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杯中的胖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87 粒子流武器应用,塔防战略,酒杯中的胖子,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外星人章鱼给c国提供的粒子武器,准确点应该称作粒子流武器。
多了一个字,代表的科技水准截然不同。
通过询问游戏中的npc可知,粒子流武器是一种在游戏背景年代近两千年前流行的装备,与已经量产的16倍体钠电池所处时代差不多。
与土球未受到外星知识干扰前相比,大概有三百到五百年跨度,也需要用到只有太空里才能生产的材料。
粒子流武器的射流速度每秒约一万公里,对比一下,工业上用来切钢板的高压水枪,射流速度只有1500米每秒,并且在几公分外就会发生雾化失去切割能力。
把粒子加速到该速度,有两个关键装置:熔融炉和加速轨道。
两个装置都遇到困难。
熔融炉,是一种用来把盐(不是食盐)熔融的装置,根据盐的类型不同,以及设计目的差异,温度从两百度到三千度不等。
理论上熔融炉温度越高越好,可是作为一个移动武器,整这么高的温度,战斗时只能像早期火炮一样固定使用,否则无法处理的废热会让整个车辆、飞行器出大问题。
地表又不像太空里,就那么几套东西,可以不计成本的往里面砸。
……然而废热问题都都还是比较靠后的瓶颈,解决起来相对难度不算高。
一个难题是熔融舱的流动性。
很多盐经历熔融后,再冷却会生成其它物质,并且均伴随着结晶现象。而结晶有可能“长”在金属上,导致难以通过再加热完全去除。
经过了多轮材料筛选和实验,最后还是选择了会产生积碳的碳酸盐……说是石头好像也没错,但可以公开的信息显示不是碳酸钙。
废热问题,最终不得不向成本和系统总重投降,选择隔热陶瓷。
陶瓷本身的导热性能就很差,定向研发的隔热陶瓷导热率非常低,完全包裹熔融舱后,上千度的温差,每秒只能传递几焦耳的热量,比较有利于维持外部温度。
期间项目团队也考虑过使用黑魔导系列超导体,但那东西启动温度都要几百度,如果完全通过
电流直接加热,能量消耗太大。
另一重担心则是为战士们考虑,如果真的要动用这种武器,恐怕根本没心思顾及太多面板数值,黑魔导的超导温度范围太小,稍有不慎都可能引起超导线路融毁。
白魔导这边,虽然射流与超导体的温度差异,带来的热辐射、空期热传递问题还存在困难,但克服起来的难度低不少。
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升温很慢的,加速轨道一开,把冷空气粒子一并加速推出去,期间只要控制好射流带来的热辐射,冷却系统的压力有限。
加速轨道这边的困难更奇特,甚至是整个科研体系第一次遭遇到如此奇怪的瓶颈。
绝缘膜厚度。
粒子武器化,需要在很短的距离里给粒子赋予巨大的能量,如果按照外面电磁轨道发射器那种几毫米粗的超导线去弄,根本无法达到指定速度。
超导线必须再细一点,更细一点。
半路上项目组还专门成立了两个三十人的小组,给厂家改进设备,成功做出了十五微米的线芯。
这线有多细?
儿童头发丝的直径在三十到四十微米之间,意味着一根小孩头发抽空可以做出个三芯小电缆,空间还有富裕。
这款超细线芯出来之前,c国量产的最细线芯直径是40到50微米,继续做细容易断裂,也没有相应需求。
不过能保持连续加工的线芯做出来,绝缘漆却拉了。
现有的喷漆技术,喷出来的漆面至少都要四十微米,才能做到没有孔隙。
漆包线是烤漆,凝固和收缩会让厚度好一点,也没好到哪去,超导线传递的电流,可不是几十几百安培这么点,绝缘是刚需。
结果就这一个项目协调各方支援,折腾了半年时间,才给弄出最终直径35微米以下的漆包线,如果放大看,这绝缘层比例跟平时所见的普通塑料皮电线差不多。
还是粗,但是为确保绝缘性能,已经没办法再做细了。
大牛们还在那闷头改工艺呢,结果上面一纸命令,要求必须在年底前至少小批量装备,有问题以后再解决
。
没办法,只能硬上。
加速器给出三个线路一起推进。
一个是单线线圈;一个是类似轨道发射器的线圈集合,既加速环外面是一个个类似变压器线圈的完整线圈排列出来的;最后一个线路是绞线。
其中绞线也是利用刚刚改进的工艺做的,用六根线绞起来,烤漆,做成最终直径八十微米的绞线。优势是强度大,在超导启动之前能通过更大的电流,给射流加速时,各节点热量也更为均衡。
没太多意外,最终绞线获胜。
单线线圈的可靠度太差,室外试验场都会烧断,甚至有缠线过程种线芯就断掉的情况,技术太不成熟,放到坦克之类的载具上,根本不用打了。
线圈集合的复杂度相对于载具武器而言,还是太高了点,在加上冷却需求,全系统重量、成本都高了点。
强行闯关之后,就出现了前文提到的情况,射程不够。
项目组按现行装备的电磁坦克的炮体为重量基准,制作了一门实验炮,结果往外面三千米就没有杀伤力了。
但必须要强调一点,不愧是外星武器,这东西在五百米内的破坏力十分惊人,直接把一米厚的均质钢锭,给烧穿了个窟窿。
击穿一米均质装甲好像有点弱,毕竟坦克炮的穿甲弹都能打到1500毫米了,问题是损耗。
粒子流武器,一次发射只消耗一百克碳酸盐,一发120mm穿甲弹,哪怕装药少一点,也得十五公斤起步吧。
这意味着使用粒子流武器的坦克平台,只要能对接城市电网,单场战斗中弹药几乎是无限制的。
可惜,再强,也掩盖不了它现在攻击距离不够的缺陷。
项目组讨论来讨论去也没什么好办法,必须增加全炮重量。
上面也不含糊,章子一盖,按155mm自走炮的火炮系统及动力系统重量设计。
现在八倍体和十六倍体钠电池的产量各自都有提升,全电电磁坦克也有少量列装,动力系统重量自然也包括燃油等附加重量。
此外,自走炮的重量也不仅仅是个口径造成的
炮重差异,还有装弹系统和弹药重量,这玩意一发炮弹都是三十五公斤往上,弹药舱要按吨算。
把它们一通换算,重量、空间、能源都宽裕了许多,项目组短期内也无法解决高能粒子被大气糟蹋的问题,只能往上堆电力,增加粒子通量。
时间临近八月,东边j国又差点被怪兽推倒,项目组才终于拿出一款在八公里外,对二级怪兽有杀伤力的炮,还是实验版。
来看成果的军官眉头紧皱明显不太满意,载具还没定型,但因为时间紧还是签下单子,直接转入采购阶段。
接下来将有几十家企业一起设计生产全电化新型自走炮,首车下线只给了两个半月,并要求在年底前交付两百辆,意思是最后一个月的月产量要达到120辆上下!
为了人们的安全,继续加班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