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郭女王反被聪明误,叹南方孙策无音踪
九宫格夫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四章 郭女王反被聪明误,叹南方孙策无音踪,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九宫格夫妻,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呦,老曹,你这是病好了?”眼见曹操坐起,刘协笑呵呵地打趣道。
“哼,我这是被我那蠢女儿给气得!”说着苦笑的摇头道“您那位郭贵人虽然谈不上有什么大智慧,但我也不得不承认,她真的是有小聪明,我自己的女儿自己清楚,说她是中人之姿都是夸她,你又不偏心帮她,自然万万不是郭氏对手的。”
说着又看向刘协道“臣也知陛下对郭氏极为宠爱,但宠爱归宠爱,为国家为社稷,皇后的地位无论如何都不能够动摇,即使是为了她好,您难道不应该对她好好管束一番么?”
这话说的其实已经相当不合适了,但今天此地也没有外人,曹操这话,半是作为重臣半是作为岳丈,倒是也还勉强说得过去。
而且刘协也知道,这话有道理。
说真的,在曹操和刘备都还没死没退的这么个时候,郭女王再如何聪慧,哪怕是武媚娘换了这位置上,也是万万没有机会的,即使是真让她坐了后位,这位置她也绝对坐不稳。
这是连刘协都能看明白的道理,刘协也不相信郭女王会看不明白,虽然在外人眼里一直都认为天子是鬼神之谋,但刘协却一直以为郭女王的段位是比自己高出一截都不止的。
只能说,是权势迷人眼,惑人心了吧。
“我……回去后会很慎重的处理此事的,你可以放心,皇后很好,这次反而是郭氏遭了灾,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哎~”
“哦?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可得给我好好说说。”
刘协苦笑着就跟曹操肩并肩的坐着道“我也是看奏表,只了解结果而不了解过程,只知道,郭氏因过于重用颍川人而导致了群臣不满,后来不知怎么的,那些巾帼卫打起来了,据说还死了人,不得已,只得请出了皇后来主持公道,现在所有的颍川人都已经被踢出巾帼卫了,郭氏这次……哎~,这个责任怕是很难撇清了,更何况颍川人是她在朝中最根本的仰仗,只怕是……倒是我要求求皇后,留郭氏一条性命吧,毕竟她给我生了儿子。”
曹操是何等人物,眼珠子一转,便慨然大笑道“文若,真乃吾之子房,国之肱骨啊!”
刘协此前还真没往这上想,一见曹操这么说,却是也同样的恍然大悟了起来。
此事,必然是荀彧和荀悦给郭女王设了个套,然后她傻乎乎的就跳进去了。
具体细节都不用去想,这种颍川人集体干的事儿,不可能不是他们哥俩领头,尤其是荀彧,虽说是退下了,但至少在颍川人这个特定的群体中其实他依然是说一不二。
很少在朝中事物上发言,可不代表他发的言语会没人听。
刘协当然不知道,是荀彧和荀悦搞了一个颍川士人大聚会,会上确立了全力争抢巾帼卫名额的大政方针,并表示,郭后也是咱们颍川人,咱们颍川人一定要互帮互助。
然后这话不知怎么的了,就传到了郭女王的耳朵里,再然后女兵内讧,以荀家为首的女眷们却突然全都放弃巾帼卫,不玩儿了,直接把郭女王晃了一个大大的跟头。
但是知不知道这些细节都不影响他们就这个结果去做这个判断颍川人做这种事同进同退了,那就一定是荀彧出手了,荀悦都没有这个号召力。
荀彧如果在这种事儿上吃亏了,那这个亏一定是他故意吃的。
况且这事儿站在荀彧的角度去想,也很顺么,这荀彧这些年一直觉得自己的颍川派势力太大了,想尽一切办法在自己削弱自己,甚至不惜在大好年华直接退休,眼下的情况是作为大汉官吏来源最大基础的宿卫已经被他们颍川人占据了接近一半的比重,他又怎么可能愿意再让他们颍川的女人去占巾帼卫的坑呢?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明白,郭氏果然还是急的。
反正刘协感觉就跟高学历大牛误进传销似的。
“这么说,眼下这郭氏已经被颍川集团放弃了?还因此而犯了大错是吧?陛下,您这次无论如何也要下一点重手了。”
心想着,傻女儿居然不趁着这个天赐良机直接把姓郭的给弄死,哎,真蠢啊。
固然,弄死郭氏一定会让她被天子厌弃,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天子本来也不喜欢你啊,这女人对自己是靠什么坐稳后位心里居然没点数。
不过这样也好,蠢女人还是善良一点比较好。
刘协的心里不太舒服,但还是点了点头,再一次的向曹操承诺道“回去后我会处理这件事的,我也会心平气和的跟她聊聊,不过既然你的头疾已经没什么大碍了,是不是也该去雍州上任了?”
曹操闻言嘟囔道“我在邺城给自己修了很漂亮的宫殿,里面养了许多美女,但可惜我几乎就没去住过。”
“我说真的,雍州那边真的还需要你,我要改造的可不是个一时的盛世,而是至少数百年的全新纪元,老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将在咱们的手上被创造出来,你不能在这个时候弃我而去啊!”
曹操闻言犹豫了一下,今天他跟天子聊天的这个氛围还是挺好的,颇有些推心置腹的意思,却是叹息道
“陛下的改革我一直都看在眼里,确实都是高屋建瓴,眼光之高绝深远,让人五体投地,说实话,臣,跟不上陛下的思路,又何谈帮助陛下呢?”
