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回,赔了夫人又丢命,国医太子,李和义,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5回,赔了夫人又丢命
诗曰:
公子貌美似婵娟,见色起意耍手段,
青梅竹马抛脑后,一梦吓得变疯癫。
却说着丞相府的大公子王宝宝,那是京城出了名的少爷,此人自幼熟读诗书,并练得一身毫无意义,也曾经在少年之时为了诗书才学,走遍了北国大地,上得名山,拜了名师,为了才学精进,也为了武功盖世,更是为了他的父亲亲王耶律长安,卧薪尝胆,拉拢京城各色人物,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一步登天。
后来回到了京城,看到大辽国国泰民安,萧太后和圣宗皇帝在位,国家开疆拓土,正是发展的鼎盛时期,而耶律长安已经日近暮年,虽然贵为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仍以亲王之身,屈为臣子,王宝宝也就泄了气,从此混迹京城,以风流倜傥闻名于辽国上下,无论王公贵族,还是黎明百姓,都对这个美貌郎君,避之而无不及,因为他只要见到妙龄少女,或者有姿色的中年少妇,或者是半老徐娘,有一个算一个,一个都不放过,浪荡公子的美名已经成了他美妙的标志。
除了皇宫内院的公主他不敢动,依仗着耶律长安的权势,王宝宝每天都干着欺男霸女的浪荡事儿。作为契丹贵族,王宝宝专门找汉族臣子的妻女下手,弄得人家妻离子散,丢官罢爵,有的还要赔上性命,采取各种手段,凡是勾搭上手以后,就不在理会人家了。
朝廷有一位御史,姓刘名章字子义,曾经是打辽国科考的状元,与工部侍郎的千金结为连理,并获得了大辽国皇帝的赐婚,为了拉拢汉族的官员,萧太后还特意下了圣旨,准许状元刘子义,骑马夸官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凡事遇上状元马队的,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见官大三级。
刘子义骑马夸官第三天,正好撞到了丞相耶律长安下朝的轿子。刘子怡虽然身为状元,但是也应该见着丞相行李,因为耶律长安作为主考官,对于所有金榜高中的橘子来说,都应该是恩师的身份,你作为状元虽然是天子门生,但是你也不能够忘记了与丞相的师生情份。刘子毅作为状元骑马夸官,虽然知道是丞相来了,本应该下马与成下行师生之礼,因为有圣旨在身,不便于此时行礼,所以就让自己的马队绕道而行了。
丞相耶律长安看见了状元的马队,也知道他身上带着圣旨,见官大三级,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老远的看见他的马队绕弯走了,想起来这个门声还算是讲师生之情,如果两下相对,见到圣旨也不得不给他去行礼,那么作为丞相的面子就完全没有了,所以从心里夸这个门生,给自己留了面子,从此两家成了通家之好,发生这件事儿的时候,王宝宝还在外面拜师学艺呢。
王宝宝回到京城以后,风流之声,逐渐扩大,慢慢的就流传到他的老子耶律长安耳朵里,为了避免误会,耶律长安特意给他儿子王宝宝拉开了一张名单,名单上的人都是耶律长安的人,名单里边第二名就是刘子义,而且耶律长安特意将当年在京城大街上,刘子义绕道给他留面子的事儿,跟王宝宝详细的讲了一遍。为的就是让他躲着刘子义,别闹出什么误会了,真到那个时候,那不就是拆了他老子的台吗?
