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六十一章 多尔衮的无奈,晚明霸业,渤海郡公,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六百六十一章 多尔衮的无奈
“混账!本王当初怎么就猪油蒙了心,让他们领兵!”多尔衮站在武英殿上,放声咆哮。
殿里的汉人大臣沉默不语,这个表情很是熟悉啊。
因为在这之前,崇祯帝就是经常用这种表情咒骂自己的臣子的。
谁能想到,昔日里威风凛凛入京,自信心满满可以一举拿下中原的满清忽然变得风雨飘摇起来。
不仅连李自成都拿不下,便是看似微弱到不堪一击的南明就朝廷都难以消灭。
幸好今日索尼不在,不然他看到自己虚弱的样子,肯定会很兴奋吧。
多尔衮的表情凝重而冷酷。
前线战事失败,将士死伤惨重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京师,这对于满清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该死的,他们怎么能够不听自己的劝告,主动进攻南明呢?
满清经过努尔哈赤,黄台吉和自己三代掌权者的努力,这才形成了如今的局面。外表看似无比强大,但是支撑着局势的确实满洲人的血液。
之前打仗,大家都非常开心,因为可以肆无忌惮的抢劫。获取的巨额的财富,可以让人过上好日子。
所以就算是掌权者不强调,底下人也非常的积极主动。
但是一旦死亡过多,而且还没有任何收货,就算是满清的将士善战,也不愿意再战。
战败的消息传来,正蓝旗哭声一片。这一次损失比自己之前的还惨重,整个八旗都凝上了一股悲伤的气息。
随之而来的则是惩罚汉人,发兵报仇的呼声。
几乎每个人看向多尔衮,眼神里都充满了战意。
他们希望这个年轻的摄政王用他的勇敢和智慧再次带领他们去的胜利。
虽然索尼等老臣,尤其是两黄旗都不希望多尔衮做大,但是此时此刻大家却难得的同仇敌忾,希望报仇雪恨。
但这绝对不是多尔衮希望看到的。
多尔衮是个聪明人,在山东等地碰过钉子之后,他便知道徐梁是个多么难缠的对手。
尤其是在徐梁收拾旧河山,掌握了东南数省,成为一方巨擘之后。
虽然说江南之地无险可守,而且东南格局政权鲜有长命之国度。
但是多尔衮的情报组织一直再给他提供各种情报,他知道如今在徐梁的改革下,东南到底有多恐怖。
多尔衮甚至每夜都生活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
他知道以徐梁的实力,一旦发起狠来,直接跟自己拼命,以现在的自己根本守不住北京。
但是他又不能跟手底下人说,这样会让他们丧失对抗的勇气。
甚至会有无数人叫喊着退回东北去,到时候无数人的努力,就会化为灰飞。
所以多尔衮将一切希望寄托于西北。
可是说西北是他的战略重点。
重新打回山西的闯逆已经被逐渐被自己消灭,太原城即将再次纳入囊中,从北京到大同一路平川,经济重镇张家口顺势归附,蒙古各部入关的隘口也都打通,到时候自己可以借机重新收复蒙古,正是大展兵马,吞并西北的大好时机。
“将那逃回的甲喇章京斩首!家人发与披甲人为奴!”多尔衮余怒未消。
此时,多尔衮感觉自己非常的懦弱,因为自己只能处罚自己人,但是对于东南巨擘徐梁却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摄政王,是不是再次发兵,给这些顽固不化的明兵一个沉重的教训!”谭泰作为新近投靠的正黄旗人。十分渴望有一场战功奠定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
他听说了,这一次自己人虽然损失惨重,但是也给明军以沉重的打击。
但是他绝对不知道,这是自己人为了挽救颜面带回来的托词。其实明军根本没有多大的损失。
“放屁!打什么打?你真的以为山东是那么好打的?”多尔衮怒道:“徐梁比李自成要强好几倍,现在我们跟他们去硬碰硬只会把我们打回东北去!况且李自成与徐梁的发展模式不一样,徐梁是缓慢发展,他会给我们喘息的机会,但是李自成不会,一旦我们跟徐梁死磕,损失惨重,那么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就会直接打到北京来。”
如果仅仅因为死了损失了些许兵马就调大军南下,万一西面数十万闯逆大军乘机来攻打京师,岂不是被前后夹击!
