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无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95、暗潮,五零重生日常,海棠无眠,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国营农场要在农业生产上起到示范作用和推动作用,必须用粮食产量和生产效益说话。如果国营农场的生产效果还比不上周边的单干户农民或者小型互助组,怎么能证明农业合作化和机械化的优越性?农民怎么会心甘情愿走上合作化的道路,怎么能从小农经济自愿过渡到社会主义?
吴星的诉苦有几分是以退为进,但是也有几分是真的头疼自家农场的生产。
黄泛区农场的职工干活拼命肯吃苦,他们解放农场的职工也不比任何人差呀。伐木开荒,起早贪黑,一个个流血流汗,虽然不至于真的到了不能裹腹的地步,但是去年平均亩产量却史真的比不上本市的一些单干户。
按照他们农场技术员的预计,这样依靠财政拨款才能保证收支平衡的时间最少也要三年。
这其中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确实是解放农场地形恶劣,拖拉机很难发挥太大作用,刚刚开垦的荒地肥力不足,从供销社购买的豆饼数量有限,等各种原因,导致平均产量不高;另一方面则是农民刚刚经历土改,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因而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把自家的田地伺候得比太后娘娘都尽心,产量能不冒尖吗?
还有一些不适合说的原因,吴星也不会提。
他已经坐在最末的位置上了,脸都已经丢过了,也不怕姿态放得低一点。
反正不盈利的农场又不止他一家,倒是盈利的只有一家。
批评他没问题,但是这个不盈利的问题,谁能解决?
大家都解决不了,那就不是他们农场的问题啊。
吴星能代表解放农场来参加会议,当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憨厚老实的。
姚软枝看了他一眼。这位算是给她挖了个坑啊,而且是光明正大的。
谁让邹副处长推她出来,就是这个目的呢?别人提出了问题,农业厅帮助解决问题。而她作为农业厅或者邹副处长想要推出来的优秀代表,如果不表现出点实力,怕也是不好服众。
挨着吴星的一位农场代表也跟着笑起来:“哎呀老吴啊,你这个问题,我们五一农场也想知道答案啊。”
“我们倒是没你们条件那么艰难,但是算起来还是要靠着国家财政拨款,心里也是惭愧的很。”
“要是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咱们偷懒呢,可谁知道咱们农场职工开荒干活流血流汗的辛苦啊?可是我们那盐碱地上能长出庄稼就不错了,想要提高产量,真的不是三年两年就能解决的问题。”
会场里接话的代表就多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说起自家农场的难处,虽然语气里充满了自责和惭愧,但是谁也能听出来,这人一多,某些味道就变了。
恐怕是在农垦管理总局成立的文件下到各农场之后,这些人心里对省厅态度就有了微妙的变化了吧。现在面对省厅的督促,竟然有些耍无赖的样子。
省厅没有因为农场要归入农垦系统而对他们冷落无视,还在想办法解决问题,农场的这些代表却已经摆出了另投山头的架势,这就有点不讲究了。
姚软枝脸上不明显,心里却有几分不喜欢。她上辈子在部里干了那么多年,最讨厌的就是这种表面忠厚内心奸贼的官员。
人都有私心,这一点哪怕是在五十年代思想境界整体都比较高的时候,也不会改变。
真正能够做到“大公无私”四个字的,这世上寥寥无几,而且也没有必要强迫大部分人做到。但是身为干部,最少也要做到先公后私,而不是假公济私!