耶律长安的意思明明白白,王宝宝的也听得清清楚楚,但是当经常听到一句话,王宝宝也没有什么顾忌了,直接对刘子义的老婆下了手,一句什么话呢?其实这句话是夸刘子义的,“做人当做刘子义,考个状元耀门庭,娶妻就娶侍郎女,美若天仙配文魁。”&sp;这其实是京城当时流传的一首儿歌,都是那些读书人编出来,让自己的年轻儿女,读书上进,鲤鱼跳龙门的,当时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这就说明刘子意在京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是汉族人在大辽国京城最成功的典范。
王宝宝听说这件事儿心里极不舒服,虽然他是父亲耶律长安的人,但是作为契丹人,王宝宝总觉得比人高人一等,而且这个男人女相长得极其美貌的年轻男子,可以说是貌似潘安面如罗成,对于天下所有的女人应该是一览无余。王宝宝千方百计的结识了工部侍郎柳如帆,以请教学问为名,经常出入柳府。
终于有一天,王宝宝和刘子义的妻子柳金环,在柳府打了一个照面。也是活该有事儿,柳金环的父亲工部侍郎柳如帆,竟然身体感风寒,一病不起,柳金环还作为人臣之女,必然要围绕父亲膝下,端茶送水,孝敬年迈的老父亲。
听说工部侍郎柳如帆得病以后,王宝宝三天两天的就往柳府跑一趟,以探望老师的病情为由,长期在柳府逗留,这样避免不了的就与柳金环熟视了。这柳金环,虽然是大家的千金,从小独得女儿经,深知女性的戒律,见到王宝宝以后,就被这个貌似潘安面如罗成的美少年吸引了,在没人的时候也顾不得体面,两个人也是藕断丝连,终于形成了苟且。
王宝宝就是一个见异思迁的人,本来柳金环就比他大了许多,一旦上手以后,王宝宝弃之如履,竟惹得柳金环相思病发,不知怎的,竟然一命呜呼了。
有一次在丞相府的晚宴上,王宝宝竟然拿的柳金环赠给他的玉钗,在宴会上眉飞色舞的讲起来他们的风流韵事,虽然被他父亲呵斥了一顿,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御史刘子义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儿,也被气的口吐鲜血,从此与耶律长安父子为仇,在金殿上几次与之相对,互不相让,弄的耶律长安下不来台,从此,王宝宝勾搭有夫之妇柳金环的风流韵事,在幽州城不胫而走,最后闹得御史刘子义挂官而去,没有脸面在京城呆着,柳家也和王宝宝断绝了来往。
这样的事不是一件两件,王宝宝善于勾搭有夫之妇成了尽人皆知的事情,虽然大家都有碍于耶律长安的官威,都是敢怒不敢言,只能够把自己家的大门紧锁,对这个王宝宝嗤之以鼻。王宝宝一看对官员的眷属下手不那么容易了,转而就对商人家里下了手,曾经有几个商人,都因为这事儿栽在了王宝宝的手里,但是为了获得暴利,仍然有一堆商人象苍蝇一下,围绕在王宝宝的周围。
崔茂发就是这样的商人之一,他通过熟悉的商人,认识了这个貌似婵娟的王宝宝,并且在他的帮助下,开始做宋辽通商的贸易,作为做买卖的精明的商人,每一次崔茂发都会带领着自己的商贸队伍,南下大宋,这一个来回就需要三四个月,这就给王宝宝可乘之机了。
崔茂发这一次拿到了一笔大生意,兴高采烈的南下大宋国了。崔茂发前脚刚走,王宝宝闻着味儿就来到了崔府,崔夫人张彩凤本来就是大户人家的女儿,经的多见的广,和自己的男人崔茂发,感情又好,两个人青梅竹马,虽然是作为商人的妻子,但是张彩凤也是知书达理的人,虽然大辽国不像大宋国那样清规戒律多,但是对于女人的本分,女人的名节还是很看重的。
所以每次王宝宝一来,张彩凤都是让管家出面招待,府里的内眷一律都不露面,弄的王宝宝每一次都是高兴而来,扫兴而归。但是王宝宝既然是招蜂引蝶的个性,在这方面极其在行,也极其耐性,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能三次,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来到了崔府。
