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点猪头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8章 名正言顺,大明:我才是皇太孙,来点猪头肉,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樉等人和文官们吵起来了,在朝堂上五大藩王火力全开,怒怼文官贪腐、党争,明明是军功偏偏要扯到海贸的事情上去。
朱橚也是在火上添油,拿着有官员和士绅勾联的事情说事,认为这些人居心叵测,当以锦衣卫为主来审理此案。
这可给不少文官气的够呛,一边弹劾几大藩王干涉朝政,一边自编贪腐到底只是极少数官员,当然也没忘强调三法司审案即可,用不着锦衣卫兴起大案。
朱允熥左右为难啊,一边安抚文官,觉得文官说的在理,有些事情按照朝廷规矩来就好。
可是诸位皇叔说的也有道理,他们作为大明宗室自然有权力关心一些社稷大事。
这位皇太孙到了装糊涂的时候就装糊涂,看着宗室和文官打擂台不说,甚至还怂恿、放任以常升等人为首的勋贵帮衬着宗室!
秋高气爽,朱允熥的心情不错,“你去安排一下,今夜歇在东院。”
该纳妾还是要纳妾,朱允熥现在也算是添了两房侍妾,基本上是属于以色娱人的,不过也算是比较本分、有点品行,所以东宫也不至于有什么波澜。
徐妙锦的太孙妃地位依然稳固,在大明真的很难有什么宫斗的土壤,明媒正娶再加上有了子嗣,这地位就是动摇不了的,这也少了很多的风波。
张福生自然赶紧去安排,这些事情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不过最主要的还是按照太孙的意见来,
朱允熥自然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自认为不算渣,可是也不会有什么纯情的想法。
回到东宫后,朱允熥找到徐妙锦,“赶紧给弟弟们的婚事定下来,要是再不定下来,六叔他们都该和我急了。”
徐妙锦就笑着说道,“殿下放心就是,这些事情本就是定下来了,只是先前还有多番考量,这才稍微拖延了些时日。”
其实很多的事情也不只是如此,说起来也就是在徐妙锦的眼里,朱允熥的事情才是第一位。哪怕是给他选侍妾,优先级也高于其他藩王的子嗣。
“这就最好,皇叔们回去的时候,我也好给他们一个准话。”朱允熥笑了笑,对徐妙锦说道,“准备一下祖父的寿宴,这事情不能马虎。”
老朱的七十大寿,那必然是要好好的准备才行,这也不只是单纯的老朱的生辰,这也是属于大明朝堂上下的大事情。
就算是老朱本人对于寿辰没有太多的在意,可是事情现在也可以说根本不由他了,这是必须要大操大办的。
这绝非是这是老朱在龙椅上的最后一个生辰,也是因为这是整寿,那自然也就是需要好好的操办,这也是朱允熥在展现孝心的一个契机。
徐妙锦对此也是心里有数,“殿下放心,臣妾也不敢马虎,先前已经和皇姑、姐姐们商议了。”
这就好,对于这些个事情必须要重视,绝对不能因为现在的一些地位稳固等等就掉以轻心,该准备的事情自然也就是需要准备好。
细节,这些个细节都是需要重视的点,现如今该仔细准备的事情,那就需要好好的准备才好。
朱允熥想了想,问道,“这些天教一教文垚,虽说孩子现在还小,只是也该知道些事情了。要是文垚给祖父献寿桃,那就最好不过了。”
这事情本来是朱允熥该做的事情,怎么说也是孙辈,这么做当然也就是理所应当了,没有任何人可以挑出来毛病。
