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不认识的东西
脆煎饼果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9章 不认识的东西,穿越就暴露一个废物的艰难回家路,脆煎饼果子,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表完决心和忠心,等那些被分配了任务的官员带着新作物的种子回去,又认真看过小册子之后,很快就兴奋起来。
他们觉得有很大可能,要是按照小册子里写的去做,能让粮食增产,能让百姓们扛过灾害。
只要好好干,就算没有神龙的帮助,蝗神真责怪下来他们也不怕,大不了带头去吃蝗虫。
从这点可以看出来,大夏的人在面对神的时候,在某种角度来说和现代人一样,信奉实用至上。
如果神能帮助他们,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或者是求一求就能减少灾害,保佑风调雨顺,他们不在乎麻不麻烦,再苦再累都会早中晚的进行跪拜。
如果神不能帮助他们,或者说阻碍他们过上好日子,不好意思,那就不要怪他们弑神了。
新作物种子的发放地,是姜启咨询各级官员和有经验的老农,进行综合评定后选定的。
然而上面计划的再好,想的再全面,最终也需要百姓们去种的,如果百姓不配合一切都白废。
可在对百姓的劝说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百姓们知道的少,哪怕官员们再宣传即将要种植的是高产、是能保暖或是能制成糖的作物,百姓们仍旧无动于衷。
不是他们不愿意相信官员们的话,不是他们真傻,而是他们没有试错的机会。
种植旧有的农作物,他们心里有数,只要老天不是特别暴躁,他们多少会有些收成,不会被饿死。
可那些新的作物,他们没见过、没种过,心里没数,万一种植失败了怎么办?
到时候田里没有收成、家里几乎没有余粮,官府要是还反悔不管他们了,怎么办,等着被饿死吗?
百姓们有这样的想法,真不怪他们没见识,实在是百年的战乱,各种说话不算数的官府见的太多,这让刚刚开始过上平静生活的百姓们,很难去信任。
见实在没有百姓愿意种植,官员们没有逼迫,而是直接用了陛下给出的备用方法,那就是种在公田里。
拜多年的战乱所赐,大夏目前的人口很少,被废弃的田地却很多。
大夏建立之后,姜启让各地收拢了那些田地,一部分作为奖励赏赐给了有功之臣,剩下的就成了国家所有。
公田收成的一部分上交国家,一部分就是当地的财政收入,而这些田地的种植和打理,基本上是用傜役来完成。
事情听起来对王朝和各地官府有利,对百姓们很残忍,但这确实已经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现在既然没有百姓愿意种植新作物,种在公田里总行了吧。
这样做有几点好处。
第一是,不用逼迫百姓,减少官府和百姓之间的矛盾。
第二是,公田是百姓们种植的,到时候官府让怎么干,百姓们就要怎么干,相比起把种子给百姓,能更大程度减少阳奉阴违的情况发生。
第三是,在种植的过程中,百姓们多多少少能学到些东西。
比如肥料的制作、病虫害的防治等等,但凡有点眼力的百姓肯定会用到自家田地里,还省的官府费心去教了。
更重要的是,那些新作物的种植,百姓们将会从头到尾参与进去,等农作物丰收,百姓们自然会看到那些作物的好处看。
这样一来,明年不用他们宣传,百姓们就会大规模种植。
果然如官员们所想,当他们不再劝说百姓们种植新作物,而是说要把新作物种在公田里的时候,百姓们的抵抗情绪一下子就小了许多。
在百姓们看来反正傜役每年都要服,种新作物还是旧作物对他们来说感觉差不多,只要不让他们种在自己田地里就行,当然私底下说两句肯定是免不了的。
比如有担忧的,怕公田里的作物种植失败,官府会给他们增加税赋。
比如有不确定的,开始觉得这新的农作物或许真的很好,不然为什么官府宁愿冒着失败的风险也要去种呢?
不过不管百姓们把事情想的有多么复杂,春耕还是如期开始了。
这天第一批服徭役的百姓到达公田,他们以为自己会和每年一样,用简陋的工具进行艰难地劳作。
可当他们到达之后却发现,田地边上放了许多他们不认识的东西。
接着他们就在农田管理官吏的指导和要求下,用他们并不熟悉的那些东西干活。
刚开始时,百姓们心里是有些气愤的,以为这是官府对他们不愿种植新作物的不满,想出来的新惩罚手段。
但是当他们迫不得已用上后才发现,那些东西用起来又方便又省力气,干起活来比以前快多了。
原本可能五天才能干完的活,照这个速度下去,可能三天就能结束。
这让他们很开心,毕竟能省些力气,省些时间,他们才能早些回去干自己家的活啊!
有些敢说话且颇具威望的百姓,在歇息的时间找上了监督他们干活的官吏,询问那些农具都是什么。
官吏很好说话,没有觉得不耐烦,一种种给百姓们讲解了农具的名字和用法。
讲完官吏还说,其实这些新农具都城去年就做出来了,不过由于做的少,所以就没有大范围传播。
经过一个冬天的努力,现在已经做出来不少,他们这边也就用上了。
如果有谁家想要买这样的农具,可以去官府开的店铺买,像那种很大的,用了铁的农具,官府也考虑到大家可能买不起的情况,所以可以去租。
不过因为农具有限,为了公平起见,每个村要按照田地多少,来确定可以租多少农具。
一想到自己的田地也可以用上这样好的农具,百姓们很是高兴。
至于买农具和租农具的钱财,他们确实有些心疼,可相比起种田的时间和劳动量,那些钱财他们咬咬牙不是拿不出来。
况且他们已经使用过那些农具,看起来还是比较结实,如果爱惜一些,多用几年不是问题,平摊到每年的收成上,就更少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