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车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七章王见王中,回到过去好好生活,高粱河车神,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炎宏跟宁远几年以后的再一次见面,地点在安宁酒店。
李老板一见面还跟宁远开玩笑,说在这地方一会儿会不会摔杯为号,跳出三百个刀斧手。
宁远则说,不用三百个刀斧手,时代变了,谁还用刀斧手,应该是五十个纹龙带枪的。
说完两人都笑了。
喝的酒是宁远从家中带来用汾酒配制的竹叶青。李炎宏当然也知道这是晋省特产。
李炎宏也特别提到,几年前见到宁远的时候,他还以为宁远是赵红衣的助理,实在太年轻了。宁远则付之一笑。
同时李老板还问,为什么当年在宁远不推行搞搜索。
因为百渡和谷歌大战的时候正是在年,百渡用几十人的团队,在雷明的带领下依靠“闪电计划”不断的优化自身的产品从而在跟谷歌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而其实当时的在盈利上远超百渡,如果不是最后出售给牙虎,而是转型做搜索,那么当时情况还真是不好说。
毕竟也有一直不输给百渡的开发团队。而且有“贴吧之父”之称的于军可就是先加入的但因为于军一直想做搜索,当时的业务以中文上网为主。所以赵红衣就他于军推荐给了搜虎。于军在搜虎待了一段时间发现搜虎也不适合他,这才去了百渡。
然后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于军在百渡的各项产品开发上展现了非常出色的能力,而百渡也在搜索市场上迅速铺开,到了年,完成多轮融资的百渡已经是国内搜索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占据市场份额百分之七十以上。
可以说百渡占了两个便宜,一个是长城防火墙的建立。另一个就是国内当时成了气候的做搜索的互联网企业就百渡能拿得出手。
当时还是门户网站的时代,三大门户在当时先后在纳斯达克上市,风头正盛。
除了百渡在李炎宏的强力推动下,发现这一领域的市场空白,没有一家互联网企业跟上了步伐。
等和赵红衣想做搜索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
而同样是大股东的宁远,他的银河科技在搜索领域上发力,李彦宏是很想知道宁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搜索。
是一直就有想法,还是在牙虎收购案之后。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也并不算尖锐。
而宁远则明言,自己很早就看好搜索领域这块市场。但是在的时候确实没有推动去做这个项目。
不过具体原因宁远没说,李炎宏也没有刨根问底。
其实宁远最初是没想搞搜索引擎的,三巨头按照历史进程没多久就会变成两强并立。
而百渡因为盈利模式的原因,却没跟上阿里和企鹅的脚步。
年之后,阿里和企鹅开始大规模的并购,收购,从单纯的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转化为全赛道财团。
所以宁远最初的想法是他自己互联网公司,就搞成纯娱乐内容的产业链,阿里和企鹅则完全作为投资目标。
但观碑之后,宁远的想法变了,打造全中资互联网巨头成了他的新目标。
所以,在年的时候,电子商务和网络社交不在入场时机,有点为时已晚。搜索引擎却可以通过弯道超车有希望赶得上。
当然宁远并不是放弃电子商务和网络社交,而是在下一个赛道等他们。把握住关键时间段的关键产品,就足够了。
而目前,宁远和银河科技最大的对手当然是百渡,因为这个时代是p端的时代。搜索引擎是这个时代里最重要的产品之一,是非常重要的流量入口。
而国内这么庞大的市场,足够容得下两家,甚至三家搜索引擎。
所以宁远没想过干翻百渡独霸市场,能够跟百渡平分秋色就可以了。
一旦某个市场被某一家公司一家独大,那这家公司在缺少竞争的情况下,通吃上游下游,吃相会越来越难看。并且无所顾忌。
而一旦市场有竞争,双方也就会更多的想到用户需求,怎么样才能扩展自己的用户,怎么样才能让用户体验好。
银河科技就是要作为一个搅局者,让国内互联网不能成为一潭死水。
而这跟李炎宏的想法是绝对不可能达成一致的。因为任何商人追求的都是利益最大化。
所以李老板提出的并购条件,哪怕能让宁远直接成为股份超过李炎宏本人的百渡大股东,也不能让宁远心动。
而且宁远也清楚,即便成为股东,在百渡也不可能拥有话语权。甚至投票权都不可能有。百渡管理层为了控制百渡必然会提出ab股。
同股不同权。
这对宁远的目标没有任何的意义。而且李炎宏可不是赵红衣。
看看赵红衣从到牙虎在到,有多少员工是一路跟过去的?
