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七章 立国之本,李陶陶穿越记,一蓑烟雨任,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于李陶陶先打燕国的建议,傅嘉昱非常重视。棉花带动了一个产业链,带来的各种好处显而易见,他需要这样的产业支柱。因此决定调整作战计划,重新部署兵力。正月十五一过,他便踏上了返程,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他的雄图霸业之中。
男人认真工作的样子最是好看,李陶陶再一次迷失。并深刻理解了,宋珮儿之流的苦楚。上天既然眷顾,生就了她们的盛世美颜,如果不配上这样的英雄男儿,也的确是心有不甘哪。
二月初,就传出了镇北国公攻打燕国的消息。李陶陶不禁为他担心,每次打仗他都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可是本领再好,也有疏忽大意的时候吧?万一有个好歹,那可怎么办?虽然这样的确鼓舞士气,增强勇气,直接导致了傅家军的战无不胜。但是,作为一军的主帅,六大藩镇的主公,这样做也太冒险了吧?
想到这里,李陶陶再也坐不住了,她心急如焚,飞快写就一封家书,让越州府衙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前线。
然后,她又给商部侍郎刘之洲写了一封信。火药的研究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居然一点成果都没有,必须要加强加紧这方面的进度了。还有她上次说的那个锁子软甲,对于刀、剑、枪、茅的攻击,在冷兵器时代,防护作用还是非常显著的。特别是躲避弓箭的射击,效果尤其好。几个月之前,她给科技司的人说过一次,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展开研究?
那是由一个一个极小的铁环相互锁套,再用细铆钉铆接,环环相扣而成。此甲密纹轻薄,穿着随身自如,实在是古代最好的防弹衣了。当然,工艺要求之高,恐怕也是这个时代还没有的技术。但事在人为嘛,这锁子软甲既然是古代的匠人们研究出来的,相信在这个时代,工匠们也一定能把它提前做出来。
她又认真地画了一副锁子软甲的图样,尽可能地回忆在博物馆看到的一切细节,仔仔细细地写上画上,一起寄给了刘之洲。让他接下来就抓紧办这两件事,这是重中之重。
收到李陶陶的家书,傅嘉昱还是很高兴的。一看信的抬头,“亲爱的镇北国公阁下,”就由不住地想笑,果然是他的陶陶的风格啊,古灵精怪,与众不同,但就是让他暖心。
她在信中说,她很担忧他的安危。他应该明白,他现在是一军之统帅,一国之擎天柱,不应该草率地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他应该坐镇军中,运筹帷幄,统筹全局。做一枚定海神针才是他的正确定位。
如若他一旦有事,那么好不容易稳定的这个局面又将分崩离析,老百姓们将会水深火热,民不聊生。这天下,还不知道会乱到什么时候?所以,他不应该逞一时之勇,他有更伟大的使命,而不仅仅是做一个孤勇的将军。
他又何尝不知道她说的很有道理。他只是习惯了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是的,他不再是单枪匹马的一个人,他是六大藩镇所有臣民的主公,他身系所有人的性命安危和安定团结。他的确有更重要的使命,他答应过她,要爱她一辈子以及下辈子的。
她的担忧和害怕跃然纸上,傅嘉昱仿佛都能看到她深锁眉头的样子,他的眼眶有点湿润,这样被人时刻放在心上的感觉可真好啊。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保重自己。他和她,在未来,还有这么多美好的日子,他岂能不在意自己?
二月底,黛蓝来信了,宋珮儿居然真的怀了孕,孕期大概两三个月左右。从十一月二十六日那天推算,时间正好吻合。原来她的运气这么好,一次都能中标,这不是电视剧里常有的梗吗?原来在现实中还真有这样的情节,李陶陶呆呆地想。
傅嘉昱子嗣单薄,他如今的地位,儿子当然是越多越好。所以听到这个消息,他应该也是高兴的吧?李陶陶死气沉沉,备受打击。她根本不能接受,他居然和另一个女人有了孩子?!她知道她应该为他高兴,为他祈祷,但她就是做不到。她嫉妒,她愤恨,她觉得不公,她只求两情相悦、忠贞忠诚,难道就这么难吗?
