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香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1章 学习日常,四合院回到五零,南京香烟,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上午9点左右,教室里差不多都坐满了,大家从互不相识,到逐渐相识,慢慢的三三两两的聊起来。
突然,一个四十岁左右,戴着眼镜,长相儒雅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同学们一看,估计是老师,教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台上的中年男子见大家安静下来,便开始了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辅导员,我叫陈伯成,以后就负责咱们班的日常事务。”
辅导员边说,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姓名。
“以后同学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下面我先来点一下名,点到名的同学请站起来做一下介绍。”
辅导员说完,翻起一旁名册,开始念了起来。
“孙正国。”
孙正国没想到,第一个就是自己,赶紧站了起来。
“到!”
“好,你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各位同学好,我叫孙正国,今年17岁。”
“哇……。”
当孙正国报出年龄后,班里的同学不约而同的发出了惊叹。
他们里面有的都已经二十几了,小一点的也有也19岁,一旁的郑文化就是19岁。
但孙正国今年才多大呀?
今年才17岁,不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反正他们是没见过。
等到安静下来,辅导员示意接着介绍。
“我是土生土长的四九城人,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相遇,我对机械制造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以后。。。。。。!”
“啪啪啪……。”
孙正国讲完,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辅导员又开始接着点名,然后被点名的同学,一一做了介绍。
等到全部介绍完毕,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
看看时间还早,辅导员又讲了课程的安排,学校的注意事项等等。
中午吃饭时间,孙正国郑文化二人,一块来到食堂。
两人为了庆祝,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今天特意多点了一些菜,就开始了大学的第一顿午饭。
吃完饭后,两人又在学校浏览了一番,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学校,总不至于去趟图书馆还要问人吧!
浏览完学校后,两人回到教室,休息了一会。
下午,辅导员安排同学们,把卫生清理了一遍。
今天因为是新生报到,所以不用上课,等到卫生打扫完毕,就开始自由活动。
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的同学普通话说的也不好,所以教室里面成了军阀大混战,说什么方言的都有,乱成了一锅粥。
下午4点,学校就放学了,孙正国跟郑文化招呼了一声,骑上了自行车,便往红星初中驶去,他还要去接妹妹放学。
红星初中门口,孙正红正在等待,她们今天也没上课,所以放得比较早。
“哥,这呢!”
看到妹妹招手,孙正国赶紧骑过来。
“等久了吧?”
“没有,我也刚放没多长时间。”
说着话的工夫,孙正红已经坐上了车。
孙正国大脚一蹬,说了一句“坐稳了,”车就往前方急速驶去。
回家的路上,孙正红比较好奇,大学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
所以一直在问,孙正国全都一一细心解答。
“哥,听你这么说,这大学除了课程比较难,跟我上初中没什么两样。”
“你要这么理解,那也是对的,这上学吗?由易到难,那就是最大的区别,要不然你以为呢?”
“嘿嘿嘿!看来我以后要学二哥了,报考中专,这样也能少上几年学。”
前面骑车的孙正国一头黑线,原来妹妹问了半天,就是为了少上几年学。
“随你便吧!你自己开心就行。”
对于上大学,还是上中专的问题,孙正国早就想通了,他要早知道,自己当初也考中专了,也能少受几年罪。
两人一路聊着,回到了家,又一头扎进了厨房,开始做起了晚饭。
晚上,吃饭时间,孙大江两口子没上了大学,也比较好奇,在一旁不停的询问。
直到揭开了那层神秘的面纱,两人表现跟孙正红一样,原来大学是这样啊!也没什么区别。
晚上睡觉时,看到对面空无一人的床铺,孙正国多少有点不适应,这人在跟前叽叽喳喳,还嫌烦的慌,可是猛的少了一人,又有点不习惯。
索性不管不顾了,真身进入了空间,现在的空间,已经不怎么种粮食了,主要是吃不掉,卖太多又有风险,他也不缺钱。
现在主要种植一些名贵草药,也省去了他收割的时间,任这些草药野蛮生长,看他们能长成什么样?
进入空间后,孙正国处理了一些家禽,收完了鸡、鸭、鹅蛋,闻着空间内浓郁的药香味,这才满意的退出了空间,回到床上睡觉去了。
第二天上午,孙正国早早的来到学校,今天第一天正式上课,他可不想第一天上课就迟到,给老师留个坏印象。
早上第一节课是物理课,物理老师是一位上了岁数的小老头,满头银丝,戴着眼镜,一副学者风范模样。
对于这位老师,同学们都有所了解,昨天辅导员,已经将这些学科老师,都一一介绍过了。
老师名叫张一鸣,有着一鸣惊人之意,机械系专业教授,民国时留学法兰西,九一八事变后,放弃高薪毅然回国,为祖国的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于这样品格高尚的人,同学们非常尊敬,全都一丝不苟,端端正正的坐着,准备认真聆听老师的教诲。
张教授看到同学们的表现,十分满意,这些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看到他们,就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
第一节课,张教授没有讲课,而是从西方的工业革命,一直讲到新中国机械的薄弱之处。
最后提出期望,希望在座的各位,为新中国的机械制造,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同学们纷纷受到了鼓舞,表示一定努力,不辜负国家的培养,要为祖国的建设而奋斗终身。
连孙正国都被感染到了,没想到开学第一节课,同学们的气氛就被调动起来。
大家都在努力,没理由我一人偷懒吧!
“加油吧!少年。”
孙正国心中默默呐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