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程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零五章中南都督,我在明末有套房,tx程志,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八零五章中南都督
雇佣大明皇家海军对付毛利人,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计划。
可关键是,荷兰人并不知道,大明皇家海军早已与毛利土著的接触,就连击败荷兰人登陆部队的武器,这也是从南下军团破旧的装备中淘汰出来的。
要不然,荷兰人登陆南岛的战斗,肯定会像历史上那样顺利。不要小看大明南下军团的装备,这些装备相对大明皇家陆军来说,肯定是远远落后了。
不过再怎么落后,那也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装备,就像弓箭,五十步内可以对人体目标造成贯穿式的伤口,这种三棱式的箭镞,还带着倒刺,对于医疗伤口带来极大的不便。
特别南下军团的铠甲,这些铠甲大都是以高锰钢、或高碳钢冲压而成的板甲,即是刀劈剑刺,都有着较强的防御能力。
全旭早就鄙视着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方式,太过简单粗暴,全氏大明海军护送着大明商队来到南岛的时候,就与南岛的毛利土著部落进行了简单的接触。
大明用免费的丝绸、可以写字的毛笔,墨水,可以绘画的宣纸,获得了巫师的好感,有巫师作为介绍人,介绍毛利部落的首领与大明展开贸易交流。
大明的任何商品都是高附加值的商品,而毛利人给够提供的只有水果和矿产,大明商人根本就不需要参与抢劫,也不需要屠杀,就能获得他们想要的市场和资源。
一把普通的小刀子,在大明本地,卖一钱银子就上天了,而且竟争力非常大,在南岛西海岸的码头上,无数毛利土著人背着一个个竹筐,竹筐里放着菠萝或着橘子,以及其他各类的水果。
一框水果一把小刀子,这样的交易方式,让毛利土著为之疯狂,他们生怕大明人会走,一个劲儿拉住大明的商人,把水果一个劲儿往船上搬。
有一些毛利土著并没有见过大明生产的高碳钢小刀,随手从火塘旁拖过一只小动物,一刀下去,轻松加愉快的将皮划开,切下一大块肉来。
土著人发出一阵惊呼,换到刀子的人飞快的抢过刀子,手舞足蹈的跑到一边刀逮到什么就割什么,嘴里呵呵笑着,越笑越响,惹来得大家极为羡慕。
也有不少毛利女人,换到漂亮的丝绸,与历史上的大明不一样,此时的大明出现了大量的成衣制造厂,在对外的贸易的丝绸,大都制造成了衣服,而且是汉服为主。
随着大明商人和商品的涌入,毛利人的五十余个大小部落,出现了大量明朝服饰,如果不是因为语言的问题,还以为他们到了中南半岛或者是吕宋。
大明的商人交流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当然,各个公司的业务员,都是雇佣了精通当地毛利语的翻译,这些业务员会采取诱惑的方式,推广汉语。
比如说,哪怕是说是只会说一个汉字,或者词语,大明商人会采取奖励的方式,送一些小礼物,比如说几颗糖果。
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下,大明不仅获得了南岛的市场,也获得了毛利人的好感,关键是,为了获得大明的商品,以及武器装备,毛利人主动在怀卡毛地区,给大明划出了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以供大明人在此定居或经商。
这个地方被大明商人陈永年,命名为新青州城。青州城与大明的众多城池一样,以钢筋水泥建筑而成,上面布置好炮台,以及大量的箭塔和敌台。
虽然说,毛利人是世界上有名的食人族,凶狠好战,可是在大明面前,他们变成非常恭顺,非常友好。
海伦娜是不知道这些,她在天津港启程以后,一路沿着大陆架南下,在登州汇合了她向大明购买的五十五艘武装商船,这个时候,她的船队已经规模变成了七十多艘。
七十多艘大型海船,在海面上显得非常壮观,不过,海伦娜发现她的船队,其实并不是最大的,规模最大的船队,数量超过三四百艘。
这支船队从登州出发,在登州装满了钢筋和水泥,前进中南半岛,在中南半岛修建沿海的高速公路。
全旭对于中南半岛的规划,则是一个原材料的基础,不建设任何基础工业,甚至连城池也没有采取钢筋水泥结构。
在长达三四年的战斗中,很多安南人其实也逃进了深山,将来他们会反扑,针对这个问题,南下军团全旭还不准备解散,让他们镇的形式驻扎,充当建设兵团。
就在海伦娜前往欧洲的时候,全旭在北京城接见了平定南京之变的大功臣阎应元、陈明遇等人,同时包括侯恂和阮大钺、马士英、史可法等人。
史可法态度非常恶劣,虽然没有破口大骂全旭,却也拒不投降。
不过,全旭却没有接见他们这些人,历史只是历史,只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上,他们有他们的坚持。
就像马士英,在后世对他的评价也可以说是非常偏激,有人说他是忠臣,有人说他是奸臣,也有人骂他是废物。
可是,事实上,他与史可法一样,都是书生之见,节操虽然有,治国能力却没有。
全旭不差一碗饭,可以养着,让他们看看全氏大明,与朱氏大明的真正区别。
至于侯恂,却锦衣卫诏狱伺候,锦衣卫三次抄了侯恂在北京、南京,以及归德府老家,此时,没有经过兵灾,全旭却心里想着前往秦淮河河畔看看秦淮八艳。
“臣阎应元,拜见陛下!”
