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事业
惊鸿鹊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7章 事业,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惊鸿鹊起,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他立马又微皱起眉头,在脑海里仔细回忆了一下,他无比确定自己没见过什么王沅芫。难怪苏熠薇在马车里会追问他,这误会大了。
晚上休息前,李延宁看完书也洗漱完毕,他一进屋便见洗漱过后的苏熠薇对着镜子发呆,道:“娘子被镜子里的自己美晕了吗?怎么一动不动的?”
“瞎说!”苏熠薇转过身看向李延宁,眼里含羞带娇的,看得李延宁顿觉身体一热。
“我可没瞎说,我经常被娘子的美迷得晕头转向。”李延宁突然走过去将苏熠薇抱起来,吓得她紧紧抱着李延宁的脖子。
“你尽会说些甜言蜜语哄我。”
“这是真心话。我李延宁这辈子只有你一位妻子,绝无可能再娶其他女人,不对着你说甜言蜜语要对谁说?”
李延宁郑重的表白激荡着苏熠薇的心,她红着眼眶抱紧李延宁。
“相公说话算话?”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苏熠薇亲了亲李延宁的嘴角道:“我信你。”
“娘子刚刚亲偏了,再亲一次。”
有了前期的宣传,半日闲开业后客源稳定。黄金祥云糕和花开富贵糕卖得最好,各种小饼干也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下酒菜也卖得很红火,还有很多顾客会来打包糕点和下酒菜回去吃。
半日闲的定价不算低,但是生意很好。苏熠薇这算是见识到相公赚钱的能力了,她每日算着账都惊讶这进项。
半日闲的生意能这么好,离不开相公的主意和婆母的好厨艺。
她把近些日子的账簿和银子给叶柔送去,却被叶柔推回去,哪有婆家打儿媳妇嫁妆的道理,让她自己好好收着。
苏熠薇跟相公提了这事,李延宁让她听娘亲的,赚了钱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苏熠薇觉得自己实在是幸运,遇到李家这么好的婆家。
她在李家不用晨昏定省,不用整日伺候婆母。婆母比她还忙,她说她这是在忙自己的事业。
事业,她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细细琢磨了很久。婆母告诉她这是相公告诉说的,女人也可以有自己的事业,不用拘泥于后宅,整日围着丈夫、孩子打转。
婆母觉得儿子说的很有道理,而公爹也支持婆母,所以婆母一直这么做着。
想到这,苏熠薇道:“那我也把打理半日闲当成我的事业。”
“如此甚好。”李延宁自然没意见,他很欣慰娘亲和妻子有自己的事业。
和兴食肆筹备完之后,在舞狮的热闹氛围中隆重开业。新店开业头三天打折,听到打折,百姓都乐意来尝尝。这一尝便被和兴食肆的美食俘虏了。
京州的辣椒苗才种下不久,还未到收获的时候。辣椒还是从东临府运过来的,路途遥远,费用也贵,所以食肆里的辣菜很少,还限购。
但是主推的那些菜肴也足够吸引顾客,价廉味美,生意自然好。
现在胡瑞跟着儿子儿媳来到京州,也找了铺子开豆腐铺。胡家单单提供给和兴食肆的豆腐、豆芽都有的忙碌。
李青鹤还让伙计跟喜欢吃豆腐的顾客推荐胡家豆腐铺。胡瑞有时候会跟李青鹤开玩笑,他家就是跟在宁子身后喝汤都能喝饱。
顾淮谨自从搬出顾府后,某日找了李延宁,他想在京州再开一家悦家客栈,同样的分成,问李延宁做不做?
李延宁哪里会拒绝,自然要合作。两人现在除了忙碌翰林院的事,就是商量客栈的事。
金秋十月,各州的武举乡试陆续举行。李延宁早收到夏得韬的来信,他会参加这次的悠州武举乡试,中举后便能来京州参加明年四月份的武举会试和殿试。
李延宁回信对他非常有信心,鼓励他放松心情好好考,宁哥在京州等着他。
华朝的武举会试与文举会试一样都是三年一次,放榜形式和文举无异。武举要经历府试、乡试、会试、殿试。
府试是各府先选拔出有武艺之人,推举去参加州乡试。
各州的乡试有规定的考核内容,比如身体素质、体能、骑射、武器使用熟练程度以及军事理论等。
武举乡试通过者授予武举人称号。武举人已有授官资格,可以进军营和兵部任职。
武举人可以于次年四月来京州参加会试和殿试。会试不仅考武艺,还考军事理论和排兵布阵能力。武举会试选拔的是将领,是有帅才之人,不是单纯孔武有力的莽夫。
李延宁也不太清楚武举的军事理论考些什么内容,但他想各种兵书、地理知识多看些总没错。
于是最近在翰林院,他一有时间便去藏书阁翻找军事书籍和兵书,抄写回来总没错,夏得韬用得着,叶弘轩那小子肯定也用得着。
他还特地给岳父苏骁去信一封,问问武举会试和殿试考些什么内容。
秋去冬来,才十一月京州已经下雪了。天气渐冷,和兴食肆开始推出羊肉火锅、兔肉火锅、浓汤菌菇锅。
李青鹤给叶明写了信,让他帮忙把各种辣酱、干辣椒等调味料运来京州售卖。
叶明收到姐夫的信,立马亲自运来货物,还在京州临近城门的位置买了一个院子放货物,在百仁街开了一家杂货铺。
叶明还带来了李青松、李延峰写的家书。李延兰十月初十诞下了一个女儿,长得好看极了,现在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
全家人都为延兰高兴,如今儿女双全。叶柔还特地去打了银镯和长命锁,到时候让叶明一起带回去。
这次李家在田庄里提早购买了很多羊来养,山坡上跑着的羊和兔子,足够和兴食肆忙过这一个冬天。
京州的冬天很冷,热腾腾的火锅一推出立马引起整个京州的好奇。京州的有些行商其实是听说过火锅的,只是没去过东临府,没亲自吃过,别人说的天花乱坠也不想象不出来。
直到和兴食肆出现的火锅打开了民众的味蕾。一整个冬天,屋外白雪皑皑,屋内火锅涮肉、涮菜热气腾腾,吃得浑身暖烘烘,幸福感爆棚。
火锅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有锅一切皆可涮,很多人家也在家也吃起来,可就是熬不出和兴食肆那样香而不辣、红油滚滚的汤底。
可食肆实在太热门了,雅间就算不是饭点也有客人在。
叶柔和李青鹤每日盘账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