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座·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七回 惊雷,三国求生记,水瓶座·杰,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易京山道,联军与胡虏各自小心对峙。
就在新筑好的土台前面,庞德率领的夷泉弩手与魏延率领的蜀军连弩兵在栅栏、鹿角等工事的后面严阵以待。方才陆仁传过来了将令,要他们无论如何掩护好后方士卒把自己带来的东西送上土台。而说句实在话,这三天庞、魏二将虽然轮流带兵守在土台前面,司马懿却并没有派兵下来骚扰过一次,庞德与魏延着实有些沉闷得发慌。另一方面,同样是速射型的弩兵,蜀兵用的是诸葛亮的连弩,夷泉军兵用的是陆仁与马钧合力制出的外挂式连射弩,暗中都想和对方好好的较量一下看看,只是一直没有机会。今天陆仁要往台上运东西,不知道司马懿会不会依旧坐视不理?如果是的话,那两军弩兵之间的较量又得压后了。
不过今天司马懿还真派了兵下来。联军不是修筑好了土台吗?如果只是曹操或刘备,修起七座这样的土台,司马懿还真不会当一回事。但是当打探清楚这七座土台是陆仁指定要的时,司马懿心头升起了一阵阵不好的预感。他手上有陆仁早先留下来的书简,这十几年来他都一直没有完全参透(其实那时陆仁凭记忆编写的书简本身就不怎么完善),深知陆仁有着太多太多让人想像不到的东西还没有拿出来、写出来。现在陆仁要这七座土台,指不定就是有什么足以破关的秘密武器准备祭出来用用。于是当陆仁指挥的运输车甫一出现,司马懿立刻就派出了胡虏军兵下关冲击,无论如何不能让陆仁把东西送上台去。
胡虏军兵下关冲击,陆仁这边心里紧张了起来,可是魏延和庞德却大喜过望。这么久了,一直都是联军攻胡虏守,联军动用的攻关主力都是步卒,弓弩手只能是掩护性的助攻,实在发挥不出什么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弩兵战斗力。但是现在掉了个个儿,是胡虏下关进攻。联军凭借栅栏、鹿角、大盾等掩体进行守卫战,那可就是弓弩兵发威的机会了。
眼看着胡虏兵马将至射程之内,庞德与魏延不由自主的对望了一眼,目光中也都带着挑衅与示威之意。其实不止是两家的主将,就连下面的士卒都差不了太多。只等着将领地一声令下就全力发箭,看看到底谁手上的弩箭更厉害一些。
两百步,一百五十步!
“全力放箭!”
庞德与魏延几乎是同时下的令,而早已卯足了劲的两家弩兵则一齐开动,联军箭阵的箭矢如疾风骤雨一般向着胡虏狂射过去。此刻陆仁正急匆匆地指挥着士卒奋力推车上台,听到放箭的喝喊声之后先行急冲上台,望了一眼联军射出的箭雨却自己呆住了,哑然心道:“乖乖隆滴东!胡虏才下关多少人?居然这么个射法,我的箭不要钱的啊?庞德、魏延。你们俩家伙当我们这是在拍李连杰版的电影《刺秦》啊?”箭雨密度之高可想而知了吧?
