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弘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章 拓跋嗣,关陇世家,公子弘毅,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拓跋嗣

性别:男

民族:鲜卑

身份:北魏第二任皇帝、北魏明元帝。

背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长子

生卒:392年——423年

社会关系:

父亲:拓跋珪,北魏开国皇帝、北魏道武帝。

母亲:刘氏,匈奴独孤部首领刘眷之女,北魏南部大人刘罗辰之妹。

性格:纯孝睿智,宽厚弘毅。

历史评价:上承大魏开国之威,下启一统北方之功。

主要经历:

392年,出生于云中宫。

409年,被册立为太子。

409年——423年,做皇帝。

做皇帝期间:

410年——414年,北伐柔然。

422年——423年,南征刘宋。

拓跋嗣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长子,公元392年,出生于云中宫。

当时拓跋珪刚刚统一了蒙古草原,年龄是二十一岁,在当时来说,是得子较晚的,因此,得知拓跋嗣出生后,拓跋珪心里特别高兴,下令:君臣同庆,祭告祖宗,大赦天下。

整个北魏都沉浸在喜悦、欢乐之中。

拓跋珪对于拓跋嗣十分喜爱,且寄予了厚望。

403年,拓跋珪加封年仅十一岁的拓跋嗣为齐王,拜授相国,加授车骑大将军,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决策。

409年,拓跋珪册立拓跋嗣为太子,依照鲜卑拓跋部旧制,“子贵母死”——册立太子时,太子的母亲必须赐死。

拓跋珪依照旧制,将拓跋嗣的母亲刘氏赐死。

拓跋珪对拓跋嗣说道:“以前,西汉汉武帝刘彻立其子刘弗陵为太子,而赐死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为的就是不让妇人日后参与国家大事,致使外戚乱政。你理当继承皇统,所以朕效法于西汉汉武帝,为你作长久的考虑。”

拓跋嗣向来仁孝,知道母亲被赐死后,悲伤不已,痛哭不能自持。

拓跋珪因此特别愤怒。

拓跋嗣回到宫中后,悲哀不止,日夜号哭。

铁血无情的拓跋珪认为拓跋嗣仁弱,不适合做北魏太子,于是,便有意废黜拓跋嗣,而改立次子、年仅十六岁的、清河王拓跋绍为太子。

于是,拓跋珪征召拓跋嗣。

拓跋嗣没有多想,便打算奉诏入宫。

拓跋嗣左右亲信制止他道:“陛下心中有的是江山,有的是社稷,有的是赫赫武功,唯独没有的,就是亲情。

为了他的江山,他的社稷,他的赫赫武功,什么亲情,什么友情,什么情谊,他都会抛弃的。

之前,常山王拓跋遵、西昌公庾岳、卫王拓跋仪被陛下冤杀赐死,就是陛下担心,将来您继承皇位之后,驾驭不了这些能臣武将,而大肆冤杀、屠戮忠心的功臣。

如今陛下有意废黜您,而改立清河王拓跋绍为太子。

殿下您认为,为了保证清河王拓跋绍顺利的登基称帝,为了保证我大魏帝位、权力的顺利交接,陛下他会放过您这位做了十七年、得到众多文武大臣拥护的太子吗?

因此,您此时进宫,实在是不合时宜。”

拓跋嗣大惊,随即幡然醒悟,急忙询问对策。

左右亲信说道:“孝子侍奉父亲,如果是小的惩罚,就接受;如果是杀身之祸,就应当回避。如今陛下正在气头之上,你奉诏前往,恐怕会遭遇不测。这样,您不但有杀身之祸,而且也将陛下置于了不仁不义的境地。不如暂且离开都城,等到陛下怒气消了,再返回。”

拓跋嗣心有畏惧,于是听从了他们的意见,偷偷逃出了都城——平城。

得知拓跋嗣逃跑,拓跋珪大怒,下诏全国通缉拓跋嗣。

拓跋珪有意册立次子拓跋绍为太子,而依照旧制,将拓跋绍的母亲贺氏囚禁了起来,准备在册立拓跋绍为太子的同时,诛杀拓跋绍的母亲贺氏。

贺氏秘密派人向拓跋绍求援。

409年11月6日,拓跋绍为了救出贺氏,趁夜翻入宫墙,与皇宫守卫、宦官串通,闯入拓跋珪的寝宫天安殿,将拓跋珪刺杀。

刺杀之时,拓跋珪已经惊醒,急忙寻找弓箭武器,却早以被宦官藏了起来,最终,抵挡不过,而被弑杀。

拓跋珪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即将册立的太子拓跋绍会发动政变,弑杀自己。他想不明白,自己正在费尽心机为拓跋绍登基称帝铺路,拓跋绍就怎么能为了贺氏,而弑杀自己?

在拓跋珪心中,江山社稷是最重要的,亲情、宠妃,哪又算的了什么?

