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时红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4章 围观湘王打仗,天!夫君是个大反派,刹时红瘦,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衢州城还未拿下,宋屏选择在距离衢州东城门的百里之处扎营,这倒不失为一个正确的举措,当晏迟赶到时,宋屏才终于如释重负赶紧返回临安,而闵妃与芳期,暂时都还在婺州城内,婺州知州于济是个干完这一任就打算退休养老的官员,没想到因着婺州交邻衢州,突然就被授予了调集粮草的重任,又还要负责安置好两个王妃,冷不丁的就获得了再进一步的机会,于是乎就把告老辞官的想法打消了,对老妻一番叮嘱,让她务必不能怠慢两位“贵客”。
于济是年近而立才考取功名,还是个寒门出身,壮年时也兢兢业业的埋头苦干后,后来意识到倘若不靠人脉,他是无望突破五品的大限位列朝班的实际情况,但他一来不曾贪污受贿,收刮民脂民膏,着实拿不出行贿的财物,二来又是个笨嘴拙舌的人,自知没那一身的本事寻到别的门路走“晋升之迳”,便也就懒得再争取了。
只是他的时运尚且不错,临了临了,巧遇朝堂人事的几番变迁,靠着他埋头实干的考绩,虽说评不上个优上,竟因为中上的考评获授了婺州知州一职,于济已经觉得十分光宗耀祖了。
但毕竟,他其实还不算老。
若是这回因为辅战建功,考绩能评个优上,就大有希望能够升迁入朝,哪怕不能有入政事堂的幸运,至少当了这一辈子的官,终于能够面一面圣,见见皇帝长什么模样了。
于济倒也没妄想这场“萍水相逢”,能获湘王殿下的垂青,提携他青云直上,他交待老妻款待湘王妃一行,着实也是人之常情。
于妻却是个很爽利的妇人。
三两日间,她和芳期间看似已经没有交浅言深的忌讳了。
“也不是所有督管军务的武官都那样胡作非为的,便如调遣婺州的梁统领,就是个公允御下的部帅,反而是从前监务署受令巡察的使臣,公然逼着梁统领行贿,否则就要弹劾梁统领渎职,梁统领没了办法,只好准备着和监务署争上一争,可他是个武官,生怕文墨上头落下风,才来请教外子这跟人争拗的奏文该怎么下笔。”
芳期听得津津有味,自是要刨根问底的“于公是进士出身,应该不会被难倒吧?”
“外子劝住了梁统领。”于妻叹了声气“外子也是看梁统领全然不谙朝堂的局势,又并非个逞强争锋的性情,若真是得官家器重的话……又何至于被监务署勒索,下这破釜沉舟的决心?那时候元务墉甚因为有兴国公、沈相臣二位撑腰,监务署的官员无不是他的亲信,梁统领要是不服软,奏文纵便是写得正气磅礴,恐怕也是无用的。
婺州城里有个商贾,是一极其侠肝义胆的人,外子初来婺州上任时,因为断了一起人命案,免让个百姓蒙冤,商贾听闻后,竟主动前来拜访外子,大赞外子明察秋毫,是不可多见的清官,起初外子也疑他另有居心,可那商贾却并没求告外子任何事体,该纳的商税,他一文都不短,外子打听得,他又从未行过欺行霸市一类事,方才对商贾改观。
外子出面,寻那商贾,替梁统领借贷了笔钱,商贾不仅答应得干脆,甚至坚决不认这是借贷,说婺州能得太平,全靠外子和梁统领都是刚正不阿的好官员,这笔钱就当他是捐助了。梁统领补上了贿款,才了结这起子是非。”
后来,芳期与闵妃私下谈论这事,闵妃又道“官家意图用武官牵掣文臣,但州县甚多,也不是所有遣往州县督练军户的武官尽为官家心腹的,又着实是我朝重文轻武,并非一朝一夕的积弊了,如梁统领,虽说出身军伍,上征场必是不惧马革裹尸,然则却深惧于朝堂上和力争黑白,定是因他并未得官家亲自授意,固有之见却早已形成,仍然认定君主会偏向文臣,若不是逼于无奈,是绝不会与文臣争锋的。
又如于知州,也能称得上清正廉明,从不与官虎吏狼同流合污,若不是因为仕场风气早已不堪,以他的品性,应当不会对逼索贿赂的事视若无睹,然而连一国之君都在以权谋私,底下的官员为了明哲保身,也只好当个睁眼瞎了。”
闵妃剖析得透彻,芳期大是感慨。
“这些利害与事体,我要不是常听外子分说,必然一窍不通,就好比早前听知州娘子说起梁都统一事,我还暗暗寻思呢,梁都统虽不似方瑞之流的毒蛀,可做为武官,他未免也太懦弱了些,根本没想到这原来有关一直以来重文轻武的积弊,还是小闵见识广,真真才能称得上汴王的贤内助。”
