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觉得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1章 必须去一趟,富矿,总是觉得累,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东升接过报纸看了看,“不错,今后可以再加一些国内外的前沿技术!”
对方闻言果然喜出望外,干他们这一行的就是看领导喜不喜欢,杨东升自上次把他们叫过来之后,就再没有问他们,这让他们心里直打鼓。
“杨总,这是我们的一点小小计划!”对方拿出一份资料。
杨东升拿过来扫了一眼,“你们想给报纸弄刊号?”
“是!您看……”
“我当然是支持你们的!但你应该知道我们是一家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过往还没有申请下来刊号的先例!”
要知道就算这样那些外媒进来,充其量也只能做做时尚杂志什么的,没有谁能涉及报纸,更何况是一家民营企业。
对方似乎一点也不意外,“杨总,您知道矿山机械厂报吗?”
“矿山机械厂报,他们有刊号?”杨东升立刻反应过来,矿山机械厂作为行业内数得过来的大型老牌国有企业,他们的报纸应该是有刊号的。
对方果然点点头。
“你能把矿山机械厂报的刊号弄过来?”要知道刊号是报纸的命根子。
“我大舅哥是矿山机械厂报的主编,上周我们一块吃饭……”
进过厂子的都知道,政工科就是厂子里的清闲部门,养闲人的。
现在这份报纸可以说杨东升想取消就能取消,唯有把刊号弄下来,这份报纸才能活下来。
汽车驶离办公楼,杨东升向后看了一眼,直到开出厂门口,一个黑影仍然站在办公楼前。
如果他们真能弄来刊号,只要价钱合适,杨东升不介意买下来,如果他们弄不过来,对杨东升也没有损失。
汽车驶过市中心,只见一家店铺灯火通明,进进出出的不少都是学生。
“到前面停一下!”杨东升道。
杨东升推门走进店铺。
“欢迎光临!”一名女店员迎面走来。
杨东升一笑,“服务态度还不错!”
女店员有点发愣,“先生您要配眼镜,还是洗眼镜?”
“你们经理在吗?”
“杨总!”这
时一人迎了过来,“欢迎杨总莅临检查指导工作!”
来人是光学仪器厂的副厂长,“杨总,正想找您汇报!”
临近年底,大家都为来年做专版,光学仪器厂那边也没闲着,眼镜店这几个月来盈利不错,他们想把这笔钱投入到光学仪器厂,按照计划研发高端显微镜。
“你想好了,眼镜现在是高利润,不趁机多开店,过几年就未必是了!”杨东升倒是佩服他们,放着现成的钱不赚,去投入研发。
“这是全厂一致讨论的结果!”副厂长有点紧张,生怕杨东升驳回他们的决定。
“好吧!我尊重你们的决定!”只见副厂长松了一口气,杨东升趁机又问了一句,“这间店铺是谁负责的?”
“小李,你过来一下!这是咱们杨总!”
这时屋里出来一个30岁来岁,看起来的非常干练的女人,眼镜的高利润他们不要,杨东升不能不要。
……
顺河码头上,一批装备装船完毕,准备启程前往浙西。
京杭大运河与钱塘江相连,通过钱塘江上游支流,可以到达浙西各个市,这就是煤电运到浙西的方式。
否则指着卡车一路运过去,就浙西那路况,再多油也不够烧的。
当然现在上游的通航能力还无法直接抵达,但是剩下的最后十几公里,就算是抬也抬过去了。
“路上小心!”杨东升拍了拍杨海生的肩膀。
这趟随船押送任务交给了杨海生,他做事牢靠,什么事交给他,绝对是一丝不苟的完成,就算脑子笨了点。
这个时代的京杭大运河不太平,沿途河霸不少。别的不说,如果不是杨东升重生,袁家兄弟现在应该正在京杭大运河上做着拉根钢丝绳收钱的买卖呢!
“你就放心吧!人家都说了,从咱们这越往南越软!”杨海生拍着自己的胸口保证。
“胡诌八扯!就算是水浒传里也有江南的好汉。你给我记着,如果真碰上硬茬,把东西扔掉直接上岸,人比东西重要!你媳妇、闺女都在家等着你呢!”
这时一旁的船老大再也忍不住了
,“杨老板,你就放心吧!这一路我们不知道走了多少回,关系都是打通的,不会有事的!”
送走杨海生,杨东升又奔赴火车站送走了机械厂总工程师刘康一行,刘康将会带领一个专家组奔赴全国各地进行面试。
通过复试那些人绝大多数都是高学历,有自己工作的,这个年代还是单休,以这个年的火车效率,一个周末恐怕很多人根本就到了不瓜州。
既然他们不方面,那只有杨东升派人过去了。
这边的事情交给机械厂厂长王建国。
接下来几天,爱德华琼斯给杨东升反馈来消息!
爱丽丝公司向包括北领地州政府在内的多个地方政府提出申请,他们对爱丽丝公司到当地投资牧场表示了欢迎。
爱德华琼斯顺利从那家公司手里拿到了那块地,只是他们之前浪费了太多时间,要想保证权利,必须尽快进入下一步开采。
可是偏偏上一家公司的勘探工作还有不少没完全,要开采,申请采矿证,必须提供详尽的地质勘探资料。
地质勘探是一项非常费时费钱的工作,钻探的费用是按照米来计算的。
现在的时间有点紧。
杨东升把地图转到西澳大利亚州,可以看到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铜矿,除了铜,还有钼、锡、金等多种金属元素。
可惜的是杨东升试了试,他不能移动这些元素,但是这些东西对地质勘探是非常管用的,如果照着图上直接钻,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可是怎么跟他们说,隔着几千公里,半个太平洋,通过电话指挥人家怎么勘探?就算离谱如当年的常公公,也不是这么指挥打仗的。
杨东升必须去一趟澳大利亚,不但是解决这一次的勘探问题,也为以后勘探埋下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