姚软枝明白,新建农场从亏损到盈利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前几年需要财政拨款扶持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是作为一个农场管理者,却不能用这种借口来宽慰自己,更不能觉得法不责众,不想办法提高产量和效益,反而仗着省厅以后不能直接管辖农场而生出怠慢之心。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央三令五申强调干部作风,还真不是无的放矢。
归根结底,还是新党的底子太薄,人才储备不足,才会导致基层干部的素质良莠不齐,经常会出现经是好经,奈何和尚嘴歪的现象。
不过她的眼神在邹副处长面前的名牌上打了个转之后,嘴角就浮现出一丝不明显的笑意,如果看得仔细的话,还能从中看出一点淡淡的嘲讽。
如果这些人知道,这位邹副处长明年就要走马上任,担任华中行政大区农垦管理局副局长的话,他们应该就不会这么轻浮草率了吧。
邹副处长上辈子在农垦系统做了几十年,后来升到农业部副部长的位置上光荣退休。在中国农垦史上,也是一个无法越过的人物。
这位的性格颇有几分腹黑,表面上和蔼可亲,实际上肚子里的小账本记得清楚着呢。
姚软枝敢用自己刚买的两本农业科技书打赌,这会儿邹副处长看似笑眯眯的,绝对已经在吴星的名字后面打了个叉了。
她真的有点想看看到时候这些农场代表或者领导,听说新任上司竟然是个熟人,而且还是被他们暗自联合挤兑的熟人之后,脸上会是什么表情。
吴星却对会议室里众人的配合很满意。
他们这些农场都成立两三年了,到现在最好的不过是勉强收支平衡,一个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农场,就靠着一个皮嫩面薄的小姑娘带头,就能实现盈利?天知道她用了什么办法……
小小年纪,倒是挺精明的。别人都种粮食,她就能出花样去种苜蓿——正儿八经的庄稼人,连大豆都不太愿意种,嫌那些是“副庄稼”“懒庄稼”,也就只有像她这种急于表现想要出头的小年轻,才会用这种办法吸引上级领导的注意。
她想出头,吴星能够理解,但是要踩着他们其他所有农场,把他们都当成踏脚石,那就有点过分了。
刚才她看起来毫不藏私,把种苜蓿的整个过程操作都公开给大家,但是回头想想,她可根本没有提到其中最关键的一部分,那就是怎么把苜蓿加工成合格的饲料。
没有加工制造苜蓿饲料的技术,别的农场根本没办法像她们农场那样种苜蓿、卖饲料,换来更多的资金扩大生产。
太阴险了。
拿出来一份根本没有用处的苜蓿种植流程来糊弄大家,换取省厅表扬,想得可真美。
吴星一脸憨厚,直直地望着会议桌另一头的姚软枝:“姚场长,咱们这十七家里面,只有你们一家表现突出,成绩优秀,邹处长都特意点名表扬,你可得看在咱们的阶级情谊上,伸手帮帮我们大家啊。”
她还没有做什么呢,吴星倒是先向她发起挑战了,直接把她和其他农场代表划开了界限,分成两个隐隐对立的阵营。
还真是不能小看这个一脸憨厚老农模样的中年男人呢。只是,仅仅因为省厅表扬她,而点名让他们学习经验,就对她产生敌意,这样的心胸,也很难做出什么大的成绩来啊。
“姚场长是年轻有为啊。”黄泛区的陆场长一开口,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了下来。
陆定涛也是军转干部,在延安部队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从事军屯军垦工作,经验丰富。转业后在华中区农业系统里工作多年,人脉丰富,威望很高。
他一开口,其他原本准备跟着吴星附和几句的农场代表都闭上了嘴。
“我们农场正在找能够防风固沙、改善土壤的作物,刚才姚场长提到苜蓿有这样的功能,不知道是否适合我们农场。要是姚场长有这方面的资料,千万记得要给我们农场一份,我提前跟姚场长说一声感谢。”
陆场长非常认真地看着姚软枝说。
姚软枝记得黄泛区农场确实是大面积种植过苜蓿,而且是在请了大学里的专家和学生勘察检测农场土质之后的决定,想来应该是比较适合的。
“陆场长您太客气了。我那里确实有一些关于苜蓿的资料,回头就给您送过去,供您参考。”对于陆定涛这样全心全意干工作,还对她表现出善意的前辈,姚软枝非常尊敬。
陆定涛对着姚软枝微笑点头,就不再说话了。
