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夜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七章 歙州人,东京街溜子,赶夜人,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么问题来了,这东家到底是谁?”方青向着邓椿问出了一个他想问好久的问题。
“东家便是这牡丹楼的掌柜,但他又不仅仅是牡丹楼的掌柜,据我所知,除了牡丹楼之外,这东家在东京还有很多产业。”
邓椿自然地找到一个石凳坐下,这本就是他租的宅子,他可是主人。
他一坐下,琴云韵便倩步而至,柔软的小手在邓椿的肩膀上按着摩。
而邓椿则是自在地享受着按摩待遇。
我的乖乖。
日子过得这么滋润的么?
方青顿时有点羡慕,再看了看身侧的薛碗儿他就把这个念头打消了。
“这东家生意做的大,除了在桃花洞,朱家瓦子、南角门子、万胜门内大街,都有他的春楼生意。”邓椿也不跟方青藏着掖着,把他所知的消息都说了出来。
“不过我并未见过这东家一面,上次当玉带亦是他有要事在身,差手下来见我的。”
“没见过面?”方青叹了口气,连当玉带时这个东家都不在场,到时候他完全可以不承认,你还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过这一切终究都是猜测,还是得等见了面再说。
“那邓公子可以寻得见那东家一面么?将银子给那东家看他还不还玉带。”方青觉得此事需快。
日子在拖久一点,便越难寻回。
“定是可以,我邓椿要求见他,不信他还敢不见,但是有一事需你们来解决,我这没有银子。”邓椿的上本身因为琴云韵的按摩一摇一摇的,舒服得眯起了眼。
“此事我来解决就行,邓公子只需说出银两的数目。”薛碗儿开口了。
银两这种东西,方青是没有的,要银两,那还得是白日阁的小阁主来说话。
“带七百两就行。”邓椿仍是眯着眼,说出了一个数字。
若按价值来说的话,这“潜龙在渊”的价值是要超过七百两的,不过既然是当出去的,价值肯定是有偏差的。
与邓椿约定好了明日去见牡丹楼的东家之后,方青和薛碗儿便离开了宅子。
人家大少爷金屋藏娇的宅子当然不待见他俩了。
“好饿啊!”方青见薛碗儿的情绪有点低落,特意大喊了一声,吓得身旁路过的几个行人纷纷侧目。
正在忧虑的薛碗儿也被方青这一声吼打断了思绪,有些呆呆地看着方青,好一会让才反应过来方青刚说了一句“好饿啊”。
“我请你吃顿好的。”薛碗儿挤出些笑容来,她还是很感谢方青的。
毕竟方青与白日阁只是雇佣关系,这两天方青为了帮助白日阁可是东奔西跑,睡觉吃饭时间都紊乱了。
从方青刚起来到现在也就喝了一碗绿豆甘草水而已。
“就等你这句话呢,快走。”方青拉着薛碗儿突然跑了起来。
被拉着的薛碗儿被迫迈开步伐跟上方青,“喂,慢点啊,店又不会关门。”
“速度七十迈心情才能自由自在啊。”
方青没有要停下脚步的意思。
。。。。。。
东京一宅子内。
飞亭之下,有一张干净的石桌。
石桌上铺着一张澄心纸,在澄心纸旁,还放着歙砚,此砚乃是从龙尾山所产的龙尾石雕刻而成,石质坚润,呵之即泽,光洁莹亮。
这石头虽好,但是会将他雕成砚台的只有歙州人,不仅如此,歙州人对墨的形制和花纹也很讲究,有自己的一套规矩。
一个身着银色松花绣锦缎的男人站在亭下,正端详着澄心纸迟迟没有动笔。
他正是歙州人。
“东家,那邓椿说午后要来见你,谈玉带之事。”一个膀大腰圆的壮汉站在亭子外,对着亭中人说道。
若是方青在此,定然一眼就能认出这个膀大腰圆的壮汉是在牡丹楼的吴宣泥。
而亭中人的身份也很明显了。
正是牡丹楼的掌柜,被手下人称为“东家”之人。
“让他来便是。”站在亭下端详着澄心纸之人很是平静,淡淡来了一句,似乎并没有把吴宣泥所说之事放在心上。
“可是,东家,我看邓椿那样子恐怕是来赎回玉带的。”亭外的吴宣泥脸色难看。
今日一早他在桃花洞上溜达之时就碰上了面色不善的邓椿,跟他说话那语气明显就是要把玉带赎回来的意思,还让东家把玉带备好,那模样当真是今日就要取走啊。
“别着急,让邓公子来便是。”亭内的东家语气平和,在龙尾石雕成的砚台上磨着墨,“宣泥啊,要我说,你就得去歙州待上一段日子,才能好好治治你这性格。”
歙州人的性格,大多平和镇定。
歙州更是被称为彬彬乎文物之乡,这与歙州的景色有关,歙州整个城都置身于一种典雅隽永、装饰秀丽的氛围中,楼阁栏杆都雕刻细腻,纹样华美,灵兽花卉、神话传说不绝于耳。
歙州人的性格还有赖于得天独厚的纸墨笔砚,使得他们遇事不惊。
“哎哟,东家,你都说了好多次了,那我这不是跟着东家你在东京打拼呢么,哪有空去歙州啊,真要有啊,那也得等老吴我干不动了,到时候就跟东家你回歙州。”吴宣泥抹着后脑勺大笑,眼上的两条浓眉都快搭在了一起。
吴宣泥虽然出生不好,很小就在东京街头摸爬滚打,长大后更是做了多年的青皮混混,但在东京街头的生活养成了他蛮横的性格,他还真就谁都不服。
能让他吴宣泥服气的人很少,那东京相扑第一人小关索算一个。
另一个便是他的东家。
东京可不是谁来都能站住脚跟的地方,可他的东家呢?
一个歙州人,来了东京后,受到诸多东京人的抵触与排挤,市场就这么大,能赚的银子就这么多,有人跑来分一杯羹,换谁都不乐意。
不知道有多少从大宋其他州郡来到东京做生意的人被排挤得灰溜溜离开了东京。
但是“东家”没有,虽然整天与纸墨笔砚为伍,但是正做起事来,这“东家”的狠比起街头最凶狠的混混还要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