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九章 八十万会猎于吴,十国千娇,西风紧,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十月初,韩通水师自漕渠抵达扬州东南瓜州渡附近,大舰在前、沿河南下,欲入长江。位置在南京东边,镇江市附近。
此时池州之战发生弥月,金陵已调动军队加强东面防御。南唐国大将刘澄受命部署东面,他将南唐军水师齐聚京口镇江,闻讯周师南下,以大舰载芦苇猛火油突入漕渠。
时值东面海风猛吹,南唐军大舰冲到周军战船东侧,点火焚烧。顿时大火冲天,猛火油石油烧起来黑烟滚滚,浇水也无济于事;满船的芦苇燃起大火更是惊人,如同满山的野火一般,百步外都被烤得烫人。火势在东风中向周军战船蔓延,不一会儿前侧的一艘周军大船就燃起熊熊大火。
烧尽的黑灰在灼热的气流中向半空猛冲,整个天空都布满了黑尘,在远处纷纷扬扬地落下,如同下了一场黑色的雪。
周军战船上的将士已顾不上救火,火焰在风中肆虐,靠近就被烧死,甲板上的士卒乱作一团,跳江淹死者甚众。将士多少都披着甲胄,水战中相比沉船和落水的危险,来自敌军的箭矢攻击更容易让人丧命;穿着铁甲的人落水便是立刻要被淹死。着甲少的也很难存活,十月间江水寒冷,会水的人也坚持不了多久,何况衣服穿得比较厚打湿后十分笨重。
甲板下面划水踩水车的人,暂时没被烧到,许多人脱光衣服,抱着木头跳江了。河面上喊叫四起,一片狼藉。
长江南岸,一个武将正在“哈哈”大笑,他遥指远处冲天的火光,笑得捧着肚子几乎要在地上打滚。此人便是刘澄,周围一众南唐将士也在庆贺。不远处有个魁梧大汉却冷眼看着那边的一群人,魁梧大汉便是林仁肇。
林仁肇刚被任命为南都留守南昌,还没离京,先赶到京口来观战了。
刘澄笑了半天,终于发现了旁观的林仁肇,便上前来打招呼:“林将军观我今日之战何如,可称大捷?”他说罢也没怎么看重刘仁瞻,犹自伸手接住一缕黑尘,抬头看了一眼,伸手抚弄发髻、仿佛一个爱干净的人在抖灰尘一般,“火势太旺,烟灰都飘过大江了!”
不料林仁肇没好气地说道:“烧毁了一艘周军战船,就叫大捷吗?”
刘澄顿时很不高兴……都是同僚,你就算不愿意恭贺,不吭声不就完了?刘澄收住笑意,冷冷道:“林将军兴许不懂,漕渠的河谷可没大江那般深,两艘大舰烧沉在河中,周军战船一时半会儿就别想入江了。”
林仁肇道:“这有何难,清理河道,把较大的残骸拉出去就行了,最多不过能挡几天工夫。周军吃了亏,下次突破河口必观风向,火攻的法子就能用一次。”
刘澄愣了愣:“漕渠口窄,大江江宽。敌船欲出漕渠,必排长纵阵,我以战船日夜巡江,观之欲出则以优势战船群起攻之,封锁河口。周军不能出漕渠也。”
林仁肇道:“大江江防,重要的是采石;周军西面攻取池州,明显就是冲着采石来的,否则他们绕过湖口鄱阳湖到此地两面受敌所为何故?而京口水面辽阔,我军只需在润州水陆经营防务,敌军难以从此地入寇……刘将军却把东面水军全部耗在此地,采石江面怎么与周军作战?”
长江下游虽然很长,但适合大军渡江的地方并不多;就比如大部分江岸水浅,船只还没靠岸就要搁浅,渡口通常有凸向江心的地段,便于船只在深水区靠岸。这些地方经过千百年的经营,多半已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渡口,比如京口、采石这等地名。
刘澄恼道:“我受命部署东面防御,你却和我扯采石的事。要不你去朝里与陛下说去,与我说是什么意思?”