两个女子,本就私交甚好,芳期此时也已经向闵妃透意,晏大王应当是打算辅立汴王了。
闵妃微低着头,叹息一声“幼时听小叔父说得多了,略长大些,也确然明白了大卫社稷眼看是花团锦簇,实则江山国祚已经有如风中残烛,倾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青史之上,实例昭昭。外子崇尚澹泊,并不希望涉入权位之夺,我也同样盼想着现世安平,如此肩头就能免压重担。
阿期,我虽不知湘王为何要力佐外子步登权位,但我也看出来了,若是当今天子仍据宝座,恐怕社稷国祚是真正危在旦夕了,外子毕竟生于皇族,有些事情他责无旁贷,我是他的妻子,应当与他一同承当。”
“今日咱们话已经说到这里了,我也不妨与小闵坦言,虽说当今太子骨子里有一半流淌的是覃氏之血,可因为种种缘故,太子势必不能登极,唯有汴王克承皇统,兴许能免大卫亡于辽骑。
陈圣人心地仁善,虽为太子嫡母,且视太子一如亲出,但她也不过是盼望着安儿能如其名,得以安乐一生而已,且陈圣人,毕竟不知国事,她今后是不能代为决策军国政务的,日后小闵若是母仪天下,相比陈圣人,更乃社稷之幸。”
闵妃沉默了好一阵,才又低语“外子虽然不谙君王之术,但胜在有一颗仁慈之心,哪怕做不到雄才大略,然必能做到从谏如流,大卫需要的并非一个才华盖世的皇后,而是更多高瞻远瞩的臣公,我不能向阿期保证什么,只有一句,我必会以司马太后为戒,绝不至于顾私贪权。”
芳期摆了摆手“我可不会向小闵要什么保证,咱们今日,事也说得太远了,唉,眼下我还在担心呢,不晓得外子这新上任的平乱大将军,要怎么拿下衢州。”
话外听音,芳期是听出了闵妃的保证,俨然是对于湘王府日后绝不至于被“鸟尽弓藏”的承诺,但闵妃尚还不知道,有朝一日,大卫的湘王殿下为弑君罪徒的处令必须由汴王亲自诏告天下,芳期不想就这事再深谈,她本是随口转移的话题,哪想到闵妃却上了心。
“阿期既然牵挂,不如咱们也干脆往军营去吧,横竖我如今,虽是一介女流,却也担任着平乱安民的重任呢,关心战事,慰问将士也是职责所系,不至于引起物议和诽责,且我也极想见识见识湘王如何运筹帷幄,这回本是机不可失,也不甘心一直身处后方。”
两个王妃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却让于济焦虑得在屋子里乱转圈“也不知道湘王究竟有无必胜的把握,万一在跟那宋将军似的……汴太妃的安危至关重要,若有个好歹,我们必定难辞其咎。”
于妻却更想得开“我瞅着,湘王妃与汴太妃两人比亲姐妹还要亲近,且湘王妃虽然年轻,也绝对不是个冲动妄为的性情,真要是有风险,是绝不会让汴太妃涉险的。”
“妇道人家哪里懂得厉害!”
“湘王妃可不是普通的妇人,看湘王何等人物,位高权重,还一表人才,却对湘王妃那样爱重,竟然不肯纳姬妾,湘王妃笃定湘王必胜,说明湘王真有那本事。”
“不纳姬妾和行军作战有何关系,我不也不纳姬妾么,让我率军出战,那就是个送人头的结果。”
“官人不纳姬妾,那是为了省钱,湘王可犯得着心疼这点子钱财?”
“谁说我是为了省钱了?!”
“那要不,是为了什么?”
“你!真是对牛弹琴。”
“是是是,我就这就是在对牛谈情呢,盼着官人说句甜言蜜语,等到白发苍苍了都没如愿,我还觉得奇了怪哉,官人又不属牛,怎么就偏像一头笨牛。”
于济……
算了,他根外人都懒得吵嘴,还跟自家婆娘吵嘴干什么,吵赢了反而没饭吃,根本就是得不偿失,就默默的咽下一口气,口吻终于不再那样强硬了“还是该劝阻汴太妃和湘王妃,不可以身犯险,先安安心心的留在这里等消息。”
“官人自己去劝吧,连我,都巴不得能相跟着去呢,我活了这大岁数了,还没亲眼目睹过朝廷的军队打胜仗,倒是不走运,眼见过开封城破时,那些辽兵烧杀抢掠,直到如今还会做噩梦呢,我的爹娘,都是在逃难途中过世的,每每想到当年的凄惶……”于妻眼睛就又红了。
“看你,怎么又……唉,罢了罢了,时也命也,两位贵人是去是留咱们也没有干涉的资格,真要是因此遭了祸,那就是命中注定,你快别难过了。”
于济这人,从来不怕老妻跟他闹脾气,就怕老妻淌泪珠子,真要是让老妻哭肿了眼,家里的下人们非得以为他干了什么刻薄无情的事呢,一世清名都要晚节不保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