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格夫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八章 贾文和雄关鬼谋安天下,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九宫格夫妻,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聪明人之间的对话,有时候会特别的墨迹,但有的时候效率却出奇的高。

闻琴音而知雅意,就见裴茂略作呻吟之后道“圣天子器重我等武人,武威贾氏与我河东裴氏之间,一定要好好亲近一番才是啊,我,尚有一幼子裴徽未曾婚配,不知能否有幸,娶贾氏之女为妻?”

(贾诩可不是寒门,我也不知道为啥好多人都觉得他出身低微,好像以前一直都不受重用似得)

贾诩当即做出感激涕零的大喜之状,道“小女若是能嫁到河东裴氏,这是小女之荣幸啊,臣的次子贾玑,也还没有婚配。”

“我也有一侄女,虽只是中人之姿,却颇有才德,不知是否般配?”

“花容月貌易求,才德二字难觅啊,亲家。”

“亲家啊!”

两个老男人大半夜的互相手拉着手,好一阵的恶心心。

第二天,在此经营日久的裴茂就以年事已高为由,只带着几十个亲兵和族中亲眷,告老还乡。

离去那天,贾诩带头朝裴公大礼跪拜,放声痛哭,送行的军民百姓足足排起了百里长队,不舍他走。

但是裴茂却特别的坚决,怎么留都留不住,说这叫功成身退,往后余生只打算回老家颐养天年,只珍而重之的收下了那张连夜赶制,有贾诩带头签名的万民伞作为临别纪念而已。

还是在贾诩的再三恳求之下,这位前朝重臣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他回河东后帮着他这个太常在河东,他的老家闻喜县办一个郡学,时不时的去学校教授一下学问,传授一下治国治军的经验,也算是退休返聘,发挥余热。

反正消息传回许都之后荀彧等人为了给他上什么荣衔的事儿纠结了好久,最后实在是觉得上什么都不合适,索性就先搁置了。

而没有了裴茂的掣肘,贾诩作为西凉旧军阀的代表性人物,以及当朝九卿,天子天使,仅仅是将大旗往那一树,短短十余天便络绎有自带干粮的西凉小股兵马不绝的纷纷过来投靠。

这其中,甚至许多人都是从马腾等新派西凉军阀的部曲之中脱离而来的关中人。

这里就得说明一下此时关中地区的复杂形势了。

所谓旧西凉军阀,说白了就是董卓旧部,几年的功夫,当年董卓手下最大牌的六大嫡系将领之中,除了现在在朝中当闲职九卿的段煨以外,全都已经死了。

其中董旻和董卓死在了一起,董越被牛辅杀死,牛辅自己死于随后的兵变,杨定与段煨不和,后来被段煨打败后逃到荆州被刘表所杀,胡轸在归附朝廷与加入叛军之中左右摇摆,错失时机,最终归顺了牛辅的部将李傕之后不到一个月后就莫名其妙病死了,部曲尽被收编。

胡轸死后不久,樊稠也被李傕所杀,段煨则跑到了华阴安心种地屯兵,不再理会朝局,西凉军阀实际上已被牛辅一系握在了手里,也就是李傕郭汜张济和贾诩四个人。

结果这一系四个人也不消停,李傕和郭汜互相打来打去,张济则和稀泥,贾诩一看这样,干脆就跑到华阴跟段煨种地了。

结果杀来杀去,李傕和郭汜最后都死了,张济也离开了关中,死在了刘表手里,军队交给了张绣,西凉军至此,正式进入了三代将领的时代。

也就是实在找不出来一个能领头的人了,只好各自为政,好似一盘散沙,除了一个董承在青史中留下了搞笑的一笔之外,其余人大多连个名字都没留下。

当然最关键的是,这一盘散沙由于这好几年里一直都在杀来杀去,也没人有能力去治理民政了,这些军队都成了无根的浮萍,吃喝全靠劫掠。

可老百姓也长腿啊,所以老百姓全都逃跑了,他们也就没了吃饭的地方,只能用野果充饥,或是自己种点吃,或者抢别人的粮食吃,部队越打越少。

而,以马腾和韩遂为代表的新凉州军阀自然也就崛起了。

这些人原本都是朝廷的叛军,大大小小二十几股,马腾和韩遂是其中最大的,董卓以前的这支朝廷官军就是打这些叛军的。

事实上他们的战斗力也就那样,马腾连樊稠都打不过,但奈何人家背后还有个起码算相对稳定的凉州,人家有吃的啊。

虽然,凉州也挺残破的,几轮叛乱下来也没剩多少百姓可以剥削了,但起码比关中强,于是渐渐的,这些新凉州军阀就翻身农奴把歌唱了,不少旧的西凉军都被他们给收编了。

而除了这新旧西凉两派,河东军阀也跟着插了一脚,这些人都是白波军的余孽,河东大治之后逃到关中的,其中除了比较有名,或者说脑子有泡曾经保护过汉献帝的杨奉韩暹之外,大多也都是一些小军阀,在历史上没留下什么名号。

