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阁凌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章 官粮融合悦来客栈,搞起来!,北宋最强纨绔,市阁凌霄,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充分发挥二皮脸的优势,再加上软磨硬泡,柴揆终于从他老爹那儿搞来了八万贯钱。
虽然未达目的,但总归有了本钱。
租金和本钱既然都已到手,下一步就是去租下几间铺子装修一下了。
黄金地段自然是汴河两岸,这里的闹市区非常集中,各座桥上来来往往,经常是车水马龙。
柴揆叫上招财进宝两个狗腿子,揣上交子票,带上银锭,便去现场实地考察了。
从汴河沿岸一路由东到西,目之所及皆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喧闹的声音完全可以用人声鼎沸来形容,足以见得大宋都城的繁华。
河水两岸有很多正在卸粮的船只,码头异常忙碌,但几乎没有见到督粮官到场,可见,这是私船。
平常还好,一旦到了灾年,危机便会凸显。
都说以上率下,上行下效,可是上面的命令,下面根本就不执行。
这次的洪灾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
官粮差点叫私粮给挤死。
再往前走,茶馆酒馆里面能见到不少游人,他们在里面插科打诨,玩儿的不亦乐乎,有些甚至是穿着军服的士兵、军官。
此景此景,柴揆不禁摇了摇头。
这不正是北宋的真实写照吗?
繁华背后是无尽的隐患!
到了最后,只能是“隔江犹唱后庭花”!
文官武将不能各司其职,北宋无将南宋无相,最终只能是国将不国!
后世绘画大师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便清晰地描绘了徽宗时期东京城里各色人等的生活状态。
宋徽宗只从画里看到了盛世的一片繁荣,但显然,张择端的精心之作并没有这么简单。
在他的画中,汴河河畔全是私船,无一条官船,商贾小贩大力囤粮卖粮,却未见官粮;望火楼无人值守,形同虚设;城门楼上无一兵一卒,城上城下无任何防御工事,甚至是变成了商业区。
北宋中后期,辽金西夏的间谍探子们已经渗透成风,刺探情报更是家常便饭,胡人甚至不需伪装便可自由出入东京。
可悲,可叹!
但这不是现在的柴揆要操心的,这一点他无力改变。
落魄贵族不如狗,柴揆深知现在管好自个儿比什么都强。
整理了下思绪,柴揆继续前行。
整个东京城的粮食行当,由于受柴揆的点子和赵祯骚操作的影响,可以说是引发了行业巨震。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大大小小的粮店迎来了关店潮。
好巧不巧的,这波,又让柴揆赶上了。
预计需要转个两三天看铺子的柴揆,仅用了不到半日的时间便敲定了十家铺子并交了定金。
就这,还让老板们感恩戴德,毕竟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柴揆的行为算是雪中送炭。
他们一边收着钱,一边痛并快乐着在心里骂柴揆是大傻子。
不管怎样,买卖双方都挺高兴的,这大概就是双赢吧。
三日后,柴揆的铺子开始营业了。
店面沿着汴河由东南到西北分布,由外城穿里城而过,十间铺子外城占了七间,里城占了两间,都可谓是上风上水的黄金旺铺!
一时间,城里的百姓议论纷纷,因为柴揆起名都与“官粮旗舰店”有关!
“喂,你听说了吗?咱之前买粮的那家店好像开分店了。”
“是吗?没听说啊!”
“诶,你瞧啊,我家门口开了一家叫……对,叫什么‘官粮轻奢店’!”
“啊?这样啊……”
“对!我都去问好了,买卖方式跟之前那旗舰店一样,只不过米袋子细分了五斤,十斤和十五斤装,最多可以买二十五斤!只要买不同的粮票就行!”
“对了,他那儿除了米面还卖油和面酱!”
“是吗?那我可得去瞅瞅了。”
“诶?你们说啥呢?”
两人把情况一说,那人满脸疑惑。
“不是吧?我们那儿城南也开了一家,叫什么‘官粮印象精品店’,还挂着牌子,每天换一张,上面写着距离开业还有5天,对了,今天又过了一天,我得看看上面变成几天了。”
“……”
“啧,我住城西边儿,那儿更逗。”
“怎么了?”
“也是今天刚开业,叫“官粮融合式悦来客栈”,不止卖粮,还提供住宿!凭粮票凭证可以半价住店!”
……
毕竟是十家店,柴揆一个人可忙不过来。
但谁让他是柴揆呢?
他就这么厚着脸皮的去求那个官粮旗舰店的店长。
这店长本是开封府下面一个县的主簿,连九品都算不上的从九品,人称老万,因为懂得经营之道,这才被选上来当了这个店长,也算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在柴揆的多次祈求之下,老万同意了,兼任一个印象精品店的店长。
在得知这开店的想法都是柴揆想出来的之后,老万对柴揆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差点跪下磕头拜师,这一手操作倒把柴揆吓了一跳。
当然,这背后有没有赵祯的默许就不得而知了。
十家店虽是错时开业,但每家店都要他亲力亲为,毕竟点子都是他本人的,给别人说也说不太明白。
索性,北宋的城市即便面积大于汉唐,终究也不比现在规模化的大都市,半天时间从东走到西,从南走到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这几日柴揆忙的都没时间去找赵志冲,作为董事长兼ceo兼营销副总裁兼策划部主管,从上到下,事无巨细,都需要他的操持。
也就是多亏他还年轻,若是换个年老体衰的过来,就是累死也没这么大的精力!
时间紧,任务重,柴揆要趁着这价格混乱的时节,杀入局中,一票大的!
除了老万,柴揆也从郑国公府带来了一批人,为首的便是管家刘海。
当柴揆给他说出想法的时候,还没说完,刘海便一口答应,这倒是让柴揆颇为意外,殊不知刘海早已经成了他的铁粉。
跟着小公爷干,天天喝酒吃肉。
这已经成了一句口号,深入人心。
在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柴揆稳坐钓鱼台。
大手一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这新店,开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