再看百渡,七剑客在哪呢?百渡上市的时候,还剩几个了?这种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跟他在一个碗里吃饭,能有好?
多少功高震主的被李老板卸磨杀驴?“闪电计划”完成几个月后雷明就离职了。然后几年后在提到“闪电计划”的时候,李老板绝口不提雷明的贡献。
李炎宏是个很安静的人,外边看上去跟宁远一样,儒雅随和,不会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在宁远的银河科技曝光之前更是被称为互联网企业中最帅的老板。
当然在宁公子声名鹊起之后只能占据第二名了。
而另个一方面,这位李老板在百渡内部历次斗争中展现的心计手段,也同样不比宁远差。
所以他当然不会因为宁远的拒绝就气急败坏,也不会说对方不识时务的话。
因为拒绝这样一份收购条件,那就意味着宁远的野心并不比他李炎宏小。眼光也不比他差。
这样的人背后又有庞大的财富和人脉网,很棘手。
“宁导演在上市之前,是不是不打算接受任何投资?”李炎宏很好奇的问道。
“这个到不是,如果有合适的投资,还是会接受的。比如我准备在最近接受安宁集团的投资”宁远脸不红气不喘的说道。
李老板听完愣了一下,然后想想起安宁集团是宁远的家族企业以后,则笑了起来。
“今天我总算知道什么叫,肉烂在锅里。”
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国内互联网没有任何有人拥有。to的首席执行官王磊磊,同样出身不凡。比起宁远的出身差不多,都是将门之后。
即便是这样王磊磊也在to的股权也十分有限。背后也没有宁远这从财力。
毕竟宁远早年卖出网站的股份就有好几亿的收入。
而按照李炎宏的估计,银河科技目前的状况来看,ipo上市之前,只要再有一次资金注入就差不多了。
不得不说这个猜测还是比较准确。银河目前账面上还剩几千万,营收还没有达到平衡,几个月内就需要新的资金投入。
而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都在“替”宁远着急。特别是很多同行和投资者。
比如百渡、谷歌、高盛、软银、idg这些都是提出过想要收购银河科技的。
而这其中,算上百渡宁远已经当面拒绝三家了。
高盛在得知软银投资方案失败后,也从一些渠道得知了宁远对于外资的态度。而当时软银当时之所以要给宁远留足股权的原因也是后续想拉入高盛继续注资,到时候两家在银河集团的股权就能占到百分之六七十。
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年阿里的那笔八千多万美金的投资,就是软银牵头,其中就包括高盛等多家风投机构。
分担风险的同时也是结成同盟,在管理层经营不利的时候这些风投机构也可以联起手来对管理层进行改组。
所以风投机构直接的直接竞争没有那么大,相反很多时候他们都会合作,以得到利益最大化。
比如idg投资一个种子企业第一阶段的天使投资。而到了v风险投资阶段idg会主动的帮助所投资的企业进行下融资方面的联系,后面成熟期的pe也是如此。也就是战略同盟风险共担。
而企业管理层也不会希望所有的投资都来自一家风投机构,因为多个投资机构对创业者的影响力远小于单一大股东。单一的投资机构如果有绝对控股权,分分钟给创始人管理层看看什么叫一言九鼎。
这就是平衡,一头沉明显不是创业者想要的局面。
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企业很多时候不接受一家风投机构的多轮投资,就是怕鸠占鹊巢,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