三方势力加起来几十个小军阀打来打去,这片曾经沃野千里,甚至一度作为大汉立国之基的龙兴之地,彻底沦为了地狱战场。

而贾诩,背靠朝廷仅仅是大旗一树,凉州旧军便纷纷归附了过来,尤其是,董卓的这些旧部中虽然统称为西凉军,但其中有一半都是关中人(董卓原本就是统领关中军在和西凉叛军作战的)

这些关中人有不少人其实全都已经被马腾等新西凉军阀给收编了,现在贾诩代天子持节树起大旗招兵买马,这些关中人不少人纷纷做了逃兵,转而投效在了贾诩的麾下。

并表示,只要能给一口吃的,以后就跟着贾先生干了。

恰好他手里有临行之前,尚书台给他的好几张带着官印的空白诏书,自然也就不会吝啬于封赏。

很快,原本不到两万人的旧部就滚雪球一样的壮大了起来,贾诩只挑选其中的精锐成军,其余人则全部恢复民籍,开垦那些已经荒芜的土地。

顺便再管朝廷要粮。

其实原本贾诩过来原本是没打算跟朝廷要粮的,或者说他原本虽然带着点粮,但是也不多,打算和历史上的钟繇一样,对关中群雄以仁德,安抚为主。

不求他们真心归顺朝廷,只求着别在汉赵决战的时候突然捅朝廷一刀就行。

把珍贵的粮食留给朝廷的主力部队,为朝廷指定的四月决胜计划做准备。

可谁曾想这袁绍不按套路出牌啊,明明拥有巨大的兵力优势,却要分先后两波来打,骚的不行,看现在这情况,并州之战明显会先于中原地区进行决战啊!

这计划,可是真没有变化快嘿。

于是贾诩就开始要粮了,而且狮子大开口,一要就是五十万斛,而且还特意说明,五十万斛不一定够,朝廷必须要最好随时再支援我一点的准备,他贾诩要干一票大的。

所以当贾诩的求粮信传到许都之后荀彧、杨彪等人的鼻子都给气歪了。

杨彪恨恨的一摔桌子“他贾文和到底在搞什么鬼!他难道不知道朝中缺粮么?当初他夸下海口呢?他就是这么为朝廷办事的么?有五十万斛粮食还用得着他?驳回!待老夫狠狠骂他一顿,什么东西!”

荀彧这时却默默地放下贾诩的急表,道“天子如今正在河东,关中军如果西出,则天子之安危如何保证?”

“…………”

“太尉,你想清楚,真的要驳回么?你要说驳回,我可就写诏了。”

杨彪闻言沉默半响。

而后恶狠狠地骂道“故意的,贾诩他绝对是故意的,他分明就是在趁机要挟朝廷,他,他他他,我早就说这些西凉的狗崽子不可信,似贾诩这等奸猾狡诈之徒,更不可信,他那是在平定关中么?他这分明就是要当董卓啊!”

荀彧想了想却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计划没有变化快,原本派他去关中时让他以安抚为主,然而时移世易,他应该已经不想再安抚了。他想干什么,我大概也猜得到,只是表奏中无法说清罢了”

“至于什么董卓第二之语,太尉还是不要再说的好,你我都明白,当今天下之形势已经不可能再出一个董卓了,贾诩是聪明人,聪明人或许不忠心,但绝不会做蠢事,如今朝中西凉人也不算少,这种话,是要寒了人心的,难道太尉要做王允第二不成?”

这却是已经近似于在训斥杨彪了。

怎么说呢,随着天子、曹操、刘备陆续离京,这俩个留守重臣之间,确实也难免有了一点缝隙。

杨彪被荀彧这样一训,看上去脸色也有点挂不住,哼了一声道“朝中储备之粮虽然比计划中多了一些,但我还是认为不能轻易去动,唉~,这个贾诩,真能添乱,弘农那边还备了一点存粮,我写封信,让我家中节衣缩食的,也再给他凑一点出来把,我儿杨修本来是要留守鲁阳的,现在看来,也没什么留守的必要了,就让他去征粮,运粮吧,也顺便给他贾诩做个监军。”

“嗯……嗯?”

荀彧再看杨彪,杨彪也坦然地看着他。

就觉得,这老东西的眼中总有着那么一点奸计得逞的皎洁之色。

我刚才好像是上了套了啊!

