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桦夜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章 去向,再启风华,枫桦夜落,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乾清宫,正殿之外,李时勉再一次来到了这里,想起里面的主人,李时勉不免有些怔忪,陛下终究是成长了,就在这时,王振有些跛脚的走了出来,来到了李时勉面前,得意的一拂浮尘,来到了李时勉面前微微一礼道“不知今日李先生觐见所为何事啊?”
李时勉有些厌恶的看了他一眼,然后理都不理沉默的等待着。
看到李时勉不吃这一套王振也是讨了没趣,然后没好气的道“陛下有令,宣李时勉觐见。”
说罢也不引路直接走了回去。
李时勉却是仍然沉默寡言的跟在后面。
见到了朱祁镇后立刻行礼问安,朱祁镇点了点头然后吩咐道“大伴,给李师傅看座。”
待到李时勉坐定后,朱祁镇立刻示意王振,王振会意,朝着周围摆了摆手示意都退下,然后也跟着一起退下了。
看到所有人都退下后,朱祁镇这才说道“朕保下了王振,还贬谪了先生,先生心中可有怨气?”
李时勉沉默许久然后道“臣,不敢。”
“不是没有,而是不敢?先生真以为朕不知道王振的所作所为?”
李时勉看着朱祁镇道“陛下,臣仍以为,臣所谏之事具为证据确凿。”
朱祁镇摆了摆手道“是的,先生,朕看了先生的谏章,可谓是句句在理,甚至是所谏之事具为正如确凿之事,可是朕必须保王振。”
“难道陛下忘了太祖所立之铁牌了吗?太监干政国之大患啊。”
朱祁镇默默的叹了一口气,然后岔开话题道“先生此去不要觉得是贬谪,先生既然在大朝会上猝然发动,怕也是知道一些事情的吧?”
李时勉看到皇帝仍然如此维护王振,不由心里叹息,不过还是回道“臣,不过是不希望有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而堕了陛下的威信。”
朱祁镇点头“朕就知道,先生仍是念着你我的师徒之情的。”
李时勉闻言沉默者没有说话,朱祁镇也不管他怎么想继续说道“不知先生可有去过福建?”
李时勉皱眉摇头道“回陛下,未去过。”
朱祁镇点了点头,从御案上拿出两本奏疏递给了李时勉道“先生且先看看这两本奏疏。”说罢便坐在了椅子上端起茶杯轻轻吹拂两口,然后慢慢的饮起了茶。
而李时勉却是翻看起了这两本奏疏,不一会儿李时勉就头冒青筋,双手死死的捏着奏疏,一时间不知道究竟有是谁惹怒了这位。
李时勉压了又压,想了又想,然后实在忍不住了站起来道“陛下!臣……”
还未说完朱祁镇就摆手打断了李时勉,然后道“朕起初也是如先生这般恨不得立刻杀过去将那些人全部定罪,可是在问了多人之后也就平复了下来,毕竟民生艰难啊。”
“陛下,臣请杜绝此事,若有违抗,当以谋杀论处。使其不敢肆意妄为。”
朱祁镇看着义愤填膺的李时勉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先生先别急,继续看下一份奏疏。”
李时勉深吸一口气然后拂了拂衣袍,继续看下一本奏疏,不过一会儿确有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陛下,恕臣无礼,这本奏疏所言难道是真的?”
朱祁镇道“岂能有假?先生,此次将您贬谪,可不仅仅是因为,所谓的,大朝会失仪,还有就是朕想要先生成为朕的眼睛,去看看奏疏上所写是否是真的。然后就是新安那里,一定要好好经营的。”
李时勉神情严肃点头道“臣定不负陛下之信重,自会讲这些事情一一查明,然后向陛下回禀。”
朱祁镇道“既如此,朕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不过先生,朕可以信重与你吗?”
“陛下请安心,臣定会秉公处理的。”
闻言朱祁镇继续道“先生,您且代朕,好好的看看,此事究竟是如何成为民俗的,又害了多少人。”
“是陛下。”
朱祁镇点头问道“先生可还有其他疑问吗?”
李时勉摇头。朱祁镇这才点头,然后拍了拍巴掌,这时乾清宫正殿大门被小太监,一一推开,王振轻手轻脚的走到了朱祁镇的身边。
到了这时,朱祁镇继续开口道“先生,如今朕也不能送送您,此次离京多多保重。”
李时勉也是躬身行礼道“谢陛下,臣定不负所望。”
“好,朕在此谢过了,先生,新安之地朕就托付给您了。”
“臣当仁不让,不知陛下可还有什么需要叮嘱的吗?”
“要说的,朕已经说完了,先生且退下吧,以后相隔千里,还望先生不要有怨气。”
李时勉躬身行礼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而且陛下让臣去新安为百里候,臣如何敢不尽心竭力?”说罢缓缓地退出了乾清宫。
朱祁镇看着李时勉的背影,喃喃道“终究还是有气的,希望你去福建看看,再去新安看看。朕如何能不为这些赤子寻找出路?也希望李先生你能够实现所学。”
说罢回头看着王振道“大伴,这次朕且饶了你,若有再犯你知道的。”
王振闻言立刻跪伏于地声泪俱下道“小爷,奴婢知道错了,奴婢再也不敢了。”
朱祁镇微微一叹道“回去让你侄子把那个卖破瓷器的铺子关了,什么样的钱财都敢伸手,朕真的期望能够与大伴你相携的,若是你再有尾巴被抓了,那么就不仅仅是去菜园子里面多做苦工了。”
王振闻言打了一个冷战,立刻回道“谢万岁爷隆恩,奴婢定然不会再犯了。”
朱祁镇点头道“那就好,起来吧。”
王振起来后,也赶紧的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继续侍立在皇帝身侧。
而朱祁镇却是再次回到御案后坐了下来,拿起了刚刚给李时勉看的奏疏原本,哪怕如今再次观看,仍是内心一阵抽痛和迫切。奏疏其实也没有什么其他内容,就是福建布政使上奏,今年通过他多年的努力,福建已经减少了三成的溺婴,说起来这也要怪禁海之策了,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是福建却是再无唐朝时期的繁华了,如今的福建地狭民贫,地少人多,很多百姓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如何能养得活孩子?所以很多孩子出生后,为了不让这个孩子因为穷而受苦一生,他们的父母亲就会,狠下心来。甚至因为条件限制,很多人家都喜欢男孩儿,而若是女孩就会忍痛割舍,这就有了着名的溺婴之事。
而很多福建百姓,眼看没有活路,也不得不私下海洋,视禁令如无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