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缆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章钢铁,逆流启明(大明世祖),飞天缆车,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陛下,在安南的京营,之所以百战百胜,虽然有秦王和朱将军府指挥之功,但我等武库司却也功劳匪浅。”怩

这时候,兵部武库司郎中在前面带路,一边给自己请功。

整个兵部,设有武选、职方、车驾、武库,以及军械五个司。

武库与军械虽然相似,但却大为不同。

军械司负责研究、生产军械,而武库司则负责储存,更换军械,同时负责军中的衣袍、帐篷,马鞍等日常器械的采购。

自然而然,其中也包括了军粮。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军中纺织用品,如帐篷、常服等,必定是向外采购,就连军粮加工也是一样。

如今,整个仓库之中,存储的大量的军粮。怩

这不是指平常的大米、小麦,而是能够迅速补充营养消耗的加工军粮。

在幕府时期,军粮,就是在大米中添加了豆渣、盐、肉丝等东西,混在一起炒熟,可以进行简便运输。

加点水,煮煮就是一锅糊糊,有盐有肉,可谓是营养丰富。

由于是炒熟的,在紧急状态下甚至可以直接吃,省去了架锅生灶的麻烦。

“如今在炒米中,我们还添了糖,不仅吃起来更美味,而且也能迅速地恢复士兵的体力。”

郎中骄傲地说道:“只需要一把吵米,混合着水,就能让一个士兵吃饱肚子。”

“不错。”怩

皇帝点点头,赞赏着。

炒米由于是熟食,在冬天的保质期能达到两个月,但在夏天顶多十天就会臭了。

当然了,普通情况下一场战争顶多一两个月就结束了,炒米很不错,而且可以在后方加工。

所以在仓库之中,密密麻麻堆积的意思肉干、豆粨、糖、盐等物资,至于大米则另有储藏地。

“秦王殿下言语,安南炒米虽好,但不长久,不过,他对咱们的长棍馒头,则大加赞赏。”

所谓的长棍馒头,则是皇帝授予的法式长棍面包,烤出来的长面包。

这种面包在西方,可谓是饱受赞誉。怩

硬的都可以拿来当武器了。

保质期也长,能达到两个星期左右。

作为军粮再适合不过。

听得如此言语,皇帝微微颔首。

相较于前朝,如今明军的后勤保障着实出色。

就拿炒米来举例,背负二十斤的炒米,就能让一个士兵长期作战半个月。

后勤运输效率也是大大提高了。怩

作战的范围,也扩大了一倍。

当然,皇帝念兹在兹的,自然就是罐头了。

他这次来,就是因为罐头。

“将铁皮制成盒子,然后再封入军粮,再把木塞子堵住,然后再拿到沸水里煮半个时辰……”

朱谊汐想着经验,开始指挥起来。

罐头的生产很简单,就是制造一个酒瓶模样的铁皮盒,然后再把炒米倒进去,用木塞堵住。

煮上半个小时,将里面的空气排个七七八八,就是高温杀菌了。怩

最后,再用腊把木塞封住,防止空气和细菌进去,这样一来就能延长军粮的保质期了。

这是拿破仑时期罐头。

不过人家一开始用的是玻璃,后来则变成了马蹄口状的军粮罐头。

显而易见,酒瓶状的罐头,最适合如今的情况。

皇帝一声令下,谁敢违背?

铁厂立马制造模具,倒入铁水,冷却,就能批量制造罐头了。

朱谊汐瞧着认真,用手掂量了一下。怩

罐头分为三种。

一个体积是一斤装的,四寸,高四寸,宽两寸,就像是个词典一样大小。

中等是五斤装,约莫挎包大小。

最大的,则是后世抽屉大小,装十斤。

都是整齐的方块体,码起来很容易,也不容易占地。

不过成本,却是其最大的制约因素。

即使是最小的铁罐头,也有一斤重,最大,则差不多有十斤,跟军粮一样重。怩

换句话来说,运十斤军粮,就得运10斤的铁罐头,后期压力太大。

不过好处是显而易见。

耐保存。

长期的保存。

当然,即使到如今铁产量迸发,每斤生铁也要十文钱,这成本可比布袋高多了。

看着一个道道程序,朱谊汐喜上眉梢,他沉声道:“将这些带回去,我要看看他能保藏时间多少。”

