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又在挖坑?
宅小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0章 又在挖坑?,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宅小书,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罗坚看完结局,在房间内沉默了许久,像是变成了一尊石雕,表情动作都显得僵硬。
最后法官的自白书,给他一种细思极恐的感觉,哪怕是大中午,都感觉身上冷飕飕的,心里发毛。
原来全程法官都在用他的目光,注视着其余的九个人,特别是在后半阶段,在“假死”脱身后,他更是肆无忌惮,通过房间里的玻璃窗注视着一切。
一个“死人”始终在无人注意的角落,直勾勾地注视着你!
每每想到这个画面,罗坚都下意识地瞥了眼房间的窗户,然后用力地咽下一口唾沫。
害怕!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让他头皮发麻的细节描写。
在最后女教师于卧室内悬梁自尽时,老法官就站在衣柜的阴影内,静静地注视着她。
一个老法官没说,书中也没写的猜测,浮现在罗坚的心头。
假如女教师没自杀呢?
她能活下来吗?
能破除童谣的“诅咒”吗?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即使女教师凭借强大的心理意志力扛住了死亡的暗示,她也绝对无法逃离小岛,成功存活。
因为老法官当时的站位,就说明了一切。
如果当时女教师没有选择自杀,那他肯定会再次出手,帮对方完成“自杀”的流程。
正如之前的蜜蜂杀人事件一样。
对老法官来说,杀戮是一种爱好,这场小岛上的谋杀,是他“艺术”巅峰的作品。
他绝不允许有任何瑕疵出现。
所以女教师的结局,早已注定,无论她是死于和上校的争斗,还是凭借意志力对抗了自杀的暗示。
对她而言,结局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死亡,早已经笼罩在了那座小岛的每一处空气之中,无人可以挣脱!
罗坚沉默了许久,终于好像是回过神来,打开了手机。
时间已经接近傍晚,罗坚意外发现,平时热闹非常的聊天群,今天下午竟然一反常态,极其安静。
两三个小时都没人说话。
罗坚微微一笑,知道自己没有进错组织。
怎么说呢,就和你在学校加入一个“热爱学习群”,当在期末考试期间,你还看见群里一大堆人在吹牛打屁的时候,你就应该觉悟——
妈的,进传销组织了!
一个个都是骗子!
如今,群里的沉寂,正好说明了,大家都在专心阅读,全神贯注,且保持着崇高的道德水准,没有半点剧透的消息。
罗坚欣慰一笑,在群里发了个小狗从水面下冒头出来的表情包。
配上的特效文字是“暗中观察”。
有人率先发声,其他人也瞬间冒头。
“怎么样,基本都看完一本了吧?你们看的是哪本?”有人问道。
“我看的是《无人生还》。”罗坚爽快回应道。
“Good!刚好和我错开,我看的是《东方快车谋杀案》,交换下情报呗,不剧透,就说说你对书的评价怎么样?”
评价么?
罗坚沉默了一会,内心进行了一番复盘。
要说这本《无人生还》有没有缺点,那肯定是有的。
而且不少。
首先在死亡顺序上,老法官,或者说阿加莎的安排,不算十分严谨。
假如出现一些“意外状况”,比如将军不曾一个人坐在海边,比如医生不是那么轻易地相信了法官等等,都可能会导致阴谋的败露。
至少也会打乱谋杀的节奏,让童谣的顺序出现混乱。
这场“艺术品”一样的谋杀过程,并不如老法官描述的那般完美,从事后诸葛的角度进行反推,还是能找出许多不够严谨的地方。
这一点阿加莎在“硬核”程度上,没有能够完全说服罗坚。
但当罗坚回忆起他自己在整个中午连同下午的阅读过程中,自己的心理状况以及情绪波动,他又必须要承认——
这是一本绝对质量过关的上乘佳作。
因为身为一个读者,情绪始终都被调动着,被牵引着,被耍得团团转。
仿佛就像是从书外的世界里,被带入到了那个与世隔绝的封闭小岛,经历了一场和书中角色完全一样的“惊悚游戏”。
独立的孤岛、可怕的童谣、神秘的凶手、完全不知何时降临的死亡……
罗坚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阅读体验。
仔细回忆一下,他发现无论是孤岛杀人,还是童谣谋杀,甚至是最后全员死亡的结局,都是第一次看见。
也就是说——
这本《无人生还》一下子开创了三个全新的推理小说模式?
