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一),欺世盗国,司史,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佑不是名将,甚至称为合格的将领都比较勉强,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他绝不会插手军事指挥。
但现在,要想达到他预想中的目标,必须临时推翻手下几名将领之前的决断。
不过,眼下这一次守城战必须打,还得让朱重荣感觉到疼。
当天黄昏时分,凤翔军前锋抵达甘亭,原本以为这个仓促筑成的寨子很容易就能拿下,没想到碰了壁。也因此,原本准备直接到鄠城边上扎营的凤翔军不得不停在甘亭边上。
这时候,随着雄武军突破安夷关,进入陇州,哪怕他打着平贼的旗号,但你平贼就平贼,拿下安夷关进攻陇州干什么?
没看到凤州的吴文辉都被散关守将拦在关下,散关镇守没收到命令之前不敢放吴文辉过关,吴文辉要是不想造反也不敢强攻散关,只能看着功劳从眼前溜走。
这就是官僚主义,关键时候反应慢不说,还会拦住那些反应快的人。但不能说官僚主义一无是处,假如吴文辉也起兵造反,散关镇守放他过去的时候就会丢了关隘。相比于不确定的危险,官僚主义选择了安稳的迟钝。
只是说实话,当人们发现身边存在官僚主义的时候,大多都是官僚主义给正常的工作生活带来障碍的时候。尤其是有些官僚借助制度来刁难恶心百姓,把官僚主义恶的一面发扬光大,更是叫人心头窝火。
此刻的吴文辉就是这样,拳头挥出去一半结果被拦住,他心情能好就怪了。
就在这时候,他得到了雄武军兵出陇州的消息。而成州阶州的人马大多是当年跟着史肇庆谋反,在史肇庆身死之后被雄武节度使翁章辉保下来的。
朝廷想杀的叛贼雄武军硬保下来,双方关系可想而知会差到什么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翁章辉举起叛旗,成阶两州会有什么样的动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于是,原本准备让李蓬带去凤翔府的兵马转交给留在河池的霍豚。短暂修整之后,探查到成州空虚,霍豚当机立断进攻同谷县。
成州人马在何处?在上邽!
不止是成州,阶州的兵马也一样,要么在上邽,要么跟着翁章辉一起进入陇州。
翁章辉当初保下朱玉昭等人,一个是贪图兵马将校,一个是想在陇右这边树立威信,好成为一个强势独立的藩镇。
然而后来朝廷的一系列做法,明显是意在削藩,而且他也能感觉到朝廷对他有意见。
君臣相疑,最终让翁章辉起兵。
这一次他把所有筹码都压上去了,要么入主中枢,要么死。当然如果他能带兵跑到辽国或者宋国,也是一个好选择,可惜这两方离他都太远了。
进了陇州的翁章辉没有去进攻其它地方,早已准备好的船只开始利用渭水运兵运粮。也就是水情不太好,速度慢不说,有些地方还得下船走陆路。
即便如此,也比纯粹的步行快多了。
翁章辉的目标是进驻凤翔府,在朱重荣的配合下拿下京兆府周边关隘,进逼河南府。
没错,翁章辉和朱重荣是一伙的,朱重荣身为行军司马突然弑杀节度使夺权,还被他干成了这件大事,背后离不开翁章辉的鼓动和支持。
而且朱重荣这一先手,吸引了周边兵马的注意力,为翁章辉越过陇山提供了条件。
在各地文武将官纷纷自保的情况下,打着平叛旗号的雄武军赶往京兆府不会太费力。如果敢于第一时间越境平叛的黄世俊和卢璟被骗到,雄武军甚至可以抓住机会废了这两军的战斗力,使得京兆秦凤这一片再无威胁。
雄武军攻陇州的消息传得很快,主要目标就是雄武军的黄世俊和卢璟很快就有了反应。
他们不管雄武军是不是真的要平叛,泾州黄世俊立刻发兵自良原县入陇州。另有一部自百里城出发,翻山越岭准备拿下普润县。
同陈佑一样,名义上黄世俊是主帅,实际指挥的另有其人。年纪不小的黄世俊黄宣抚使也没跟着大军到处跑,而是留在泾州州治保定县城等待战事结束。
至于邠州静难军,分兵麻亭寨占据麟游县,大部队直接从永寿走,准备穿过乾州抵达渭水边上,意图将雄武军拦在武功甚至扶风以西。
出兵的同时,卢璟也取出了赵元昌早早送给他的圣旨兵符,令人传信给京兆尹陈佑,让他不惜代价消除凤翔军给静难军侧翼带来的威胁。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将能够把雄武军锁在凤翔府,快速平定这一场叛乱。
陈佑暂时还没收到这些消息,他此时坐在一处临时借用的宅子中,等待甘亭寨的消息。
入夜之后,修整完毕的凤翔军开始进攻甘亭寨。
哪怕甘亭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它毕竟是一个仓促建成的寨子,防守能力连低矮的土城都比不过。敌军完全不需要准备好完全的攻城器械,只要军兵休息好,就能尝试攻城。
第一波攻势发生在晚饭后半个时辰,这是斥候带回来的消息,索性陈佑心思重睡不着,便一直在这里等着。
倒是刘守忠和一部分禁军府兵早早睡下了,为了防止凤翔军借着进攻甘亭寨的声势掩护来夜袭鄠城,刘守忠、苏锦帆两人从现在开始将轮流休息。
苏锦帆现在正在城头巡视,县主簿潘文书也在紧张待命中。
鄠县之前调来的令丞尉簿都是军人,现在正好能用上。等到了合适的时机,驻守鄠城的兵马必须出城袭扰威逼进攻甘亭寨的凤翔军,没有鄠城兵马的帮助,甘亭寨撑不了多久。
而今夜负责此事的正是潘文书。
至于出手时机,就得苏锦帆结合斥候传来的消息自行判断了。
除去不能太迟之外,还得判断所谓的“时机”究竟是不是敌人设下的陷阱。苏锦帆的压力很大,所以他没有回去等,而是就待在城头,好第一时间听到斥候的回报。
黑暗之中的斥候之战越来越激烈,苏锦帆的眉头渐渐紧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