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称帝,国号叫……
猫头叔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3章 称帝,国号叫……,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猫头叔叔,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稍事休整后,钱弘佐命朱虎臣搭乘水师船只,随同陶安同去攻打江州。
又命林仁肇兵出抚州,攻打洪州。两路夹击,准备拿下江西。
南唐李璟遣武昌军节度使查文徽率水军驰援江西。
江西在金陵的上游,只要拿下江西,特别是江州,南唐的武昌军就会被堵死在长江上游,南唐就再也没有能力夺回金陵了。
拿下江西,钱弘佐才可以在稳稳地据守江南,再图其他。
十月,后周崇政殿。
郭威正与诸相公们议事。
后周也收到了吴国攻打南唐金陵的消息,原本郭威也可以派兵南下。南唐腹背受敌,后周本可以一举夺得江淮之地。
可惜的是,日前契丹已派萧禹统兵五万,与北汉刘崇所率的二万兵合攻晋州。
刘崇就是郭威废掉的刘赟他爹。原本郭威起兵造反,作为宗室的刘崇也立马起兵南下,试图阻止郭威。但是他听闻郭威拥立自己儿子登基,幻想着能当一回太上皇也是挺美的,就收兵回去了。
哪晓得这是郭威的缓兵之计,等郭威到了开封,就当上了监国,迅速稳定了局势。
这时候刘崇肠子都悔青了,如果当时他南下,说不定郭威“清君侧”就失败了。
刘崇自觉靠自己一个藩镇肯定是打不过后周的,便向契丹称臣,仿后晋例,为“儿皇帝”,契丹封刘崇为北汉皇帝。
于是,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一南一北各自出现了一个“大汉皇帝”。
后世21世纪夷洲某于姓将军误以为西汉与东汉是并存的,闹了大笑话,估计是与北汉、南汉并存给搞混了。
为了应对契丹与北汉的威胁,郭威派遣枢密使王峻统兵救援晋州,自然就没有余力再派兵南下江淮了。
第二年(公元952年)二月,陶安同击败武昌军水师,查文徽败退回鄂州,朱虎臣攻破江州。
洪州开城投降,林仁肇分兵攻取江西各州。
至此,吴国已全取江西。
钱弘佐班师回杭州,杭州百姓万人空巷,纷纷至大运河边欢迎两浙健儿得胜归来。
“万岁!”
“万岁!”
钱弘佐所经之处,俱是排山倒海的欢呼。
陈云福也对钱弘佐小声道:“官家,民心可用呐。”
钱弘佐笑笑,并不接话。
如今,他还要与群臣商议一下接下来的战略方向。
目前吴国占据了长江以南,西到江西,南到福建这广大地区,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万人。
而反观占据中原的后周,人口约1050万,国力上,还是后周略胜一筹的。
不过后周还要应付北方强邻契丹,不可能拿出全部的力量来对付南方。因此,钱弘佐认为,北伐一统天下,还是有可以操作的空间的。
至少,他知道郭威称帝后死得快、柴荣继位后死得早,他的最大优势就是年轻,耗也能耗死他们俩。
唯一让他忌惮的是赵匡胤,但这个赵大目前毫无发迹迹象,王城司甚至一度查不到赵匡胤这个人。
钱弘佐的残存记忆中,记得赵匡胤是官二代,他爹似乎做官不小,然后命王城司从姓赵的高官查起,再查其子,这才找到赵匡胤这个人。
此时的赵大,还只是郭威禁军中芝麻大的小军官——行首,类似于吴军编制里的伍长,麾下兵不满十。
但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小军官八年后就会篡位当皇帝,那只要脑子正常的人,都是不会信的。
经过与重臣们的商议,基本确定了接下来的国策。
一是不再向中原王朝称臣了,朝臣们一致反对继续向中朝称臣,实质上就是大家已经默认接下来钱弘佐就要称帝了。
二是先北后西,四面攻略。计划今年秋后,大军三路北伐,彻底攻灭南唐,兼并淮南,建立起江淮防线,然后再西进攻灭混乱中的湖南与芝麻大的荆南。
接下来,再图谋龟缩于两川的后蜀、岭南的南汉国以及交州。
水丘昭券也建议钱弘佐登基称帝,一是可以获得法统,征讨四方更加理直气壮。因为吴这个国号最早是唐昭宗封的,按照法统,吴国的疆域只在长江以南,即浙西西道与浙江东道。要获得法统上的合理性,就必须称帝。
就好比是按照21世纪的国际法,你要宣称某个地方是你的,你必须得拿出理由来。
因此,只有钱弘佐成为皇帝,才能宣称对整个中国都拥有统治权。这样,征讨四方才有正当性。
二是提升士气。两浙的百姓们当兵打仗,伤亡也不小,钱弘佐称帝,就可以拿到额外的一笔赏钱,对于士气的提升是实打实的。
三是安定南唐旧臣的人心。如果不称帝,那些旧臣们人心就会不齐,甚至与李璟私底下再勾勾搭搭。
钱弘佐顿时对水丘昭券更加佩服了,果然不愧是宰相,劝进都劝得这么有水平,每一条都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但如果称帝,那么还有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国号。
钱弘佐问道:“我若称帝,以什么为国号呢?”
水丘昭券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国号为“吴”。
因为按春秋以来的礼法,一般都以封号为国号。
比如汉高祖刘邦,他的封号是汉王,所以,在他打败项羽后,称帝,国号为汉。
那么按照这个规矩,钱弘佐如果称帝,那妥妥的就得以“吴”为国号。因为最早唐皇封钱镠为吴王,之后又有后汉朝封钱弘佐为吴国王。
所以,叫大吴朝似乎很合理。
另一个备选国号为“越”。
这个就纯粹根据封地为号了,吴越国起家在杭州,杭州古时是越国,便以越为号。
号“大越朝”。
这可让钱弘佐犯了难,吴跟越这两个国号,历来都是割据偏安政权,选哪个都有点像是江南流亡小朝廷。
按礼法,应该选吴为号,但大吴这个名字,总让钱弘佐联想起大雾,总觉得有点蒙人一脸的感觉。
叫大越朝吧,读音更加上口。但裴坚极力反对,因为上一个用越为国号的,正是钱镠干掉的老上级——董昌。
当年董昌秀逗了,占了一州之地就敢称帝,号“大越罗平国”,很快就被钱镠攻灭。用越作为国号,有点不吉利。
钱弘佐也陷入了两难之中,国号这玩意,一不小心就要用上两三百年,得好好考虑考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