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此独尊,非彼独尊!
只爱我的幺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章 此独尊,非彼独尊!,大秦:我龙袍加身,父皇你假死?,只爱我的幺幺,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始皇听闻此言,心中似有所悟,却又觉得未能全然领会。
儒生接着道:“老先生啊,大秦旧律虽旨在杜绝不法行为,但刑罚过重实则打击了人们的积极性。”
“如今新律规定,斗殴者视情况轻重,或囚禁十日至半月,并处以五百钱罚款。”
“致人轻伤、重伤者,则另行论罪。至于路见不平之事,新律不再苛责无动于衷的路人,反而对见义勇为者给予奖励。”
“这其中的差异,您可明白?”儒生的话语掷地有声。
“见义勇为者不受罚反得奖。”
抛开统一不说,单论推动大秦的发展,这样的思想策略也必定能发挥巨大作用!
然而,即便是如墨家这般的流派,其工匠技艺之精湛,堪称顶尖!
倘若能将百家学术中的精华悉数提炼,熔铸于我大秦治国理政之中,那么在我帝国的各个领域岂不是都能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想当年,我曾因焚书坑儒之举对儒家恨之入骨,如今听到儿子提倡独尊儒术,怎会不怒火中烧?
且不论其是否真才实学,单就这律法改动而言,或许还真能派上用场。
“您可曾耳闻,新政的总纲领名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虽然其中不乏冗余甚至错误的部分,但诸多学说的精髓无疑是璀璨夺目的瑰宝。
而小十三提出的这一旷世奇计,竟能在思想意识层面实现真正的统一!
“嗯,还算不错。”
此刻,他的思路犹如江河奔腾,豁然开朗。
此言一出,犹如惊雷炸响在始皇帝心头!
“因此才称为‘独尊儒术’。”
“这个名字,其实是公子故意为之,用来迷惑那些不明就里的人。”
“老先生您真是目光如炬,每次发问都能直指问题的核心。”
“公子曾亲口说过,百家之中各有千秋。”
这一瞬间,嬴政内心翻江倒海,仿佛三观被颠覆一般!
这种绝世治国方略,正是他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治国神策啊!
“而公子所制定的新政,正是要汲取百家之所长,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融合法家的理念,并撷取其他各家精华,构建一种全新的综合思想体系——新儒思想。”
“这样一来,不论是六国遗民还是诸子百家,随着时间推移,都将逐渐淡忘过去的纷争与分歧,只认同我大秦的核心理念。”
诚然,仅从律法层面来看,这新律确实比旧律更为合理。
董仲舒谦逊一笑,摇头答道:“在下哪有这般才智改撰新律,这一切均出自十三公子的手笔。”
他本以为那小子只会捣鼓些墨家机关术,制造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没想到连律法也能插上一手。
“所谓的‘罢黜百家’,并不是要抛弃诸子百家的所有理念。”
“譬如法家的法制严谨,墨家的科研精神,儒家的礼仪教化,农家的民本思想,兵家的战略智慧等等,每一家都有其不可抹杀的独特贡献。”
小十三今日可是给朕带来了两次意外之喜!
董仲舒依旧保持着那份泰然自若的笑容:“听过就好。”
如今看来,既懂律法,也许可供选择的职位更多了。
这与他先前所定下的“见而不帮即同罪”相比,显然更加人性化,考虑到了民众的积极性以及实际能力。
百家学说之所以流传深远,皆因其各有所长。
这一观念犹如晴天霹雳,让始皇耳目一新。
然而,这个看似无法回答的关键问题,依然没能难住董仲舒。
董仲舒加重语气道:“当新政推行之后,大秦境内将会形成统一的新思想潮流。”
嬴政暗自思忖:若他擅长发明创造,原本可以送至工部历练。
尽管新律较旧律略胜一筹,嬴政内心却不肯轻易服输。
始皇微微颌首:“这新律倒也颇具亮点,可是阁下所修订?”“
“公子之才,足以盖过满朝文武。”
你身为儒家学者,怎会修改我法家的律法?”
“今日与您有幸相逢,我就详细解析一下这其中的深意吧。”
太绝了!
嬴政整个人呆立在那里,久久不能回神。
为何六国余孽难以斩草除根?根源在于理念冲突,是思想深处未能清理干净。
不过,无论他有何等才能,一顿皮肉之苦和几年牢狱之灾怕是免不了,待朕出气之后,再行考量。
嬴政内心涌动着激荡的情绪,真气运转随之加速,恍惚间,心境似有突破大宗师境界的趋势,修为瞬间精进不少。
然而,美妙的方法背后,推行起来却难上加难。
为何朕竟未能想到如此绝妙的法门呢?
他质问道:“即便新律如何优越,终究还是建立在我法家的思想基石之上,这与儒家的治国理念又有何关联?”
这个问题可谓直击要害,毕竟无论新旧律法,皆源自法家思想,与儒家似乎并无直接联系。
嬴政冷哼一声,那声音中满载着历史的记忆。
“公子还曾提及,这就是意识形态上的统一,唯有实现这一点,我大秦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完成对六国的统一!”
这话令嬴政心头一惊,又是那个逆子!
“自然听说过,这名字我初闻之时,愤怒得几乎要将案几拍碎。”
原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竟然是这样的含义!
采百家之精华,融儒法墨农之道于一体,树立大秦的核心思想,进而达到意识层面的高度共识,让六国遗民逐渐淡化百家思想,铭记大秦核心理念,这才是真正的统一大业!
如此一来,国家的繁荣昌盛,自然水到渠成。
他接着说:“老先生可能误以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要彻底消灭其他学派,仅靠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
嬴政此刻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嗯?难道不是这样吗?”
董仲舒微微一笑,继续解释:“当然并非如此。”
他急切地询问:“此等良策固然绝佳,但百家学说各有千秋,涵盖领域繁杂无序,又如何能精准筛选出适合我大秦的优点,并付诸实践呢?”
这个问题的确颇具深度。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