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铁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阁部请饷,大流寇,傲骨铁心,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南征之事,自陆四登基称帝后,文武群臣便不断上书请求伐明,以完成国家社稷之一统。
其中又以驻防通泰的第六军提督程霖最为激进,其在上书中甚至主张“宜乘我国之兵威,由一亲王领大军南征,南朝军民但有顽抗者,当大肆屠戮。”
河南巡抚袁宗第亦上书称当集结重兵突进荆襄,歼灭前满洲阿济格集团,尔后顺江东下,现两路大兵共伐南都之势,如此南朝必定覆没。
朝中方面,左辅顾君恩等也认为当尽速南下,以取东南钱粮稳定国家。掌管户部,成为大顺钱粮大管家的孙可望对此也持积极态度,其认为南明军队多为从前杂兵,即便有阿济格、吴三桂等投效,其兵马堪战能力也不及大顺百战精兵。
同当年多尔衮入主北京时一样,大顺朝中那帮籍贯南方的官员们也不断上书,鼓吹大兵及早南下,不少官员密奏称已联络家乡门生故旧,只待天兵一到,必定群起响应。
一时间,取江南如探囊取物,几成大顺文武百官共识,就是那前明的秦王朱存仁也接连三次上书,请发大军速定天下,以使百姓早日安享太平。
朱存仁更表示若大军南下,他当随军共为先锋,以前明亲藩宗室之首身份,对南方宗室晓以大义,使国家得存,使家族得存。
出任刑部侍郎的东林党人房可壮也上书向皇帝表明自己坚决支持统一的态度,称绝不可演南北朝之事。
不过,让百官奇怪的是,天子对于南征好像并不积极。
登基之后,天子于军事方面只做了两个部署,一是令河南的袁宗第、江北的程霖整兵;二是则命自汉中入川的刘文秀第十二军迅速攻取重庆。
此外,再无任何军事部署,也没有在朝会及私下场合流露对南征的急迫性,倒是一心忙于大顺恩科之事,这令文武都是奇怪。
想历代开国皇帝,哪个不是龙袍加身之后便迫不及待要一统四方的,如那宋太祖,如那明太祖,无不如此。
今大顺崛起北方,兵强马壮,天子何以却对一统事业偃旗息鼓呢。
要知道,今届恩科可是以《南北一统是中国》为题的。
当真是怪事。
皇后李翠微也问夫君为何不南征,陆四笑了笑,告诉妻子道“现时南征,南边那条破船倒是能够齐心,对我无甚益处。缓它一缓,我估摸着南边那条破船多半自个就能沉一半。”
陆四将南征的时间放在了下半年,因为南方传来的各种情报显示,一个比之前世弘光朝四镇还要恶劣的局面已经出现。
虽说大顺对南明实行了严格的消息封锁,但有些间道还是不能拔除,因此南京方面在陆四登基称帝后的第九天就从间道得知了这一消息。
当时正在宫中礼佛的弘光帝得知此事后,惊愕之下,竟将自己花费月余抄写的经书撕得粉碎,随后将自己关在佛堂中整整一下午,出来时声形俱是憔悴。
兵部侍郎左懋第主张立即北进,赶紧调集兵马收复河南、淮扬、山东等地,最好是命四镇强兵一同北上,光复中原。
所谓四镇,乃指忠王阿济格部、辽王吴三桂部、秦王左梦庚部、兴安王王得仁部。
四镇兵中,论兵马最多当属秦王左梦庚部,其部用饷者高达二十七万余人。
次者忠王阿济格部,用饷者八万九千余。
再次者兴安王王得仁部,用饷者六万余。
辽王吴三桂部兵员最少,只不到四万人。
然四镇兵中,却数忠王阿济格部同辽王吴三桂部最是能战,原因自是不必多说。前者所统尽皆满蒙大兵,后者所统也是当年大明重金打造的关宁铁骑。
左梦庚部虽兵马最多,然成份复杂,据兵部估测实际能战之兵最多四五万。
兴安王王得仁部原是顺贼荆襄驻军,为顺贼大将白旺一手打造,属李自成部南方兵马精锐,可惜由于王得仁和王体中造反使得军心丧失,如今堪称能战者万余最多。
然而不管能战于否,四镇兵马高达五十万,每日人吃马嚼实乃天文数字。
当初封王时,兵部派员核实各王兵员,规定忠王额兵六万,每年供应米四十万石、银八十万两;辽王额兵四万,每年供应米三十万石,银六十万两;秦王额兵八万,每年供应米六十万石,银一百万两;兴安王额兵三万,每年供应米二十五万石,银四十万两。