谭泰连忙收声不语,生怕触怒这位王爷。
“摄政王,要不我们退回辽东,将京师让出来,让李自成与徐梁狗牙狗?等他们拼到两败俱伤,我们再杀回来?”又有人建议到。
话音刚落下,就见多尔衮猛地将茶杯扔到那人脸上。
多尔衮的脸色无比阴沉,“混账!我们费尽心思才拿下的京师,岂可轻易丢弃。一旦我们撤出京师,就会让那些刚刚臣服我们的汉人翻脸!你没有脑子,我还有脑子呢!”
这个时候,满清连连战败,洪承畴本来不想说话,因为敏锐的战略意识,已经让他感觉到,满清的日子似乎不长了。
大明新等级的皇帝徐梁是个雄才大略的帝王。
从徐梁的身上,他甚至能够看到明太祖的影子。只要再给他几年,别说是重新恢复明朝的故土,便是恢复汉唐荣光也不是不可能。
洪承畴心里恨,为什么自己就遇不到这样的君主?
自己的命就怎么那么苦?
跟着崇祯的时候,明朝不行。跟着多尔衮的时候,满清又不行?
难道自己非要自己不停的叛变,做个三姓家奴吗?
怎么可能?
以徐梁的性格,就算是自己投降与他,自己也少不了掉脑袋的命运。
既然走错了路,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洪承畴下定决心,遍观在场的哈人官员,多尔衮最信任自己。也给了他足够的信任,就算是自己到了徐梁手下,怕是也没有这个地位。
那个李岩的战略才华,不逊于自己。
徐梁本身也是个战略家。
自己就算是去了,也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好好的给多尔衮服务,如果能够拿下中原,自己必然是柱石之臣。
“王爷,倾听卑职一言。”洪承畴上前一步道:“山东之地,拿不拿对我大清并不重要,然而若是山西不在自己手里,我们入关就算是白入了。若是想一统天下,那秦晋之地更是不可拱手他人。”
他下了定论。又引了历史上辽、金这样的少数民族与汉人争天下例子来,说得那一干满洲将领无不迷糊。
“王爷,我大清将士能征善战,可终究只有二十万众。要平这十五省天下,只有接纳吴三桂这等故明降将,变明为清。用明将攻略明地,用明兵占据明土。这也是我朝借口为朱家复国的缘故啊!
“九边是故明屯兵重镇。先平定西北,正有蓄兵之意。而取山东、河南,却能聚得多少兵马?再者上,将山陕纳入我手。南下岂非朝发夕至之易事?反之,若是大军取山东。北有李闯威胁,难有残明相抗,实在犯了兵家大忌。”
洪承畴说完,缓缓退后,眼睛只盯着脚下石砖,面无表情。
“王爷,莫不如先发大兵五万,与石廷柱、巴哈纳一起将那支明军剿灭,然后再回来打李闯。”爱星阿上前道。
多尔衮沉吟不语。
山东虽然可有可无,但是京畿南面却不能轻易放弃。否则北京就是剥了衣服的姐儿,谁都可以从下面上来。而且洪承畴说得十分有道理,如今有占据天下之势,却无占据天下之兵,实在是令人遗憾。先走西北,若是能多几个降将,那兵和势也就都有了!
“王爷,”众亲信中站出一人,道:“以残明的兵力,断然不敢对抗我大清王师,恐怕是这回巴哈纳等人太过冒进,引来此祸。不如先在天津、保定一线设防,待平了西北闯逆,再起大军南下。”
多尔衮看了他一眼,长吐一口气:“也只能如此,苏克萨哈,我命你为天保巡抚,遏制南路明军。”
苏克萨哈跪倒在地,磕头道:“奴才遵命。”
多尔衮让他起来,又道:“既然南路不跟他打,我便将巴哈纳和石廷柱调往山西,尔等以为如何?”
洪承畴内中觉得实在有些冒险,南路的明军虽然人少,但是之前的战绩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这时候最好是按兵不动,若是再抽空兵力实在太过冒险。
“洪先生,”多尔衮叫道,“听说这回明军有红夷火炮上百门,以先生之见,此言是真是假?”
洪承畴笑道:“不过是障眼法罢了。此处开一炮,换一处再开一炮,便让人以为处处有炮。嘉靖一朝,朝廷买澳夷炮三十尊,万历、天启、崇祯三朝铸得可用之炮不过五十尊,大多在北京、关辽,作为守城利器。徐梁刚刚收拾了东南,处处缺钱,哪里来这么多炮?唔,抑或是逃兵将虎蹲炮说成红夷炮,以掩饰罪责。”
多尔衮闻言笑道:“如此说来,本王就放心了。不过也不能就此生咽了这个亏,本王要派人去山东,好好质问明朝皇帝,当初本王放了他一命,他不识报恩也就罢了,他反倒还打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