如果经过严格的论证,可以确定他的这个观点,那就很夸张了。
这年头,哪个作家要是能想出某个有影响力的创意,估计能吹上好几十年。
甚至是吃一辈子!
可见创新在任何领域,都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而假如阿加莎真的在一本书中,勇敢地挑战了三个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新模式,她的勇气和魄力,就值得加个创意分。
何况从构思和文笔上,所谓的缺点,也是和《罗杰疑案》相比。
单独摘出来讨论的话,无论是细腻的心理描写,还是生动的场景刻画,都属于可圈可点的范畴。
综合概括的话……
“这是一本毋庸置疑的佳作!”罗坚在聊天群里进行了回复。
他还是比较谨慎,没有使用那两个字。
随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另外,极度不建议一个人的时候在夜晚阅读。”
他还真怕有那些个不怕死的群友,急不可耐,今晚就兴冲冲地去把这本《无人生还》读完。
真会给人留下心理阴影的!
至于旁人听不听劝,那就不在罗坚的考虑范围了。
反正他已经尽了提醒的义务,况且有些人就是喜欢找虐,九头牛都拉不回头!
他更关心的是另一个话题。
“《东方快车谋杀案》呢?怎么样,属于什么水准级别?”
罗坚万万没想到,他提出这个问题后,对面迟迟没有传来回应。
直到他不耐烦补上了三个问号,刚才那个群友才终于给出了答案。
就是罗坚刚才在心中一闪而过,但最终没有被他说出口的两个字——
“神作!”
罗坚心头一颤,眼睛里好像有光芒闪过,心中涌起了无穷的快乐和惊喜。
他是知道群里这些人性格的,上次对顾知书发起的“坚固行动”,群里的老表老铁老哥们就是主力。
他们轻易不会对一部作品发表总结性的评价,可一旦给出答案,那就是真心实意,赌上了名誉和地位的。
“群地位-1”在这里并不是一句玩笑话,你要是给出了一个“名不副实”的评价,是真会被嫌弃被喷烂的。
所以,神作?
罗坚忽然有种家里有座矿山的惊喜感。
“好了,我的疑惑得到解答了,我就只问一句,《东方快车谋杀案》,适合夜晚单独观看吗?”
罗坚觉得要是再有一个黑影,潜伏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阴森森看着自己的话……
他会疯掉的!
最近已经被这个幻想中的场景给折磨得不要不要的了。
希望下一本书的凶手,不要这么BT才好。
又是一阵比较漫长的沉默,对面才姗姗来迟地回话:
“呃,看你从哪方面考虑,如果是恐怖血腥角度分析,晚上看也没什么问题,但我怕就怕在,你看完结局后,会彻夜难眠……”
他不这样说还好,说了反而把罗坚的兴趣给彻底勾了起来。
那家伙的言下之意很清楚了,那就是《东方快车谋杀案》和《无人生还》 不同,对于惊悚恐怖的氛围感描述不强,也不会有太多血腥场面。
更偏重的,应该是如《罗杰疑案》那样,硬核的推理,以及出人意料的结局。
正好,我也想要换换口味!
罗坚这么想着,也不浪费时间,在群里发了个“收到,谢谢”的表情包,然后就退出了聊天界面。
推理小说这种东西,还是尽快看完为妙,毕竟喜欢剧透的人,无处不在。
特别是以顾知书如今的人气和影响力,保不齐今晚就会在热搜榜单上,冒出来一些匪夷所思的热词——
比如“假死”、“法官”、“全员BE”之类的。
你说它剧透吧,好像也没完全剧透,毕竟只是些热词,不是完整的剧透内容。
怎么,我讨论讨论法官还不行了?