徐妙锦也心里有数,说道,“这些天我也是在和宁妃娘娘商议,只是文垚得到东西,都是喜欢往嘴里塞。”
朱允熥哑然失笑,随即笑着说道,“真要是如此也没事,文垚只是做个样子就好,到时候祖父必然开心。再者说了,文垚也该懂点事情了。”
怎么说也是快要满周岁的孩子了,现在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很正常,也没有人急着这些事情。但是一些简单的反应,这自然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所以简单的教一教,做点简单的反应,实际上也没有太大的难度,说不定还是可以做成这些事情。
其实大家也都心里清楚,真的不需要朱文垚去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他的一些简简单单的小动作,就足以让老朱感觉到无比开心了。
而对于文武百官们来说,自然到时候也就可以开始歌功颂德、不断的引申等等,到时候这就是朱文垚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是有了孝顺的名声。
名声,这也是从小就要抓起,这对于大明的储君来说也是无比重要的,好名声没有人嫌多。
朱允熥小时候名声不好,甚至当初争夺储君之位的时候就有些‘为声名所累’,以前的他只是纨绔、不成器的典型,自然会给不少人带来不好印象。
这样的事情自然不能在朱文垚身上出现,现在就给他安排更多的名声,这显然也不是什么坏事情,很多人对此都是乐见其成的。
徐妙锦也笑着说道,“殿下有所不知,祖父怕是也有这个意思。这些天总是拿着果子在试着,文垚只是乐,也喜欢和祖父玩闹。”
朱允熥笑着打趣了,也有些无奈,“祖父估计是要在寿宴的时候说些事,我这也是占了文垚的光。”
徐妙锦心里有数,不过还是赶紧说道,“殿下这么说就太过了,文垚之所以受皇祖父喜爱,归根到底还是殿下的子嗣。”
这么说自然也没什么问题,老朱喜欢朱文垚,除了是一直都带在身边养着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朱文垚占着嫡长的身份,这才是最本质的。
徐妙锦随即有些关心的问道,“殿下,若是皇祖父在寿宴上说些什么,殿下还是当推辞才好。”
“三请三让?”朱允熥就哭笑不得的说道,“这事情到底不一样,该做做样子肯定是要做,但是也不好太过。”
三请三让,那是禅位。虽然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表面文章确实是需要做一下才好。
但是这一次老朱是准备传位,这就有区别了。朱允熥这个太孙不好大喜过望的直接认了,但是要是一再推辞等等也不太合适。
朱允熥看着徐妙锦,说道,“玄武门之变后,唐高祖下诏传位于皇太子李世民,太宗在东宫显德殿即位,尊李渊为太上皇。”
虽然这个先例让人不好多说什么,还有一个例子也是不好说,就是宋徽宗传位宋钦宗,那也只是一道诏书即可。
哪有什么三请三让啊,这到底不是禅位,所以有些事情看起来自然也就不需要那么‘避嫌’,不需要显得那么恭谦。
更何况朱允熥的一些意思都是昭然若揭的,先前让人回乡祭祖等等,这都是明摆着的事情。更何况朱允熥本人还准备回去呢,这更是就差直接宣告了。
徐妙锦抿嘴笑了笑,随即问道。“殿下过几天就要动身返乡,臣妾要不要跟着一道过去?”