而在拓跋绍的心中,母亲贺氏的地位要远远高于父亲拓跋珪的地位。母亲,亲情是最重要的,远远高于了江山社稷。

这是拓跋珪和拓跋绍的不同。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拓跋珪这位开国帝王和拓跋嗣、拓跋绍两个儿子之间的不同。拓跋嗣、拓跋绍至少会为了他们各自的母亲,去痛哭,去哀伤,去拼命,而拓跋珪却一丝一毫也不会,他的心中只有他的江山社稷,只有他的雄图霸业。

相比铁血无情的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绍至少还有情,至少还有那么一些儿人性。

拓跋绍的政变,是十分仓促的。支持他的,只有皇宫中的部分守卫和太监,而外朝的文武大臣都不是他的支持者。

第二日,文武百官入朝,朝见拓跋珪。

拓跋绍隔着门缝,对文武百官说道:“我有父亲,也有哥哥,你们听谁的?”

文武百官被问得一头雾水,都不知这是怎么回事?都不知拓跋绍为何会这么问?

拓跋绍继续说道:“昨夜父皇驾崩,临终将皇位交付于我,你们是愿意听命于我的父皇?还是听命于我的哥哥拓跋嗣?”

文武百官大惊,方知拓跋珪已经驾崩,死因,无人可知。百官乱成一团,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敢回答拓跋绍的问题。

阴平公拓跋烈放声痛哭,转身意欲离去。

拓跋绍命皇宫守卫拦下了拓跋烈,拓跋烈假称愿意遵从先帝遗命,奉拓跋绍为主。拓跋绍方才放拓跋烈离开。

百官也纷纷仿效,假意称愿意奉拓跋绍为主,最终都离开了皇宫。

离开皇宫后,百官们纷纷聚拢兵将,结盟自保。

从朝廷到民间,人们议论纷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打算。

贺泥,是匈奴贺兰部首领,是拓跋珪舅舅贺讷的儿子,在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城城北,点起了警报用的烽火,贺兰部的族人纷纷向安阳汇集。贺泥举起义旗,号召诸部族和其一起,率军进攻北魏都城平城,诛杀弑父篡位的拓跋绍,为拓跋珪报仇雪恨。

其他各大部落,也都纷纷聚拢在一起,筹措粮草,聚集兵将。

天下大乱的征兆,已经显现。

拓跋嗣此时已经逃离了北魏都城平城,得知宫中发生了变故,皇帝拓跋珪驾崩,心中大惊。于是,便想返回平城,收拾局面。

左右亲信拦住他道:“拓跋绍此时最忌惮、最欲处之而后快的,莫过于殿下。都城,已经被拓跋绍所控制,殿下此去,岂不是羊入虎口?自投罗网?殿下不如先前往安阳。贺泥是我大魏的忠臣,从其率先聚兵反抗拓跋绍就可以看出来,等到殿下聚集诸部族兵马之后,高举义旗,再攻取平城不迟。”

拓跋嗣拒绝道:“祸乱的根源,在平城。我大魏建国二十四年,忠于皇室的臣民众多,岂是逆臣拓跋绍一人能够控制?国难当头,我自当义无反顾。”

于是,拓跋嗣秘密潜入平城。白天藏在山里,夜间住在亲信大臣王洛儿家中。

王洛儿的邻居得知了拓跋嗣的消息,都偷偷为拓跋嗣供应食物。

平城百姓们得知了消息,都高兴的在大街上互相奔走相告。

拓跋绍也得知了消息,命卫士抓捕拓跋嗣。

在前往王洛儿家中的路上,抓捕的卫士被平城中的义士所诛杀,尸体丢弃在大街之上。

文武百官们得到了消息,将信将疑。

拓跋嗣陆续秘密会见了北魏文武重臣,文武百官们方才确信拓跋嗣真的出现在了平城。于是,纷纷响应,争先恐后的前来朝拜拓跋嗣,表示愿意奉拓跋嗣为主,誓死效忠。

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在平城百姓的追随下,拓跋嗣统率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了皇宫。

而皇宫的卫士已经将拓跋绍捆绑了起来,押送到了拓跋嗣面前。

拓跋嗣下令诛杀拓跋绍母子,并将参与政变的皇宫守卫、宦官全部诛杀。

409年11月10日,拓跋嗣在群臣的拥立、劝进下,登基称帝,改元永兴,大赦天下。拓跋嗣就是北魏明元帝。

同日,拓跋嗣下诏:命贺泥停止向平城进军,诸部族解散部众,各回封地。

贺泥奉诏解散部众,孤身一人返回安阳。

诸部族首领也解散部众,各自返回封地。

不久,拓跋嗣又下诏:征召贺泥,入朝辅政。其余诸部族首领,俱有封赏。

拓跋嗣即位后,选拔贤能,内迁民众,整顿流民,抚恤百姓,使北魏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重新蒸蒸日上。

420年7月10日,刘裕接受东晋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登基称帝,定都建康,改国号为“宋”,改元永初,大赦天下,史称刘宋。刘裕就是刘宋宋武帝。

五胡十六国时代结束,南北朝时代自此开启,北朝则是北魏政权,南朝则是南朝宋政权,也称刘宋政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至尊剑皇秦墨萧雪晨

半步沧桑

黑雾末日

采桃

所起

安成林

系统:我劝你善良

咸鱼番茄味

一帘风月娴

李相思

如果再不相见1

念昭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