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废物点心李少才
暴躁肥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废物点心李少才,穿越荒年,我被全村带飞,暴躁肥宅,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树倒了之后,马上就有村民上去把那棵树干扛走,准备带回去收拾好了用来盖房子,村长则带着大家继续在山林里转悠,盖房子需要的木材可不只一点点,时不时就指着一棵长得比较直的树,让李倩巧踹倒。
村民们也不忘对着李倩巧竖起大拇指,“不错不错!盖房子倩巧出力最多,咱们几个给倩巧吃肉啊!”
旁边的村民们也都跟着附和,憨厚的大牛十分直接,“倩巧今天跟着大伯家吃。”
李倩巧笑的十分乖巧,可没有跟大牛客气,“那我得带着我爹。”
“带着带着!少才也一起去!”
虽然李少才在记忆中见过李倩巧的力气,但看到现场还是不由吞了一下口水,不自觉的挺起了胸膛。
不愧是他的金手指!
跟着李倩巧,是真的可以有肉吃!
跟着大家继续寻找适合盖房子的木材,李少才忍不住感慨,有的人是真的天生好命,比如说,李少才。
年少就展露出读书天分,全村供他一个人读书。
成年之后娶了个有钱的夫人,不仅吃喝不愁,在大部分人一年到头都吃不到一顿肉的年代,每天都能吃到肉,生活质量绝对非常高。
夫人过世也就几个月,就算自己不来,原身也能跟着李倩巧吃一辈子肉。
李倩巧这姑娘,天生神力,绝非池中之物。
这么一想,李少才又有点迟疑,他把李倩巧困在这十万大山之中,真的是好事吗?
虽然现在朝廷动荡,男尊女卑,但李倩巧既然有天赋,是不是应该放她出去闯荡一番?
毕竟,按照李少才以前看过的小说,李倩巧这就是妥妥的女主光环,说不定还能混个将军当当。
在深山老林里,似乎有点埋没了她的才能。
等到中午回去,峡谷中大多数的村民正在空地上忙碌,修整树干的修整树干,挖土的挖土,大家分工合作。
不是大家不想多几个人一起挖,谁都知道人多力量大,多一个人干活,就能早一天盖好遮风避雨的房子。
但朝廷为了防止百姓叛变,下令每家每户只能留一把锄头,铁制品受到了非常严格的管控。
别说锄头、铁锹这种稍微有点攻击力的武器,他们甚至全村都拿不出来一口铁锅。
人多的是,但手里没家伙,拿什么干活?
李少才一边跟着大牛走,一边指着在山壁上挖洞的人好奇的问道,“大牛哥,咱们准备造什么样的房子?”
李少才的记忆中,柳树村住的也不是窑洞,难不成大家还会在山里掏个窑洞出来?
回忆一下当初去旅游见过的窑洞,又觉得除了门窗之外,好像根本没有用到木材。
好在李少才原身也是个只读圣贤书,对生活常识了解不多的人,大牛并没有觉得他的问题有哪里奇怪,“咱们靠着山盖个房子出来,这样背面就少垒一面墙了,房子造起来快一点,他们把那面墙平整一下,还得在下面挖点地基出来。”
“哦,这样啊。”李少才假装自己听懂了,跟着大牛他们席地而坐。
大牛家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吃的除了粗面饼之外,还有一锅不知道什么汤,李少才刚坐下,大牛媳妇就盛了一碗递过来。
村里的男人们忙着造房子,女人们就忙活家里杂七杂八的事情,到了饭点,家家户户都已经吃上了热乎饭。
李少才吸了两口,汤里有不少菜,带着点苦味,一点都不好喝,但总比剌嗓子的饼子要好很多,李少才把饼子撕开一小块一小块的泡在汤里,泡软了一起吃。
李少才稍微垫了垫肚子,感受到肚子里不再是空空荡荡,总算是有了精力搭话,“咱们还是用泥土盖房子吗?我怎么看大家都没有挖泥土回来?”
原来的柳树村里,大多都是泥土房子,李少才虽然不知道泥土房子是怎么盖出来的,但看外表也知道,原材料肯定是泥土。
既然是泥土房子,怎么都没有人担泥土回来?
“土不着急,有一把子力气就行,先得找合适的草和柳条回来,也不知道山里的草够不够用。”
李少才迷茫了,盖房子需要用到草吗?
好像是需要,但哪里会需要柳条?
自己虽然是个废物点心,但也没有那么废,盖房子需不需要柳条,那不是明摆着的吗?
李少才还以为大牛是在忽悠自己,但匆匆忙忙吃过饭,李少才跟着村里的男丁们再一次进山,就发现村里的妇人们,真的在折柳条!
盖房子?
要用柳条???
陷入深深自我怀疑的李少才,背着一个竹筐,迷茫的跟在所有人后面。
砍树这方面,他可能帮不上忙,不然,他去帮忙折柳条?顺便还能捡一捡树枝回去,每天都要烧火做饭,等过几个月冬天了,还得烧火取暖,柴火永远都没有够的时候。
捡树枝的时候,李少才也在地面上见到一些中午汤里的那种菜,但他又不确定到底是不是,也不敢捡回去。
有一些树下面还有一片一片的看起来像是蘑菇的东西,李少才就更不敢捡了,他连野菜都不敢采,更何况是蘑菇?
大概是看李少才实在无所事事,走在最后面的李仁义扯了扯李少才的裤子,指着树边的一根草说道,“少才哥,咱俩把这个挖出来呗?”
李仁义,就是李豹的儿子,今年才8岁,但从辈分上来说,确实要叫35岁的李少才哥哥。
他们家本来是祖传的手艺,一家子屠户,村里人都猜测他们家杀戮太多,所以基本上都要到30左右的时候才能得个儿子,人丁何止是不兴旺,已经好几代单传了。
到了李豹这一辈,他就想让儿子干脆转行,不再做屠户,就送了李仁义去镇上在一个药房做学徒。
虽然李仁义刚刚8岁,大概什么都没有学到手,但毕竟是跟着药房打了两年杂,再看李仁义的背篓里已经有一大把不知道什么草。
李少才马上兴奋起来,“仁义,这是什么好药材吗?”
“是个药材,可能会有点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