“是!”怩

没有人敢耽搁,足足装了三辆马车,一行人才回到了京城。

这群军粮,皇帝心心念念。

十天的时候,他令人打开几罐三种罐头,全部都能吃。

十五天,也能吃。

二十天,还能吃。

到了一个月的时候,皇帝兴致不减,依旧在实验。

还是可以吃。怩

很显然,罐头制造成功了。

“有了这批罐头,草原的压力,徒然就卸了大半。”

皇帝露出了笑容:“顺治,你以为逃到了贝加尔湖,就能一直逍遥自在吗?”

“等着吧,没几年福可享了。”

十几年了,朱谊汐一直没有忘记满清。

虽然朝廷一直没有出兵,顶多派兵去了漠北而已,但是谁也不知道,皇帝对于灭亡满清是有多么的执念。

之所以不曾派兵,最大的因素,则来自于距离。怩

从贝加尔湖到北京,近两千里路。

如果是在草原上行走,没有地图导航,扭来扭去甚至能走到三千里。

换句话来说,最起码有一个月的路途。

而炒米,顶多能支持十来天就不行,深入草原就会被诱攻。

在没有确切的把握之前,朱谊汐从不敢冒险。

毕竟在没有登基的时候,冒险是没有选择,但如今手拿把掐,没必要冒险了。

遍读历史,草原民族南下,必不可少的就是汉人带路党,如灭宋,灭明的,基本上都是汉人。怩

而汉武帝的反攻,李靖灭突厥人,看上去很过瘾,实际上却也是内奸带路。

在某种情况上而言,辽阔的草原,没有带路党寸步难行。

甚至可以确切的说,朱元璋之所以没有灭亡北元,就是因为缺乏草原带路党。

没办法,草原此时依旧在北元的统治之下,依旧维持着一个整体。

朱棣的北伐屡次无功而返,就是最好的明证。

而如今,有了罐头之后,军队就能进行长时间的行军,不怕缺粮,草原的危险就少了大半。

这时候,即使是迷路了,罐头在手也不慌。怩

袭击满清,正当其时。

心中定下了计策,但朱谊汐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帝,自然就没了冲动,三思而行是一定的。

就如同曾英奏报的那样,满清二十万大军,非十万京营难以克制,必须小心再小心,不然就是又一场土木堡了。

“罐头有了,如今所欠缺的,就是一个契机——”

呢喃着,朱谊汐放下了冲动。

他等得起。

甚至,再等几年也无妨,正好可以让太子随军,积攒一些威望。怩

如今的太子稚嫩反而不合适。

这般想着,朱谊汐不由得感叹:“我还是疼爱儿子呀!”

当然,儿子太多,难免就只能挑重点来看顾,太子肯定是重点。

心中有了计较,朱谊汐离开没了往日的闲适,开始四处巡查起来。

如果北伐,那么最要紧的莫过于战马了。

不过如今有漠南地区,广阔的牧马地任人挑选,甚至兵部都没有常设的养马场。

“京营和边军中,约莫畜养着十万批战马,其中京营就在有四万头左右,还有十来万的驽马……”怩

“京营保养兵部只在西山脚下,设了一练马地,约莫万头战马在操训,基本上都来自于绥远、察哈尔收来的马儿,训练半年后,再下发京营和边军……”

换句话来讲,辽阔的漠南地区,已经成为了朝廷的战马来源,根本就不需要故意畜养,只是要购买即可。

这样一来,朝廷的成本就大为节省,什么化耕地为草场,什么鼓励养马等,通通都不需要了。

虽然牧民们不爱养马,更乐意养牛,但马儿的价格更好,而且还免税,战马的拥有量自然倍增。

“如今在市面上,富庶人家,总有马儿来来车,别的不知晓,但举人总是要有马车的。”

羊乐消息广泛,这时候陪笑着。

“一匹战马,市价多少?”皇帝随口问道。怩

“好让爷知晓,这普通的马儿当值三五十块银圆。”羊乐轻声道:“能抵得上两头牛了。”

“上好的战马,得百来块。”

“不错。”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心情愈发的高兴。

有市场才会让牧民有动力养马,不然的话在战争消弭的漠南,娇贵又吃得多的马儿,谁愿意养?