终于有一次,王宝宝来到崔府的时候,管家出去为崔茂发打理生意去了,他就在家里干坐着不走,张彩凤觉得这样一直干着他不合适,就派身边的丫鬟春香,给王宝宝送了一杯茶和一点点心。
王宝宝一看来了一个丫鬟,就知道机会来了。在春香刚刚把茶放到桌子上的时候,王宝宝站起身,一杯茶整整的洒在了他的衣襟上,这可是一杯热茶,烫的王宝宝跳着脚的大声叫唤了一声,倒在了地上,把丫鬟春香吓得嗷嗷的乱叫,张彩凤不知道是什么事儿发生了,一下子就冲到了前厅,也顾不得男女有别了,看着被烫的躺在地上的王宝宝,一个劲儿的赔不是,并请王妈妈去请医生。
医生来了以后,给王宝宝敷上了烫伤药,王彩凤赶紧派家里的伙计,把王宝宝送回了丞相府。
过了没几天,王宝宝亲自带着许多的礼物,来到崔府感谢崔夫人,这一次张彩凤再也没有推辞的理由了,只得到前厅来接待王宝宝了。
张彩凤从后堂刚一进入前厅,就看见王宝宝面似桃花,美的比一般姑娘都要漂亮,心里真是心花怒放啊,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美男子,一颗春心跳动,两个人三下五除二就已经形成了默契。
于是张彩凤就在后堂摆起了宴席,也没有别人陪着,丫鬟婆子也都被打发出去了,只有丫鬟春香在身旁伺候,因为有了烫伤王宝宝的事儿,丫鬟春香在身边也不敢抬头,一直小心翼翼的伺候着。
人都说酒是色媒人,几杯酒下肚,张彩凤心里仅存的一点儿戒心,也被那心里的一股春心代替了,两个人当晚就在崔府形成了苟且,更可恨的是,张彩凤为了拴住王宝宝的心,竟然把丫鬟春香也让王宝宝占有了。
这样的事有一次就免不了第2次,几个月下来,张彩凤在家里已经不避讳别人了,和王宝宝形同夫妻,周边的丫鬟,还有年轻一点的婆子,也都让张彩凤作为礼物送给了王宝宝,王宝宝更是感念张彩凤的大方,三天两头留连于崔家府邸,每天是花天酒地,行令作诗,更弄得张彩凤神魂颠倒了。
时间过得很快,崔茂发很快就要从大宋国回来了,张彩凤恋恋不舍的把王宝宝送了出去,等崔茂发回来以后,夫妻二人就好像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样,崔茂发被蒙在了鼓里,一旦崔茂发到其他铺子巡查去了,有三两日的功夫,王宝宝依然和张彩凤花天酒地,家里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瞒着崔茂发这个老王八一个人。
张彩凤催着王宝宝,赶紧给崔茂发找一笔大生意,好打发他去大宋国,这样两个人就可以在一起三四个月的时间了,谁知道王宝宝却想起了更坏的一招,竟然指使官府,以通敌的罪名把崔茂发抓了起来,并且很快给判了斩刑,这个天天想发财的崔茂发,不知不觉的就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崔茂发死了以后,王宝宝并没有像对别的女人那样,得手以后,弃之如履,而是和张彩凤如胶似漆,并下了聘礼,大大方方的用八抬大轿把张彩凤娶进了丞相府,张彩凤也名副其实的成了王宝宝的夫人,手下那堆丫鬟婆子当然也就跟着过来了。
好日子刚过了一个月,突然有一天晚上,张彩凤从床上嗷嗷叫着站了起来,声音也变成了男人崔茂发的声音,趴在王宝宝的身上,差点儿把王宝宝掐死,口里喊着要报仇,把周围的丫鬟婆子全都给吓坏了,赶紧把张彩凤拉开,王宝宝逃命去了。
从那天起,这个花花太岁,再也不敢进到正房,去碰张彩凤一下,而张彩凤一直是疯癫如狂,凡是见着男人就发起疯来,用崔茂发的声音大喊,要杀死这奸夫淫妇,一直到现在,病情从来都没有好转过,把这些丫鬟婆子都已经折腾的半死了。
听到王妈妈讲述这些经过,李德仁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竟然勾搭有夫之妇,明目张胆的杀害人家的丈夫,抢夺人家的家产,那还有天理呀。
正是:路不平有人铲,事儿不平有人管。
李德仁用什么办法与王宝宝斗呢?请看下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