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11
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03、011,七彩国的秘密秦政苏盈玉,最新章节全文阅读,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秦政在听到战败的消息后,奇迹般地没有心烦意乱。好像一切尽在她掌握似的。她出奇的冷静,冷静到苏盈玉都觉得异样。
李斯更是摸不着头脑,他以为秦政至少也得暴跳如雷、不分青红皂白地先发一通脾气才是正理。
他们损失了十万秦军,好,姑且去掉这些人士兵的身份,只将他们看作秦人,看成是秦国的百姓。无论是哪个国家平白无故地死了将近十万人,那个国家的君主都不可能无动于衷。何况,他们损失的,是十万锐士啊!
这些锐士都是经过层层选拔上来的,他们曾经也许是庶民,可最后都是一个能披三层盔甲,荷戈带剑,拿着十二石的弓!弩,背着五十支弩!箭,携带三日的口粮,半天也依然足够走一百里的勇猛武士啊!更不必说,这一场战役中死了多少的伍长、什长,多少名屯长、百将,多少位五百主、二五百主。
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将才,竟然这样付诸东流,任谁能够不心疼呢?
眼前的这位秦王是否太过铁石心肠了?李斯不禁在心里默默问出一句。
然而子非鱼,焉知鱼之所想呢?
秦政若真得对此无动于衷,依照她的性子,恐怕不会半晌不说话了。
“桓翮老将军回来了么?”秦政强忍着心中的一股浊气,问道。
李斯回:“没有。老将军现在还在关外。”
“消息是谁带回来的?”秦政问。
“是一位二五百长。”
“就他一个人?”
李斯道:“陆陆续续还有人逃回来,不过已经不成队了。”
秦政光听这话,就知道这一仗败得如何惨烈。可?怎么会这样呢?前几日她还得到零星的军报,态势都很好,怎么如今突然急转直下?苏牧——究竟使了什么神通?
她皱了眉,凝神思考。
李斯见状,满心忧虑:“大王,此事实乃重大事件,必须要周全处置,否则后患无穷。”
秦政哪里不明白这个道理呢?就算她之前有所预料和担忧,可也没想过苏牧能让他们败得如此难看。她回想曾在赵国边疆的日子,心问:边军真得要比秦军厉害上千万倍不成?
这样的结果,无异于围歼了。
她看向李斯问道:“具体战况如何,可有了解?”
李斯苦着脸回应:“事出紧急,实在没能细细盘问。”
秦政突然重重地呼出一口气,脑子有点发晕,似乎这消息终于在她的脑海里,掀起了狂风惊澜。
她猛然站了起来,脚步还有点踉跄,秦政定了定神,维持住身形,“同本王去函谷关。”
“大王?”李斯一时还没理解秦政的意图。
秦政咬牙道:“本王要弄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斯这下终于反应过来,语无伦次地道:“好,好!”
秦政迅速离开大案,经过苏盈玉身边时,顿住了脚步,偏头道:“夜深了,国尉先回府休息。”说罢也不等人如何说话,自己迈开长腿离去。
李斯意味莫名地看了一眼美貌的国尉,发现国尉的唇色和脸色都很苍白。一时也不理解,为什么在这样的关键结点上,秦王反而要疏离起平日里看重的国尉了。再如何,国尉也算是他们这个国家最精通兵法谋略之人了。
但秦王的意思,他不好擅自揣度,于是踌躇地看了一眼“尉缭”后,他立刻跟上了秦政。
这时候,关致也要跟上去,但被秦政冷冰冰地拒绝了。
于是,李斯和秦政两人,一人一骑,沐着满天星光,马不停蹄地奔向了函谷关的秘密营地。
秘密营地外有三层岗哨,每层岗哨由两伍看守,一夜轮值两回。秦政和李斯赶去时,刚刚是第二次轮值。
负责把守哨台的士兵们异常警惕,因是深夜,因此过哨便比平时更难了一些,秦政和李斯在这上面磨了许多的功夫。
秦政一开始十分不耐烦,甚至要发脾气,但后来转念一想,气也就平息下来。路上的风都没教她冷静下来,而只让她后知后觉地脑袋发热,哨兵们的勘对倒教她镇定起来。
第三层的看值的伍长领着秦政和李斯走进了这座秘密的营地。
营地之大,令秦政赞叹。算起来,她是第二次来这里,第一次是郑国渠建成,将庙堂之事弄得“风调雨顺”之后,她带着国尉、李斯,伴着王翦、蒙恬和一干老将新官,到这里巡阅军|队,并发表了一段气势长虹的演讲。那时候是白天,她站在云梯上几乎能看见巨大军场上每个官将战士脸上呼之欲出的沸腾热血。短暂的回忆让她的神色更加凝重。
他们借着竖立在军帐四角的火把,从几千张星罗密布的帐篷间穿过,最后终于来到了秘密营地的幕府大帐。
现在已是深夜,在往常除了在营地外看哨以及在军帐间负责巡逻的军士,其他的人都应该在睡梦中,但今日,本该一片漆黑的大帐里,却坐了好几个人。
秦政走进去的时候,看到得便是这样的景象。
气氛凝重,每位年轻将领都有些眉头紧锁的意思。
看到秦政,他们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朝着秦政拱手:“拜见大王!”