这些是朝廷正式发给的钱粮,对于实际兵员明显高于额定兵员的各王而言,显然是不够用的。不足部分,自是地方补齐,结果因为地方文武对这四位王爷的拉拢,不惜穷尽民力,导致地方鸡飞狗跳,百姓困苦不已。
那位获封秦王的左梦庚回到武昌后,一件正事都没干,光顾着修建他的秦王府,真是治府壮丽,日费千金。而武昌城由于他爹左良玉的纵火及屠城,存活百姓不过几千人。
江南奴变之前,弘光朝的财政收入其实就很困难,当年潞王登基之时准备发恩诏减免赋税,以换取百姓对他这个远支宗王入承大统的支持,从而争取民心。
可是这个建议却被实际把持朝政的史可法给拒绝了,史的理由是“天下半坏,岁赋不过四百五十余万,将来军饷繁费,则练饷、剿饷等项不可除也。”
史可法的意思是崇祯年间的三大饷都不能费除,除了辽饷变个名目,练饷和剿饷原封不动收取,此外还要征收加税。
只有在南都管不到的地方,史可法才慷慨的上书为这些地方请求免税,如山东,如河南。好比弘光登极诏书中那条“自弘光元年始,山东钱粮全免三年,北直钱粮全免五年。”
也就是江南富裕,能够支撑弘光朝,否则这弘光朝打建立起,就要面对崇祯朝一样的下场。
可如今江南经大奴变,地方糜烂,南都财政几乎入不敷出,因此左懋第提出立即北伐的主张纵然得到了很多有识文武的支持,却因为无钱而让北伐一时难以实现。
更要命的是,弘光朝不光是四王的四镇兵,此外还有康王孙武进部、凤阳总督马士英部,又有江督、安抚、芜抚、文武操江、郑鸿逵、郑彩、黄斌卿、黄蜚、卜从善等八镇,共兵又是二十余万,计饷二百四十万。
四川那边又遭顺贼攻击,处处要钱。
说得难听点,南都现在就是个烂摊子。
所以管国库的户部直接说道“今天下兵马钱粮通盘打算,缺额至二百二十五万有奇,户部见存库银止一千有零耳。”
言外之意,北伐也好,守江也好,户部反正是没钱的。
民间对于北伐也罕有支持,有人作诗称“一年血比五年税,今岁监追来岁银。加二重头犹未足,连三后手急须称。可怜卖得贫儿女,不饱奸胥一夕荤。”
真可谓是内外皆忧。
因此陆四分析以弘光朝现在的局面,倒是可以让他多喘息一阵。因为弘光朝喘息越多,内部矛盾就会越大。
而他隆武帝现在要做的是除了内政民生外,就是往南明那边大发喜诏。
什么是喜诏?
大顺隆武帝登极喜诏。
南方官民士绅,接喜诏者为顺民,不接喜诏者为刁民。
隆武朝的第一道喜诏就是发给弘光帝的。
这道喜诏是通过秘密渠道发往南京的,如此安排,充分显示陆四对于潞王的尊重。
就在弘光接到喜诏,犹豫要不要打开时,一道紧急奏疏被快马加鞭送进了南京城。
奏疏乃督师阁部史可法所书,疏中内容只一条,乃为忠王阿济格请饷请粮。
“臣皇皇北上,岂真南北分治哉!忠王阿济格忠信可嘉,与顺贼有不共戴天之仇,今为我朝所用,岂可处处刁难!臣近来与忠王多议,以此镇兵精锐北进,必能直捣黄龙,收取开、归,南、汝诸府,其志甚锐。
臣前番多次请粮,然至今数月粮草调拨寥寥,世上宁有不食之卒可杀贼乎?近阅诸臣条奏,但知催兵,不为计饷,天下宁有不食之兵、不饲之马,可以进取者?目前但有饷银可应,臣即躬率槖鞬,愿与忠王为诸镇前驱。”
史可法的上书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以及连串反应。
很快,湖广总督何腾蛟为辽王吴三桂请饷请粮的奏疏进了京,湖北巡抚章旷为兴安王王得仁请饷的奏疏也紧随其后。
秦王左梦庚倒是不需要人替他向朝廷请粮,直接自个上书索要。
四镇纷纷请饷请粮,可把弘光急得上火,于朝会时怒对群臣道“东南饷额不满五百万,四镇已给三百万,岂能以有限之财供无己之求?”
当初为了安抚住四王,弘光还是很大度的一次给四王发了半年饷,何况四王驻地的屯粮、商税也拨给了四王,因此在弘光看来即便还有缺额,也不会太大,故而四王此时当积极进取为国家分忧,怎么能以粮饷不足不愿进取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