但你要说这不算剧透吧,等你自己去看书的时候,每每回忆起这些只言片语,能把你给恶心坏了。
甚至从第一眼看见法官登场,就会下意识觉得他不对劲,从而丧失掉很多阅读推理的快乐。
罗坚马不停蹄,用最快的速度在外卖软件上下了个单,然后洗手、洗脸、更衣。
是的,他换了第二套衣服!
强迫症的病没得治!
然后罗坚在激动的心情下,翻开了买回家的第二本书——
《东方快车谋杀案》!
还未正式开始阅读,罗坚就在序言上,发现了“彩蛋”。
这里竟然列出了阿加莎写作生涯的诸多代表作,并且还附上了一张完整的作品年表!
“阿加莎·克斯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她几乎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的教育,却酷爱阅读,尤其痴迷于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侦探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由此开启了自己辉煌的写作生涯。
一九二六年,《罗杰疑案》的出版,奠定了她在侦探文学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
之后,《东方快车谋杀案》、《ABC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阳光下的罪恶》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更是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经典。
她创造的小胡子侦探波洛和老女人侦探马普尔小姐,多年来始终为读者所津津乐道……”
罗坚顿时吃惊了。
信息量好大!
《无人生还》和《罗杰疑案》他都看完了,知道这两本书的质量有多高。
而《东方快车谋杀案》,正准备要看的这本,在群里书友那边,更是被评为“神作”的一本书。
说实话,放在任何一名作家身上,能够写出其中一本,都是职业生涯里面的辉煌战绩了,足以靠一本书的稿费,过上一辈子衣食无忧的生活。
而阿加莎,同等质量的书,不是一本,不是两本,不是三本……
细数了一下,竟然整整齐齐有六本之多!
罗坚知道,顾知书是又在挖坑了。
真是愁死个人!
试问哪个喜欢推理小说的读者,在看完这“推理三部曲”后,不心痒痒惦记着另外那三本还未出版的书籍啊。
何况,
罗坚隐隐感觉到,这段话里面,最大的坑,可能还不仅仅是阿加莎的另外三本书。
夏洛克·福尔摩斯是何许人也?
竟然连阿加莎都会痴迷于他的故事,甚至连进入推理小说领域,可能都是拜此故事所致。
罗坚在心中默默地记下了这个名字。
然后,《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正文,映入眼帘。
开篇就是我们熟悉的老朋友,名侦探波洛——
闪亮登场!
波洛遇见了一位老朋友,布克先生,后者是国际客车公司的董事,两人相识多年,在旅途中意外偶遇。
波洛向老朋友布克道出了他遇到的麻烦,他本来计划在当地休息几天,然后再继续旅程。
但无奈接到了紧急电报,要回不列颠一趟,只能是临时改变行程。
而好巧不巧,往常这个时间都极其充裕的票源,居然在这趟车次里,被销售一空。
布克身为国际客车公司的董事,自然不会让老朋友失望,他找到了列车员,想临时调度一张卧铺票给波洛。
列车员也是万分为难,因为今晚车上确实爆满,不过,倒是还有一个位置,在二等卧铺的七号房,本来订了这个位置的乘客——
一个名为哈里斯的不列颠人,还没有赶到,此时距离发车时间,已经不足五分钟了。
于是波洛被特权安排到了七号房间。
等波洛被列车员带到七号房间时,房间里已经有一位旅客的身影。
“我想您弄错了房间号。”他开口说道。
“请问您是哈里斯先生吗?”波洛反问。
“不,我叫麦奎因……”
列车员解释道:“火车上没有别的卧铺了,这位先生只能住在这儿。”
他的声音之中带着一丝歉意,引起了波洛的关注。
也许,是这个叫麦奎因的客人,给了列车员一笔不菲的小费,好让自己可以独享这个房间,以度过一段舒适的旅途?
波洛内心无不好笑地猜测道。
可惜,这笔小费列车员注定是拿不到手了,因为是公司董事上车并且下达的命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