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四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宰相之才,老婆穿丢了,捡了一路红颜知己,林四儿,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安宁县贡院内。

这次阅卷的考官们并没有连夜批阅,今早用过早膳之后,才不急不忙地向批阅试卷的阁楼走去。

乡试已经全部结束,经过前两场的筛选,第三场所剩考生不足一千,分给五个人批阅,一天时间绰绰有余。尤其是在经过前两场的锻炼之后,他们批卷的速度也在显着提升。

和第二场一样,几位考官都借巡查的机会,提前去考场看过了陈容的答卷,所以能够根据答案的前半部分,认出他的试卷。他们记住了陈容第一题回答中提到的“南北榜”和“分省定额”,但没时间仔细看,所以只记下了关键词,甚至都有些好奇,他提出的到底是什么方案。

乡试进行到现在,陈容无疑是考官们最为关注的人,因为他目前是最有希望夺得晋州解元的人选。

甚至有可能是三科满分的解元,这在武国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即便是三十年前的王相,也在策论一门上扣了一些分数。

其实策论作答就和现代写作文一样,掌握一定套路后,得高分很容易,但拿满分很难。武国科举对满分策论的要求十分严格,既要有良策,又要有美论,二者缺一不可。这导致了满分策论在以往科考中如同凤毛麟角,每一届乡试,全国能有两三份就算多的了。

郭兴今天来的很早,他先是将自己手中的试卷翻阅了一遍,没有看到心中期待的内容,略微有些失望。陈容的答卷,不知分到哪位考官手上去了。

失望归失望,他调整好心情之后,全身心投入到手中试卷的批阅工作当中。

平心而论,本次策论的考题虽然话题比较尖锐,但难度并不算大。对于南北之争的问题,已经困扰朝堂多少年了,出题人怎么可能指望一群考生就能把这件事解决了呢?只要考生能理解南北之争的根源,象征性地提一些建议,最后写一篇锦绣文章就可以了。

当初看到这道题的时候,考官们也一致认为,今年第一年恢复科举,朝廷明显是改变了策论注重的方向。以往都是“策”重于“论”,但今年明显是反过来了。一道想不出什么好策略的题目,那可不就只能“论”了吗!

果然,郭兴一连批阅了十几份试卷,这些考生的答案都在千篇一律地分析和评价,根本没人能提出真正实用的见解。

甚至有一些十分离谱的,比如第一题,有人提出让南北方考生易地而学,北方学子去南方恩科院学习,南方学子则去北方恩科院学习……

且不说恩科院能不能收下这么多人,如此多人数的迁徙,如何保障学生们的生活起居?在背井离乡的情况下,会不会影响考生的心情,导致难以静心学习?

能写出这种策论的考生,一看就是何不食肉糜的富家公子哥。

还有第二题,加强南北联系,有人提出的方案是建两座都城,南方一个,北方一个。皇上亲自坐镇现在的京城,南方都城则由太子监国……

这不是公然搞分裂吗?这考卷要是被皇上看见了,把答题人脑袋砍了都有可能……

但不得不说,经过两场的筛选,剩下这些人文章写得是真不错,除了个别人提出的“策”太过离谱,郭兴所给的分数都不算低。这样批下去,策论题的分数肯定拉不开了,要加上前两场算总分。

前两场总分最高的五人,依次是陈容、向文浩、阮天问、苏文才和许林威。其中陈容两场满分,向文浩和阮天问都是两场九十五,总分一百九。苏文才第一场九十,第二场九十八,总分一百八十八。许林威第一场九十六,第二场九十一,总分一百八十七。

听说晋州另外两县考点,前两场总分并没有超过一百九的。最后一场的大榜,会将三县考生合并排布,因为必须要确定本州的解元、亚元和经魁,将来参加京城会试的时候,这几人代表着各自州府的牌面。

也就是说,陈容的策论只要打到九十分以上,就能确保成为晋州解元。

正在这时,阅卷室内的另一桌上,主考官杨千里看着面前的试卷,双手止不住地颤抖,随后突然朗声大笑道:“陈容……陈容此子,当有宰相之才!”

这句极高的评价把其他考官全都吓了一跳,心说杨大人这是看着什么惊人的回答了,竟然如此激动?

杨千里连忙招呼其他人过来:“诸位大人,快过来看看吧,晋州这次真是出了个绝世天才啊!”

赵大人第一个凑过来说道:“我记得他好像写了什么南北榜吧,本官正想看看他要如何解释呢。”

赵大人接过试卷,其他几人则是围在他身旁,一同审阅着。

当他们一行行看过去,先是看到第一题的南北榜、分省定额、试题改革,接着又看到了第二题的开凿大运河……

这都是怎么想出来的啊……

郭兴突然觉得,今天一定有人疯了,要么是陈容疯了,要么是他自己疯了!

建立运河这种疯狂的想法,从来都没有人提出过,可是今天看了陈容的描述,他不仅能够立刻理解,还感到无比的认同。

陈容甚至连这想法提出以后,会遇到的阻力都想到了,不仅一一辩驳,而且深刻地讲述了大运河带来的好处,奉劝反对者不要只顾当下,一定要着眼于未来。

从大运河的筹备、建设、维护到使用,陈容的回答一应俱全,将各方各面都考虑到了。

从“论”的角度,陈容这两篇文章只能算是中等。

但从“策”的角度,这两篇文章所提出的观点,别说科举考生了,朝堂上那么多官员几十年想破脑袋,也没想出过比这更好的方案。

虽然直到现在还是纸上谈兵,没有得到实践验证,但能让五位考官看过之后都认为是治国良策,足以说明它一看就非常可行。

“杨大人,下官以为这份考卷……仅凭我们几个很难定分啊,其中提出的良策,恐怕要陛下亲自过目才能定夺……”

杨千里面露难色:“确实其中提出的观点过于惊世骇俗,但是陛下远在千里之外,若是因为一篇乡试的答案就去叨扰,岂非显得你我太过无能……”

“要不,请汉王来看看?”有一位考官提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回半岛,拿下电竞女神

小白Wh1teZzz

独行仙路

欧买尬

我在科举制度下修长生

行者小丁

我在蘑菇屋只是想摆烂来着

十目土

村情傻医

山村老三

重生:我在1975开国门

大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