全旭虽然很是随和,也没有架子,可是在大臣们眼中,这个天子,越来越有威严了。
这其实都是心理作用,所谓的上位者气势,说出来玄之又玄,其实,不过是自信而已。老板见自己员工,不必揣测员工是什么心思,也不必想着他有什么忌讳,非常淡定和从容。
但是,员工见老板,那就有些忐忑不安了。
“此番平定南京之乱,皕亨之功,堪比戚罗!”
戚,就是现在的安东都督戚元弼,他已经成为了远东六省的都督。罗世明则从全旭的一个看家护院,一步一步成为第六旅的旅长,第六师的师长。
虽然这是按部就班的晋升,可是罗世明却表现了较强的能力,第六师是大明全家陆军的一个奇葩,最多的时候拥有十三个旅,兵力比两个师还要多。
通常而言,能够统领十万人军队的都是大将之材,而罗世明则在短短七八年的时间内,成长为一个大将之材,这说明他背后的努力肯定不少。
阎应元自然知道戚罗是代指戚元弼和罗世明,他有些谦虚的道:“托陛下洪福,臣此番侥幸平定乱军,皆乃将士用命,臣不敢贪功。”
“那是自然,不过若无皕亨运筹帷幄,当机立断,焉有这般大胜!”
全旭摇头笑道:“该是你的功劳,谁也抢不走,不必谦虚!”
说到这里,全旭拉着阎应元来到中南半岛的地图前,指着地图道:“朕欲成立中南都督府,负责中南半岛的安全防卫工作,皕亨有什么高见?”
“高见不敢挡,确实是有些想法!”
阎应元虽然不是全旭的嫡系,对于全旭的做法,他还是支持的,毕竟,全旭治下,百姓生活安逸,而且没有苛捐杂税的负担,特别是他的老家通州。
这次北上北京,他也回到了老家通州去看了看,通州的土地改革已经完成,百姓也即将准备春耕,每个百姓获得了新分发的土地,约平均八十亩。
虽然去年又是兵灾,又是雪灾,再加上地震的影响,他以为通州应该是哀鸿遍野,事实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在地震或兵灾中毁掉的房屋,已经重建,经过官府带领百姓们参与救灾,各家各户都获得了一定的收入。家家户户有余粮,人人脸上都带着希望,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治理地方,一般而言,则分为从俗而治或以法而治!”
全旭现在中南半岛采取的则是以法而治,这固然是会让当地人产生抗拒的心理,可问题是,整个中南半岛被南下军团的蛮族士兵斩杀殆尽,基本上执行的都是留土不留人的政策。
所以说,不存在顽固势力的抵抗。
大明治是新吞并的中南半岛,不存在土著百姓的抵抗力量,唯一的不安因素则是来自欧洲列强。
全旭的开放有限开放政策则不开放中南半岛,而是开发北方沿海城市。
拥有强大的武力是最有力的保障,阎应元决定学习全旭,在中南半岛采取严打,搜索漏网之鱼,强化教育。
在与阎应元沟通之后,全旭发现他的思路与自己非常相近,君臣相谈甚欢。
阎应元在北京城获得了全旭的晋封,爵位倒没有。只是晋封了他为皇家陆军中将,官居中南都督,同时晋封中将的还包括袁宗第,成都都督。罗世明中将,兰州都督。戚元弼陆军中将,安东都督,乔孟恩,陆军中将。
杨延栋海军上将,皇家海军部长。
刘全,陆军上将,皇家陆军部长。
朱兆宜,陆军上将,总参谋长。
傅宗龙,副总参谋长,陆军中将。
这一次晋升,基本上明确了大明皇家陆军与海军的军衔制度,只不过此时的大明实在太大,很多将领并没有参加晋升仪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