…………

总之吧,贾诩要的这五十万斛粮食磕磕绊绊的终于还是让杨修给他送过去了,他们弘农南阳两个杨氏,除了勉强能维持到明年春天的口粮之外,所有的存粮都给贾诩送来了,甚至杨修借助自家的威望,把半个弘农郡的大族都给“借”光了。

真·毁家为国。

所以当杨修带着粮谷赶到华阴的时候,贾诩带着一大票的剽悍西凉骑兵足足出城一百余里赶到,大家看到他身后堆积如山的粮食的时候眼珠子都在放光!

“下官杨修,拜见贾公。”

“贤侄客气了,弘农杨氏毁家救国之举,诩实在是钦佩啊,来,贤侄,我为你引荐几位西凉和关中的英杰,你如今也是朝中的武卫中郎将了,手里没有久经战事的勇士可不行啊。”

杨修闻言大喜过望,连忙表示道“家父在家中,就常常称赞贾公,称您是公忠体国的忠贞之士,更是天下的柱石之臣,此次临行之前,更是写来书信反复叮嘱,让我跟随贾公您虚心求教,以长辈叔父之礼相待,还望贾公不弃,留修于左右侍奉啊!”

“贤侄这话说的太客气了,我与太尉同殿为臣,我也一直仰仗他的人品,贤侄家学渊源,哪里还用我来提点,你能来我的左右,是帮我辅政才是啊。”

说着,贾诩伸手抓住了杨修的小臂,亲切的拉上了自己的车架,道“我带你看个好地方。”

说着,贾诩与杨修驾车而行,走了不多久,来到了潼河边上,杨修就见到无数人正在忙忙碌碌的背运石料,砍伐树木,一片忙忙碌碌的景象。

“贾公这是……要建什么东西么?”

贾诩笑道“当年段煨选择在此处屯田养军,端得上是眼光毒辣,此乃是兵家必争的要害之地,而整个华阴境内,最要害的,就当属此地了。”

“哦?此处有何不同之处?”

“此地西临潼水,东临群山,南有山谷可陈数万之兵,最妙的是,我在这华阴曾经待过一段时间,深知,不论是咱们往西走,还是西边往这儿来,都必经此地不可,绝无绕过去的道理。”

杨修一愣,道“绕不过去?也就是说这里是必经之路?”

贾诩笑着点了点头。

杨修闻言嗖的一下就下了车,自己骑上马就四处转悠了起来,越转悠,就越是觉得心惊胆战,惊骇莫名,过了好长时间才回来对贾诩道“我虽不通兵事,却也看得出此地之险要,依山傍水,在此地设立一处雄关,那岂不是……”

贾诩笑着接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此关铸成,只有咱们往西打的份,却是再也没有西边来打我们的份了。德祖啊,我来考考你,你说这样一座雄关若是铸成,对天下局势会有何等影响?”

杨修沉思一会儿,而后开口道“关中军阀人多却心不齐,只需留一万兵马,不,只需留五千兵马在此驻守,他们就不可能袭扰得到我们,如此,贾公您的大军就可以东进弘农、河东、河内,支援天子,甚至过太行山而直捣袁绍逆贼的冀州巢穴!”

“这是自然,德祖还看得出什么?”

“有此雄关挡着,华阴以东,自然能够安心耕种,恢复生产,此前关中人口为了躲避战乱,已是大量外迁,此处既然安定,他们自然要迁回来,用不了多久,此地就会重新编程千里沃土。”

“这都是表面上,一眼能看得到的了。”

“三来,此地正好隔绝关中群贼与河东郡的联系,此地群贼之中甚多白波军的余孽,此关铸成后,只需以恩德加以抚慰,不论是管内还是关外,河东賊必然军心溃散,争先投降啊。”

“不错不错,德祖还看得到第四点么?”

“这……小侄就看不出来了,还请叔父赐教。”

“看来贤侄还是缺少了一点大局观啊,你从南阳来,怎么把韩遂给忘了呢?我在此建关的消息想来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他知道,这鼠辈闻之自然丧胆,我料他半月之内必然是要打回来的,到时候,南阳少了韩遂,韩嵩、吕布的压力自然也就小得多了,如此,南阳屯田之兵也不用两线作战了啊。”

杨修也不是笨人,一点拨立时便豁然开朗,口中对贾诩之计更是连声赞叹。

当此之时,这是一子落地,满盘皆活啊!

“贾公,此关隘如此雄伟,不知可有取名?”

“呵呵,此地既然毗邻潼水,就叫做潼关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天古元尊

佛系龙晓晓

杀到世间无人敢称尊

十年辰迷

我真没想撒狗粮啊

拔刀挽住落樱

我在全职高手捡碎片

霸气屠城

德云:从大师兄开始崛起

红色水牛

人世间三部曲之遥远的童话

洛阳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