“老曹你此言差矣了,实不相瞒,等朝廷正式搬入洛阳之后,我注定是要远离朝政的,你说没有你这么一尊重臣镇着,我又如何会放心呢?”
“陛下要远离朝政?”
“欲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除了要有三千年未有之制,自然也需要三千年未有之技,制度上,其实大框架上也就是如此了,剩下的无非是且行且看,且看且调整,说白了就是盯着。”
“但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东西跟不上,财富就无法积累,再好的行政制度到头来都注定将是空中楼阁,任何制度运行三十年不变,自然就会被人钻了空子。”
曹操想了想道“比如说,水泥,水车这类东西?”
“正是如此,这些东西我不做,怕是大汉也没人能做,在我看来,至少对眼下这个天下来说尤为重要,你也知道我对丝绸之路的看重,可你说我这路开通了,如果只卖丝绸瓷器,卖贵了不走量,卖贱了,这利润就薄了,最关键的是我从那些域外小国能买些什么呢?”
“只有完成了工业化,我们的商品对外才能具有真正碾压的优势,才能从境外输入资源为己所用,总之,任重而道远啊。”
“让你去雍州也是如此,丝绸之路是重中之重,但也不可能放任曹纯他们闷头瞎搞,总是需要统筹全局的,我建立雍州的目的就是为了统筹管理,我先给你一个任务。”
“你说。”
“从西域往南走,可以到一个叫天竺的地方,也就是佛教的发源地,那有两样东西一定要带回来,有多少要多少。”
“一个叫棉花,是白色的,花朵一样,一丝一丝的东西这东西很重要,一定要让他们弄到种子,越多越好。”
“这东西可以缫丝织布,布料又轻又软还吸汗,也非常方便染色,种植和缫丝的成本都不高,最关键的是冬天非常的保暖,有了这东西我们每年可以少冻死几万人。”
“还有个东西叫甘蔗,是制糖最好的原料,可以极大程度的压缩制糖的成本,也许有朝一日,我大汉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每天都吃糖。”
“再往南,还可以寻找一种稻子叫占城稻,那东西很适合种在南方,产量非常非常高,一年可以两熟甚至三熟,我也不知道是粟米的多少倍,但肯定是很多很多倍,不过对水利开发的条件要求很高,而且只能种在南方,暂时来说用处不大,但将来如果做南方大开发的时候用处就非常大了。”
“老曹,你应该知道这三样东西引入进来的话将是何等的重要吧。”
曹操闻言,苦笑着叹息一声。
“你话都说成这样了,我不去,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
正这么唠着,突然李典在帐外道“陛下,魏公,有紧急军情。”
“进来吧,魏公的病已经被我劝好了,什么紧急军情啊,轲比能又打回来了?”
“不是并州的军情,是南边的,高将军与周瑜交战不利,预计武陵已经很难守住了,特六百里加急来报,是由荆州部分增派援军,还是干脆弃城而走。”
刘协愣了一下,而后问道“孙策呢?露面没有。”
“没有,一直都是周瑜。”
却是让刘协忍不住微微皱眉,心下颇为难受,又问曹操道“魏公以为是当弃还是当援?”
“仲德是什么意见。”
“程公建议弃城。”
曹操闻言,却是点头道“和我想的一样,武陵之地,是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长沙不下,早晚是守不住的,眼下合肥正在交战,孙策却是始终都没有露面,贸然将荆州兵力卷进荆南战事,太不智了,相比之下,还是夏口、江陵、合肥三地更重,陛下,我的建议,让高顺回来吧。”
刘协拧着眉,想了想,命人拿来全国地图看了一会儿,也是一声叹息。
“这周瑜,有兵不去打夏口反而去打武陵,确实是事出反常啊,仲德也是害怕,他援军派出去,孙策指不定从哪抽冷子冒出来打他个调虎离山吧,到时候有周瑜拖着,隔着大江,再想回师可就难了,可是就这么放弃一郡之地……可惜啊!”
“武陵多山地,多蛮夷,且向外交互,全都是由长沙来交通,现在长沙在孙策的手里,让高顺守着武陵无非也就是为了恶心他,于大局倒也没什么用处。”
“说白了,还是朝廷战略选择的问题,如果朝廷要南下打长沙,这武陵在手倒是可以和南郡兵对长沙一块夹击,起到牵制的作用,但眼下这个局势,短期之内,应该不会打长沙了,要打肯定也是先打江东。”
刘协闻言也是情不自禁的微微颔首。
他又不懂兵,既然曹操和程昱都主张放弃,想来一定不会错吧?
“我听说,武陵蛮此次对高顺帮助不小,能不能让仲德跟周瑜谈谈,地给他,人我们带走。”
“陛下想在何处安置那些武陵蛮?”
刘协指了指脚下“这儿,如何?”
“您是说,让他们生活在并北地区,与匈奴人混居?”
刘协点头道“当然,最好还是尽量弄一些汉人跟他们一块混,实在不行的话,武陵蛮总是比鲜卑更强一些的,相对来说,也更好汉化一些。”
曹操道“确实,所谓山越,本来也并不都是蛮夷,许多本来就是不堪忍受豪强盘剥和苛捐杂税,才不得不逃进了大山深处,不过确实也有些真蛮夷,连个会说人话的都找不出来。”
“就这么定了吧,反正都比鲜卑强,让仲德好好跟周瑜谈谈,只要是愿意跟高顺走的,都给平安的带出来,一路上的吃穿用度,也全由朝廷承担。”
“周瑜……要是不肯呢”
“那就打!反正并州这边的战事也已经收尾了,真出了什么意外,南阳兵随时都可以南下,灭了他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