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德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4章 冷笑了几声,盗墓:下九流,三四德七,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前除了官方的少数人,外面的世界并不知晓这代不输石的所有者之中,竟然还有一个成吉思汗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这种吟诗,大家并没有感到太大的震撼!
然而,在那间神秘的房间里,周先生的情况却不同。当他听到这句诗的译文后,几乎瞠目结舌。
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难道意味着成吉思汗可能真的还活着不成?
因为诗句中提到了永恒之地,是不是说成吉思汗真的找到了这个地方,所以他一直没有死去,甚至还能出现在未来的时间线上?
那么这个所谓的永恒之地指的是雷城吗?
周先生对此并不能肯定。
他把目光转向常三,发现此刻的常三全身紧绷。
显然,这句吟诗也让他感到了极大的紧张。
于是,周先生直接发问:“韦先生,张先生在讲故事前曾提及,他怀疑半截李曾经进入过雷城,那么你说这吟诗中提到的永恒之地,会不会就是雷城呢?”
听到这个问题,常三的眼角不禁抽动了一下。
然后回答道:“这个我还真不确定,因为在雷城的时候,我没听说过那里被称作永恒之地。”
周先生点了点头,似乎接受了这个含糊其辞的回答。
但他紧接着又问:“雷城的人不知道雷城是永恒之地,似乎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长寿对你们而言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对吧?”
常三意识到,周先生是在暗示他。
如果常三确实是当年指引张大佛爷找到不输石的人,那他现在应该有一百多岁了。
然而眼前这位常三,看上去分明只有四十岁出头。
在普通人看来,这就是一种长寿的表现。
常三迅速回应道:“您说得没错,雷城本就是一处隐蔽之地,外人不得入内,怎么评价我们不清楚,或者说,能有机会评价它的人寥寥无几。”
常三这番话其实是在告诉周先生,雷城并非寻常人能够轻易见到的地方!
假如正如吟诗所述,铁木真的大军全都奔赴了雷城。
那雷城早就不存在了!
成吉思汗的铁骑有多么剽悍,无人不知。
就算雷城的人个个擅长听雷术,也无法抵挡这种海量战术的攻击。
所以,常三更倾向于认为,这句吟诗代表的只是一种鼓舞和向往。
成吉思汗或许听说过雷城,并将其视为人间仙境、永恒之地。
他的目标是寻找雷城,因此向手下的士兵灌输了一种理念。
这种理念化作了吟诗,在军队中传唱开来!
这是常三自己的见解,在想通这些后,他突然感到精神为之一振。
之前的紧张感也因此减轻了许多!
因为他坚信,从未有过大规模的人进入过雷城!
听雷一族即便在历史上遭受过清洗,雷城也未曾被人发现过。
雷城的存在就像一个游离于这个世界之外的异次元空间。
从来都不会有机缘巧合让人误入其中的事发生!
这些过去的经验,正是常三自信的源泉!
常三情绪上的变化,周先生自然也察觉到了。
虽然脸上不动声色,但在内心深处,周先生冷笑了几声。
在他看来,常三高兴得太早了,张临讲的故事,一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进展!
张临在翻译完诗句后,并未在意众人惊讶的反应。
而是接着说:“半截李听懂了吟诗中的几句,心中愈发好奇起来!”
“自从他知道来这里跟着察勒该,来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是为了探寻成吉思汗的陵墓后,半截李便开始留意起铁木真这个人来。”
“他从其他人那里收集了很多关于铁木真的信息,但由于资料碎片化,拼凑得并不完整。”
“这时听到察勒该那浑厚的歌声,仿佛一瞬间将半截李带回到了那个铁骑驰骋草原的时代。”
“那时的半截李还未成为后来上三门中的李三爷,因此社会经验极为匮乏,对人心也没有多少防范之心。”
“他看到周围的人都已入睡,就连作为向导的老弥也被酒醉得裹着羊皮袄呼呼大睡。”
“出于好奇心驱使,半截李突然对着仍在歌唱的察勒该提出了问题。”
“半截李清楚地记得,他也使用了孛儿只斤的语言去问察勒该:何为永恒之地?”
“正处在兴奋状态的察勒该突然听到熟悉的语言,整个人身体一颤,满脸不可思议地看着半截李。”
“他首先问的是:你怎么会说孛儿只斤语?”
“当时的半截李可不像诸位这般幸运,身边有个像刘教授那样的专家可以普及孛儿只斤氏族语言的意义。”
“他只以为那是普通的蒙古语,并未察觉察勒该眼神和表情的变化。”
“半截李老实告诉察勒该,他是通过听学会的,属于自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