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云千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王审知统一八闽,木匠王爷,飘云千里,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唐和马存接到命令之后,迅速整军出发。李唐带着五千人马直逼袁州,一路打造声势,宣称要报之前兵败之仇。袁州的吴军顿时紧张不已,此时袁州并无名将镇守,因此守军一方面加强戒备,一方面向周边的城镇呼请支援,同时派人向徐温告急。
而马存带着一万人轻装简从,隐蔽而行,直奔袁州侧后面的上高。由于李唐把吴军注意力全部吸引了过去,因此马存得以轻易到达了上高城。上高守将毫无防备,马存很快就突入城中。马存遵照马殷的指令,没有想长期占领上高,而是俘获了很多人口、财物而回。马存一返回,李唐的军队也跟着撤回了醴陵。
徐温接到报告,说楚军劫掠了一番就退了回去,这才松了口气。有人向徐温建议进攻马殷,徐温摇头拒绝。他知道要想攻进楚地,必须派出大量的军队才可以,还未必能获胜。这几年,吴军和楚军数次交战,胜负各半。楚军的战力并不在吴军之下,徐温不愿意冒险。如果他一旦陷入和楚军的持久战种,马殷的姻亲、吴越钱镠就会趁机从东夹攻。这样一来,吴国就危险。
再说徐温没有马殷采取报复行动,而是尽快回到了扬州。徐温回到扬州之后,知道朱瑾和李俨的私人关系不错,两人经常私下交往,关系亲密,认为朱瑾之乱,李俨也是幕后策划之一,就干脆把李俨也一同诛杀了。
徐温决定再度大开杀戒,把所有和这场叛乱有关的的人员全部开刀问斩。扬州城即将血流成河,将有成千上百无辜的生命惨死,徐知诰和严可求连忙挺身而出,对徐温进行轮番劝谏:徐知训平时胡作非为、十分不得人心,搞得扬州城民怨鼎沸,如果再度大行杀戮,必然会大失民心!徐温听罢,怒气稍解,终于打消了大开杀戒的念头。
杀戮过后,徐温任命养子徐知诰为淮南节度行军副使、内外马步都军副使、通判府事兼江州团练使。四子徐知谏任润州团练使,接替徐知诰的职位。至于徐温本人,仍然并不打算留在广陵亲自主政。徐温继续回归昇州坐镇,遥控指挥徐知诰。重大事务,徐知诰必须向徐温进行汇报,一般事务,则由徐知诰自行处理。由此,徐知诰成了徐温设定的继承人。
徐温在内部稳定之后,想要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一次扩张领土的胜利,以便增加他在国内的威信。于是徐温把目标锁定了吴国最弱小的邻居,南边的虔州、归附朱梁的百胜军节度使谭全播。
再说虔州经过几番变乱后,虔州民众聚集于谭全播府门前,恳请他出来主持大局。七十八岁的谭全播,这才勉为其难地接受了他二十七年前就可以拥有的位子。只是年已垂暮,只能据守小小百胜勉强守成,再没有精力干什么大事了。
谭全播主政后,一方面继续向朱梁依附称臣,被朱梁册封为百胜防御使、虔韶二州节度开通使,另一方面则悉心治理内政,让百姓安居乐业,虔州总算回复了往日的和平与宁静。
虔州位于南岭的北侧,境内崇山峻岭、人烟罕至,其军事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在虔州的南方是南平王刘岩,虔州的西边则是楚王马殷,北边是吴国,东边是王审知的闽国,东北方面向则是钱镠的吴越国。周边有五大强悍的邻居,实力都远在谭全播之上,因此谭全播的处境十分恶劣。
由于闽国、吴越国等藩镇,一向依附称臣于朱梁。由于陆上通道被吴国阻挡,闽国和吴越国便经常通过虔州、取道潭州、荆南,再到中原,向朱梁进贡,因此谭全播和他们也关系不错。
作为朱梁的死敌,吴国当然对此十分痛恨,徐温忍耐了九年时间,一直眼睁睁地看着吴越、闽国把金银财宝、衣帛物品源源不断送给朱梁。朱梁方面则利用这些物资来加强军备,攻打吴国。
徐温便想利用现在的机会,夺取虔州,掐断吴越、闽国向后梁的陆上进贡通道。为了夺取虔州,徐温做足了很多功课,严可求老谋深算,提前用重金招募了一批虔州一带熟悉山川河流的水工,用来作进军的向导。
梁贞明四年、吴天祐十五年(918年)正月,徐温任命左都押牙王祺为行营都指挥使,率领洪、抚、袁、吉四周之兵力,向虔州进军。由于徐温不希望那些战绩多威信高的老将再建新功,再增加声望和实力,所以特别提拔了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亲信小将王祺当主帅。
同时徐温也没动用自己的主力大军,而是抽调了镇南镇(总部洪州,前节度使刘威已在三年前病死,另一老将刘信继任)的洪、抚、袁、吉四州各地驻军归王祺指挥。这样一来,徐温在开拓疆土之时,顺便削藩。
