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格夫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八章 名士都是纸老虎(二合一),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九宫格夫妻,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所谓当局者迷,事实上身在局中的人,不管多么高深的智慧,有时候也会看不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最简单的道理。

比如荀彧,身为上一波党锢之祸的受害者,和这一波党锢之祸的半个发起者,就看不清原来人心向汉,自从有了建安大典和宿卫进修的制度之后,颍川士族事实上已经彻底的自绝于所谓的党人了。

事实上建安大典打从修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完全站在了党人集团的对立面,靠考试就能轻松获取的名额,为什么还要靠关系?

谁再说他们是党人他们跟谁急。

同样,那些自以为是的所谓名士、党人,一样也看不清近在咫尺的变动。

也可能是看到了,但是惯性使然,不愿意相信吧。

就在气死郑玄之后的第三天,老头的尸体甚至都还没来得及入土,徐州,以及其他各地的军情便雪片一样的传了过来。

群情汹涌,尤其是军情汹涌自是不必说了的。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消息是广陵郡的郡兵兵变,在陈登攻杀赵云时突然反水,反而杀死了广陵太守陈登!

广陵的郡兵,被赵云给收编了。

那些失去了田地的郡兵还主动请求赵云带他们去合肥屯田。

堂堂一两千石太守啊!天下闻名的名士啊!下邳陈氏的陈登啊!

死的就跟闹着玩似的。

当朝廷所谓党锢之祸的消息传遍朝野之后,同样也是雷声大,雨点小。那些所谓的党人,一大半都因为支持袁绍称帝被下面愤怒的郡卒给杀了。

少部分留得性命的,也夹着尾巴跑河北去了。

要知道朝廷在面对袁绍时,原本就是比较弱势的,比人口比经济比兵源比地盘,袁绍都至少在朝廷的两倍以上。

本来,如果精准到县一级的话就有着大量的悲观投降派,并不认为朝廷能干得过袁绍,所以当天子明确的表达出了要禅让的意思,并且明确要求六百石以上官吏写进表之后,各地都有那迫不及待的给袁绍表忠心的人。

现在,他们几乎全都死了。

没死的,也全都辞了官了。

而大量的太学、宿卫中的子弟在填补上了他们的空缺之后,天子的光辉事迹自然也就跟着扩散开了。

而经此一事之后,至少在司、豫、兖、徐、南阳等地的老百姓都知道了,天子免除了人头税,而袁绍要变本加厉的征收人头税。

事实上现在还没到秋收的时候,天子和袁绍的征税政策都还没出呢,但大家就偏偏都是这么相信的。

而且老百姓都不傻,或者说哪个乡没几个智者呢?在传国易姓这样大的关键问题上,但凡主官有一丁点的思想不坚定,那就是打死都不用偿命的啊!

慢慢的,这场官场大清洗运动稀里糊涂的就有了扩大化的趋势。

一千石以下的官吏,尤其是县令、县长、县丞这一级别,短时间里居然被打死了小一半!再往下的计吏、税吏也都是高危,甚至连亭长都被打死不少。

有些是被下面老百姓以大义之名打死的。

有些是被隔壁新来的,宿卫出身的县长带兵给攻杀了的。

至于一千石以上的官吏,却反而影响不是很大,一来大家能混到这个地位多少有点脑子,尘埃落定之前都不敢瞎说话,二来他们多少也算是朝廷阵营中的既得利益群体了,大多对这么轻易的禅让给袁绍还真的都是反对的,有些甚至还提前跟荀彧通了气儿。

再者一千石以上的地方官员手里多少都有点兵,不至于被暴民打死,除了几个名士之外大部分反倒是得以保全。

就是被吓得不轻。

想来,到死他们也不敢再生出什么歪心思了。

朝廷也是无奈,只好继续把宿卫派出去做官,禁军派出去做吏,又从南阳、徐州两地的屯田之兵力再吸收本次“表现良好”的兵卒里,抽调一部分补充禁卫。

到最后他自己的宿卫几乎都被派光了,禁军也被彻彻底底的换了一遍血。

事实上这会儿,那些给郑玄收完了尸,却莫名其妙被扣下,现在哪都不敢去的郑玄的弟子们,完全都是懵逼的。

咱们不是来劝说天子杀赵云的么?

赵云擅杀了两个两千石太守,其中一个还是天下名士,杀他完全没毛病啊!

是怎么扯到传国易姓的这个话题上的呢?

又是怎么稀里糊涂的就变成现在这样了呢?

这特么是个套啊!

