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2章 政策扶持(求订阅),拼搏年代,白色十三号,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开学季,大学城最为忙碌的时间段,领导自然不会缺席,作为大学城地方上的直接负责人,杨烈文也频频出来视察。
领导出来,下面的头头脑脑自然坐不住,难免跟上一大堆。
期间,吕冬也作为大学城本地商人的代表,被赵干事叫了去,陪着杨烈文一起转转。
来到已经有三栋楼正式启用的省大创新港,参观完朗朝集团整体租下的一号楼,来到二号楼前的小广场上时,各部门的头头脑脑,加上吕冬这类在大学城创业的本地商户,跟了足有二十多号人。
杨烈文站在二号楼门前,白衬衫扎进黑西裤中,腰带头亮到闪闪发光,颇有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任职半年多,大学城在他手里发展速度极快。
“实践证明,我们不能以传统的目光来看待高校。”杨烈文作为在场最大的领导,免不了要多说几句:“从去年大学城启用以来,高校通过组织机构整合和空间集聚式发展,证明其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学和科研单位,还能成为直接经济效应的区域整体,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分散在杨烈文周围的各部门头头脑脑们,基本上每人左手拿个小本子,右手拿着笔在上面写写画画。
不管记没记下来,态度首先得表现出来。
杨烈文说的不是套话,像吕冬这样的商户体会最为明显,没有高校的集聚式发展,吕氏餐饮公司不会有现在的局面。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高校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强劲的消费能力逐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正在把大学城的经济往高速发展的路上推。
学生消费带动周边经济从来都不是空话。
杨烈文在大学城这一年,大学城在发展,他本身也在发展,很多认识都在提高:“我们的优势,不止是二十万高校学生的消费,还有他们本身!我们要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大学城既能产出高素质人才,又能留下人才!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服务!”
他以非常严肃的口吻强调:“我们必须转变思维,政府既是职能部门,更是服务部门……”
现场的头头脑脑们,记得很认真,但真正听进去的没几个。
在南方沿海开放省份,杨烈文的说法或许能得到认可,但在这年代的太东,有点超前。
赵干事指挥县电视台的人找角度拍摄,抽空还跟现场负责人交流,争取今晚就能上青照电视台。
说了不过两三分钟,杨烈文结束这场临时讲话,听着现场的热烈掌声,他感受其实挺复杂。
在场的头头脑脑能有三四分重视,就超过预期。
杨烈文会在大学城待很长时间,希望这片土地能在他手里,变成一座拥有蓬勃动力的新城。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他已经拥有了做事的权力,接下来就是该怎么把事情做好。
其中,最令他头疼的一方面,就是下属的各部门。
社会经济想要发展,这帮大老爷怎么转变思维很关键。
现在的情况,别说积极主动,不卡人卡商户就算做的好的。
杨烈文将这些人打发走,让他们去准备下午在管委会的会议,只带着赵干事一个人,叫上吕冬去八楼,进了吕氏餐饮公司的写字间。
写字间装修一新,杨烈文跟着吕冬转了转,进了一间大办公室。
“没招聘人手?”杨烈文问道。
吕冬拿出茶具泡茶,笑着说道:“这就准备招人,我跟晚报社那边定好了,下周发招聘广告。”
杨烈文坐在沙发上:“吕冬,你这发展速度很快。”
吕冬乐呵呵笑:“托领导你的福……”
“我们老相识了,不用说这些客套话。”杨烈文直接说道:“我听小赵说,你今年下半年准备进军泉南市场?”
赵干事从外面进来,主动接过吕冬手里的活,让吕冬陪着杨烈文去说话。
吕冬坐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说道:“是有这方面的计划,目前在积蓄资金,下个月准备正式启动。”
“不局限于一地,不满足于一时。”杨烈文的能力和水平也在上升:“一家企业,走出舒适安逸区域,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吕冬接话:“领导说的是,如果我仅仅满足于在大学城发展,吕氏餐饮只能成为青照地区的小公司。社会经济在迅猛发展,早晚会有外地公司进来,以现在的规模和粗放式的管理,到时吕氏餐饮拿什么跟人竞争?最后只能黯然收场。”
听到吕冬这番话,杨烈文就知道自己没有看走眼,吕冬是个人才:“大学城在引进外地公司,引进外来资金,但也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打响大学城企业的招牌。我仔细看过资料,大学城本地成立的公司中,你的公司发展是最好的。吕冬,就我个人来说,我是鼓励你走出去的。”
他略微停顿,又说道:“你具体有没有计划?”