诸葛亮的连弩可以说是古代的半自动武器,之后也称之为“元戎弩”。一发十矢,射程远威力大,初射速度也极快。但是因为古代机械构造上的种种问题。如材料、组装配合这些,体积较大移动不便,只适合架设之后用来作守卫性地武器。诸葛亮六出祁山与魏军野战时都没怎么用过。唯一一次使用也就是射死了张合。后来诸葛亮临死前把图样交给姜维。在蜀汉将灭的时候也曾经发过数次威,之后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另一方面,连弩在初射完成之后再次上箭有些麻烦,因此真正来说连射性能较差。历史上马钧在见到连弩之后也曾说出过如果让他来改装,完全有能够再次提升连弩连射性能的能力。可惜当时掌权的张华等腐儒认为没必要,因而没给马钧提供资金,连弩似乎就是因为腐儒们地落后思想而退出了战场舞台甚至失传。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不过现在嘛……
战场上蜀军的连弩兵与夷泉的速射弩可以说斗了个旗鼓相当。记得在刘备入蜀之初地那段时间。陆仁狠狠地教训过居心不良的刘备一次,也就是刘备想让刘禅娶陆仁的二女陆雨的那次。结果往来奔走以求恢复商贸关系的人就是诸葛亮。
那段时间里陆仁与诸葛亮谈正事之余也会互相交流一下兵器方面的事,于是诸葛亮在陆仁的帮助下再次改良了连弩,借用了夷泉弩兵箭匣地方式,使连弩地连射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体积也缩小了一些。虽说机动性还是比较差,但是至少可以随军携带,用于营寨地守护。对此陆仁不以为意,因为在陆仁的映象当中,随军的弩兵应该像轻步兵一样机动灵活才能发挥出相应的战斗力,如果是守关守城,陆仁有自己独特的排弩。真要是拿排弩去和连弩比,一发十矢且现在能快速五射的连弩与排弩还不在一条线上。别忘了陆仁的制式排弩是一次性的三乘十五的四十五箭,箭匣备箭则为十二只。也就是说,一架排弩到从初射到射完,总计是能射出十五乘十三的一百九十五支箭!
就算是在现在的战场上两家弩兵的旗鼓相当,诸葛亮的连弩也只是在射程与威力上稍胜一筹。夷泉的制式弓弩是可以追加外挂装置的,可以一次性三发,再配上箭匣,一张弩弓完整的一组弩箭就是三十三只,而且拉弦还有助力杆。一个熟练的夷泉弓弩手两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十一次的连继射击,而有这两分钟后面的弓弩手早就更换完了箭匣。按三排交替射击阵,每个退下来更换箭匣的弓弩手还可以休息三分钟,这种速射能力是蜀军比拟不上的。
事实上,司马懿一直不敢采取比较主动的攻势,就是前期曾在陆刘两家的弓弩兵上吃过大亏。试想一下,你的士卒还没靠近百步就成片成片的倒下,那仗还怎么打?大盾在前排冲锋?行,蜀军的连弩可以直接射穿大盾,就算射不穿大盾,那箭的力道也能把盾兵给震退好几步,一退几步那阵型就乱了。而夷泉军兵的大面积高密度仰角射击更是吓人。现在司马懿下令下关强攻也是没办法。因为此刻地司马懿隐隐约约的感觉到,如果让陆仁把秘密武器运上土台,那他的第二道土关就很可能会守不住了。
冲锋,倒下;再冲锋,再倒下……这就是胡虏下关军兵的现状。曾几何时易京山道的狭隘限制住了联军地战力。现在却反过来限制住了胡虏兵力施展不开,还真是风水轮流转。此刻的庞德与魏延那可真是射得过瘾打得解气,不住的哟喝着麾下弓弩手加快射击速度。陆仁在土台上望见如此也只能摇头,这么长的时间以来联军真是压抑坏了,现在有这么个发泄的机会都跟玩了命似的。好在地型狭隘,弓弩手们要覆盖的射击面也相对较小,连带着箭支的储备也比较足,不然几通箭雨下来……
“那我就得让猪哥去用草人兄借箭了!”
战场上打得正激烈,陆仁所处的土台身后地士卒们终于把大车给推了上来。陆仁据回头去看时。惊愕的发现曹操与刘备也一同推着一辆大车。等他二人推着的大车在土台斜道边上的置物平台放好,曹刘二人一齐擦拭着满头地大汗上到土台与陆仁并肩观望战场,曹操直接就大声叫好道:“射得好,射得好!如此也能教胡虏领教一下我们联军的厉害!”
陆仁摇头笑笑。刘备则问道:“陆夷州,你这车上到底放置了何物?重得吓人啊!现在七座土台的大车均已到位,你是不是也该拿出来让我们见识一下了?”
