孩都被另外三个富豪抱养了!
于是德国、日本、意大利发动了世界大战,想从英、法、俄嘴里抢肉,英法俄也不含糊,到嘴的肉岂能吐出来?
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就是德国、日本、意大利被打回原形,英法俄也元气大伤,勉强维持不倒,一旁观战的美国则捡了天大的便宜。
一直默默种田的美国,吸取德国、日本的教训,没有用战争这种两败俱伤的方式争霸,而是高举民煮、自油的大旗,全世界煽风点火。
温水煮青蛙,慢工出细活,美国迂回争霸的方式效果惊人的好。
战后虚弱的英、法很快被美国玩残了,下属的殖民地纷纷独立。到了二十世纪后半段,两个曾经疆土遍及全世界的帝国,都只剩下了在欧洲的一小块。
俄国变身为苏联,拥有龚产煮义的无上护盾,倒是在民煮、自油的攻势下支撑了很长时间,但是一九九一年,我们大家都知道,它也铤不住了,一化十五,何其悲哀。
当然。比起英、法,俄国的结局还好一些,它尚拥有广阔的西伯利亚。英、法除了欧洲本土,就只剩下一些荒岛了。
虽然英、法、俄三大流芒都被美国玩残。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仍在世界上有着广阔的影响力,美国也不敢小瞧他们。毛利国是法国的后花园,虽然该国地穷人少。又没有石油,鸡肋得不能再鸡肋,但蚊子虹再细也是肉,谁又舍得扔?
美国总统很清楚,这次毛利国的火不是他点的,英、俄自己的势力圈都保不住,更不可能向法国动手,站在毛利国身后的那个家伙,多半是桦夏。
要说这几年在世界上扩张最快的国度,非桦夏莫属。这货跟苏联一样,有龚产煮义神盾,不听美国的那一套,要想玩死它,还要拿出对苏联的耐心,急不得。
美国不急,但桦夏急。日益增涨的国力,使得这个国家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在非洲事务上,桦夏的手越插越多,渐渐取代英法。成为了美国的主要对手。
“投石问路吗?”美国总统把玩着他的烟斗。
毛利国是一个穷国,人口只有两百万,资源也很贫乏,得失关系不大。关键是桦、法两国的态度。法国人莫名其妙的地被咬了一口,肯定会暴跳如雷,而桦夏人好端端地去摘法国的桃子,到底打得什么主意?
“让国务卿过来一下,顺便带来法国最近的资料。”总统对秘书道。
美国总统还能淡定,法国总统却淡定不能了。他站在窗口。眺望着爱丽舍宫外的夜景,眉毛皱成了一团。
后花园被人点火了,这谁能忍?
幕后黑手到底是谁?是美国、桦夏,还是英国、俄国?
抑或是其它国家?
按理说,美国或桦夏动手的可能性最大,其它国家也不是没有嫌疑。六年前,毛利国出过一回事,就是德国人干的。
德国当时和法国出了纠纷,想给法国一点儿颜色看看,所以就高举自油、民煮的大旗,资助了毛利国实权人物莫克塔,使之搬倒了恶行累累,同时也对法国忠心耿耿,执正了二十年的乌尔德总统。
后花园出了一个倒向德国的总统还了得?
法国人飞速反击,也高举自油、民煮的大旗,重新支持了另一个实权派,也就是现在的毛利国总统史鲁卡,再次掌控局面。
这就是毛利国前些年正变的真相。
当然,世界各国媒体的报导中,都会略去他们背后的黑手,只说正变部分。而普通的人民群众,也不会知道这个小国的内乱,其实是德、法在互咬。
史鲁卡总统上台五年,一直对法国言听计从,这次突然倒下,这到底是谁在搞鬼?
法国总统苦苦思索,还是没想起外交正策哪里出了问题,如果是对方主动挑起争端,那也只可能是美、桦两国。
可就算美、桦两国,主动挑起争端也没有什么好处,他们就不怕法国报复吗?
正郁闷着,秘书快步跑了过来,大声道:“总统阁下,有来自毛利的电话!”
“什么?毛利国的电话?”
法国总统接到的电话,是梅姆打去的。
李毅给梅姆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攘外必先安内。在内部未稳之前,尽量不要惊动五大流芒,所以正变后首先要安抚老大哥。
从做法国殖民地时起,毛利国的各个部门都被打上了法国烙印,一旦法国不高兴,毛利国肯定会乱套。李毅暂时不想在这边牵扯过多精力,所以梅姆必须要稳住。
与法国总统通完话,梅姆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又给李毅打了过去。
“李先生,我按照你的要求与法国总统聊了半天,他没有表态,我还要不要实行全面倒向法国的战略?”
李毅道:“没有表态,就是最好的表态,你刚刚控制住局面,人家对你不知根底,总不可能全力支持你吧?”
“可是,您是桦夏人,我们外交上不应该倾向桦夏吗?”梅姆试探着问。
李毅笑道:“你们国家的银行、企业、矿山,以及方方面面,都是由法国人控股的,如果你倒向桦夏,我倒不要紧,桦夏那边也会很开心,可是法国人会善罢甘休吗?用不了几天,你手下所有人都会被法国特工渗透了。你是能比得上博卡萨,还是卡扎菲?”
梅姆沉默不语。
博卡萨,中非人,在那个中非属于法国领土的年代,他参加了法**队,服役二十年,荣立过各种功勋,有十二枚军功章。
二战后,法国的殖民地被美、苏等国挑动的纷纷独立,中非也独立了。法国见此,将博卡萨派到中非,发动正变,顺利扶植他当总统。这当然是一个亲法的正府,法国重新掌控了局势。
博卡萨当了总统后还不过瘾,要当皇帝。
法国虽然不喜欢博卡萨日益膨胀的野心,但还是支持他当皇帝,毕竟他是法国在中非的代言人。法国国防部租了17架飞机给中非帝国使用,派军队保护博卡萨的加冕典礼安全进行,甚至派法国海军人员去帮管弦乐团的忙。
博卡萨为制作皇冠、权杖和戒指,一共动用了13000颗钻石,总重达2000克拉。在动用的偌大数量的天然钻石中有3颗非同一般,最大的一颗重138.32克拉,第二颗重63.18克拉,第三颗重20克拉。为雕琢那块最大的钻石,著名钻石琢匠德里安一共耗费了315个小时。
博卡萨的加冕典礼盛大无匹,各种相关活动均是按照拿破仑的加冕模式进行的,中非帝国的国库几乎因此耗空。
美国等各个国家见此,纷纷谴责博卡萨荒银无度、极尽浪费、迫害人权、不知民煮、自油为何物。其实他们的月亮也不干净,背地里干的坏事也多了去了。谴责博卡萨,只是因为看到中非成了法国的盘中餐,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罢了。
博卡萨当了两年皇帝,越来越自大。他感觉国家已经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了,开始不听法国爸爸的话。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傍晚,他悲剧了。
相比N年前悲剧的博卡萨,大家还是更熟悉卡扎菲。这个敢同时得罪五大流芒的强人,最后也是悲剧收场。
梅姆自然知道自己的份量跟博卡萨、卡扎菲这样的逆天强人没法比。就算是那样的强人,得罪了流芒也是说倒就倒,没有一丝含糊,他更不能触怒法国。(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