吕冬只能大致说:“我是这么考虑的,吕氏餐饮的总部设在这里,旗下餐饮店铺以连锁形式发展,从进入泉南开始,店铺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西式快餐类型的汉堡皇,二是中式快餐类型的麻辣烫,三是火锅类型的吕氏火锅。”
杨烈文微微点头。
吕冬想了想,又说道:“全面打入泉南市场属于近期计划。中远期计划,以泉南为中心,向周边城市扩散,同时建立加工、仓储和配送链条。”
杨烈文接话:“有可能的话,首选大学城,能有效拉动就业。”
“我也是这么想的。”吕冬笑着说道:“泉南周边肯定是围绕大学城为中心……”
接着,他又大致说了一些设想。
杨烈文听得频频点头,以他个人判断,吕冬只要不走错路,成功的可能还是挺大的。
“引进来,走出去。”杨烈文又说道:“商业流动起来,经济才能发展起来。”
听到引进来,吕冬想起个事,说道:“领导,我有个朋友,主管银座超市,前段时间一起吃饭,他说过银座考虑来青照。”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杨烈文听到,自然心动,问道:“商业局下属的银座?”
吕冬实话实说:“是的,他是主管超市的副总。”
杨烈文对赵干事说道:“小赵,这事你记下来,回头跟吕冬一起和对方见一面,确实有意向,列入重点项目,大学城还没有大型商场和大型超市。”
赵干事连忙应一声。
杨烈文不跟吕冬客气:“你做商业,接触的商户和企业都多,有投资意向的,尽量谈谈,让小赵做个备案,我们大学城发展,少不了外来投资。”
“是。”吕冬当然应下来。
杨烈文喝杯茶,又问道:“你是最早来到大学城的商户,又经常跟各个部门打交道,有什么感受?”
这话吕冬就不好说了。
“别有顾虑。”杨烈文想想听听商户的真实想法,吕冬无疑最有代表性:“无论你说什么,只有我们三个人知道。”
吕冬想了一会,说道:“领导,个体户和私人企业想要办手续太难了,不超出任何法规,完全按照要求去办,都能让人头疼死。”
杨烈文问道:“所以,你找了个老外当合伙人。”
吕冬不好意思的笑起来:“这不是没办法的办法。”
“办事难,这点我知道。”杨烈文在基层待过,了解情况:“职能转变容易,思维转变不容易。”
换成别人,吕冬这时就不说了,但他跟杨烈文老关系,说道:“领导,我听南方过来的人提过,他们南边为发展经济,将例如工商和税务等部门的职能人员集中在一个大厅里面办公,提供一站式服务……”
话点到即止。
杨烈文说道:“这是个办法。”
虽然想实现不容易,但可以推动试试。
快到中午的时候,杨烈文婉拒吕冬的午餐要求,临走前,提醒:“接下来会有些利好政策,你多准备一下。”
他把赵干事留了下来。
吕冬邀请赵干事下去吃午饭,两人边吃边聊。
“咱领导向上面申请的政策,已经批了,市里省里对大学城支持力度都很大。”赵干事也不跟吕冬含糊,直接说道:“这项政策主要针对私人企业和创业者,只要能通过审核,会得到三方面政策支持,一是税收上面的,采取高新区和开发区招商引资的低税率;二是土地方面,建立厂房等设施,有土地费用补助;三是贷款方面,符合条件的企业能得到为期三年的无息贷款。”
听到这些,吕冬眼前一亮,无论哪一条,都是实打实的扶持。
吕冬问道:“赵哥,我这边符合要求?”
赵干事笑起来:“大学城的本地公司,如果你的吕氏餐饮不符合要求,就找不到符合要求的了。”
吕冬说道:“上次你给我打过电话,我准备了一些资料。”
“行!”赵干事说道:“一会你拿给我,我给你递交上去,缺啥再补啥。”
吕冬也不跟他客气:“赵哥,这事还得麻烦你多上心。”
这一年多处下来,俩人关系没得说,赵干事说道:“咱哥俩就别客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