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溪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9章 李适阅兵,大唐朝请郎,宁溪南,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和李适商量好了节奏和事情,张军回来就开始着手安排。
各处童学,军官学校都要做一些准备,学校需要准备,老师学生也需要准备,还要请尚仪去看流程指导。
这边,凤翔新城内主路开始清理,在道路两旁画线设置观看区,开始搭建主席台。
当初在城市规划的时候就有准备,在大路的中间段,也就是钟鼓楼中间便是皇帝的行宫。
行宫正对中央大街的这一边有城楼,楼下两侧有观礼台。
这几天天气愈加冷了,官府在大力宣扬煤气中毒的原因和预防,救治的办法,有督导小队挨个坊去讲解检查。
这几天又多了新内容,就是凤翔军伍要举行大典,皇帝会在行宫城楼观看,全城百姓要谨守礼法,听从调派等等。
可以随便去看,但要服从管理,大家都在画出来的线外观看,不许随意走动跑步,更不准聚众喧哗。
军属们第一次接到了官方任务,戴上红袖箍走上街头检查卫生物口,监督指导人群,典阅的时候他们会站在头排,负责一块区域的管理。
其实很多准备工作前期都已经在做了,这几天就是加紧协调,加速前期节奏。
终于,数天后。
接到李适通知的官员,贵戚,各国节使们都来到了凤翔,被安置在凤翔府国宾馆里。
就叫凤翔府国宾馆,是在皇帝行宫对面的一栋超大建筑,同样有城楼和观礼台,不过规制上相对行宫要低几个等级。
来的官员主要是京畿地区还有待在长安城内的,太远的时间不够。
主要还是给朝中这些官员,还有外国节使们看。这才是张军的目的。
大典前夜,李适不知道怎么就想起来张军出征的那一天了,莫名的就激动兴奋起来,结果弄的一晚上都没怎么睡好。
第二天一早,晨鼓响过,李适一身戎甲挎着横刀出现在诸大臣节使军将们面前。
看到皇帝又是这副打扮,中外大臣军将们虽然疑惑但并不十分意外,到是外国节使们都懵了。这是,要开国战吗?
除了开国战或者御驾亲征,皇帝是根本不会披甲的。
披甲就意味着要发生大事,还是这个当下虽然战乱但依然强大的大唐皇帝,让这些节使怎么不慌乱?落谁脑袋上都够喝一大壶的。
也是李适蔫坏,请人过来并没有说明原因,想给大家一个惊喜。
“大唐多年糜乱,今日,终于海晏河清,朕不胜欣喜。邀诸节使前来,便是与朕同喜同贺。
自今日起,大唐四宇安静,诸逆贼均已枭首悬门,普天之下清复吏治,上令通达,诸方诸土均为汉氏。
念长安初逢骚乱,户丁忐忑不宜惊动,朕特在西都举行万胜大典,请诸卿,诸将,诸节使同庆。
以此诏告先祖列宗,诏告各国,敕告我亿兆黎元,大唐重复盛世,必将万古千秋。”
众臣齐声恭贺,诸外国使节也纷纷献礼,似懂非懂的还是有些茫然,不过心是宽了,大唐皇帝金口玉牙,说不是打仗那就肯定不是。
李适讲了个开场,吩咐给大家上来小食,便和中外诸臣一众将领着,还有外国节使一起吃起了早饭。
大唐素来有皇家供应饭食的习惯,大臣和节使们早都习惯了,拿碗就吃。有饭有肉有水果,就是没有酒。小食不供应酒。
张军这边全家已经吃好了早饭,正在收拾着衣。
大娘子也要带着小娘子去观礼的,要着礼服,张军则要着甲。都是够麻烦的穿着。
府内官员也都换上了正装,整备待发。今天是西都凤翔府在天下人面前露脸的一天,大家都鼓着劲儿不想丢脸。
城外,军营内人吼马嘶,参加阅兵的队伍正在做最后的检查,后勤那边忙的简直要起飞一样。
张良和一众将官们清点人数整肃队伍,检查物资甲胄,各种幡旗,天还没亮就开始折腾了,这会儿已经见了模样。
??…………??,胡哨响起,各部人马开始列队。
张军那边也出了府,先把老婆女儿送到地方,然后掉头去了皇帝的行宫,和霍仙鸣霍护军见面接头,确认了一下,这才转去军营。
也是够他忙的。
再确认军营这边准备妥当,便下令让阅兵队伍入阵。也就是赶到指定的位置,他再次回到行宫这边。这次是来请皇帝登楼的。
唐代的都城主街那是相当宽阔,有一百多米宽,这是为了皇家搞大典,出征,贺师献俘这些活动用的。