刘澄这句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林仁肇愣住了,口不能辩,当下无奈只好离开江边。听得刘澄在身后叽里咕噜一通,好像在说自己的坏话,林仁肇情知一不小心把他给得罪了,不过林仁肇对这等事并不在意。
……林仁肇骑马返回江宁城,越想越觉得不妙,池州被占领快一个月了,朝廷没有作出什么有用的部署,不仅没有要赶紧夺回池州的迹象、连采石也没有增援防务;反而把东部的水师全部集中在京口,也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
他左思右想,自己已经被下旨去洪州赴任,现在是见不到君王了,便想起一个人来:陈乔郭绍找刘仁瞻问策时,刘仁瞻提起过这个人。此人是光政院辅政,太上皇把上位传给国主李煜时,钦点的辅佐大臣,在朝里很说得起话。
关键是陈乔不像别的那些人,陈乔很看得起林仁肇,很早之前就在国主面前推荐说:使林仁肇在外带兵,陈某在中枢掌政,我国虽国土狭小,中原也难以图谋。对林仁肇的盛赞不吝美言。
于是林仁肇就赶着去陈府,想找陈乔说说自己的军事见解,商议一下江防。
不料陈乔直接拒绝了林仁肇拜访,而且很不客气地叫人把他从大门口轰走。林仁肇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地赶紧离开了陈府,刚走到一个僻静的小街,忽然身后有人道:“林将军请上马车来。”
林仁肇回头一看,是个陌生的文士。但他自持勇武,又在都城街上,根本不怕,当下便恭敬不如从命,上了那辆马车。马车立刻离开了原处。
文士皱眉道:“光天化日之下,你一个即将出京的外将,跑到陈公大门口拜访,陈公与你是什么关系?难道不怕人说内外勾结?”
林仁肇纳闷道:“我与陈公同朝为臣,连见面都不能?”
文士叹道:“陈公也说,你这人的短处就是不懂世故。前阵子已经有人弹劾你不听节制擅自回京,如今你要去洪州,又有人说你想献洪州投降周朝廷。你究竟得罪了多少人?”
林仁肇骂道:“娘的,一点小事就记恨在心,这等小人怎么做上官的!”
文士道:“你是闽国降将,本来很多人就看不起你,你还经常出言不逊、毫无恭敬之心,谁也不服……罢了,罢了。陈公知道你来府前,便猜你要说江防的事。陈公让我给你带话,抓紧时间详细写下来,明日一早到刚才咱们见面那个巷口,我来取。”
林仁肇道:“我文才不多……”
“写明白意思就行,又不是让你考状元。”文士没好气地说。
俩人说了没几句话,文士便急着把林仁肇赶下马车了。
林仁肇回到住处,提起笔就又是挠头又是咬笔杆,不知道怎么下笔。当下丢掉毛笔,在院子里溜达了一圈,心里想的倒是很清楚了。
他认为当前的形势,防御最重要的是采石,进攻则以水军切断池州敌军退路为要……南唐**队的水师是最不吃亏的兵种,反而陆上马步战力不如周军。
东面水军一部分牵制漕渠来的周军,漕渠水道狭浅,周军调兵并不容易;一部分循江而上,与湖口水军两面夹击,切断敌军从池州突破江防的通道。再加固采石等地防备,让池州敌军陷入围合之地……
林仁肇琢磨了许久,总结出自己的见解:先防采石,后防上游,逐次依托重镇城墙、水上优势抵抗。
……
陈乔将林仁肇的方略润色安排,上呈李煜。
但这一份东西只是无数的奏疏之一,李煜面前摆满了案牍。不仅如此,周朝还派了使臣来恐吓他,号称三路八十万大军水陆俱下,灭亡南唐国只在旦夕之间!
其中宣称主力大军数十万已过漕渠,克日就到江宁城下云云。敌军离得最近的一股确实是扬州那边的韩通部水师,李煜也得到了情报,扬州东面的战船连绵数十里,船只荫蔽整个河面;并有大片陆上步骑精兵进入淮南。
家门口囤积的重兵显然是最让李煜感到恐慌的一处;而池州、武昌相继奏报受到攻击,都很要紧,不过毕竟要稍微远一些,还在千百里路之遥。
就在这时,刘澄捷报,号称在京口大败周军。刘澄上书,巧借东风火攻周师,烧死周军水兵无算,沉毁的大船堵住漕渠,周军狼狈败北云云。
李煜听到官宦大呼捷报,先看了刘澄的奏报。眼皮底下胜了一场,李煜顿时微微感到有些宽慰……他又想起刘澄在朝时,态度恭敬,不嫌国主登基不久,处处恭维维护自己,李煜顿时觉得刘澄实乃栋梁之才。急忙传旨宦官,携重金和圣旨前去润州嘉奖刘澄,让他继续用心东面防务部署。
接着李煜发现了陈乔的奏书,这是个重要的大臣,拿起来一看是江防方略。其中说得头头是道,李煜看完觉得颇有道理,先找个时间召集大臣观摩商议一番。
就在这时,有翰林院官员求见,并悄悄告诉李煜,陈乔派人私会林仁肇,并将他们如何接头、如何在马车上窃窃私语密议等细节说得一清二楚。
官员说完提醒道:“陛下,陈乔是南都洪州籍贯,林仁肇这回是去洪州任职……倒是有点巧哩,可惜没听清他们究竟密议了什么内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