陆仁点点头。唤过军士后亲自去打开车上大柜。同时向其他六处土台上地将校打出了旗令。七座土台上地夷泉军兵在将校们的指挥下同时作动,自陆仁指定要在推在最前面的大车大柜中再推出一件物事来。
曹操与刘备早就好奇不已,见士卒们奋力推出来的东西,下方是六轮的木制铁皮车架,车架里摆放的却是一根直径几近两汉尺的……大铁柱?这铁柱长约七尺,前面稍小,后面稍大。再从前方中空地情况来看。整体来说到像极了加长了三、四倍地大水桶!反正看了半天曹操和刘备搞不清楚这是干什么用的。
犹豫间正想上前问问。却见有士卒从后排地几辆大车送上来一些铁球,还有数包包成了圆柱型的大纸包。只见陆仁亲自把一个纸包塞入大铁柱之中。又不知从哪里取来了一根顶头是圆柱型的大木棒,插进铁柱里面用力的捣腾了好久,这才让士卒将铁球放入铁柱里面。而在后面有士卒在铁柱上的一处小孔里插入了一根怪怪的绳子……
看上去好像准备就绪了,陆仁又亲自在铁柱后面双手比划了半天,这才向士卒下令道:“往右偏一尺……再多点!好,就这样!车驾后轮插桩固定!再传令其余六台一齐瞄准关门,旗令挥下就一齐点火……唉,怎么没带火把上来?快点去给我取来!取的时候小心点,别碰到那些纸包!”
一番折腾之后,士卒终于将火把取来。陆仁举着火把,望了望对面的关墙,再转头向曹操、刘备道:“二公久等!你们不是想知道我这是什么吗?现在就让你们知道。嗯……”
陆仁忽然把火把交给曹操,自己从怀中摸出两团小绵花塞入耳中,这才复又将火把接回来向曹刘道:“二公,捂上耳朵!”
曹刘二人愕然间不解其意,不过看看台上的夷泉军兵全都已经伸手捂上了耳朵,将信将疑的也伸手去捂,不过动作慢了点,因为陆仁说完那句话的时候就直接将火把触到了插在铁柱上的怪绳之上……
滋……轰——!!!
突然暴发出的巨大声响把掩耳不及的曹操与刘备给震得头晕目眩耳鸣不止,人也傻了一般呆立在那里,而其余的六座土台也先后暴发出巨响。这先后的七声巨响过后,整个战场突然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因为所有的军兵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给惊呆了。
只是还没有等他们反应过来,胡虏的土关上又先后暴发出巨大的响声,而土关之上更是惨叫声一片。等到土关上的黑烟吹散、尘土落地,再一细看……
“我的天啊!陆仁这是什么军器!从天上借来的霹雳雷电吗!?为什么他的书简上从来没写出来过!?”不用说了,发出这种惨叫的除了司马懿没有别人。
刚才被巨响几乎震晕的曹操和刘备这会儿才勉强回过神来,再看陆仁早已摸出了望远镜在向土关观望,口中却在骂道:“真xxd窝火!我已经尽可能的瞄准死蚂蚁了,可还是打偏了两、三丈!还有那些混蛋也是,我不是让他们和我一起瞄准的吗,现在却打得七零八落的!要是和我瞄准一处的话,总会有一下正中目标!xxd,这死蚂蚁命还真大!”
见陆仁如此,曹刘二人也取出望远镜向关上望去,一望之下二人尽皆骇然!对面厚土磊起的关墙上方有三处被轰出老大一个缺口,另有四处墙身则被轰得凹进去许多。
骇然中曹操上前向陆仁这是什么,却问了半天陆仁没反应,这时曹操才想起陆仁的耳朵里塞着两团绵花,于是拍了拍陆仁的肩膀示意陆仁取出绵花,问道:“义、义浩,你、你这到底是何物?威力惊人啊!”
陆仁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微一思索应道:“你们可以称其为……火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