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壁是常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二百二十二 出兵贝州,大宋炮灰逆袭录,碰壁是常事,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实话,李不弃一个整天泡在实验室和工厂里的技术人员,对大宋的历史除了重大事件外真的不是太了解,所以他很想看看古代的农民战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上一次郭邈山、张海起义的时候他正忙着自己挣命呢,消息来源也少,所以了解的并不真切。这一次地位稳定了,也有了一定的情报网络,可以详细的收集各方面情报,于是李不弃准备搬个板凳拿块瓜坐看弥勒教表演,也好真正称一下弥勒教的斤两然后再最终决定如何解决弥勒教问题。
结果弥勒教的人真是刷新了李不弃的认知。起义发动前,竟然有个人怀揣利刃,想趁着拜见北~京(大名府)留守贾朝昌之机逼迫贾朝昌投降弥勒教。你是觉得你们的行动不为人知,不够轰动,要开个发布会吗?
再说你们造反找这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官僚掺和什么?李不弃对弥勒教的水平彻底无语了。
贾朝昌这种做过宰相的高官怎么可能轻易放弃高官厚禄,跟你们一帮没脑子的人玩儿呢呢?结果毫无悬念,这个叫潘方静的教徒就给捉住了。
然后贝州那边得到消息,在军官王则带领下提前于冬至日发动,捉了知州张得一等官吏,起义军据城而守。下面义军的动作又是让李不弃哭笑不得。他们不是说赶紧攻击别的城镇聚敛粮草,或是从这个重兵环伺的地方转移去寻一处可建基业的地方,而是留在城里忙着成立小朝廷。
王则自称东平郡王,以张峦为宰相,卜吉为枢密使,国号“安阳”,年号“得胜”。这和朱温说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正好反着,这是嫌死得慢啊。然后贾朝昌得知贝州起义的消息连忙派钤辖郝质镇压,这下王则这些人想走也走不掉了。
从这个时候李不弃对弥勒教彻底放心了——这就纯粹是一群草莽英雄,想威胁大宋还是省省吧,最多就是一帮添乱的。对这样一帮人完全可以拿来做垫脚石,都不心疼。
所以到了十二月,当赵祯派去平叛的入内押班麦允言、西京作坊使王凯和高阳关都部署王信屡次战败之后,赵祯再次在朝会上问:“诸位卿家,你们可有什么计议?”
李不弃左右看看,很奇怪,这次没有人提议让他带振武军去平叛。估计文官们心理阴影太大,谁都不愿意再惹他了。不过这次他却要主动要求出兵,不为别的,让手下的人见识一下战争对他们的成长有好处。而且没看到结束旧王朝的人大部分都是靠镇压起义军起家的吗?为了能再往上升一升,李不弃也要抢这个差事。
他刚抬起脚来,却看到张尧佐已经出了班次躬身奏道:“陛下,臣保举一人,想来是能平掉反贼的。”
赵祯忙问:“张卿,快快说来。”
张尧佐说:“臣保举权发遣军器监李不弃率振武军前往平叛。”
这一句话说出来,所有的目光都向李不弃看来。李不弃连忙从班次里走出来说:“臣愿为陛下,为朝廷分忧。”
赵祯大喜:“如此甚好。不弃一项有能捕盗的威名,想来定能马到成功。不知你需要多少兵?”
李不弃说:“臣见邸报中说贝州反贼拥兵万余,贝州周边各城寨多驻有大军,城下已有大军近三万,臣只要率振武军和工匠过去,再招募一批效用估计这些人暂时就差不多了。”
赵祯立刻说:“好,那就如此,朕命你为……”
话还没说完,就听一人沉声说:“慢!陛下,李不弃从没有独自统领大军经验,以其总管平叛事宜,一是只怕难以服众,二是怕他轻敌冒失。臣以为应该选一老成持重之臣体量此事,由李不弃从旁协助即可。”
朝堂上像李不弃这种嘴上没毛的确实不多,所以让人不信任也是正常的。因此李不弃就没说话,只是看清了说话的是宰相陈执中,等着他的下文。
赵祯想了想后说:“陈卿说得也有道理,可是谁能胜任此事呢?”
