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最新章节阅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7 章,昭云舒徐弈晟碧水江南好种田,最新章节阅读,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周的科举制度,是围绕书院为核心的,学生在参加正式的科举制度之前,需要先参加县试和府试,县试通过称为童生,之后就有资格参加府试。府试通过者,可入县或者府的书院。
也只有书院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科举。
比如云舒的父亲昭东博,也就是昭三郎,如今就是广陵书院的学生,是正经有资格参加科举的。
而书院念书,正常都有花费的。
“四郎如果考上县学,家里钱可能不够……”薛氏的声音有些担忧,“学费、老师的束侑……都是一笔大的开支。而且三郎入秋那会也要准备乡试了,无论如何不能再让三郎补贴家里。只靠种田和几个鸡着实不够……猪卖了,都远远不够……”
昭贵仁沉默了下,妻子说的都是现实。
昭家几个孩子,云舒的父亲昭东博,读书天赋最高,当年不仅考上县学,还是县试全县第一,广陵府学主动来邀请入学,成为了禀生。
大周的书院,学生分为三等,分别是禀生、增生和附生。
禀生地位最高,是书院正规学生,而且读书费用和生活费大周国库全包,每个月还又津贴可以领取。
增生地位属于次等,所有费用自理,没有津贴,一般都是家境比较富有又考不上禀生的学生。
至于附生,几乎没啥地位,类似旁听生,只有禀生高中离开书院,有增生运气好替补上去,他们才能替补这个增生的位置,在书院没有什么存在感。
如今,昭东博就在广陵府的府学读书,一概费用全免,他学业优异,不仅能拿到津贴,书院和大周衙门的奖金,也经常拿到。
但昭四郎的成绩没有昭三郎那么突出,老师和昭三郎给他的预估,都是能考中,但是……只能是增生,学费啥的都得自己出。
昭家供两个儿子念书,不仅仅是付出多,而且等于间接少了一个半的劳动力,如果不是薛氏勤劳又善于持家,云舒的母亲聂灵香家境好,时常补贴一下,如今的日子肯定更加难过。
昭贵仁有点惭愧,点头道:“你说的对,是这个道理。但……书还是要念的……”
昭家祖上也是阔气过的,昭贵仁也是读书识字的。
大周建国不过十年而已,大周□□拿下金陵的时候,广陵和泰州一带,都被张士诚占领了,自号诚王,秦歌县那时候也妥妥是诚王的势力范围。
昭贵仁家在前朝是地主,到这会儿乱世的时候,也就投降了诚王,没吃什么苦,耕地、水牛、风车都在,要啥有啥。可是诚王不行啊,被□□从金陵杀过来,人死了,手底下人跑了,自己的城也守不住了。
好在□□是把江南一带当做自己后花园的,虽然杀了很多诚军,但对百姓都还行,只是把广陵和泰州一带很多富商富农的财产给没收了而已,昭家也在那个阶段没落下来。
财产没了,但眼界底子还在。
读书考科举,是孩子们的前途,是家长的希望,也是家族翻身和繁荣唯一的机会。
这一点,薛氏和昭贵仁都想的通透。
“我去接活吧。”昭贵仁叹气,“我的手艺,还是有人要的……”
他年轻时候学过木雕,喜欢养鸟斗蛐蛐,猫狗也都会鼓捣,反正怎么玩物丧志怎么来呗……
现在木工还是很好,加上又看过很多书,所以给宠物看病啥的,也是一弄一个准;后来家境败落,他做过一段时间木匠,还收过徒弟,口碑也是好的。
“嗯,接一点也好。”薛氏想了想道,“但是应该不够,四郎上学之后。三郎要去京城参加乡试了,那可是京城啊,路途那么遥远。何况京城是什么物价……我们得给三郎准备点银子。”
这是大实话,昭贵仁没去过京城,但是他去过广陵府和金陵啊,啧啧,广陵府的物价还好些,金陵的物价那叫一个贵啊,银子跟不值钱似的。
那京城,肯定更贵啊。
何况乡试的时候,人在京城还要住客栈,那时候天下举子都过去,客栈都要涨价的厉害,没银子,你别说考试,吃饭都是问题!
“我有个想法。”薛氏略犹豫了一会,还是开口道,“如果四郎考上县学,假如是禀生,那自然最好,我们只要出一点束侑就行,等三郎出发之前,我们把家里的猪给卖了,钱都给三郎。”
“行。”昭贵仁点点头。
“如果三郎考的是增生……”薛氏想了想道,“反正都要出钱,不如租个小屋子,我的刺绣功夫这么多年,一点也没落下。等去了县城,我可以一边照顾四郎,一边接活,云舒我也带上。到时候家里就剩下你和巧琳,你得辛苦点了,尤其是地里。大忙的时候,我们都会回来的。”
昭贵仁摸摸额头,想了想道:“我这边没问题,不过云舒你要跟灵香商量一下。家里没事,巧琳别看是女孩子,也是个不服输的性子,下田都不比男孩子差,你不用太担心我这边……不过刺绣太辛苦了,哎……你要注意眼睛。”
薛氏感受到他的关心,浅浅嗯了一声,解释道:“这个我知道,灵香之前其实跟我说过,她想去县城做点生意,她大姐在县城有房子可以给她开酒楼,但是我们都在乡下,还有云舒,她一个妇道人家直接出去,会有人说闲话的。”
那就妥了。
昭贵仁点点头:“那等灵香从广陵回来,一起商量一下,看怎么安排。”
薛氏见他答应了,也觉得心底落了块大石头。昭贵仁说得好听点其实是乐天派,说的挫一点,他不怎么热爱动脑子,但他有个好处——薛氏跟他讲道理,他能听进去,也配合。
“嗯。”薛氏点头,“等孩子们回来,再商议下。”
两个人聊天的时候并未刻意压低声音,都没有注意到屋外昭四郎站在门口,听到他们说的话,微微垂下头,抹了抹自己的脸。
那个我要在正文里喊一声:求评论(求2分)!嗷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