她一颗原谅他的心迅速冷却,心灰意冷地想,就这样带着琰儿过吧。他愿意三妻四妾,儿孙满堂,她也阻止不了。她远在越州,眼不见,心不烦,做只鸵鸟也没什么不好。她总不能要死要活吧,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一辈子也不会很长。
她颓废了好几天,才慢慢振作起来,没有了爱情,她还有事业可以做嘛。她现在这个身份地位,凡事不可能再亲临自为,但做做慈善教育,或者是出谋划策,帮傅嘉昱稳定大后方,还是可以的。
这段时间,她想了很多。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统一民众的思想。傅嘉昱虽然统一了六个藩镇的土地,但这几十年以来,他们都是各自为政的,并没有彼此融合的观念,家国的思想也比较淡薄。那么,是时候建立一个国家了。
有了国的概念,才可以培养民众的爱国思想,才可以让他们有一种归属感。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是这个国家的一员,从而自愿自觉地,为了它的安危和富强奋斗不息。这就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凝聚力。前世某党就做得非常成功,她觉得可以学习借鉴。
虽然历史经验告诉大家,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但有了国家的名义,也是有助于安定团结和民心的凝聚的。更何况傅嘉昱现在的地盘着实不少,行政方面也存在着混乱和矛盾,的确有必要重新整合规划一下了。
她以商部尚书的身份,向徐州正式地递交了一份奏章。阐述了她的几个政见和提议,希望徐州能审核通过并尽快执行。
第一,傅嘉昱应该立刻称王,建立国家。称王比称帝要低调许多,因此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首先从行政上考虑。这样东征西战拼出来的地盘,必须要有一个高大上的名义来统一管理,那么,建立一个国家就势在必行了。二是稳定民心。有了国家,就可以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提升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
并建议,收并而来的各个藩镇,以“省”为一级行政单位,下属的州和县的制度不变。毕竟藩镇是旧制,应该废除。国家就以“宋”命名,因为有世外高人曾预测,取代“唐”的,必定是“宋”。当然这个高人就是她自己了,但她怎么能说破呢?只好故弄玄虚。
第二,徐州应该恢复三年一度的科考,为国抡才。这也是给广大读书人一个希望,给普通老百姓一个期盼。秩序必须要建立起来,这是一个国家繁荣的基础。在这古代,儒家治国,科举选才,还是很有必要的,目前也没有比它更适合更得民心的方法了。当然,她也建议,这个经济、法制、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特殊人才同样重要,是否另行讨论个录取方案?
第三,在各个州县尽量多设置一些免费的学堂,教授最基本的识字和算术。有能力的州县就多开办几间,贫困的就由政府出资做最基础的建设。普及文化是很有必要的,民众有了智慧,就可以灌输他们爱国的理念,一旦他们心甘情愿地成为这个国家的一员,就会自愿自觉地承担起这个国家的兴亡之责。
科技司的毕昇已经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李陶陶实在没忍住,告诉了他胶泥的思路。)正好可以大显身手,批量印刷《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算术基础》等几本书。当然,其中有三本都是她写的。她也很惭愧,不想冒领这个美名,但她又不能说出具体的出处,只好捏着鼻子,厚颜无耻地承认了这个著作权。
同时,李陶陶希望徐州能编撰出一个,关于爱国教育方面的书籍,同时教授给民众。要让他们知道,外面战乱频频,民不聊生,是谁浴血奋战,保护了他们的安危?是谁殚精竭虑,让他们丰衣足食?李陶陶并不反对搞个人崇拜,这在古代,是绝对有效快捷的法子。
徐州接到奏章,非常重视,这些提议是多么地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啊。他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而且这些提议,都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徐州紧急召开会议,进行了讨论,不仅全部通过了李陶陶的提议,还补充修改得更完全更完善。几个谋士不禁大赞,夫人要是男儿,或者是愿意出世,都没他们几个什么事了。
(https://www.yqwxw.cc/html/137/137561/462278003.html)
www.yqwxw.cc。m.yqwxw.cc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