陈执中说:“臣保荐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明镐为体量安抚河北。”
赵祯于是问:“明学士,你看如何?”
明镐立刻出班躬身道:“为陛下和朝廷分忧,是臣的本分,怎敢推辞。”
赵祯又问:“明学士,你还要多少兵?”
“兵书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因此李不弃说两万余人就能攻下贝州,臣以为是轻狂之言。臣请从周边军州再调兵三万围而攻之。”
枢密副使高若讷此时说:“臣以为明学士说得乃是万全之策。明学士在陕西任转运使时就以修寨堡,练军严明著称,最是知兵的。臣以为还是明学士的计议可信。高阳关都部署王信也是久经战阵的,以其为军马总管由明学士指挥定能旗开得胜。”
赵祯又看看其他几位宰执除了枢密使夏悚不说话其他都是附议,于是就拍板道:“既然如此,就以明学士体量安抚河北,李不弃率振武军协助。王信为兵马总管,受明学士节制。”
明镐说:“臣领旨。”
李不弃没出声。赵祯不由看向他,李不弃两害相权取其轻,只得说:“若说协助明学士臣是不敢当的,臣年轻,向明学士学习就好。只是臣有一请求。”
赵祯就说:“有何请求,你只管说来。”
李不弃说:“振武军还从没有经过大阵仗,更未见过攻城。臣恐仓促投入攻城战,一仗打下来也就剩不下什么了。”
高若讷说:“此话却是错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怎能因为怕死人就不出战?那样要振武军何用?”
李不弃真怕明镐把振武军给坑了,所以毫不让步地说:“不是怕振武军打光,而是怕打光得没有价值。陛下在振武军身上倾注心血甚多,想要练出一支强军,若是白白消耗掉,陛下的心血也就浪费了。因此臣请求动用振武军必须经臣同意。”
这是质疑明镐的指挥水平呢。明镐冷笑道:“振武军不过千人,可有可无。便是不用振武军,臣也能拿下贝州城。请陛下下旨,振武军就不用去了。”
皇帝见气氛不好连忙和稀泥,不过他还是偏心自己组建的振武军:“好了,好了,都是为了国家着想,不可意气用事。朕记得不弃曾说强军不是练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只是振武军人少,填上去用处也不大,既然如此,就让振武军去见识一下战阵是怎么回事好了。”
这时候夏悚却也顺着皇帝的意思说:“臣以为贝州军情似火,明学士就不要为这些小事争论了,还是早日平定叛乱要紧。”
夏悚和明镐一直不对付,此时明显是给明镐使绊子,但是话却说得无可挑剔而且是顺了皇帝的心思,明镐只得说:“是。”然后他又对皇帝说:“臣请明日一早就赴河北,争取早日将那些宵小绳之以法。”
皇帝立刻顺坡下驴,让人拟旨定下明镐和李不弃的任命。散朝之后明镐忙着回去安排去河北的事。李不弃也立刻回到将作监布置好工作,然后回家准备行装。等回到家时只见赵敏把杏儿、张英娘等人指挥的团团转,不禁苦笑:“娘子们,都停下。为夫是去打仗,不是去享福的,带几件换洗衣服就成了。”
赵敏不依不饶非要给李不弃多带几件衣服,李不弃只好先把张英娘叫到书房。张英娘问:“一定要去贝州吗?那些人也是让贪官污吏压迫的没活路的可怜人。”
李不弃叹了口气:“他们最终的结局已经注定了,便是我不去杀他们,别人也会杀了他们。既然如此,还不如让他们给为夫填些功劳,如此为夫做事才方便些。为夫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这贝州是一定要打下来的,而且最好是给为夫打下来。”
见张英娘不再说什么,李不弃安排她在家中接收好情报保护好家中安全。第二天一早带着陶林等一干冒充效用士的人跟着明镐快马奔赴贝州。振武军也得到了开拔命令,以最快的行军速度随后赶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