凤翔做为西都,主街道和长安一个规制,所以到是方便了。
诸大臣被请到行宫正门北侧观礼台,将领在南侧观礼台,各国节使等诸人在对面国宾馆大门两侧的观礼台。
而中官,包括诸相,和皇帝一起登上城楼,在城上观看。
张军到的时候,两边的观礼台上已经就位,李适还没登楼,在等他过来。
“陛下,万事俱备,请陛下登楼发号。”
“可。”李适手扶横刀意气风发,抖了抖战披风,大步登上城楼。
张军招招手,两驾等在一旁披红挂黄的双马战车驶过来,等在城门处。
李适上了城楼,搭着檐头往下面两侧看了看,这会儿大街两侧已经站满了人,见到皇帝上来发出一片欢呼,很快就形成了海啸一样的声势。
如果在长安,就绝对达不到这种程度。凤翔人民现在和其他地区的老百姓,可以说已经不一样了。
城头上有两个硕大的用铁片围成的土喇叭,李适已经提前见过这个东西,知道用法。
别小看这东西,事实上到了五六十年这东西都还在用,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霍仙鸣是今天主持人,见李适到了合适的位置,他凑过来请示了一下,然后冲着大喇叭喊,先讲了一下今天是要阅兵,然后请李适讲话。
李适的讲演稿是张军写的,不知道是李适自己还是叫的翰林帮着润色了一下。
李军在城下骑在马上听着李适在上面讲话。声音从土喇叭里传出来有点怪怪的,张军心里也有点怪怪的。
有些恍惚,有些意识和要分裂的感觉。
沉陷了一下才猛然惊醒过来,出了一身细汗,却只感觉头脑清明,视力也清晰的仿佛能看清空气中的浮尘。
李适讲完了话,张军适时出现在城下,大声请示。李适下令,阅兵开始。
张军请李适下城。
李适带着两位护军以及仪仗兵下了城坐上两辆战车,张军骑马陪在李适旁边,向军队集结的方向走去。
凤翔的军将们已经在确定好的位置列出方队,精神抖擞的等着皇帝过来巡视。
街道两侧的老百姓看到皇帝激动的欢呼,施礼的施礼,招手的招手,把李适看的老怀大悦。
说起来他不是第一次被老百姓离着这么近观看,但是这一次的感觉却是不同。
“诸军辛苦。”
“万胜,万胜。”
“天下平定,是你等功勋。”
“为巨唐赴,万死不辞。”……
军将的齐声呼喝震撼云宵,也把李适听的热血沸腾,就想面前马上出现一个贼宵,自己横刀过去斩杀个痛快。
两边的百姓被军将们的喝声震着了,也是莫名的激动,只有行宫和国宾馆大门两侧的官员将领节使们,神色不一。
张军陪着李适把参阅的军将们视查了一遍,又一起回到行宫城楼,陪着李适上了城头,扶刀护卫在李适身侧。
“阅兵式,开始。鸣礼炮。”
新铸出来的大炮自己都没想到,第一次轰鸣特么的是打空炮。
虽然是空炮,那声音威势也是这个时候的人从未经历过的,仿佛大地城楼都在颤抖一般。
“这便是爱卿所说的,大炮?”
“是,只是产量极低,铸造不易。待凑齐三十三门,臣便送至长安布置。”
“可有大用?”
“有了此物,城池便如金汤稳固,可于数里外击杀贼寇兵马,只是过于粗重,只能固定安放使用。臣会在长安城上遍布此炮。”
“可曾演练?”
“待后面请陛下一观,只是,随带之人需谨慎。”
李适点了点头明白了张军的意思。这种武器,还是需要保密的,不可轻易让人了解。
大炮打了一百六十六响,象征着大唐立国一百六十六年。干掉了张军一百六十六包火药。稍微有点心疼。
炮是在数百米外铁坊里打的,十六门大炮,对着十六块钢板喷,硝烟四起浓雾升腾,放炮的伙计们个个灰头土脸,但是一个一个喜笑颜开。
从城楼上能清楚的看到铁坊里腾起的黑白烟雾,也能闻到淡淡的火药味道,李适有些向往。
一众大臣也看着那边。不过他们不知道是大炮,只以为是道士搞出来的什么戏耍的东西。道士玩火玩雷玩烟在唐代很常见。
只是这声音有点大了。包括下面看不到烟雾但能闻到味道的外臣和节使们,也大都想到了道士身上。
觉得这就是为了讨皇帝欢心搞来的把戏,不仅有些轻视。
拍马屁在这个年代是要受鄙视和嘲笑的。
炮声响过,硝烟弥漫,陡然间的安静当中,一股肃杀之气便散了开来,隐隐有着一种铁血的意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