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溪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6章 立誓于此,大唐朝请郎,宁溪南,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玫接了刺史的职务,马上进入状态忙了起来。
城中原来的胥吏经过考核留了一些,其他的全部编入军营,又从杨怀兵的亲兵中抽了些人补上小吏的空缺。
古时候的民政管理相对来说要比现代简单的多,没有现在那么多事儿,只要不犯法就活你自己的,按时交粮纳税也就行了。
这会儿的税收施行两税制,去除了很多杂税散捐,对商业,尤其是游走商人的税收比较重,对民户和固定商户的税收虽然比开国初期要多一些,但算不上重。
户税是按人家的财富程度征收,尽可能的让富人多承受一些。
地税按亩征收,这会儿男丁满了十八岁受田百亩,征额差不多是四十分之一的样子。
所谓两税制,就是一年收两次,其余时间自由发展,总的来说,唐代税收制度比较关注下层人民,比汉代只关注上层人要好很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汉有所提高。
不过两税制的后患就是国家不再监控土地,再加上连年战乱,这导致了后来的土地兼并。
李玫接手民政的第一件事就是厘清丁户丈量田亩,这是张军定来的规矩。
张军自己则跑到军营去和泾州原守军见了见。
“某奉敕节度凤翔陇右,以平定兵乱起复故土为己任。
当下四方糜乱民不聊生,皆起于兵祸,虽你等累受胁迫,但却不能说没有责任。
上官不仁,你等可曾反抗?
某说句话在此,若某有一天迷了心窍欲谋反叛,你等人人可诛之,某必无怨言。巨唐之大须所有巨唐健儿厮守,不是某个人的责任。
某占了泾州,占了邠州庆州,占了鄜坊诸州,却不是贪图官爵,而是想保京畿平安,保诸军士家眷平安。
保家卫国,人人都有责任,某有,诸将有,你等军士也有。我来保诸家眷平安,你等当守护一方平安,而不是随众叛乱。
现在陇佑之地尽失,邠宁失数州,泾原失数州,很多军士故土难归,家亲难寻,这是谁的责任?是吾等军人的责任,是吾辈之羞耻。
现在某编练新军,欲取秦原数州,取回陇右之地,辟安西之路,恢复太宗雄风,复我巨唐军威一雪前耻,诸位可能同行?”
“万胜。”不知道是谁带头喊了一嗓子,大家都跟着叫喊起来,情绪就调动起来了。
人都是有血性的。
“编入新军后,诸将军士的家眷,将统一迁至天兴城生活,远离边塞。
某在天兴建新城筑新房统置土地,号凤翔军城,使诸家眷再无战乱烦扰,让你等可系心战阵,无后顾之忧。此为一。
二,新军中再无品秩层级,凡能者上,庸者下,将才者为将,吏才者为吏,无视出身等等,诸军士一视同仁,以战绩考核说话。
三,新军按月发晌,不再是军粮衣物,统一发放通宝。军粮衣物军械料使一应公仓度支,不再抵算军晌。”
下面骚动了一下,有人开始议论,张军摆了摆手继续说:“四,凡凤翔新军辖内,一应律法税赋遵从王制,但军人家属例外。
凡军属,买卖可优惠,坊事可优待,为曹为吏选择优先,赋税减半,徭役从后,若军士战死家属领功,一应抚恤明示全军接受监督。
五,本府新造器作监,新军军械物使会不断更新出陈,惟利惟坚,全部公仓度支更换全军,以增杀敌保命之机率。
六,新军之内,白日操练,每晚晌后统由博士助教讲授经文,传授文字,免收束修。识文断字增为日常考核项目,望诸军士努力。”
“吾等可以读书吗?”一个低层将官激动的站了起来。
“正是。新军人人可以读书,习练好了自有奖励提拔。日常操练评核,战阵占六,经文为四,不合格者即要受罚。”
“如何罚处?”
“为伙伴浆洗衣袜被衾一个休沐。”
下面军士都笑起来,开始互相打量逗趣。大家的热情都比较高,被张军所讲的六条新规打动了。
“以上是福利,即为新军,当有新的规律,要严格遵行不可有半分违背,令出而动,令行禁止,任何人都不例外,包括某与诸将军。”
“如取原州,某愿依令相随,生死与共。”
“生死与共。”
“好,如此,诸位当努力操练,待圣驾回京之时,就是某等取秦原二州之际。某立誓于此。”
“唯。”
在这个年代,立誓就是最重的承诺,没有人会疑心你不兑现,也没有人会虚诺不兑,那就没法立足了。所谓一诺千钧就是这个意思。
这是个文化水平物资水平很低的年代,却也是道德水平相当高的年代。
给军士们讲了话,张军又接待了原泾州诸将,和他们坐下来聊了聊,解释了一下新军不论品秩的道理。
晚上大家一起吃饭,张军让杨怀兵把胡焘叫到自己身边,和他边吃边聊了一会儿,问了一些家庭情况这些私事,宽慰了几句。
就这么简单的事儿,放到现代估计都不会有什么感觉,但在这个年代把胡焘感动够呛,当下击胸立誓生死相随。
到是把张军整的挺不好意思的。
接下来两天,杨怀兵带着胡焘编练新军,张军在城内四处察看了一下,看了看城中百姓的生活状态,集市作坊什么的。
城里的寺院除了大兴寺外全部充军,包括田亩财产都罚没了,大兴寺也只保留了主要建筑,其他近几年增建的部分都做了剥离。
全城四十岁以上的和尚一共就三十来个人,选了一个年纪最长的接任了主持,带着这三十来个人修行,每天的开销实名到公仓支取。
其实就是领点粮吃饭,别的他们也用不到什么。
女尼和寺中的‘信女’到是有三百多人,吓了张军一跳。不过到也正常,必竟两千多和尚呢,青壮年就占了八成。
其实按现在话来说,她们这些人就是寺妓,用来满足和尚们的生理需求。
其中有自愿的,也有胁迫的。
孩童到是不多,一百多个,和这些女人一起安置到了离州衙最近的一处庙中,改名为织浣局,算是公办织布厂,也生产成衣。
张军为织布厂制定了厂规以及薪酬晋升体系,公选了厂长副厂长等一应职务,并下了一份定单,为全军生产夏服。
工厂顺利开工,大部分女人还是很开心的,只有极少数不太情愿,直接就被忽略掉了。
有些人就是喜欢那种‘被人日日宠’的生活,这个谁也没办法。
至于那些强制还俗的僧人们,待遇照比这些女人可就差了不是一星半点,除了操练,每日里开始修夯城墙,拆改寺庙,平整道路修缮房屋,开始了劳动改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