在那批重金招募的水工引导带领下,吴军从小路潜入虔州,神不知、鬼不觉地到了虔州,虔州守军却没有察觉。严可求制定的隐蔽作战计划非常成功,谭全播毫无防备,直到吴军突然出现在虔州城下,城中守军才知道大敌已至。
形势虽然危急,但谭全播毕竟是沙场老将,很快进行全城紧急动员,加强防备,准备长期固守虔州。王祺并不算是什么名将,而虔州城险峻坚固,谭全播军事经验极其丰富,吴军连续攻打了半年之久,依然无法攻克虔州城。
久攻不下,吴军出现了大问题,可怕的瘟疫开始侵袭整个吴军,大量将士身染瘟疫,死亡一直伴随着吴军。主帅王祺竟然也身染瘟疫,再也无法指挥作战。不久之后,王祺病死。吴军顿时群龙无首,一片混乱。
但是徐温对夺取虔州志在必得,当然不会轻易撤军。王祺死了,并没有动摇徐温的决心。很快徐温再度作出调整,任命镇南军节度使刘信为虔州招讨使,取代王祺之职,张宣、高审思为裨将,率兵增援虔州境内的南吴军。
刘信也是杨行密时代留下来的老将,是兖州中都县人。原本是盗贼出身,因战败而逃到扬州投奔了杨行密,屡立战功,深得杨行密所信任重用,升他做了将领。
刘信是一个大大咧咧的粗人,好喝酒,而且喝醉后就天不怕地不怕。有一次,杨行密把刘信叫来议事。没想到他正好喝醉了,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杨行密不悦,骂他不该酗酒误事。刘信大怒,抓起一把剑就朝杨行密掷了过去。杨行密安然无恙,刘信则一扭头转身跑了。
杨行密的左右一看,光天化日下,竟敢行刺大帅,事不成还想畏罪潜逃。于是要去追捕刘信,治他的罪。杨行密却拦住了他们,笑道:“刘信怎么可能是背叛我的人?他只不过喝醉了撒酒疯,等明天酒醒自然就回来了。”第二天,刘信果然回来道歉,杨行密则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对他的信任一如既往。
张宣、高审思,均是少年时就跟随杨行密的军校,以勇猛而著称。在名将荟萃的吴军,刘信、张宣和高审思一直毫不起眼。但是杨行密时比刘信他们强的老将多已过世,没过世的也被有意压制。
刘信的地位就慢慢突出了起来,所以他的形象在徐温眼中,也渐渐变得不那么顺眼。这次用他打虔州,实在是有些不得已。不想歪打正着,但让他们展现了一番精彩表演。刘信率兵星夜疾驰,很快进入虔州。
谭全播毕竟已年过七旬,做事过于稳重持重。正逢吴军发生瘟疫,主帅王祺染病而死的时候,谭全播没有乘机出城发动袭击,而是继续一门心思固守虔州,结果等来了比王祺更加厉害的刘信。
虽然虔州城号称坚固,但也架不住吴军的三番五次攻击,谭全播乘吴军群龙无首之时,分别向其他三个邻居发出了紧急求援。
虔州的邻居除了吴国外,还有岭南、楚、闽和吴越,岭南和虔州的关系一向很敌对,所以谭全播同时向闽国、吴越和楚国求救。鉴于虔州在军事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鉴于三方和吴国都存在敌对关系,也鉴于闽、楚和吴越之间的友好关系,楚军、闽军和吴越全部答应了谭全播的请求,三方共同发兵虔州,救援谭全播。
马殷在接到谭全播的救援信之后,没有犹豫,
立刻派遣捉生都指挥使张可球率一万余人,进驻虔州西部的古亭镇。闽军方面,王审知派遣一支军队驻扎虔州东部的于都县。
王审知是秦名将王翦的后代,琅琊王氏士族。其五代祖王晔为固始令,善政很多,民爱其仁,勉留之,因迁家于此,遂世为固始人。他兄弟三人,长兄王潮,次兄王审邽和他自己。王审知少年喜爱读书,周礼之书无不皆览,韬铃之术尤所精致,与昆仲游,未尝不以文武之道诚助焉。他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因而,少年时期就名闻乡里。
唐朝末年群雄并起,中和元年(881年)秋,安徽寿州的王绪率军占领了光州。中和五年,王绪攻陷固始,听说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勇猛有才,便召到军中,让王潮担任军校。不久,蔡州节度使秦宗权派遣孙儒、刘建锋、马殷等人率军攻讨王绪。
马殷在光州城下打败王家兄弟,王绪被迫率部五千人退出光州。王绪随后渡江南下,经过洪州、虔州,进入八闽。接着连陷长汀、漳州等地,有部众数万人。王审知兄弟跟随王绪同时进入,这时他才二十五岁。但是王绪为人多疑,他把凡是有才能的部将,都找借口杀掉,王潮十分害怕。王潮便游说诸将,挑选数十名壮士,埋伏竹林里,将王绪擒获并囚禁军中,不久王绪自杀。王绪死后,诸将拥戴王潮为首领。
