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请听下回分解
暴躁肥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章 请听下回分解,穿越荒年,我被全村带飞,暴躁肥宅,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牛做的水缸,大小跟以前村里的那种一模一样,特别大,摆在院子门口,填满了能用好几天。
只看起来材质上似乎有些微的差别,不过并不影响使用。
两个儿子用粗壮的麻绳,在水缸下面拴了几圈套住,固定好之后,两个人扯着麻绳一起把水缸抬了回去。
水缸一从窑里抬出来,马上就被村里人看到了。
“二牛居然真的做出来水缸了?”
二牛嘿嘿一笑,“对呀!这次就成了两个,等下次就差不多了,到时候我喊大家来搬!”
村里人笑呵呵的答应下来,还有人跟着李少才他们往家里走,等水缸摆放在门口固定好,才有人上手摸了摸。
能明显感觉出来不同,“哈哈哈哈,二牛这做的不就是大口的陶罐嘛!”
二牛一摊手,“那我只烧的出来陶罐呀。”
村民们都善意的调笑二牛两句,见九思和唯仁喊了家里人一起抱着陶罐去河里舀水,也都转头回自己家抱个陶罐出来,一起帮着去舀水。
李少才也一起跟着去了,这时候就能感觉到不方便的地方了,村里谁家都没有木桶,他们想挑水都没有工具。
最多也就个别人家带了脸盆,洗过脸的脸盆,哪里好舀水倒在水缸里喝?
一边抱着陶罐往家里走,李少才就一边盯着地面看,想看看能不能利用地势高低挖一个沟出来,到时候里面铺上陶片,可以直接把水引到村里。
可惜看不出明显的地势高低,估计是做不出来。
李少才当然知道水车这个东西,但他完全不会做,也就只能干想想,还是只能跟着大家一样,抱着陶罐舀水。
有琢磨水车的功夫,可能都弄出来木桶了。
接满水,也不知道是哪个儿媳编了一个盖子,扣在水缸上面,防止一些飞虫飞进去。
这一次的盖,中间是一个米字型的树枝做支撑,然后用干草绕着细密的编上一圈,编成一个细密的木盖,一只蚊子都飞不进去。
因为今天家里得了一口水缸,李少才也是突发奇想,上课的时候,讲完每天要学的字之后,就临时讲了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这个故事对于上过学的小朋友来说,简直可以说耳熟能详,李少才顺口就讲了。
也是讲完之后,李少才才意识到,好像讲的不是特别恰当。
他不确定司马光是什么朝代的人,但他知道王安石呀,那可是着名的唐宋八大家,谁还没有背过王安石的诗文呢?
而北宋时候,着名的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就是王安石最着名的政敌。
司马光,是北宋人士!
这就很尴尬了,从原身的记忆看,这里虽然有秦汉三国之类的历史,但到隋唐时期的记录就非常少了,宋朝更是完全没有。
这里,好像根本没有宋朝。
李少才表情卡顿了一下,这个小地方文风不盛,书籍不多,他的阅读量远远不够,根本无从推测,历史是从什么地方拐了个弯。
他只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再三警告自己,以后一定要小心行事,千万不要胡乱给孩子们科普。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要是被发现,那乐子可就大了。
好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李少才的异常,这些村里人根本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就连最见多识广的二牛,也对这样的故事表示了极大的好奇心,站在教室的最后面喊了一句,“再来一个!”
二牛这么一喊,马上就有人跟着附和,“对对对!再来一个!”
果然,任何人都无法抵挡八卦的诱惑,尤其是这种名人的八卦。
李少才无可奈何的摇摇头,虽然他对历史也是一知半解,但讲一讲这些八卦小故事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既然如此,那我们每天上课学完字之后,就讲一个小故事。每天一个,讲完就下课!”
“好!!!”
要说起历史小故事,那最有名的,必然就是我们迷人的老祖宗,秦始皇。
李少才用一句非常经典的总结,开始了今天的小故事,“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一句话,瞬间就镇住了在场的所有人。
“当时正值周天子势微,天下诸侯征战不休,经过数百年的战火纷飞……”
李少才粗略的讲述着自己知道的一星半点历史知识,这个时候,他就无比庆幸自己有个无比较真的老爹。
小时候看什么《三十六计》、《三国演义》之类的历史题材电视剧,老爹总是一边嗑瓜子,一边吐槽。
“这一段拍的不错,就是有点误导观众。”
“这也就演义吹捧的,我要不是看过三国志,差点都信了。”
“哎呀,咱家怎么就没人长一个诸葛亮的好嘴呢!”
“始皇帝都是被黑的!”
诸如此类。
当时他一直很嫌弃,看个电视剧,乐呵乐呵就完了,哪有那么多槽要吐?
但现在,他是真的感谢自己的老爹,这不,光是老爹看电视剧时吐过的槽,他都能给桃源村的人们讲上好几年!
一直不停的给大家讲了将近半个时辰,李少才嘴巴都发干了,这才终于找到一个当口停下来。
“好了好了,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明天继续!”
大家伙正听的尽兴,突然这么一停顿,学堂里爆发出一阵强烈的叹息声。
“哎呀,怎么就停了?”
只有二牛若有所思,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猛地一拍手,“哎呀!我就说缺点什么,少才缺一张桌子啊!到时候再来一块惊堂木,来上一句请听下回分解就对味了。”
旁边几个村民好笑的推了二牛一把,“你把秀才公当那些卖艺的啦?这是正经给咱们讲历史呢!”
“就是!”
有个村民搭茬问了一句,“秀才公!这是多少年前的事情?”
李少才只知道个大概,对年份完全没有概念,掰着指头数了半天,“千年前的事情了吧。”
“啥?”村民们都惊呆了,“都上千年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