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阴谋绽放Ⅱ
择失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5章 阴谋绽放Ⅱ,生死无惧的我愈战愈勇,择失忆,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徐圣康说完,旋即前往立政殿。
不久后,魏斯与其他五位儒家大师相继到来。
他们明白,徐圣康必定有要事与他们商议。
果然如此。
踏入立政殿,徐圣康立刻宣布:
“我怀疑此事乃渤海郡卢氏家族在幕后操纵!”
此言一出,众人的表情变得肃穆。
“微臣亦有同感,王进虽由王寄真提拔为州执政官,但天下皆知,他是卢氏家族豢养的走狗。”
“只有卢氏家族,才能拥有这般骇人的操控能力。”
“若是卢氏家族主导此事,那么目的何在?他们背后的蓬莱仙宗是否参与其中?”
群臣都是智者,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将事情的脉络梳理得大致清楚。
接着,陷入沉寂。
因为他们隐约猜到了阴谋针对的对象。
“看来,蓬莱仙宗意图迫使吕超出城!”
徐圣康藏于袖中的纤细手指紧紧攥住,指甲泛白。
真是狠毒的计策!
竟以冀州无数百姓为棋子,逼迫吕超前行!
吕超不从,他们会无休止地拦截朝廷钦差!
这是一个阳谋。
阴险、卑劣、无情,却又高明。
高明之处在于,明知这是陷阱,却不得不跳入......
"吕大人绝不可踏出城墙,此行将险象环生!"
"这分明是敌人的诡计,切莫轻举妄动!"
"此事必须隐瞒于吕大人,若他得知,凭其刚烈,必会执意出城,直奔冀州!"
文士们商议良久,达成一致看法。
吕超对大乾如今至关重要,他们决不允许吕超出城涉险。
一旦吕超遭遇不测,大乾的未来也将黯淡无光。
然而冀州百姓饱受战火煎熬,岂能坐视不管?
蓬莱仙宗与卢氏一族竟以亿万人命为赌注,实乃天理难容!
"让我前去一探究竟吧。"
最终,一位文士站了出来。
此人名为宇文舜,现任礼部尚书。
他自告奋勇,无人反对。
有大儒亲赴前线,事情应该可以解决吧?
于是,京都对冀州的第三次援助启程了。
这一去,足足半月有余。
半月后,宇文舜归来,却未能完成使命,反身负重伤。
甫回京都,便口喷鲜血,陷入昏迷。
同行之人无一生还,只有宇文舜凭借昔日书稿燃烧的力量,拼死逃脱。
连大儒都险些陨落,显而易见,背后是蓬莱仙宗的策划。
渤海郡卢氏虽强,尚不足以对抗文士之力。
"现在该如何应对?"
徐圣康心中一片茫然。
冀州的危机日益加剧,多地饥荒,流民四散。
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空前的浩劫。
京都连失三波粮草,储备已告罄。
京都开支巨大,且不久前才扩充军队。
如何是好?
文士们也束手无策。
此时,宫门迎来了一位访客。
正是吕超!
如此大事,吕超早已知晓。
早在信使首次进城时,他就收到了下属的报告。
只是那时,他并未引起重视。
毕竟旱涝皆属天灾,民生困苦多因此起。
无话可说。
但钦差大臣首次派出,全军覆没后,吕超意识到事有蹊跷。
他危机意识敏锐,毕竟他常游走在生死边缘。
山贼作乱,钦差遇害,听起来就不寻常。
然而吕超当时未发一言,相信徐圣康能妥善处理。
然而紧接着,
第二批钦差同样悲剧收场。
这让吕超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陷阱!"
既是陷阱,必有针对的目标。
结合冀州的势力归属。
渤海郡卢氏。
而卢氏是王寄真的坚定盟友。
再联想到自己与王寄真的恩怨。
答案呼之欲出...
卢家的目的是找上我!
领悟到这一点后,吕超心中已然按捺不住。
那是一种愤怒与兴奋交织的情感,看似矛盾,但在他身上却融合得如此自然。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愤恨卢家竟以冀州亿万人的生灵为赌注,迫使他离城,这种行径狠辣且狂妄。
凡是有良知的人,听闻此事都会愤慨不已。
这恰恰证明,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有多么漠视生命。
黎民如同野草丛生,但他们并非真正的草芥。
人一旦消逝,一切归于虚无。
唯有野草,割去一茬又长一茬。
然而,吕超同样满怀喜悦。
他正苦于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离开城市,卢家此举恰好成全了他的意愿。
他们用残酷的手段,让吕超别无选择。
若不去,后果不堪设想。
唯有离城,方能遭遇险境。
唯有面临生死,方有可能蜕变,成为天帝。
吕超已将一切思虑周全。
一旦踏入冀州,必定会掀起轩然大波。
至于设下的陷阱、阴谋,都无关紧要。
你若能杀我,便让我见识何为残忍!
反正我拥有双重生命,我敢冒险,你未必敢!
然而,未及吕超亲往皇宫请战,
大儒宇文舜已然在路上疾驰,似乎唯恐事态有变。
于是吕超只得暂时放下计划。
离京多时,原本以为风波会逐渐平息。
未曾料到,噩耗再次降临巡天监,连大儒都险些陨落!
此事揭示了两点关键信息。
其一,蓬莱仙宗与卢家决心已定,不惜一切代价驱使吕超出城!
其二,大乾不能再盲目增兵,此举无疑是火上浇油,愚蠢至极。
为防徐圣康捷足先登,吕超直接踏入皇宫。
他步入大殿,神情凝重。
这是一场关乎生死的大事。
即便他想避世不出,此刻也已无可能。
他不能坐视冀州无辜的民众因他而丧命。
"拜见监察大人的威严。"
"拜见大宗师。"
文臣武将纷纷向吕超行礼。
武将尊称他为监察,文官则尊称为大宗师。
随着时间推移,吕超的地位日益崇高,仿佛被神化了一般。
这得益于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稷下学宫。
吕超在学宫提倡的知行合一与横渠四句,如雷贯耳。
起初,吕超年纪尚轻,一些老派文人对他被称为大宗师略感尴尬。
如今,那种尴尬已不存在。
贤者为师。
成为圣贤,从来与年龄无关... ...
"吕卿若为冀州干旱而来,无需多言,此事已在朕掌控中。"
徐圣康洞察吕超的来意,抢先道出,欲封住吕超的话语。
"敢问陛下有何对策?"
吕超眉峰微蹙。
"是否仍打算派遣人马,赴那死亡之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