赵云?这事儿都闹到现在这个地步了,谁还在乎他赵云是死是活啊!

反正结果吧,就是建安大典正式成为朝野上下一致认定的唯一圣贤书,公羊派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所谓的那些党人、名士,至少在朝廷的控制区域内被一扫而空,朝廷也正式的再一次开启了党锢之祸。基层管理被绝对忠诚于天子的禁卫和宿卫换血,也再没有人提赵云的事儿了。

嗯,也不是没人提,现在大家都在说赵云杀华歆杀得对,杀得好了。

名士么,党人么,这种人就该特么的杀,举国的思潮已经有点极端化了,反正现在在大汉的统治区域内,忠诚如果不绝对,就是绝对的不忠诚。

这种极端化思潮肯定是不好的,整的跟“不可描述的十年”似的,但是毕竟这是乱世么,大战在即,至少民心可用了。

顺便再在民间掀起一波对天子的个人崇拜。

对朝廷的恶劣影响自然也是有的,比如同样是被孙策给打败,却跑回朝廷,勉强称得上是忠义之士的前会稽太守,现任的谏议大夫王朗,就干脆臭不要脸的直接上表,历数了他的邻居华歆在任豫章太守时的十大罪状,把他骂了个狗血喷头,郑而重之的与他划清了界限。

顺便,王朗还表示,最近在黄河流域天降暴雨引发了一定规模的水灾,此乃上天示警,应该罢黜太尉。

汉朝时讲究天人感应,一旦发生灾祸,就是天子的责任,然而天子又不可能被罢免,所以受影响的自然就是三公了,其中太尉管天,司徒管人,司空管地,朝廷前些年就是因为地震频发,司空才成为了高危职业。

刘协最烦这一套说辞了,杨彪这个太尉也是有实权的录尚书事,朝廷当然不可能因为这种莫须有的原因来罢免他,于是,作为当代大儒的王朗就卸下了参大司马府军事的头衔,以及手中一切职权,专心帮着孔融修建安大典去了,顺便在太学里教教书,育育人。

然而刘协有点迟钝没反应过来这其中的政治信号,毕竟王朗么,皓首老贼的名场面太深入人心了,一个能被诸葛亮骂死的人他自然也不认为他有什么本事,但是实际上,王朗可是弘农杨氏的门生,而且已经是杨氏门生故吏中足以扛旗的人物了。

弘农杨氏的门生以天灾为名怼杨彪,其怼的这个行为本身其实远比怼的内容要重要得多。

说到底,杨彪之所以能成为朝廷三大巨头之一,实权录尚书事,所倚仗的不就是他四世三公的门楣么,这一波先禅让后党锢的风潮之中,颍川士族代表荀彧得到了空前的加强,而弘农杨氏的杨彪却是不可避免的被削弱了,这一进一退之间,朝中的政局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当然,相比于同样四世三公,天下两大门阀中的另外一个汝南袁氏来说,有杨彪照应的弘农杨氏,至少分裂出来的南阳杨氏没伤根基,其实也算非常幸运了。

暂且不提事实上在这场风波中正处于风暴中心,现在却诡异的陷入平静的汝南袁氏老巢,袁绍本人那边就比较相当凄惨了,原本他称王称帝,其实都可以走的更流畅一些的,原本的计划也没打算称王,而是直接捡袁术那个仲家的帝号来着。

现在好了,因为走的太急,步子迈得有点大了,蛋糕都还没来得及分好,他成了赵王了,手底下一票握有实权的太守和将军都还是汉臣,怎么看都是后患无穷。

郁闷的他几乎要吐血。

这还不算,中原一代的那些没死的名士们,一股脑的全都跑河北来投奔他了,你说用吧,袁绍对底层的掌控力可是远远比不得刘协的,刘协敢把自己地盘的底层官吏全员换血,借袁绍八个胆子袁绍也不敢这么干。

无奈之下,他那本来就已经臃肿不堪的幕僚班子这下就变得更臃肿了。

以前他的幕僚班子只有以田丰为首的冀州派和以荀諶为首的颍川派,现在,南阳人那头来了一堆的名士,以许攸为首的南阳派也抬头了,又加上了一个以陈珪为首的徐州派。

都是名士,都得对人家客客气气的,否则自己的人设就崩了。

反正他袁绍现在武将是不是如云不知道,谋士肯定是如雨了,而且还是特大暴雨,千年不遇的那种。

况且这从里都被他视作亲信根基的颍川幕僚……还能用么?他还敢用么?

