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423 自嘲,迫嫁,八月初六,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海的嘲讽,变成了自嘲。
“而我们这些人呢?哪怕就是真的拼死拼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从名牌大学毕业,也只能从底层苦苦的熬起,没日没夜的加班,累得像条狗,租房子挤地铁,但还是几十年都买不起房子。还得看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凭关系进公司的关系户,那些公子哥和大小姐的脸色。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这还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呢。要是考不上名牌大学,那不是更惨?那就只能搬砖了!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努力学习不是为了这个的!所以我看开了,我不学了,我不浪费这些时间了。”
我们几个人都看着小海。
他还是一个孩子啊。
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曾经是那么的天真,那么的无邪。
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新鲜与期待。
太单纯了。
单纯的傻里傻气。
单纯的像一个十足的蠢货。
单纯的看不出眉眼高低。
看不懂人情世故。
看不透人心险恶。
识不破笑里藏刀。
错把虚情假意,当成了以诚相待。
可现在,他说的这些话。
却是那么的世故。
那么的沧桑。
像是饱经了世事浮沉。
看破了红尘。
像是还没有来得及长大,就已经老了。
都说,人可以一夜长大。
伍子胥,一夜白了头。
但小海的成长,都没有经过一夜。
只是经过了与陶家人的两场对话。
但又似乎有些不对。
他的这些感悟,不像是突然就有的。
而应该是进城之后,在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之中。
就接受了这些的熏陶。
他本来就是一张白纸。
被甩到了闹市。
沾染上了五彩缤纷。
可能,那时候他还没有信。
没有完觉得自己之前追求的都没有意义。
直到被陶家泼上了墨。
不,应该是泼上了粪才对。
……
我苦笑一声。
“小海,这些都是谁和你说的?”
小海倔强地抬着头。
不看我们的眼睛。
“听到的,看到的,猜到的。听路上的人说,听老师和同学说的,看电视上面说的,看报纸上写的。城里面什么都有,最多的还是消息。”
听着小海的话。
我们几个大人都沉默了。
接下来要说什么呢?
要怎么告诉小海,你知道的那些都是错的呢?
问题是。
小海知道的那些,都不是错的。
他只是错在,没有理性判断的能力。
只是错在,在一个本来天真烂漫的年纪,过早地感受到了社会的阴暗。
于是从奋发图强,变得愤世嫉俗。
从自立自强,变成了自暴自弃。
这也不是他的错。
都是利用他的成年人的错。
……
见我们不说话,小海背起了地上的包。
扭头要走。
“娃,你要去哪?”
老海问。
“我的事不用你管。”小海回答。
这一声回答,虽然音量不高。
但却像是一记重重的耳光。
把老海这样一个魁梧的汉子,扇得摇摇欲坠。
“我是你爹!”
他在强调。
强调这个本来不需要强调的事实。
“可你帮不了我什么!你什么都不懂!你没法让我进城里的学校,你没法挣大钱让我和那些孩子一样可以出国,你只能让我回到那个穷山沟里面苦苦地熬着!然后等到我成年了,接替一事无成的你,继续来城里当一个农民工!那是你的人生,不是我的人生!”
小海一字一顿地说。
……
这世界上,最锋利的永远不是刀子。
而是扎心的话。
一句话,就可以让人千疮百孔。
之前,陶叔、陶姨,就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联手用刻薄的话语,让小海的心支离破碎。
现在,小海的话称不上刻薄。
但那种失望,那种冷漠。那种决然,那种隔膜,那种嫌弃,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却成功的把老海的心炸得四分五裂、成为齑粉。
是的,他此时的话不是刀子,而是炸弹。
威力巨大的炸弹。
可以把父爱如山,彻底炸碎。
老海是1米八多的汉子。
现在却是身体佝偻着,看着也就是只有1米5了。
打击,绝对的打击。
像是老海这样的农民工,这辈子受到了屈辱、欺负和打击不知道有多少。
可能他们自己都记不清了。
都习惯了。
麻木了。
甚至都能做到唾面自干了。
但我相信,世界上所有人的厌弃,都不如小海一个人的嫌弃,给他的打击大。
因为那是他的儿子,他的后代,他的希望。
他拼死拼活,努力挣钱是为了什么?
难道是为了自己吃好穿好么?
不是的。
他们这样的一代人,对自己生活的要求其实是很低的。
他们为的都是孩子,都是下一代。
不说和城里人比,但至少希望要比自己之前过得好一点。
要比同乡过得好一点。
不求豪车别墅。
只求能把土房换成了瓦房。
不求锦衣玉食。
只求吃饱穿暖。
不求孩子以后能大富大贵。
只求他们能够识文断字,也可以做一些轻松些的工作。
他们不懂什么是it,什么是金融,什么是行政管理。
只求孩子们工作时,能坐在屋里面。
不用风吹日晒,不用挥汗如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