“走,去遵化瞧瞧。”

朱谊汐随口吩咐着。怩

很快,一行人就乘上了铁轨马车。

早在去年朝廷建成了北京至遵化的铁轨,如今还在往北修准备连同山海关。

之所以绕点到遵化,莫过于其地位了。

遵化,也就在唐山附近,不仅在后世乃炼铁中心,在明清时代,就已经是最大的冶铁所在。

没办法,条件得天独厚,又是距离京城最近的地界,自然是受到朝廷瞩目。

所以修建的铁轨,主要是为了运输铁料,人走的并不多。

皇帝一行人只用了三个时辰,就抵达京遵化,两地相隔三百里。怩

换句话来说,铁轨马车的时速已经达到了五十里。

看上去速度很高,但普通的马车在官道上,一个小时也能走三十里,五十里实在不快,就像是后世电动车的速度。

不过,为了安全也是情有可原的。

抵达遵化时,天空好似变了个颜色,一根根高炉烟囱直插云霄,排出了一管管黑烟,似乎将云儿都染黑了太阳都没了光彩。

说来也好玩,在遵化的官营铁厂,如今也不过一处,产量也不高,九成九的铁都是民营铁场生产的。

兵部的人也不傻。

官办的铁场价格贵,质量也参差不齐,还不如买民间又便宜又好的铁。怩

民进官退的现象就非常普遍。

就算是官窑,也是服务内廷的,从不售卖。

除了铁场,瓷场,绸缎场等,也都是如此,民进官退,朝廷只是采购监督罢了。

更不要说,像是酿酒,茶叶等,大明朝三百年来就没插手过。

这就是明初制定的让利于民。

所以,相较于宋朝,明朝的酒、茶,醋等,一直很便宜,普通百姓也能吃喝得起。

朱谊汐也没有心思重新施行官办。怩

想想那些国企就知道了,二十一世纪了都止不住,更何况如今?

不过,虽然国营官办的铁厂甚少,但是收税衙门却是有的,直接出炉就收钱,实在是方便。

商税司驻遵化的主事忙不迭上来问安。

听得皇帝垂询,他小心道:“启禀陛下,遵化的铁场大小有一百三十九中,小半都是朝中勋贵开的。”

“臣收税,一般按照高炉来收,一天只能冶炼一炉,约莫三千来斤,所以征收三块银圆。”

“遵化高炉六百七十座,每日能块,每月能收六万块银圆。”

“也就是说,每斤铁收一文钱?”怩

皇帝心中一算,倒是让所有人吃了一惊。

他们没有想到皇帝竟然会心算。

“这也不高,市面上一斤生铁五文至十文不等。”

朱谊汐实际上却也算出,其一个月竟然产出六千万斤,也就是三万吨。

放在后世这是随便个钢铁厂都能产出,但在现如今,却是极其夸张的数字。

他曾经看过一篇史料,福建一省的年产量,也不过三万吨罢了,而遵化一个月就达到了。

高炉煤炭炼铁,果然是不可小觑。怩

如今高炉普及天下,怕是整个大明的生铁产量,起码得翻个五六倍吧!

“陛下英明。”主事恭维道:“也正是因为税低,故而百姓才用得起铁来,如今市面上一把锄头也才十五文呢,

据老人说,前明时,一把锄头少说要二三十文,如今这盛世光景,历年来未有的。”

“熟铁不收吗?”皇帝摆摆手,马屁他听多了。

“臣等在遵化,不过寥寥十余人,铁场众多,实在看顾不过来,故而就一律以生铁收之……”

“嗯!”

皇帝不置可否。怩

“生铁大概用途你知道吗?”

“许多是修铁轨,另外则是造农具,如犁,锄头一类的,其余的就是给朝廷修建甲胄。”

果然,铁轨的修建,促进了铁产量的飙升。

市场决定产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神级发明家

最爱黑寡妇

下山后,开个饭馆养女儿

黑天

都市之超级大爆料

狗仔之王

都市之喜剧大师

祖国的花朵

都市之我是创世神

少黎

都市之我用预言来算卦

小巫见大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