军事上,他么的他现在肯定是阻止不了朝廷秋收了,而他他还一点战争准备都没做,这要是打大仗的话,搞不好等他率领大军度过大河的时候可能都已经深冬了,深冬之后……打不了几个月就又要春耕了。

你说这一切不是天子的算计,纯属巧合?

分明是天子又一次牵着全天下人的鼻子遛了一大圈啊!

这得是何等的自信与胆魄,何等的谋划与计算,才能布下的大局啊!天下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天子在郯城闭关苦思的神妙之计吧!

而刘协却失落的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谁也不见。

除了曹洪死掉那天,这是他被打击最狠的一次了。

煮熟的,片好了卷在饼里蘸了甜面酱的鸭子到嘴边居然还特么能飞了。

就差一点点我就回家了啊!

而且现在他清醒的知道,他这个皇位已经禅让不出去了,就算被禅的那个人答应了,底下的那些兵将们也不会答应,那些已经扎根到了基层的,宿卫和禁军出身的小官小吏也不会答应,甚至他治下的老百姓也不会答应。

他这个江山内部现在已经被真真正正的锻造成了铁板一块,他的皇权可以一竿子直接插到亭长一级了。

怎么会这样呢?

那些党人、名士、还有那些豪强,那些既得利益者们,你们倒是闹啊!

当年先帝党锢的时候你们的本事呢?

不是说,得党人者得天下么?不是说这些名士才是天下真正的主人么?

就这?

还有那个袁绍,雷声大雨点小,不是说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么?

你的门生故吏都死了么?

哦,是都死了。

不是,他们怎么这么容易就死啊!

你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垃~圾!

最最最让他失望的,还是曹操。

多好的机会啊,我刀子都递到你手里了。

底下都闹成那个样子了,你倒是跟我夺权啊!你倒是趁机收买人心啊!

嗯……也不能说是一点反应都没有,大司马府的东曹掾荀悦在这几天里公开的重申了一遍求贤令,着重的强调了一下唯才是举的这四个字。

顺便从谯县和青州兵的底子里,提拔了一些识字之人送入了太学,还主动送了一批姓丁、姓曹、姓夏侯的人进入宿卫之中。

这和他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他愁啊,他痛苦啊,他一把一把抓头发啊!眼泪不争气的就稀里哗啦的流啊。

门外服侍的小太监都吓得傻了,问张宇道“陛下……好像是不太高兴?可是这满朝公卿不都在夸咱们天子英明神武么?”

张宇叹息道“你这是刚调到天子身边贴身不久,对陛下的性子还不熟悉,这就是咱们的陛下啊,祖宗基业四百年积攒下来的毛病都在咱们这一朝爆发了,他肩上的担子太重了,所以一刻也不敢歇息,越是大胜,也是顺境,天子就越是如此,一刻都不敢歇息,三兴大汉,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

事实上何止是刘协懵了,老实说,即使习惯了天子的各种鬼神之谋,全天下所有人此时都是完全懵了的。

这场轰轰烈烈的,因为赵云擅杀华歆而起,最后演变成了禅让闹剧,又变成党锢之祸的政治大地震,以一种匪夷所思的,近乎于悄无声息的方式,就结束了。

所有人直到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经过了黄巾之乱、董卓之乱,以及前些年的天下大乱之后,所谓的党人,所谓的名士,这些以前高不可攀的耀眼门楣,至少在朝廷的新政之下,已经脆得和纸糊的一样了。

原来所谓的名士,除了互相吹捧做的比较好之外,其实,也没多大的本事。

让这大汉十三州所有的有识之士终于认识到时代,已经完全变了。

要知道,即使是一些拥有兵权的将领,相比于士族门阀盘亘政坛往往也像是暴发户见了大贵族一样难免相形见绌,要是有高门名士能在将领进退失据之际放下身段有意招揽那简直就是心花灿如当年的袁隗就是这样拉拢董卓的,现在的袁绍也是这样拉拢张郃的,以前也曾经这样拉拢过吕布、麹义。

而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名士之屁,却是崩开了一个事实上早已如此,但却很少有人能意识到的事实只要你手里有兵,你真的可以不听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甚至可以肆意将他们蹂躏践踏!

尤其是,天子的大义还在时时刻刻的照耀着你,甚至都不需为此而付出什么代价。

时移,世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天古元尊

佛系龙晓晓

杀到世间无人敢称尊

十年辰迷

我真没想撒狗粮啊

拔刀挽住落樱

我在全职高手捡碎片

霸气屠城

德云:从大师兄开始崛起

红色水牛

人世间三部曲之遥远的童话

洛阳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