“先看看文垚,这孩子要是还要你,你就不回去。”朱允熥就笑着说道,“若是文垚不要你,就跟着我一道回去,回乡祭祖到底是大事。”
这些也算得上是朱允熥登基前的又一个重要仪式了,自然也是追求着做的更好一些,这显然也是比较合适的。
其实在回凤阳祭祖之后,朱允熥还要去孝陵、东陵,这都是要祭告一番的,这样也可以看起来程序上更加的无可挑剔,礼仪上也是看似完美无缺。
徐妙锦就笑着说道,“这么说来只怕有些为难,文垚白天倒是要臣妾带着玩闹,只是一闹觉就找皇祖父。”
不就是这么原因么,现在老朱也算是给朱文垚缠住了,要是见不到老朱,朱文垚就闹的厉害。现在能带朱文垚的,实际上也就是老朱和郭宁妃。
就算是徐妙锦这个亲娘,朱文垚也就是稍微的闹一闹,他还是更喜欢跟在老朱的身边,毕竟出生后没多久就是被老朱带在身边。
不过这一切也不算什么大事,大家现在也都习惯了这样的一些方士,都觉得这样挺好的。
老朱是颐养天年,在开开心心的含饴弄孙。闲暇之余稍微的过问一下朝政,这对于他来说就是最好不过的生活状态了。
而对于朱允熥来说,现在也少了老朱的一些‘干涉’,几乎是可以做到大权独揽。前两年哪怕处理政事,很多事情还是需要老朱点头才行。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就算是偶尔会去询问老朱的意见。但是更多的时候,事情基本上也就是朱允熥给直接办了,用不着还要去请示老朱。
这样看起来确实挺好的,老朱觉得满意、朱允熥也觉得满意,朱文垚也可以开开心心的快乐成长,这就是皆大欢喜。
和徐妙锦说完话,朱允熥也跑去了东房那边歇息,徐妙锦也不觉得自己失宠等等,东宫里现在的规矩森养着呢。
就比如说朱允熥的侍妾们,每天都是需要去徐妙锦那里问安的,吃穿用度等等自然也都是严格的按照宫里的规矩来,是太孙妃来主持、管理。
作为东宫太孙妃,徐妙锦看似是非常大度、有格局,做着一系列符合如今这个年代当家主妇应该做的事情,也是在朝着母仪天下发展。
新的一天开始了,朱允熥早早的起床准备去上朝,温柔乡不是他的归宿,从此君王不早朝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刚到偏殿,就有小太监上前禀报,“启奏殿下,秦王殿下和周王殿下推辞有疾,今日不上朝。”
朱允熥顿时乐了起来,“晋王呢?”
小太监就连忙说道,“晋王殿下在殿外,燕王殿下和楚王殿下也在等候开朝。”
二叔和五叔前两天在朝堂上大肆开炮,存在感十足是真的,不过得罪人也是真的。这两天打算稍微的避避风头,过两天还要再继续开喷。
当然也可能是觉得大局已定了,这个时候就不好继续在朝堂上诱什么存在感了,还是低调一点的让所有人几乎都忘了他们才是更好的选择。
到底是藩王啊,在朝堂上太有影响力、存在感绝非是什么好事情。尤其是牵扯到一些国政,这更是容易引火烧身、引来非议。
所以事情办成了,那就果断的开溜,这也符合朱樉、朱橚的性格,他们都是非常聪明、非常油滑的人,进退有度。
朱允熥也不生气,反而会觉得自家二叔、五叔的选择是正确的。虽然更多的应该是二叔的意思,但是这个事情做的肯定是没问题。
还是继续准备早朝的事情吧,这件事情根本没什么好说的,海贸、市舶司的事情,文官们还可以继续有所期许,只是他们也不该有过高的期待值。
文官集团所代表的利益群体,在这个巨大的蛋糕面前只能分的极少数的一部分利益。也别想着不切实际的事情了,除非他们能够立刻碾压宗室和勋贵。
这就是现实情况,这就是现在的一些局势,不认都不行的一些局面就是如此。
龙椅依然空着,朱允熥这个皇太孙站在丹陛上在主持着早朝,大家对此也都习以为常了。
或许用不了多久,这位皇太孙就要坐在龙椅上主持早朝了,这一天看起来也是不会太久了,毕竟有些事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如果要选时间节点的话,无非就是皇帝大寿之时、太孙生辰之日,或者是皇重孙殿下的满周岁之时,就应该会有一个定论。
很多人也都是心知肚明的,洪武三十年就是洪武皇帝年号的结束之时,明年不出意外的话就是有着新皇登基后的新年号。
钦天监等衙门都已经开始在暗中发力了,在选着一些好日子。一些文官、大儒,也都是在私下里琢磨着年号的选择,这也是投效新皇的证明。
看起来大家也都是在不断的努力,也都会接受一个全新的朝局的出现,毕竟气氛都到了这里,挡都挡不住了。
朱允熥还是那么不骄不躁,好似一切都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一般,没有因为大局已定就得意忘形。
还是踏踏实实的做好接下来的事情,名分虽然重要,可是做好事情更加重要!(本章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