秦政点了点头,王翦和蒙恬迎了上来。
“大王,星夜前来,是为了宜安一事?”王翦问道。
秦政走到主案前坐定,而后示意其他人都坐下。有几个人挪了位置,最后幕府便座无虚席起来。
沉默了一会儿,她才开了口,像是花时间在心里酝酿词句:“本王已经得知宜安战败的消息,但具体情况还不是很了解。”秦政道:“你们应该比本王知道得多一点。”
其他人相视一眼,但没人开口。
秦政等着王翦说话。
“大王,此事我已亲自前去了解了。大体经过算是有数了,但此种却有很多的疑点。”
秦政道:“先将具体经过说一说。”
“是。此次对赵之战是由关外的桓翮老将军以及泛午老将军领兵的。他们兵分两翼,桓翮老将军首先获得大捷,随后泛午将军所率之军也连下两城,一切都很顺利,最终两军在宜安汇合,对赵军也起到了威慑的作用。”
秦政皱了眉,“这些本王都知道,后来呢?”
“后来,苏牧所率边军也赶到了宜安。我军因连番大捷,士气正旺,两位老将军都想着一鼓作气击败赵军,然而苏牧却筑垒固守、迟迟不愿与我军决战。”
秦政低声道:“这确实是他的作风,为的就是消磨我们的士气,松懈我军锐意。”
“桓翮老将军也深知苏牧的意图,于是便欲智取。”
秦政听到智取两个字之后,心下一跳,沉默着没说话,等着王翦的下文。
“两位老将军商量之后,便想出了一条计策。由泛午老将军率领主力军从宜安撤军转而去进攻肥下。”
蒙恬忍不住在一旁接道:“老将军这是为了诱使赵军分兵去支援肥下。这样,桓翮老将军便可趁此率军进攻,从而一举剪灭赵军。”
秦政直觉接下来不会如意,心情有点沉重。
王翦稳重地开口道:“然而苏牧并未中计。在泛午老将军领兵攻打肥之时,苏牧却率领全军,一举夜袭并最终侵占了我军临时驻扎在宜安的大营。四万人马尽被斩杀。而赵军也获得了我军的辎重。”
王翦的声音有些沉重起来:“泛午老将军得知此消息,立刻率军赶回,然而苏牧却似乎早已做好了部署。”
“苏牧将赵军主力配置于两翼,等到我军由肥地回撤,准备与苏牧所率之兵决一死战之时,赵军两翼在宜安成合纵之势,南北伏击了我军。”
“我军猝不及防之间,只好与赵军在宜安谷地展开了殊死搏斗,然而——终究不敌,最后只有泛午老将军率领少量亲兵突出重围。然而——泛午老将军似乎不愿归国。只有几个亲兵绕路赶回。”
秦政这下彻底明白了。而这种明白教她久久不能开口说些什么。
哪怕她曾经从未有在苏牧手下做过事,今日这番前因后果明晰之后,她也能明白苏牧的指挥能力和军法谋略比之前赵国的扈辄高了有多少。
赵国边军和秦军锐士在骁勇善战上也许不分上下,可在将领的指挥水平上也许差了好几个层次。
苏牧不上当是运气么?答案很明显。
秦军的计谋在他眼下也许有如稚童的把戏。
秦政想到这,脖颈后起了一层的鸡皮疙瘩。
沉默了许久后,她突然问道:“桓翮老将军呢?”
王翦回答道:“关外营地还未传来消息。”
蒙恬叹息了一声:“恐怕凶多吉少。”
秦政抿了抿唇,而后看向王翦:“你刚刚说有此战还有疑点,指的是什么?”
王翦走到幕府中间的军事沙盘边,“大王请移步——”
秦政于是跟着走过去,眼睛看向王翦手指指的地方。
“据逃出来的二五百主所言,他们是在此地遭受伏击。”
秦政定睛一瞧,扫了周围的地貌景观,心坠得更深了。这样的地方如何能够隐匿行迹?
王翦道:“众所周知,这样的地方并不适合设下伏兵,若硬要如此,能隐匿下几千兵力已然是勉强。而当时,泛午老将军所率有六万之众。哪怕是伏击,几千要对上六万也无异于天方夜谭。”
秦政忍不住道:“若真要如此,苏牧边军难不成还成了神兵么。”
王翦摇头,眉头紧锁,“据突围回来的将官所言,那一日赵军浩浩荡荡,绝不像只有几千人。”
秦政目光紧盯那片小小的低洼之地,那个地方近乎平坦,周围也没有高山,而只是布草的土坡。
苏牧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
他是如何悄无声息地隐匿下万人的兵力?
再如何对方的兵力也不可能达到六万人,可,这样的地形,就算是伏击,在一开始或许能有点优势,但也绝没有道理形成这样的围歼之势。
秦军锐士与铁骑威震六国,可怎么到了这里,却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乌合之众,任凭宰割呢?
苏牧——究竟有多可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