光启二年,观察使陈岩任命王潮为泉州刺史。王潮接任后,兄弟三人同心协力,积极整顿军队。王审知更上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凡部伍劳逸,王审知皆陌视,士未食,不亲匙筋;士未饮,不近杯水”。由于王审知平易近人,关心士卒,在军中有很高的威信。正是在他的“三令五申”和身教之下,这支十分涣散的队伍,才变得“弯弧而兔伏窘惊,举刃而冰消瓦解”。
王氏兄弟特别注意和百姓的关系,一方面,“招怀离散”不遗余力;另一方面,“均赋缮兵”都力求公允。同时严明纪律,“杀杀为止”,所过州县,“秋毫无犯”。因此王审知兄弟进入闽地不久,便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
此后王审知兄弟率军开往沙县,在途中有泉州人张延鲁等走到军前挽留他们,希望能留下来为民除害。王审知对王潮说道:“春秋所以伐罪吊民,今阖府之来,其可违乎?宜询而抚之。”于是王潮把队伍开到泉州去。经过一年的苦战,终于在光启二年八月攻下泉州城,诛杀泉州刺史廖彦若。这时,观察使陈岩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上疏请求唐廷委任王潮为泉州刺史。
大顺二年,陈岩病危,作书给王潮,希望他来福州,授以军政。王潮未至,陈岩即病逝。陈岩的妻弟福州护军使范晖,自称留后。范晖“骄侈,失众心”,陈岩的旧将多与王潮友善,声称可以攻打范晖。不满范晖的陈岩旧部,纷纷跑到泉州投靠王氏兄弟,出谋献策,向王潮建议如何进取福州。
景福元年(892年)二月,王潮派从弟王彦复为都统、三弟王审知为都监,攻打福州。范晖向威胜节度使董昌求援,董昌派温、台、婺州之兵五千人救援。王审知等人要求班师,被王潮拒绝;又请求王潮亲自前来督战,王潮回复道:“军队打光了,再去招兵买马;大将用尽了,再提拔将领;大将再阵亡了,我就亲自上阵攻城。”
于是王审知等人并力攻城,最终在景福二年攻克福州。范晖弃城逃跑,被部将杀死。汀州刺史钟全慕举州来降,福建各地势力纷纷归附。由此王潮占有来闽、岭五州的地盘。王审知为了笼络人心,便厚葬陈岩并抚恤其家属,使一大批陈岩属部都能安下心来。
此战之后,王氏军声大震,传檄四方,远近州县纷纷策应。建州徐归范、汀州钟全慕以及其他各处游散的力量,不下二十余部,都不攻自下,相继归顺。乾宁年间,唐昭宗任命王潮为福建观察使,王潮以王审知为副使,王氏兄弟占有福建全境。
王审知相貌雄伟,体魄健壮,隆额方口,常骑白马,军中称他为“白马三郎”。王潮对王审知要求严格,对其失误,动辄加以鞭打。王审知都默默忍受,毫无怨言。乾宁三年(896年)三月,唐廷升福州为威武军,任命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王潮决定不传位儿子,任王审知为副使。
不久,唐廷又封王潮为检校尚书右仆射。乾宁四年,王潮病重,他舍弃自己的儿子王延兴、王延虹、王延丰、王延休,而委任王审知掌管军政事务。乾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王潮去世,王审知让位给二哥王审邽。王审邽认为王审知有功,推辞而不接受。
王审知于是继位,自称福建留后,并上表告知朝廷。光化元年春三月,被唐朝册封为威武军节度留后、检校太保、刑部尚书。接着又授他为金紫光禄大夫、尚书省右仆射、威武军节度使,兼任三司发运使。至此,王审知正式接替了王潮,掌握了福建的军政大权。
王审知又任命王潮的儿子王延兴为福建观察副使,暗示以后有可能以王延兴为接班人。王审知顺利继位,还同母亲董氏仍然健在有一定关系。王氏兄弟十分孝顺,母亲健在时,不会做出令母亲伤心的事。随同一起来到福建的固始族人乡亲,也斗基本上都支持王审知。
王审知继位之后,摆在面前的头等大事,自然是把局势稳定下来。连年混战,百姓们备受蹂瞒,极目千里,不见人烟的情景,是王审知所亲历过的。王审知采取了各种积极的措施,很快把局势稳定了下来。他说道:“大丈夫如果不能安民济物,岂不是劳虚一生吗?”
闽西的黄连洞饥民,因为受到了当地恶吏的欺凌,于是聚集二万余人围攻长汀。王审知亲统大军来到该地,他严禁诛杀,亲自去详细了解情况。等他摸清了引起的变乱原因之后,安慰饥民道:“这是恶吏造成的,你们百姓有什么过错?!”在王审知感之以恩、绥之以德的抚恤之下,数以万计的饥民放下了武器。他不折一兵一将,而收到了“干戈息而民心定”的效果。由于王审知能“招怀离散”,“励精为理,强者抑而弱者抚,老者安而少者怀,使之以时,齐之以礼”,使得“吏民悦服”,人心归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