但是刚才会议室里那种被吴星搅乱的气氛,已经完全平息。
姚软枝心中感慨陆场长的影响力,脸上微微一笑:“谢谢大家的肯定和认可,我年纪轻经验少,工作上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上级领导和各兄弟单位多多帮助。”
姚软枝在写发言稿的时候,已经想到可能会有一些人对她的做法不理解,甚至会上纲上线,所以早就准备好了回应的准备。
只是没想到陆场长会为她撑腰。
吴星现在看起来无比老实,顺着陆场长的话赞扬了姚软枝的创举,表示要多多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就结束了发言。
在吴星之后的其他农场代表虽然也有向姚软枝提问的,但是态度都很友好谦虚,姚软枝准备好的回答竟然根本没有用上。
小组讨论结束之后,代表们先后离场,姚软枝资历最浅,所以非常自觉地站在一边等大家先走。
邹副处长从她面前走过的时候,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笑容:“姚软枝同志,你们实验农场做得很好,以后继续努力。”
姚软枝连忙点头:“是,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决不辜负党和领导对我们的期望。”
陆场长走到姚软枝面前的时候也停下了脚步:“姚场长,别忘了把苜蓿的资料给我一份啊。”
姚软枝当然不会忘记。
“有空的时候,咱们两家可以交流交流。你们来我们农场做客,我们到你们农场拜访,互相学习一下。”陆场长表情严肃,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让很多其他农场的代表暗自羡慕。
黄泛区农场的体量庞大,面积广阔,涉及到三省几百万人口,就算是起步艰难,国家也只有继续投资扶持,绝对不会放弃。谁都能看出来,以后它绝对是h省农场系统的老大,更别说陆场长本人的威望和人脉了。
能跟黄泛区农场搭上关系,各种好处数都数不清。
可是巴结陆场长的人多了,陆场长怎么单单对这么一个小农场的领导另眼相看?
姚软枝最后离开会议室,跟带队的罗秀梅交代了一下,就准备往档案馆去,不过刚走到门口,就遇到了陈盾的司机。
司机把一个档案袋交给了姚软枝,跟她说陈盾他们通宵写出了一份选址参考报告,都熬不住去休息了。三个小组的报告都在档案袋里,陈盾说了,请姚软枝帮忙检查润色一下,然后翻译成俄语,到时候拿给谢步列夫看。
姚软枝倒是不用去档案馆了,但是回住处翻译修改也不方便。
罗秀梅看见了,又要问长问短。
平时的小事跟她说两句都无所谓,但是涉及到化肥厂选址这样的大事,还是不要让她知道最好。
姚软枝想了想,最安全最方便的,还是去陈盾家。
虽然说陈盾在休息,但是陈盾爱人中午应该也在家。要是为了个人私事她当然不好意思去麻烦人家,但是现在这也是为了陈盾的工作,而这些文件肯定不适合在外面拿出来。
想到这里,姚软枝就把档案袋装进了自己的随身挎包,向着陈盾住的省农业厅家属院走去。
家属院就在农业厅对面,过了马路,穿过一排门面房,就是家属院的大门。直线距离不过五百米。
不过姚软枝刚走出农业厅大院,就发现对面马路边上排着一条长队,从一个门面房门口出来,延伸到人行道上,粗略一眼看过去,至少也有六七十个人。
而且眼看着还不断有人加入,就姚软枝驻足观察的功夫,就已经有两拨人提着袋子匆匆跑过来,站在了队尾。
姚软枝皱着眉头,穿过马路,看清楚了这些人排队的店面门口,挂的是“国营粮食公司诸市兴盛街门市部”的招牌。
她站在边上观察了一会儿,听着排队人群彼此议论,才知道这些人都是来抢购粮食的。
今年粮食大丰收啊,怎么看起来竟然有掀起抢购风潮的样子?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9-2923:20:22~2020-10-0320:21: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傲娇(//?//)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骊山有雨50瓶;summer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